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23319000000026

第26章 引导是教子的良方(1)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只是一味严厉管教,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且结果往往不是家长预期的效果。教育是需要耐心的,与其发现孩子的问题后严厉责罚,不如因势利导,做孩子的向导,给孩子指引正确的方向。

引导男孩自己做决定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被誉为欧洲政坛上的“铁娘子”。因为她在重大问题上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思路清晰、做事果断,她的成就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整个欧洲。

然而,撒切尔夫人并非天生就是政治天才,她出生于普通的家庭,但却有着卓越的成就,她的成功与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母亲是她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她的气质和兴趣都深受其母亲的影响,她的成功源于母亲对她的尊重,进而培养了她的独立意识。

在小时候,玛格丽特家开着一间小杂货店。她的父亲爱好广泛,尤其热衷于参加政治活动。这使玛格丽特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有关政治和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受这些书籍的熏陶,她从小就对政治产生了兴趣。

玛格丽特的妈妈对她要求很严格,所以,小时候的玛格丽特就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在她10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杂货店站柜台了。因为妈妈认为这样做,可以培养玛格丽特独立的能力。当然,这些都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她很难说自己做不到。

妈妈经常教导玛格丽特不要盲目迎合别人,要有自己的主见,随波逐流只会使自己的个性淹没在别人的光芒之中。玛格丽特入学之后,她发现别的同学生活都比自己丰富,她们可以随意地玩耍,而她除了上学,就是帮家里劳动。于是她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出去玩。”

妈妈说:“妈妈并不是要限制你的自由,但你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看到别人做什么,你就要跟着效仿。你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现在是培养你自己能力的好时机,如果你想和别人一样沉迷于玩乐中,那么,你将会一事无成。所以,你现在可以自己决定你该做什么,而不要随波逐流。妈妈相信你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听完妈妈的话,玛格丽特想到: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刚买的书还没有看完,为什么要学别人呢?再说我并不是特别想出去玩,那也不是我想要的,于是,玛格丽特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开始继续看她的书。

妈妈对玛格丽特的教育,让她形成了一种独立自信的性格。玛格丽特的学校经常会请一些名人来演讲,当演讲结束后,玛格丽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提出问题的人,其他的女孩子则大多是胆怯地不敢开口。回到家的玛格丽特就会向妈妈说起学校的情况,妈妈总是会鼓励她说:“你这样独立自信,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你将来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女孩。”

妈妈的鼓励让玛格丽特对自己的口才充满自信。虽然她在学校的演讲并不是那么受同学的欢迎,但她仍然把握住所有的演讲机会,尽管台下时有嘘声,也丝毫影响不了她演讲的热情。许多人对她这种突出的个性表示出不理解、不认同,但是她毫不在意别人的议论,一直维持着独立和“我行我素”的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成功与失败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人们的性格和早期教育,在某一方面取得特殊成就的人,大多具有独立或坚强的个性。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要想取得成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先要尊重孩子,不能全部代劳,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具备独立、坚韧、自制等良好的性格。

教育专家认为,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为他们做得太多,就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独立意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子方式,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

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听孩子讲话,并注意自己讲话的方式和语气,不要大声呵斥孩子,伤害他们的自尊,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尊重他的。那些能感受到家长尊重的孩子,大多举止大方、对人友善、独立意识强。

2.珍惜孩子的独立意识

当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要求时,如果家长给予支持,孩子就会产生自豪感和自信感。所以家长要十分珍惜孩子的独立意识,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的独立意识得到发展。

3.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不要总怕孩子受伤,孩子没有那么脆弱,所以也不会轻易受伤,家长要改变自己过度呵护孩子的观念。

4.从兴趣上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

让孩子做事时,家长应避免使用简单的命令,防止孩子对将要做的事情产生厌恶的感觉。让孩子做一些劳动时,尽量把劳动游戏化,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独立的性格和劳动是分不开的,孩子如果能坚持参加劳动,就能很快地养成独立的性格。

5.和孩子讲道理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讲道理他们听不懂,有时孩子的理解能力会超出家长的想象。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自己除了上班以外,回到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孩子应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并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给男孩一个理想

理想,意味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表达了一个人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它如同火把一样照亮人生的道路,指明了人们前进的方向。正如一位诗人说的:“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可以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他的世界很少有光明,人生也很少有激情,只有理想才能点燃男孩的斗志。

父母帮助男孩树立正确的理想,对男孩的人生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男孩超越自我,让男孩主动学习,并让男孩有前进的动力。父母在给男孩一粒理想的种子时,也要灌输给男孩这种思想:理想不等同于空想,需要男孩以勇气、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去追求和拼搏。

对于男孩来说,理想的种子一旦在他们心中生根了,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将会持续到他们的理想实现为止。如果男孩没有理想,就不知道自己现在上学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遇到一点点困难都会使他们产生放弃的心理。

父母常常想让男孩树立远大的理想,很多时候,为了确定自己的男孩是不是努力,就会常常变相询问男孩的理想。而且很多父母喜欢气壮山河的目标,觉得这样的人才有很大的可能成为伟大的人。其实理想很简单,它是用来帮助男孩成功的伙伴。真正远大的理想是和现实很近的,而且也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理想才会燃起男孩的斗志。

