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23319000000027

第27章 引导是教子的良方(2)

面试刚刚开始的时候,面试者和老板都发现考场上多出了一个人,于是坐在中央的主考官问:“有陪其他人来面试的请出去一下。”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站了起来对主考官说:“对不起,我是来面试的,虽然第一轮我就被淘汰出局了,但是我想参加这最后一次面试。”

面试的人和主考官们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就连刚刚进来要倒水的老人也跟着微笑摇头了,主考官有些无奈地对这个人说:“先生,你连第一关都没通过,怎么会认为自己有资格参加这最后的面试呢?还是请你出去吧。”这个人并没有在别人的嘲笑声中离开,而是说:“我会来参加是因为我拥有别人没有的能力,在这点上,在座的几位恐怕都不如我。”听他说这样自大的话,周围的嘲笑声更大了,甚至连主考官都认为他有毛病。

这个人并没在意,接着说:“第一轮我是因为学历太低被淘汰的,虽然我的学历不高,但不表示我没有能力,我曾经在十几家公司上过班……”没等他说完,主考官看了一眼他的履历表说:“虽然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是你却没在这里面任何一家公司长久地任职不是吗?经常跳槽可不是我们欣赏的行为。”这个人回答说:“先生,你搞错了,我并没有离开公司,而是公司倒闭了。”他的话又惹来一阵讥笑的声音,人们都在小声议论这个失败的人怎么会如此倒霉。“这些是公司的失败,不是我的失败,反而还是我积累的财富。”

说到这,站在外面的老人正好进来给主考官倒水,这个人看了老人一眼,继续说:“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尽力去挽救每一家公司,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我经历了每个错误的细节,并且从错误中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我高于其他人的能力在于我懂得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每个人的成功经历都是相似的,但出现失败的原因却是各式各样的,我用了10年的时间经历过许多失败,学到了更多经验。而且这十年的经验让我养成了关注细节的习惯,比如说今天的面试吧,真正面试的主考官是这位进来倒水的老人,而不是坐在主考官位置的人,我说的对吗?”听完这句话所有人都先是一愣,然后看向倒水的老人,那老人也先是诧异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的神态说:“你说得不错,但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次轮到这个人笑了,结果自然是这个人被录取了。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端倪”,许多人都是从细节中取得成功的,所以父母应该帮助男孩学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不要让男孩因为对生活中小事的疏忽而导致以后的失败,让他们注意到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这正是培养他们注意细节的最好方法。

不断充实自己

竞争是男人的本能,一位行为学家说:看完一场比赛,输的男人可能会向赢的男人祝贺,但在这背后,输的男人想的是下次如何把对手打败。男孩也同样有这种心理,他们与女孩的观点是天差地别的,同样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女孩会先想到能和哪个人成为伙伴,而男孩最先想到的却是哪个人是“头”,不管在什么场合,男孩首先关心的一定是这个问题。男孩有这样的心理恰恰说明了男孩有竞争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行为学家说每个男孩都有做首领的愿望,而到一个新领域关心谁是“头”,则是想知道对方的条件,与自己的条件对比后,再去竞争。

也有些男孩由于所受教育的束缚,慢慢失去了这种天性,失去这些天性的男孩往往变得消沉或自卑。所以父母应该正确认识男孩的竞争心理,并有意识地正确引导男孩进行竞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小男子汉。

父母可以告诉男孩,他们想当“头”的心理是正确的,但方式和方法上可能有些偏差,父母要帮助男孩改正不正当的竞争方式,这样男孩在长大后就会真的成为一个领域的“头”。性别赐予男孩竞争的意识。当父母发现男孩竞争的意识过于强烈时,可以巧妙地利用男孩的竞争心理来教育他们,这样做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允许男孩做家里的“头”

父母可以适当给男孩一些权力,让他们偶尔过一下当“头”的瘾,这样男孩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约束自己出格的行为。父母还可以用语言来满足男孩当头的心理,例如经常问男孩“小英雄,你看我还需要做什么吗?”“小英雄,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有时候,男孩给出的意见也许并不符合逻辑,但是父母对他们的询问却会让男孩高兴好几天,他们对生活也会变得更积极。

2.对男孩正当的竞争行为进行夸赞

即使男孩还小,他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竞争目标,当他们对父母说起这些目标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敷衍他们,另外也不要抨击男孩的竞争行为。

