书城社科电影编剧的秘密
23307000000022

第22章 电影编剧的秘密(下)(3)

●芦苇:没有。一是自量不才。二来我是他的崇拜者,而他是俄罗斯精神的体现者,我不是俄罗斯人,但他对我影响极大……不管是在《霸王别姬》里,还是在《活着》中,都能看到他博大宽厚的身影。

○王天兵:你看没看过俄罗斯人根据契诃夫小说改编的电影?

●芦苇:看过。

○王天兵:有没有成功的?

●芦苇:很少。有一个《草原》[3],拍得很棒,但是节奏感不够自如。

○王天兵:契诃夫的《第六病室》也被改编成电影……黑白片,网上有。

●芦苇:这部片子我没看过。

○王天兵:契诃夫的话剧你看过吗?《海鸥》、《樱桃园》……

●芦苇:我都是买牒看的。

○王天兵:是中国人演的,还是俄罗斯人演的?

●芦苇:俄罗斯人演的。中央戏剧学院徐晓钟老师[4]是研究契诃夫戏剧的专家,特别喜欢契诃夫的话剧,他从俄罗斯留学回来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排演过不少。

○王天兵:排得怎么样?

●芦苇:他们有勇气,排得也不错。但似乎缺少契诃夫戏剧的神韵,这大概有一个难以逾越的语言和形体上的差异吧。

○王天兵:契诃夫戏剧的神韵何在,你能不能说得具体点?

●芦苇:一种淡化的、散文式的戏剧神韵,他把非情节性的生活搬上了戏剧舞台,使戏剧充满了真实的魅力。他不玩弄技巧,也不玩弄戏剧冲突这些花招。他朴素实在。在舞台上展现的是生活本身。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

○王天兵:这些也已经渗透到你的血液中了。

●芦苇:希望这样,但显然修炼未果。

注释

[1]1853-1921,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188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马卡尔的梦》;1885年的《库页岛上的人》被契诃夫称为“近年来最优秀的作品”。

[2]1891-1940年,二十世纪上半叶苏联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俄罗斯家庭,父亲是神学教授,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1940年因肾硬化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末期。

[3]电影《草原》,拍摄于1979年,由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导演。该片描写一位男孩子随着舅父和神甫到城里读书,在穿过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4]中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教授,生于1928年,1955年留学于苏联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1960年毕业回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院长

关于其他俄罗斯文学家

○王天兵:除了契诃夫,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还有哪个作家对你有影响?

●芦苇:那多了,包括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的书我都看过……如果说我自己还有些宗教情怀,恐怕都是从这里来的。这些作家都是宗教感极强的人,他们背后搁着个强大的东正教信仰系统。

○王天兵:具体那部作品对你影响大?

●芦苇:屠格涅夫对我影响很大,比如说《猎人笔记》,还有《木木》,写了一个很悲伤入髓的故事。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都看过,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尤其是《复活》,电影、小说都看过,里面那个女主角演得令人难忘。

托尔斯泰曾做过边防军军官,他驻守在高加索地区。他写过一篇小说叫《哈吉?穆拉特》,你看了以后,就进入到那个时代……沙俄军人跟信仰******教的鞑靼人,在刀光剑影中演出的历史悲剧,情节起伏跌宕,他笔下描写的民族悲剧至今尚在演出。

我还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还有《卡拉玛佐夫兄弟》。

○王天兵:《卡拉玛佐夫兄弟》是啥时候看的?

●芦苇:看得比较晚,大概是二十六七岁吧。

○王天兵:很多人看完《卡拉玛佐夫兄弟》精神上都受到了的震撼。你当时呢?

●芦苇:这本书让我知道人的精神层面,如此深厚又如此阴暗。气质上,我更亲近托尔斯泰和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精神异常的鬼才,我跟他有时候会保持距离。

○王天兵:这个能不能说得具体点,哪些方面表现出精神异常?

●芦苇:他的人物都处在一个非正常状态下,处境和心理相当怪异。但这些可能正是人类的某种真相。

○王天兵:黑泽明改编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你看过那个电影吗?

●芦苇:我看的不是黑泽明的,是俄罗斯人在五六十年代拍的彩色电影《白痴》,拍得挺棒的。

○王天兵:你看过邦达尔丘克拍的电影版《战争与和平》吗?

●芦苇:看过。

○王天兵:你觉得怎么样?

●芦苇:邦达尔丘克拍得不错,但是跟读小说的体验还是不一样,我觉得还是缺乏小说深厚的力度,有图解之嫌。

还有肖洛霍夫,我看的时候是十五岁,印象深刻。

○王天兵:1965年。那时候你怎么想到看肖洛霍夫的?

