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23316700000008

第8章 错误的管教(3)

在这四年里,小杰几乎每天都为了上网和父母大闹,发展到后来甚至不认父母。一天,当母亲再一次劝小杰以学习为重时,小杰竟然发狂似的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对着母亲大吼道:“再说,我杀了你!”所有的人都不明白,小时候那么乖巧听话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变得如此张狂和不讲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和好胜心,小杰在初三时提出要换学校,并且还要去农村的学校,当父母表现出诧异时,小杰冷冷地说了一句:“你们不是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吗?我就是有精神病。”就这样,小杰走了,去了一所地处农村的寄宿学校。在那所学校里,小杰不仅迎头赶上了功课,而且名列前茅,他的表现和成绩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然而,小杰除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以外,再也没有单独接触过电脑。

儿子为什么在短时期内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小杰的妈妈从孩子落在家里的日记本里发现了答案。“我知道父母开始怕我了,怕我挥拳头,更怕我举菜刀,我明显感觉到他们说话时的战战兢兢,于是,我自由了,可是我却活得并不快乐。我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我变成了一个坏孩子,我丢失了自己最喜欢的书本。其实妈妈根本就不喜欢我,否则她不会将不满5岁的我放在外地和外婆外公一起生活那么久。她根本就不愿意管我,根本就不愿意教导我。妈妈还让舅舅揍我,她看着别人打自己的儿子,却还要帮腔。总有一天,她会为此而后悔的,等我长大以后我会报复的。妈妈成天就知道让我学习,我知道她只是怕我丢她的脸。我当然知道学习,要不然以前也考不了前十名,可是我现在就是不愿意学习,我就是要玩,反正她整天这么忙,根本就不知道我的感受。别人都说妈妈和儿子是最亲的,可是她从来都不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看到这里,妈妈才明白原来儿子的心里是这样委屈。小杰对父母有着太深的误会,他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只知道要自己学习,不了解孩子也有玩耍的需要,并且还用挖苦或用棍棒对待自己,所以在小杰的青春期就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态和举动。孩子是无辜的,错就错在父母为什么不多抽点时间来关心孩子,了解孩子,来解除这些误会。孩子渴望的是父母的温暖和关爱,仅仅给孩子提供物质享受,或者单纯简单粗暴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利。

三、解决办法

无论传授什么知识,首先一定要激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是激起孩子兴趣的最佳方法。所有动物都喜欢玩游戏,游戏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为什么小狗跟大狗之间互相追咬,小猫爱戏弄自己或者老猫的尾巴呢?动物学家研究后解释说:“小狗和大狗之间互相追咬是为了培养它将来可以咬死野兽的能力,而小猫戏弄自己和老猫的尾巴是为了培养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动物们训练后代的技能也常常是在游戏和玩耍中进行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的本质不过等同于玩具,只是借助于高科技手段从根本上提高了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包括成人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游戏者,让孩子“爱你没商量”。当然,玩游戏必须要适度。如果玩电子游戏玩到沉迷其中神魂颠倒、茶饭不思、荒废学业、自毁前程时,那就该当头棒喝一声:“孩子,你该回来了!”

事实上,大多数心智正常的孩子玩电子游戏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只要注意关爱,引导得当,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说,游戏既非洪水猛兽,也非亲善大使,关键在于家长怎样为孩子的游戏内容把关。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洞察孩子的游戏世界,让暴力、色情及凶杀等内容的游戏远离孩子,这是解决孩子是否沉迷网络游戏、耽误学业的关键所在。这样也才可能将游戏的辅助教育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寓教于乐。

错误13不与孩子分享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爱的组合,这个组合里有爸爸妈妈,有一个爸爸妈妈的宝贝,这个宝贝是家庭呵护的重心,是父母保护的重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这片爱的花园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于是家里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都没有分享的权利,孩子在一片真空的环境下“无忧无虑”地成长。让孩子分享家中的事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损害。这是一个很值得父母思考的问题。

孩子尽管年纪还小,却有自己特有的感知能力,他能感受到家庭氛围的改变,甚至可以感受到父母情绪变化所传达的信息。由此,他会产生一些疑惑,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往往这个疑惑得不到解答,因为父母并没有这样做的意愿。如告诉孩子变化发生的原因、影响和结果,以及父母在事业上关于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也许孩子都不会十分理解,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分享的过程,会让孩子有一种家庭的归属感和对自己的认同感,甚至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在与父母分享的过程中,会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对父母的了解。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与孩子进行分享互动,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益处的。很多父母会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而忽视孩子疑惑的眼神,甚至有的时候在孩子发出疑问的时候还会讲一些斥责的话语,这些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会损害孩子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和这个家庭有隔膜,甚至会有“是不是父母要把我遗弃的忧虑”。也许父母会认为孩子这样的想法很可笑,会一笑了之,可是在孩子的世界中,这样的想法是真实存在的,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问题。

孩子有与父母分享的权利,家庭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父母都可以与孩子分享。让孩子在分享中体会成长的乐趣和烦恼,体会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的爱护和教导。这些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专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父母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痛苦的过程,就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过程,父母与孩子分享的同时孩子也会把自己的事情与父母分享,甚至是自己的秘密,这样,无疑会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应该说,父母与孩子分享的过程就是一个秘密共享的过程,父母把自己的秘密与孩子分享,把自己的困扰与孩子分担,这样,孩子也自然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孩子会因为分享而与父母亲密无间,因为他有一种“分享秘密”的亲密感觉。如父母可以在遇到困惑和困难的时候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的想法很可笑,也要认真地听取,因为这样一个过程是对孩子自主思维的锻炼。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被信赖和重视的感觉,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思索,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

