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康奈尔的精神
23307400000015

第15章 永恒记忆: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1)

从2006~2007学年,康奈尔大学共有901个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从独木舟比赛到全副武装的马上枪术比赛,从运动会到即兴剧场表演,从福音歌咏团到国际象棋比赛……多姿多彩的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活动的质量,这些社团都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或是来源于资金充裕的院系及学生会,或是得益于校友的赞助。康奈尔大学的部分职业生和毕业生创建了一个由学生自主运营的机构GPSA(Graduate&;Professional Student Assembly),每年持有将近300万美元的预算来资助各种活动,改善校园生活是GPSA长期致力的目标。学生还能得到去校外锻炼的机会。每年,康奈尔大学国际事务学会CIAS(Cornell International Affairs Society)将把100多名康大学生送往北美各处出席大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同时,CIAS也会举办大规模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比赛。

和国内的高校不同,康奈尔大学里有不少学生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在美国,宗教信仰非常普遍,基督教和天主教是最主要的宗教。康奈尔宗教联合会(Cornell United Religious Work)使校园内的不同宗教得以协作,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康奈尔天主教社区(Cornell Catholic Community)是由校内天主教学生成立的庞大的组织。

在康奈尔大学,学生组织并不仅限于上述所举,如果要探究其中每一个的特色,还非得亲自来体验一番不可。你会发现,这里遍地都是学生乐队,从古典到爵士,各种风格的音乐应有尽有,让你应接不暇。最出名的应该是大红表演乐队(Big Red Marching Band)了吧,这支乐队几乎把所有的校园活动开场演奏都给承包了。学校还有个资历最老的学生合唱团(Cornell University Glee Club),建于1868年,和康奈尔大学同岁。

正因为有如此百花齐放的学生团队,康奈尔大学的校园生活才这般丰富。如果说寓学于乐是教授们的智慧,那寓乐于学就是康村人的态度。每当下雪过后,学生喜欢坐在从食堂拿出来的盘子上,滑下图书馆斜坡。周末午后来场“有预谋”的组织,数百人凑到人文大院子里,齐刷刷地跳一支“江南Style”,然后欢天喜地地迅速离开。这些在康村里都不算什么新鲜事,康大学生最不缺的就是活力。

在8所常春藤大学中,康奈尔的历史最短,但也有不少值得纪念的盛事。

6.1 猛龙日

如果你问康村的孩子,春天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他一定会告诉你每年3月的猛龙日(Dragon Day)。这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活动是康奈尔大学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在春假前的那个星期五,建筑系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会身着各种奇装异服,扛着他们自己亲手设计的巨龙在校园中游行,从工程学院再到Arts Quad,最后把巨龙烧掉,在场的所有人一起狂欢庆祝。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中国元宵节里玩龙灯的场景。

猛龙日的起源要追溯到1901年,当时还是康大学生的威拉德·斯崔莱特突发奇想——何不创造一个属于康大人自己的节日。于是,他带着一群建筑系的同学扛着一条巨龙模型环游校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威拉德的奇思异想来源于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传说,故事里的圣帕特里克能驾驭爱尔兰岛上所有的蛇群。仿照圣帕特里克节的活动,学生还在当时建筑系所在地——林肯大楼内插上了黄绿亮色旗、三叶苜蓿等,庆祝康奈尔学生的第一个节日。直到20世纪50年代,猛龙日才变成它现在的样子。

然而,猛龙日并非每一年都能顺利举行,从猛龙日兴起到现在,它经历了无数次叫停。猛龙日因为冒犯了校内的天主教徒而被禁止。直到1933年,猛龙日的复苏让学生们狂欢不已,他们做了一个巨大的纸质啤酒杯来表达内心的欢乐,以此来庆祝失而复得的节日。在50年代,为抗议参议院麦卡锡发起的麦卡锡主义,猛龙日再次被搁置。猛龙日在后来逐渐添上了政治色彩,例如在1968年,为反对越南战争,游行的巨龙被涂成了黑色。

在猛龙日里,还会发生一系列有趣的校园事件。据说在1966年,一只绿猪突然冲进了Ivy Room(校园餐厅之一),把餐厅里的食物弄得乱七八糟。1974年,艺术家哈拉迈的户外雕塑作品被无端喷上绿漆,这让哈拉迈十分恼火,扬言要把雕塑搬出学校。在猛龙日前夜,甚至还有学生把自己全身涂成绿色,在校园内奔跑。这些恶作剧迫使学院再次停办猛龙日活动,待一切恶作剧被肃清后,1993年,猛龙日又重新开始了。

猛龙日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还引起了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与工程学院之间的矛盾。工程学院的学生甚至还做了一个模拟洲际导弹,企图将AAP的巨龙给摧毁了,还好这一举动迅速被制止了。工程学院不甘示弱,干脆做了只巨型凤凰,希望在猛龙日那一天放飞这只“神兽”,向AAP示威。不过遗憾的是,那天巨龙来得太晚,而这时凤凰已经漏气蔫了。

后来,猛龙日又增加了戏剧、电影和舞骑士等活动,依然在每年3月中旬的春天举行。这场热闹的康大盛宴几乎都是由几十名建筑系大一学生亲手策划完成的,足见康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在是非同凡响啊!

