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初孕妈妈好伴侣:怀孕怎么吃 养胎怎么做
23309800000040

第40章 吃药里面的大学问(2)

(1)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任何药物,包括各种滋补品,都要在人体内分解、代谢,因此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可以说,没有一种药物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如果用之不当,即使滋补性药品也会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给孕妇以及腹中胎儿带来种种损害。蜂王浆、洋参丸和蜂乳等大量服用时,均可引起中毒或其他不良后果。鱼肝油若被孕妇大量服用会造成维生素A、维生素D过量而引起中毒。

(2)药物通过胎盘可直接影响胎儿。孕妇摄入的药物,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妊娠期间母体内的酶系统会发生某些变化,影响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其不易解毒或不易排泄,因而比常人更易引起蓄积性中毒,对母体和胎儿都有伤害,特别是对娇嫩的胎儿危害更大。孕妇鱼肝油中毒可以引起胎儿发育不良或畸形,有些药物还能引起流产或死胎。研究表明,即使号称“滋补之王”的人参,孕妇如果服用过量,也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损害。

(3)滋补药的作用被显著夸大。例如,孕妇即使每天饮用两支人参蜂王浆,由于其含量甚少,又没有什么特殊成分,因而不会产生什么明显作用,发生不了多大滋补作用,仅仅是心理上的满足而已,相反,有些滋补药其副作用有时显得更为明显。

(4)滥用大量滋补药品是很大的浪费。各种滋补药品价格都很昂贵,孕妇长期服用要消耗大量财力,再引起一些副作用,真是花钱找麻烦。

孕妇应以食补为主。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供给的是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这些物质广泛地存在于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中。所以,孕妇应该在日常饮食吃得好、吃得全、吃得香上下工夫,讲究科学进食,这才是孕妇滋补的最佳选择。

当然,也不是对孕妇服用滋补药品一律排斥。经过医生检查确实需要用滋补药品的孕妇,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正确合理地服用。

用药途径提点

孕妈妈通常十分关心用药的问题,却容易忽略用药途径问题。女性在孕期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变化,对不同的药物剂型的吸收是不一样的。

口服药是孕妈妈最常使用的剂型。孕期由于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胃肠蠕动功能的减退,使胃的排空时间延长,大约由正常的50分钟延长到80~120分钟,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自然也延长,导致药物的血浓度高峰值时间推迟,因而小肠吸收药物的量会有所增加。

肌肉注射药物较口服药物吸收快而完全,但孕期由于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延缓了药物的吸收。

雾化吸入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疾患,但妊娠期由于心输出量及每分钟呼吸量分别增加40%和50%,所以对喷雾剂的吸收量大大增加。

外用药有滴入、含漱、涂、擦、洗剂等,妊娠期由于皮肤、黏膜的血液供应增加,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自然也加快,吸收量也会提高。

由此提示了孕妈妈,不但要注意慎重选择药物,还应注意给药途径。这样一来,在生病时即使减少用药量,也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草药并不是都安全

许多孕妇服用西药很谨慎,但却认为服用中草药很安全。

事实并非如此,近几年的优生遗传研究证实:部分中草药对孕妈妈及胎儿也有不良影响。中草药中的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归等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易导致宫内胎儿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和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大黄、芒硝、大戟、商陆、巴豆、芫花、牵牛子、甘遂等中草药,可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地收缩,导致流产、早产。

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斑蝥、生南星、附子、乌头、一枝蒿、川椒、蜈蚣、甘遂、芫花、朱砂、雄黄、大戟、商陆、巴豆等,它们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除慎用西药外,中草药也要慎用,以免造成畸胎。中药雄黄有致畸胎儿作用,孕妈妈应绝对禁忌内服。

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妈妈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需引起孕妈妈重视的是,许多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常以配方形式出现在中成药中,所以对含上述中草药的中成药须警惕,对注明有孕妈妈禁用、慎用的中成药,应避免服用。

当然,孕妈妈患病也应及时治疗,勿讳疾忌医。更何况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不良作用的毕竟是极少数。但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已怀孕,请医生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安全无副作用的药物。

孕妈妈不该用的西药

孕妈妈用药有很多禁忌。因为有些药物对胎儿危害较大甚至可导致胎儿畸形。致畸药物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类药物:

1抗生素类药物

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四环素、土霉素可造成胎儿短肢畸形,囱门隆起,先天性白内障,妊娠末期服用可造成儿童期牙釉质发育不良;链霉素、庆大霉素类药物可损害胎儿第八对脑神经,导致先天性耳聋,还可损害肾脏功能;新霉素可使胎儿骨骼发育异常,骈指、肾肺小动脉狭窄、先天性白内障、智力障碍。

