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不娇气的女孩
23316800000033

第33章 告诉女孩:任性一点都不可爱(3)

从“他制”到“自制” 低龄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家长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家规”了。起初,女孩可能只是粗略地懂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即使不理解为什么,但是习惯成自然。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家规”也应赋予更多的道德意义,要让她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要注意,规矩不能太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游戏中培养孩子自制力

游戏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例如,让孩子充当哨兵的角色,跌倒了不许哭,站着也不许随意走动,再胆小或调皮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契约教育”。家长跟孩子定好规章制度,比如玩游戏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规矩一旦定下就不许变动,孩子和家长都要遵守。当孩子行为不合规矩的时候,家长就要跟他讲道理,告诉他,他越界了。

循序渐进,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

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孩子缺乏自制力的时候,如打坏东西、提一些过分要求等,父母应当宽容一些,粗暴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

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时,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奖励已形成的自制力

家长的奖励可能是孩子坚持的动力。家长可以多赞赏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要弄巧成拙。家长不能说:“你今天如果能学习一个小时我就给你买件新衣服!”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制力带有表演性质,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让女孩学会有爱心

刘女士的女儿许晶今年11岁了,由于是独生女,一家人都对她宠爱有加。最近,刘女士发现许晶暴露出了一种不良的苗头:每次让她把好吃的东西拿给爷爷奶奶吃,或请她帮爷爷奶奶拿东西时,她总是蛮横地扭过头去不理会,还念念有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一个邻居的小女孩跌倒了,刘女士鼓励女儿上前把小妹妹扶起来,没想到女儿置之不理,还说:“真笨,连路都不会走!”

去年“六一”儿童节,许晶的学校发出了《献爱心,帮助贫困孩子读书》的倡议,刘女士和丈夫得知后,商量着也去资助一个和女儿同龄的男孩,帮助他完成学业。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想法说给女儿听时,她却极大地不满意,说:“妈妈,你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给我买衣服穿,买东西吃,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刘女士心里一惊:“怎么会啊!我最喜欢我的许晶了。”她又说:“那我做错了什么吗?”刘女士心里嘀咕:“女儿竟然嫉妒起我们帮助别的孩子来了。”

之后,刘女士和女儿说了半天,她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情绪很不好。当时的刘女士感到很懊恼,也感到很失败,心里特别难过。因为刘女士不知道该怎样去帮助女儿,改变她的想法,使她变成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孩子缺少爱心,既有性格因素,又受环境、后天教育的影响,孩子缺少爱心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长辈过分宠爱,孩子只会享受爱,不懂得关心别人;二是有的父母自己本身就缺少爱心,不关心孩子,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自然会缺少爱心;三是有的父母不懂教育方法,不是宠爱过度,就是粗暴对待,致使孩子形成了性格上的缺陷;四是独生子女生活圈子封闭,没有朋友,在孤独中长大,造成了情感上的冷漠。

爱心是每一个正直的人所应具有的美好品德,拥有爱心的人让我们感受人间温暖,拥有爱心的社会让我们感受世界的祥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他的话告诉人们: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

为了不让女儿的爱心枯竭、泯灭,作为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懂得关爱他人。比如,公共汽车上,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坐到这里来吧。”邻居老奶奶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奶奶做事。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人的,对培养女儿善良的品质是最好不过的。

陈女士的女儿今年9岁,上小学四年级,是独生女,少言寡语,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耍,性格也有些孤僻。老师家访时向陈女士反映孩子的一些情况,说孩子学习认真,但是不爱交往,缺乏爱心,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没有什么朋友。

陈女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带着女儿咨询了心理医生。医生认为孩子的孤僻、冷漠、缺乏爱心是因为生活圈子太封闭了。孤独的心灵是脆弱的,是经受不住任何打击的。医生说要想让孩子走出自闭的阴影,就要帮助她寻找自己人生的价值,树立自信心。这就需要父母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关心他人。

于是,陈女士鼓励孩子养小动物,给孩子买一个她喜欢的小动物,然后让孩子负责小动物的生活,小动物病了,陈女士让孩子亲自去宠物医院,虽然比较辛苦,但眼看着小动物一天天长大,她就会感到由衷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女士的女儿不但变得活泼开朗了,而且也懂得关心他人了,朋友也多了起来。

家长要想培养女儿有爱心,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给孩子做个榜样

俗话说,父慈子孝。如果做父母的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懂得尊老爱幼,在孩子小的时候,只知道让他吃好的、穿好的,没有给他们更多爱心的培养,那么,孩子长大后,他们的爱心又会从哪里来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家长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家长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有什么会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呢?

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随便送些东西给老人吃。

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认真地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听了猛然醒悟,立即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一个人的性格培养都是在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父母给孩子以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平时在家里,如果家长做到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还请孩子参谋该送什么礼物;如果家长做到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果家长做到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不忘提醒孩子给家长留一份……如果家长平时做到这些,相信孩子也会受到感染,从而学会去关爱他人。

进行移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