6.2 大坡节

为了庆祝学年课程结束,康奈尔大学会在每年5月春季课程周的最后一天举办一场盛大的学生狂欢活动。在这一天里,学生回来到麦格劳钟楼下的图书馆斜坡,彻底放松一把。活动包括游戏、音乐、啤酒、聚会、狂欢等,十分热闹。这一天,康村人把它叫做大坡节(Slope Day)。

大坡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每年10月,伊萨卡的卡尤加湖之上会举办一场赛艇会,而在赛艇会前夕,康奈尔大学的校园之内会上演一场热闹的舞会,旨在为康奈尔的赛艇选手以及其他体育项目募集资金。这一晚,不少学生会逃课来参加舞会。在1901年,舞会时间被调整到5月,学生在一夜狂欢后,第二天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的。于是校理事会在1902年做出了人性化的安排,他们宣布舞会的第二天为“春天节”(Spring Day)。在这一天里,学校会举办包括模拟斗牛、马戏团表演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春天节的传统在康奈尔大学保持了近50年。然而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康奈尔大学对越战表示抗议,因此春天节迫于政治压力被取消。但依然会有学生聚在草地大斜坡上,以娱乐的方式纪念这一天。

1979年,春天节被改在学期课程的最后一天。康奈尔食堂在斜坡上慷慨地赞助了一场烤鸡盛宴,还提供了啤酒。在当时,纽约州法定最低饮酒年龄还是18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饮酒。在接下来的6年中,春天节里加入了乐队现场表演,在音乐的节奏下,学生尽情地跳舞、喝酒,气氛十分活跃。1985年,纽约州加入到禁酒活动中,将法定最低饮酒年龄提升到21岁,为方便监管学生,学校这一年的活动没有定在大斜坡上,而是在北校区的某个封闭场所。这可把康大的学生给气坏了,他们不能接受活动的传统被破坏,于是他们穿着印有“还我大斜坡”字样的T恤,举着横幅在校园里抗议,还用粉笔把标语写在校园里。出于对大坡的无比怀念,春天节又被改名为大坡节。迫于压力,学校只好又把活动迁回了大斜坡,并请来了歌手Robert Cray做现场表演。不过在当时大坡节还不算是学校的官方活动。学生的过量饮酒让校方很头疼,虽然除酗酒之外他们几乎不会干涉大坡节的一切了。为了解决这件麻烦事,康奈尔大学的管理层和学生斗智斗勇,在90年代中期,学校开始一步一步掌控大坡节。慢慢地,学生可以携带的酒精种类和总量越来越少,学校终究把大坡节的饮酒问题控制住了。

直到现在,大坡节还保留着过去的许多传统,依然会在钟楼后的草地大斜坡上举办狂欢盛宴,依然会有豪放不羁的女生穿着比基尼畅饮啤酒,还会有学生把身体涂成各种颜色表演节目,更会有喝醉的学生被警察用车推回宿舍。不同的是,现在的大坡节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每年的这一天还会有校外的人参与其中。安保措施自然是没得说,警察会提前在活动区外站岗,进场的人还必须接受安检。不管怎样,辛苦了一年的康村人终于可以放松身心,好好地玩一把了。

6.3 在康村过中国节

2014年2月6日是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里,大多的中国学生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喜悦之中,他们或是和家人一起走亲访友,或是外出旅游感受不同城市的过年气氛,但在康奈尔大学,一场准备已久的盛大活动将在当晚上演——康奈尔大学2014年马年春节联欢晚会。

2月的伊萨卡冰雪皑皑,和中国隔着半个地球的距离。对外国学生而言,春晚也许只是一场热闹,但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它包含的意义实在太多了。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在如此遥远的地方,用一种彼此才能了解的方式来纪念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这份渴望和激情被距离放大,让他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更加团结,更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

这次春晚由康奈尔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以及中国内陆学生联盟共同承办,中国留学生自导自演。这一晚的Statler礼堂十分热闹,2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康村欢聚一堂,歌曲联唱、相声小品、舞蹈魔术、乐器演奏……各种形式,应有尽有。这一年的小品受到国内贺岁剧《私人定制》的影响,也如法炮制了剧中的内容。会场可免票进入,外国学生也可一同感受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已经不是中国留学生第一次在康村举办春晚了。在2010年,一支男女混搭版的《Nobody》被带到康村春晚的大舞台上,惹得台下的观众爆笑不止。精心编拍的情景剧《成长的烦恼》让大家陷入沉思。中国留学生给康村的春晚注入了年轻的活力,他们把最时尚的元素带进节目,又不失节目本身要传达的意义。

除了春晚,中国留学生还会在康村举办各种活动。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片中的菜品让人垂涎不止。在一个美妙愉快的秋假后,康村的中国学生突发奇想——何不把“舌尖上”的中国带进康奈尔!于是,威拉德拉楼里的Memorial Room摇身一变成了中国食堂,汇集了粤菜、川菜、京菜、沪菜、鲁菜、新疆菜等各大菜系,还提供了唱歌、跳舞、耍大刀的炫酷表演。中国学生索性也将这场品食大会的主题取为“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食客也把餐厅挤得水泄不通,不少外国学生也来尝尝传说中的中国菜,还和中国学生探讨起菜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