所有的成功都是需要理想的,只有心中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人们才会生活在希望之中,并能不断地创造出一些奇迹。成功者多出于梦想家之中,拥有理想与否,也是衡量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标准之一。孩提时代是树立理想的最佳时间,聪明的父母会精心呵护男孩的理想,只要给男孩的理想一份欣赏,一份呵护和一份引导,男孩的理想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作为父母应该让男孩意识到,只有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才能点燃他们的激情,有冲破层层阻力和障碍的能力。只有男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有可能将理想转变为现实。但父母也要明白自己不是男孩的主人,而只是男孩的园丁。不要总想着为男孩代劳,男孩会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父母在引导男孩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时,既要看重男孩将来的发展,还要切合男孩目前的实际情况,更要注重引导男孩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现理想的计划和步骤。

父母并不需要为男孩做太多事情,你要做的只是学会在男孩的人生中播下一颗理想的种子,点燃起男孩的激情,剩下的事情他们自然会依靠自己的潜力去完成。

与他人和睦相处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家里没有与他们同龄的人,和他人合作的机会自然就减少了。而学会与人合作恰恰是男孩将来立足于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男孩学会与人合作,只有让男孩学会与人合作之道,才能让男孩健康成长。

明明是家里的独生子,明明的爸爸经常有意识地让他学会与人合作。刚刚搬到新居的时候,明明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爸爸都会让他找小朋友一起玩,时间长了,邻居的孩子都成了明明的好朋友。

一天,明明正和小朋友一起玩,爸爸下班回来看到他们,就对他们说:“你们愿意经常在一起玩对吗?那你们愿意形成一个组织一起玩吗?”明明第一个带头答应,并对爸爸说:“我来组织,可以到咱们家来玩吗?”爸爸回答说:“最好是轮流去小朋友家,然后由那个小朋友的家长来安排活动,不知道别的小朋友的家长同不同意,你可以去问一下。”明明干脆地答应了爸爸,过了两天,他就把周围小朋友组织到一起,而且小朋友的父母们也都同意让孩子们一起玩,以免他们太孤独。

但是紧跟着问题就出现了,这些小朋友全是家里的独生子,性格难免娇气,而且一遇到矛盾就谁也不让谁,有时会产生一些摩擦,有的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气,下次就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天后,明明就对组织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没有兴趣了。爸爸问:“明明,这些天怎么不见你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了?”“现在大家都没兴趣玩了,我也不愿意去玩了,有的小朋友太娇气了,我不愿意理他们。而且昨天小强因为摔了一跤,他妈妈也把他领走了。”

爸爸一直想教育明明要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而现在正是教育他的好机会,于是爸爸对明明说:“男子汉要学会和别人合作,不要总挑别人的毛病,要学会和别人沟通。现在你觉得小强和别的小朋友太娇气了,你可以通过和他们一起玩改变他们的娇气,而且多和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让你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哦,爸爸说得对。可是,小强的妈妈把他领走了,我怎么才能把他找回来呢?”“你不是最爱听《三国演义》的故事吗?故事中刘备是怎么把诸葛亮请出来的呢?”“三顾茅庐,对了,我可以约上其他小朋友,多去找小强玩,然后让小强的妈妈同意小强出来玩。”没几天,明明以前组织的活动又开始继续了,经过这次事件,小朋友们虽然也有争吵,但都学会互相谦让了。

正是爸爸对明明的鼓励让明明产生了一种责任心,这种责任心让明明学会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让明明学会了关心别人,与他人合作。男孩只有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才会懂得理解和宽容别人。许多家长并不知道,成长中的男孩与同伴间的争吵和摩擦正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只有把男孩放到与同龄人的相处中,才能让男孩练成与人合作的本领。如果男孩学不会与他人合作,必然会走向孤僻或自卑,这对男孩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提高男孩合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男孩和他人合作的愿望和意识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带男孩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让男孩参观一些需要双方相互协调才能工作的地方。当男孩自己玩玩具时,爸爸妈妈可以问男孩一些问题来激发男孩渴望与人交流的欲望,比如可以问“我可以搭你的车去玩吗?”之类的话。

2.让男孩学会为他人着想,教男孩与人相处的方式

爸爸妈妈要教男孩在和其他孩子玩的时候,要对别人有礼貌,不要用别人不喜欢的名字称呼他们,更不要起外号;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友好和谦让,乐于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当双方都喜欢一件东西时,可以和对方商量轮流玩,不要争抢。让男孩意识到,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玩得更愉快。

3.爸爸妈妈要多鼓励男孩参加集体活动

游戏是培养男孩与他人合作最好的活动,在游戏中男孩会慢慢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并懂得照顾别人的想法,在无形中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比如常玩过家家的游戏,男孩可以扮演“爸爸”的角色,这时,他们通常会认真地履行做“爸爸”的义务,还会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

4.教男孩学会解决合作中发生的问题

男孩在与人合作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小问题,这时,爸爸妈妈应该和男孩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起体验游戏中的快乐。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只是要协助男孩,而不是代替男孩去做。

教男孩注意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把握住细节就会锦上添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成功同样要从小事做起,不细心的孩子即使有才能往往也得不到施展。对一个男孩而言,如果注意到生活中的细节,很容易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生活中那些不关注细节或者不在意细节的孩子,做事往往有些马虎,对他们来说,做事就是一种敷衍行为,他们不愿意多付出努力。而对细节关注的孩子,往往会将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从而得到师长的赏识和信任。所以父母要教会自己的男孩注意细节,让他们明白,细节能够决定成败。

一个有名的大公司要招聘一名管理者,来应聘的人都很想得到这个职位,拼命展现自己的能力,但公司只能留下一个人,经过几次淘汰后,只剩下6个学历与能力都相当的人,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这6个人要面临的是大老板亲自来出考题,他们都意识到,接下来的竞争会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