●芦苇:我知道这是一本世界名著,一看就上瘾,上了手不分昼夜,一共四卷四大本,我是一口气把它看完的。

看的时候欲罢不能。我记得看《静静的顿河》第一卷的时候,半夜三更躺床上偷着看,大受感动,居然声泪俱下,我母亲听见了,说怎么了半夜三更的不睡觉偷看书,神经不会出问题了?!她把书没收了,不让看了。

○王天兵:你记得什么情节让你哭吗?

●芦苇:应该是格里高利的老婆娜塔丽莎自杀那一段,世界一下变黑了。

○王天兵:《静静的顿河》在哪些方面对作为编剧的你有影响呢?

●芦苇:《静静的顿河》写的是区域文化,它充满了乡土气息的诱惑。肖洛霍夫对顿河流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那么熟悉热爱,让我陶醉于“乡魂”巨大的魅力之中,执迷难返。

乡土热恋是人类的天性,可惜现在的中国人正在失去这种天性,成了无乡无土的怪物。

关于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

○王天兵:关于乡土文学以及你的乡土情结,我们还要继续详谈。但既然说到俄罗斯文学,我们不妨接着谈一个二十世纪的俄国作家,实际上是俄裔美国作家,你经常提到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你这代人热爱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人很多,但听说过纳博科夫这个名字的就很少了,更别说阅读他、体悟他了,所以你在这方面也是个异类……在八十年代就读纳博科夫。在国内,纳博科夫也就是这几年才红起来。

你是在什么时候读到纳博科夫的?

●芦苇:我看的第一部纳博科夫小说就是《普宁》,应该是在八十年代早期,梅绍武先生翻译的。这是迄今为止这部小说汉译本最权威的一个版本。他翻译得功力深厚堪称典范。顺便说一句,梅绍武是梅兰芳先生的儿子。

○王天兵:你那时候已经开始写剧本了吗?

●芦苇:应该是写剧本之前。

○王天兵:写剧本之前啊?那看《普宁》对你有深远影响。我们详细谈谈这部作品吧……

纳博科夫是俄罗斯人,十月革命后流寓欧洲,四十岁到美国之前,一直用俄语写小说,而《普宁》讲的是一位俄罗斯老教授移民美国后的日常生活,是用英文写的。

●芦苇:从阅读《普宁》到现在为止,我在中国还绝少碰到知音。遇君相见恨晚!很多人看他这部书不知其所云为何物。小说讲的是一个俄罗斯心灵在异国漂泊的故事,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情感历程……失却了故土家园,找不着情感精神归宿。这种情感对中国人来讲,相当陌生且遥不可及。

○王天兵:很奇怪,我们认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仔细谈过纳博科夫。

因为我在美国待了很多年,我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又写得有多精彩,而且很真实。其实华裔作家如白先勇等,也写过类似的题材,比如《纽约客》,但是不一样,格局没他那么大,也没那么生动地写过美国生活。《普宁》这篇小说,我知道很多中国人要么看不下去,要么看了无动于衷,甚至说不知所云……

你能不能给我解析一下你所理解的《普宁》的魅力、纳博科夫的魅力。

●芦苇:一个人如果真心热爱契诃夫,便会理解纳博科夫深入骨髓的怀乡深情与俄罗斯情结,读《普宁》就不会有障碍了。纳博科夫毕竟是个俄罗斯人,身为一个流亡者。《普宁》的故事写出了一个俄罗斯灵魂在大洋彼岸的漫游过程。

我惊讶的是纳博科夫的小说技巧和刻画人物的能力,尤其是他对传统文体的颠覆……在纳博科夫的身上既能看到传统深刻的意境,同时,又能看到现代文学跟传统意境的完美结合。

○王天兵:对,他把传统的小说敲碎重新组装了。

●芦苇:是又但不止于此。

○王天兵:他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普宁的生活世界,但他不像十九世纪小说那样按部就班讲故事,而是讲得……用句中国话讲:很空灵。

●芦苇:是。这个小说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爱不释手,几乎成了我随身必带的经典。

○王天兵:这一点很有意思。我认识的人中看过《普宁》的很少,你这一代人了解纳博科夫的几乎没有,包括和我同龄、或年少的人中,喜欢《普宁》的也非常少。我都很少遇到过喜欢《普宁》的知音,更别说你了。

●芦苇:经典难遇,知音更难遇。

○王天兵:所以,我们今天谈《普宁》这本小说是缘分啊。

●芦苇:我曾经做过对《普宁》小说结构的解析、研究。得找一找我那个《普宁》的笔记本在不在。

(芦苇从里屋拿出几本有关纳博科夫的著作)