二、要勇于与孩子分享

威利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威利将要和爸爸一起生活。威利的爸爸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讲这个问题,是隐瞒还是实话实说?威利的爸爸很难抉择,隐瞒能坚持多久?实话实说,孩子是否能够真正接受而又不受伤害?最后威利的爸爸决定和儿子分享这个秘密。爸爸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威利去公园玩,很久没有和爸爸在一起玩耍的威利高兴极了。他兴致勃勃地拉着爸爸看看这个,玩玩那个,玩累了就拉着爸爸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威利对爸爸说:“要是能每天都这样快乐就好了。”说话间,爸爸看见了威利眼神中流露的寂寞。爸爸突然发现,其实小小的威利什么都有所察觉,妈妈已经离开家,离开威利有一段日子了,小小的威利虽然感觉到了,可是却始终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问。但是他的心中无时无刻都有一个问题:妈妈到哪里去了?

爸爸终于明白了,不要小看孩子的领悟能力。孩子的心不仅是稚嫩的,而且还是敏感的。

爸爸轻轻搂过威利,将他抱在怀里。很久以来,爸爸很少和儿子有过多的亲昵,但是现在,爸爸想做妈妈平时经常做的亲昵动作。

爸爸轻轻地说:“威利,以后和爸爸在一起生活,好不好?我们两个人一起来计划一下今后的生活,好吗?”

威利的反应很谨慎,他疑惑地看着爸爸,很严肃地问道:“那妈妈到哪里去呢?就我们两个人吗?”

爸爸看着儿子微微地笑了:“威利,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要到远方去了,将来有一段时间不会和我们在一起,但是她会经常给我们打电话,还会经常回来陪威利一起玩。她会永远地爱着威利的。威利,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着你。”

威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我们今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爸爸抚摸着威利的头说:“威利,你知道什么是离婚吗?”小威利点了点头说:“就是爸爸妈妈不能在一起住,以后我就和爸爸住了。”爸爸看着威利说:“是的,威利,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住了,但是我们永远爱你,你永远是我们的宝贝。知道吗?宝贝,我们以后要经常来这里散步,我们可以每天都在一起,每天一道吃饭、睡觉,爸爸送你上学,我们还要一起去看足球赛,总之,爸爸要每天陪着你,这样好吗?你愿意吗?”

威利眨着眼睛,看着爸爸,最后点点头,说道:“以后威利就和爸爸在一起生活。”

其实,父母的分开,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孩子的承受能力远远要比父母想象的强,孩子只是惶恐父母的隐瞒,以及家庭中弥漫的不快乐因素,如果注定无法补救,那么至少请告诉孩子父母所选择的生活。与孩子一起商量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这些做法都会安慰孩子那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的心。

三、分享要真诚平等

父母应与孩子分享快乐、痛苦、忧愁,同时父母要注意分享的环境、方式和态度。

1选择分享的环境

父母与孩子在进行分享的时候,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环境宽松了孩子才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父母进行交流。爸爸妈妈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需要良好的空间,如安静的沙发上、温馨的床上、熟悉的餐桌上,这些地方都是父母与孩子进行分享的好地方,因为这些都是孩子十分熟悉的场所,是让孩子感觉最安全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进行交流,可以让孩子与父母轻松地分享彼此的秘密、彼此的快乐和痛苦。

2注意分享的方式

父母与孩子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享的方式,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和孩子分享,不要有任何的家长式的作风。因为,此时此刻,坐在一起交谈的是两个平等的要相互分享秘密的朋友,他们可以一起高兴、一起悲伤,彼此是平等的,父母不能有丝毫的居高临下的姿态。父母还要把握分享更进一步的方式,因为在和孩子的分享的过程中,父母还有更进一步的任务,也就是说,不仅在分享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状况,让孩子有一种认同感,父母还要进一步在分享的过程中给孩子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真正地成长起来。

3把握分享的态度

分享就是分享的双方拉近距离的过程,是两颗心拉近距离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态度诚恳,父母不要因为分享的对象是孩子,而有失真诚地剖析自己。要知道,正因为对象是天真的孩子,父母才更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剖析自己,因为孩子天真的眼睛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如果在分享的过程中把一些错误的信息传达给孩子,就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点是父母要注意的。

错误14不给孩子放松的机会有一位年轻的家长,满面愁容地去向心理专家咨询,她说:“我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不要落后,我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所以我让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英语、学画画、唱歌和书法,可结果呢,除了图画课他有一点兴趣,可以安静十几分钟以外,别的科目,上课时他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有意捣乱,许多次气得老师叫我们把他带回家。原来在家里他还能写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字,现在好像什么都不愿意学了,逆反行为明显增多,叫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我们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他明年就要上小学了,那可怎么办?”

专家解释说,现在的孩子被迫学这学那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几乎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容易引起孩子大脑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多种感觉统合失调,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家长应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逐渐促进孩子智力开发、技能发展和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父母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父母要我学习”的不良心理后果,这对孩子以后的正常学习极为不利,这是小孩厌学的开始。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就该好好读书写字。整天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资料,让他们不停地做作业,补课。一点也不给他们放松的机会。家长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把书上的知识全部学会。可是书上的知识能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用到书上的知识又有多少?我们之所以学习,不也是为了生活吗?书上的知识全会了,可是不会应用,学再多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客观地说,现在社会上很多兴趣班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都值得商榷。有许多项目的学习,由于学科难度和孩子自身学习能力不同步,孩子学习起来存在很多困难,而父母又不能很好地理解,常常对孩子训斥,甚至打骂,从而使小孩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