2抗疟药

如奎宁、氯喹乙胺嘧啶,可致胎儿多发畸形。如耳聋、四肢缺损、脑积水等。

3治疗糖尿病类的药物

如氯磺丙服、达麦康、糖斯平等,可致肢体畸形、兔唇、死胎等。

4巴比妥类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物

如苯妥英钠、扑痫酮、安宁等,可致肢体、面部及脑发育畸形。

5抗癌类药物

如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噻替哌等,可致无脑儿、脑积水、胯裂、兔唇、肾及输尿管缺损,四肢及眼畸形等。

6激素类药物

如乙烯雌酚、******、雄激素、可的松。口服避孕药可致胎儿生殖器官畸形。如女胎男性化、****肥大、****融合,男胎尿道下裂等畸形。

7抗凝血药物

如肝素、双香豆素、阿司匹林、水杨酸等也可致畸,并可诱发出血性疾病。

总之,孕期应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但如遇有危及孕妈妈生命安全的急危情况,必须用药时,应以抢救孕妈妈生命为主,待急危情况过去,应迅速减量或停药。那种怕影响胎儿拒绝用药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如果孕妈妈生命有危险,胎儿还谈何安全。所以,在孕妈妈用药的问题上,应分清矛盾的主次,全面兼顾。

孕期禁忌的常见中成药

在人们的心目中,西药会引起胎儿畸形,中成药对孕妈妈是安全的,可放心服用。事实上有些中成药的毒性也很大,可造成胎儿畸形,甚至造成流产和胎儿死亡。一般来说,下列中成药孕妈妈不宜使用:

1泻下类

有通泻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等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围攻下之力甚强,有损胎气。

2祛风湿痹痛类

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因其含有的牛膝有活血的作用,川乌有辛热的功效,这两品药都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佗再造丸、伤湿止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妈妈亦应禁用。

3消导类

即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一类的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4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温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火之力较强,易致孕妈妈流产,如牛黄解毒片、片仔磺、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5理气类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开胸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因其多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妈妈的禁忌药。

6理血类

即有活血祛淤、理血通络、止血功能的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淤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7开窍类

具有开窍醒脑功能的成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行车散等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胎儿之气,孕妈妈用之恐致堕胎。

8驱虫类

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产、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

9祛湿类

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湿滞等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结石通等,因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功效,故孕妈妈不宜服用。

10疮疡剂

以解毒消肿、托里排脓、生肌敛疮为主要功能的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等含大黄、红花、当归为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核膏、百降丹因含剧毒药较多,恐致孕妈妈流产。

扑热息痛不可过量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9000名母亲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母亲在怀孕后期服用大量扑热息痛,生下来的婴儿患有哮喘病的概率要高得多。

科学家发现,如果母亲在怀孕后期每天或几乎每天都服用扑热息痛,等到孩子长到3岁时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得哮喘。

但是,科学家同时指出,相对于阿司匹林而言,扑热息痛仍然是孕期女性更好的选择,当孕妈妈发现自己必须服用扑热息痛时可以每周仅吃两次,而且药量不能超过医生药方上规定的剂量,这样就可以将药物对婴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孕妈妈应远离安定

安定是常用的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用途比较广泛,用于催眠、抗惊厥、抗癫痫等。但在怀孕早期,尤其是3个月内是不能应用的。

这是因为3个月以内的胎儿各器官及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胎儿对安定的代谢能力不足;而且又由于胎儿血浆蛋白含量少,游离型增多;同时安定对胎儿的选择性高(有人在妊娠12~16周给母体使用安定测定,经1、2、6小时,胎儿脐带血浆浓度分别为475、49和19毫微克/毫升,而母体血浆浓度则为256、18和113毫微克/毫升),明显超过了母体血浓度,则更进一步加重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可引起胎儿畸形和女胎儿男性化。

而孕妈妈在临分娩时,如服用安定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并延长其生理性黄疸期,甚至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这一切都是由于安定在胎儿肝脏及小肠内不能代谢所致。

因此,当女性在怀孕期间,尤其在怀孕初期(即3个月内)和即将分娩时,尽管有时失眠,但为了生下一个健全而聪明的小宝宝,还是不用安定为好。

维生素B6不可多吃

怀孕初期,约在停经后的6周,几乎有50%的孕妈妈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等早孕期间特有的反应,称之为“早孕反应”。通常在妊娠12周这些反应会自行消失。而且多数早孕反应较轻,不需治疗。

有的孕妈妈早孕反应比较严重,这时可能会去看医生。而医生通常只会开些维生素B6这类对胎儿影响较少的药物。

于是有的孕妈妈认为维生素B6是减轻妊娠反应的良药,自行服用,甚至超量或长期服用。

的确,维生素B6与氨基酸的吸收、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神经、脂肪的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胎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且由于维生素B6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所以一般不会引起缺乏。但若孕妈妈过量服用维生素B6或服用时间过长,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后果,引起胎儿对维生素B6产生依赖性。

表现为胎儿自母体内娩出后,维生素B6的来源不如在母体内充足,从而出现异常表现,主要有易兴奋、易受惊、哭闹不安、眼球震颤、反复惊厥,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智力低下。

所以,即使是有服用维生素B6的需要,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