●芦苇:他的书我有一层柜子:《说吧,记忆》是他的自传;《薇拉》这本书是他夫人的传记;还有《纳博科夫传》,不久前才出版的,上下部。上半部是“俄罗斯时期”,下半部是“美国时期”……那个笔记本暂时找不到了,这很像普宁每逢关键必掉链子的困境。

○王天兵:我也是纳博科夫迷,还曾做过对比纳博科夫和巴别尔的谈话……

●芦苇:你我算是知音。谁想到,在西安这犄角旮旯里还藏着两个“纳博科夫迷”,足见文学无国界。

○王天兵:这很有意思。中国人接受起纳博科夫来是有困难的。

●芦苇:他很难被中国人理解。很多人读是凑热闹,赶一下文学时尚。有人在我推荐之下看了以后,还是一片空白。他们说想不通,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知音难觅呀。

○王天兵:《普宁》精致灵巧,但读者要没有经典俄罗斯文学的阅读经历,读它会很累,它也太超前了……因为它的故事性不强,自始至终没啥情节,但他写得无风三尺浪、平地起波澜,真是作家中的作家。

●芦苇:他不为情节所困,他叙事跳跃式的跨度大极了。这是经典人物传记和现代小说技巧一个很完美的组合。在纳博科夫身上,可以看到果戈理式的幽默,也可以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绝望,还能看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博大,还有契诃夫诗意的乡愁,以及他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感心结。同时,能看到现代文学的结构手法……这都在纳博科夫一个人身上,在这个《普宁》的小说里,不可思议地、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体,发出不可思议的光彩。

○王天兵:我看的时候,首先感到这是一个美国作家写的,是地道的美国小说,同时它又有醇正的俄罗斯味儿,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结合。

●芦苇:普宁是美国大学教师,但他的灵魂、情感是纯粹俄罗斯式的……在《普宁》小说里,各种因素这么完美无缺天衣无缝,严谨而又宏大地融为一体。

○王天兵:而且篇幅也不大。

●芦苇:篇幅很少,可是时间跨度大。从普宁婴儿时代起,有纳博科夫自传的成份的……都出身于俄罗斯贵族阶层的世家,父祖辈都是当时俄罗斯学界、政界要人,从普宁刚刚出生一口气写到他的晚年,时间横跨了大半个世纪,在这么漫长的历史跨度内,新旧不同的两个大陆上,用那么精炼的语言和情节,那么细致入微的刻划,那么详尽地展示普宁的生活与灵魂。二战一代和战后一代都说只能用“天才”来说他。与纳博科夫相比中国作家望尘莫及。

○王天兵:他是十九世纪小说的禀赋,二十世纪小说的格调。纳博科夫认为契诃夫的《带叭儿狗的女人》是最伟大的短篇小说。现在看来,《普宁》接续了这部短篇小说的多种气质,片段式的,不含道德说教的叙述……,当然更较其博大。

●芦苇:纳博科夫是专门研究小说文体的专家,是技巧大师。能够证明他技巧水准的就是《普宁》。我看了《普宁》之后,方知如此浩瀚的社会生活内容,如此丰富莫测的情感经历,能如此精炼地写出来,简直不可思议。除了用“天才”没有别的词能够形容他。

○王天兵:实际上,普宁这种俄罗斯移民的生活,可谓平淡无奇,甚至有点窝囊。普宁经过的都是家常事,但纳博科夫写得如此妙趣横生。

●芦苇:梅绍武的翻译文本功夫很老到,很深,所以反复阅读之后,词句都可以背过来。比如说普宁讲跟他的情人分手是因为:历史解除了他们的婚约……精妙而宏大。

○王天兵:这样的精彩之处太多了。因为我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看过很多外国人写的美国人,都不如纳博科夫写得准确。他描写的移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美国人对他们的态度,比如他们对普宁的奚落、冷落,同时又不乏关爱,都非常准确。

他笔下的美国人,包括普宁的同事、邻居、他的房东,个个活灵活现。

●芦苇:他写半夜三更两个房东做梦,妙不可言。

○王天兵:纳博科夫这样的奇才很少见。一个中国人到美国去,如果写美国生活,往往就很“隔”。但是纳博科夫呢,他精通英语、法语、俄语……又在欧洲流寓过。

关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与库布里克的改编电影

●芦苇:他还是一位语言专家,他真正的专业是文学史。教法国文学、英国文学、俄国文学,是文学史教师。在写《洛丽塔》之前,他一直靠教书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