3.用竞争心理引导男孩

强强的屋里总是很乱,妈妈想让他收拾一下,他却对妈妈说:“你帮我收拾吧,我不爱收拾屋子。”听到强强这样的回答,妈妈决定改变问话的方法:“这样吧,我们两个一起收拾,但是要比谁先收拾完,我负责客厅,你负责卧室,好不好?而且我确信我一定会胜过你的。”“不可能,我一定干得比你好。”强强说着便立刻行动起来。当然结果妈妈是故意输给他了,但重点是妈妈的激将法成功了。

由此可见,父母可以利用男孩的喜欢竞争的心理让他们完成一些他们应该做但不想做的事。只要教育方法得当,男孩会乐此不疲地“工作”。

做他价值观的向导

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而能做英雄也是最让男孩感到高兴的事。虽然男孩心中的英雄形象一直是存在的,但是男孩的英雄梦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这个完美的英雄梦只能通过动画片等媒介让男孩得以满足,所以男孩都喜欢看动画片中的英雄,而男孩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动画大王”。

相信家有男孩的父母对男孩的英雄情结都有深刻的体会,他们总爱像电视中的英雄一样维护弱小,遇到什么“不平”事他们都爱掺一脚,当看到有高年级的同学欺负小朋友时,他们总想跳出来伸张正义。父母总对男孩的这种表现感到不安,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理智的,以后会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其实父母完全可以放下这种顾虑,因为男孩的英雄情结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个阶段的男孩都会幻想自己是个伸张正义的小英雄,当他们看到自认为不公平的事情时,总会想出手“搭救”。而且男孩十分崇拜他们所看到的英雄。

有一位父亲在给儿子挑衣服,可男孩却毫无兴致地跟在父亲后面走着,突然他停下脚步对父亲说:“我就要这件。”父亲一看,那件衣服的质量并不很好,而且颜色也不适合男孩,于是他劝男孩说:“再看看别的吧。”可是男孩却摆出一副非它不要的架势,父亲也只好给男孩买下了。回到家父亲才明白,男孩并不是看衣服有多好,而是因为衣服上面印着变形金刚的图案。男孩非常喜欢这件衣服,当他穿上这件衣服时,仿佛他就是代表正义的变形金刚,每次衣服刚晾干他就会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

一些家有男孩的父母发现男孩对英雄人物十分着迷,他们有时会模仿英雄的动作和声音,还会缠着父母给他们买一些关于英雄的东西,这让父母们感到费解。其实每个男孩都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大英雄,但是现实也让他们明白自己还处于弱小的状态,他们希望被承认,所以英雄情结成为他们永恒的梦想。对于男孩对动画片的痴迷,许多父母会担心男孩为此放弃学习和成长,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这样想,这些积极的影片形象可以教会男孩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

父母可以通过引导教育让男孩明白所谓的正义并不仅是动手打架,英雄也不是靠打架才被称为英雄的,一个懂得运用智慧帮助弱小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只懂得一味蛮干,则和坏人没什么区别;父母也要告诉家里的小男子汉,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是英雄的行为,帮助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帮忙的实力,不要帮倒忙;同时父母还要告诉男孩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而且父母可以通过男孩喜欢英雄的特点改正男孩身上的缺点。一旦男孩认定了某位英雄,他们便会以这个人为榜样,父母可以抓住男孩的这个特点,帮助男孩改正一些不良习惯。男孩身上可能有许多缺点,父母如果借助他们喜欢的英雄的口气去和男孩沟通,男孩往往很乐于接受教育,并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做。下面的小男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亮亮是个很听话的男孩,但是他有一个喜欢赖床的坏习惯,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妈妈叫他起床他总是要赖上一会儿才不情愿地起来。后来妈妈发现亮亮很喜欢变形金刚,于是想到了一个改正亮亮习惯的好办法。一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妈妈对亮亮大声喊道:“小变形金刚,快来救我,外星人来了……”亮亮马上从床上跳起来,跟妈妈一起打一件玩具。以后每次叫亮亮起床的时候,妈妈都会使用类似的方法,而且屡试不爽。

鼓励冒险精神

男孩一般都很调皮,当父母带他们出去玩时,他们会做一些相对高难度的动作,像从高处往下跳或登高等,而父母往往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所以会通过各种方式制止男孩的行为。因为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要求孩子要沉稳,所以父母总是在教育男孩时约束他们的冒险行为。

每个男孩都像远古时代的猎手一样,他们喜欢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活动,也会利用运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且运动还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所以父母实在不该约束男孩好动的行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干涉男孩冒险,而是在鼓励男孩冒险的同时保护好他们的安全,并相信男孩可以完美地完成每次冒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