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23320800000016

第16章 善表达—用语言搭建心灵桥梁(4)

例如,领导者可以询问下属犯错误的原因,不妨这样说:“小吴,你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是不是还没有准备好……”这种询问的口气能使下属意识到领导只是在批评他的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而没有攻击和否定他这个人。领导的这种批评没有损害下属的自尊,也不会破坏他的自我形象。这种批评就是建立在友好的气氛中,被批评的下属也不会有所拘束,能欣然接受批评。因为领导者给下属的感觉是“我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在这次事件中有所失误是因为我过于粗心造成的,以后一定要好好改正。”领导者在批评下属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期望他做得更好的信息,这样就会激励下属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期望。

3.先赞扬,后忠告

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成长,而不是整人,更不是为了把对方击垮。因此,领导者要切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去伤害对方的感情,而是要为他把工作做得更好提供便利条件。

一些高明的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例如,他会说:“小李,你这次的调解工作做得不错,从这一点看出你是肯下功夫钻研业务的。但是,有些细节的地方还是需要再注意一下……”“小王,你到部门工作以后,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业务能力也很强,对你在工作中的表现,我非常赞赏。但是,你和同事的关系应该更融洽一些,事实上,只要你愿意,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领导者的这种批评方式,从赞扬其优点开始,然后再提出忠告批评,就像外科医生手术前用麻醉药一样,能把病人痛苦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表扬开始,以忠告结束批评,在没有伤害感情的前提下轻松地解决了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4.缩小批评的范围

人在犯错误后,如果大家对他群起而攻之,他会觉得自尊受到了严重伤害,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也许他会迫于某种压力承认错误,但无论如何也不愿接受这种批评方式。这将使他对领导者、对同事充满敌意,一旦有机会,将用更恶毒的方式进行报复。

领导者要想在批评下属时取得想要的效果,就一定要让下属心服口服,而不能让他反对自己。让下属从错误中觉醒,迷途知返,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这才是批评下属的最终目的。领导者不能去贬低下属,不能以下属不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

批评最好在单独相处的时候进行,否则,在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批评,即使用最温和的方式,也可能引起被批评者的怨恨。不论下属是否辩解,他已感到他在同事或朋友面前丢了面子。对于下属的一些过失,只要他认识到错了,就无需当着全部门甚至全公司人的面要求他做出公开检讨。人都是具有上进心的,因此没有人愿意犯错误。只需要在你们单独相处时,进行面对面地交谈,就足以使他认识到错误,进行深刻反省了。

5.犯过的错误只批评一次

俗话说:“话说三遍淡如水。”下属犯过的一次错误,只需要批评一次就足够了。批评两次或三次,只会令人生厌,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如果领导者总是重复提起下属犯过的某些错误,或改头换面地重谈过去那些不愉快的事,这就像不断地揭人疮疤,必然会令人不愉快。

除非下属重犯同样的错误,否则,再次就同一个错误进行批评会被认为是在故意地挑刺,下属会认为这是领导者的偏见,或者别有用心。

任何时候,领导者都要记住批评的最终目的:帮助下属成长,使下属的工作得以改进,公司的目标顺利实现。一旦下属的错误得到纠正,就忘掉它。当下属虚心接受了批评,并且改正了错误,在工作上取得一定进步时,他已经与过去做了告别,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在银行存款,时间越久,利息越多。但批评正好相反,批评越多,只会让效果减弱。如果领导者总是在翻阅下属的旧账,没完没了地唠叨,于人只会招来怨恨,于工作也没有丝毫的帮助。

批评下属时宜“就事论事”,不要旧账、新账一起算。在交谈结束时,可提出期望,例如,说一些“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我相信你会吸取这次教训”等勉励的话,下属会觉得虽然挨了批评,但这不是领导者的有意打击,心里会泛出几分温暖。这样,下属就会把这次失败看成是一次有益的经验,想方设法变失败为成功。他会振作精神,更加热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懂得巧妙赞美

有一个富翁对烤鸭情有独钟,不惜用高价聘请了一位烤鸭大厨师,每天特意只为他烤一只鸭。大厨师果然名不虚传,烤出的每只鸭子都皮脆肉松,香喷可口。但富翁就算每天吃到美味的烤鸭,也从没说过一句赞美的话。有一段时间,厨师烤出来都是只有一条腿的鸭子,富翁觉得很纳闷,但又不好意思过问。

一星期后情况还是这样,富翁实在忍不下去,他找到厨师:“鸭子怎么被你烤得只有一条腿了,另一条腿去哪了?”

厨师回答说:“您还不知道呢?这些都是一条腿的鸭子,您去看看就明白了!”

富翁不相信,便随厨师来到后院。这时,由于天气炎热,站在树下休息的鸭子都缩起一条腿,只用一条腿站着。厨师说:“您都看到了吧,它们就有一条腿。”

富翁自然不信,立刻伸出手拍了几下,鸭群被掌声惊动,纷纷伸出另一条腿逃开了。富翁得意地说:“你看,鸭子都是两条腿吧。”

厨师回答说:“是!如果您早就鼓掌的话,那鸭子也早就是两条腿了。”

人人都希望获得掌声与赞美,简单的一句赞语,就会带给人无比的温馨和振奋。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也说过:“要想尝试改变一个人,何不将责备用赞美来替代?即使别人的进步只有很小的一点,也应获得我们的赞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励别人改进自己,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

美国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类天性中都有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人类天生有一种被人称赞的强烈意愿,适当得体的赞美,会使人感到开心、快乐。

如果你能经常对身边的人赞美,便会听到这样的心声:“这个人很清楚赞美我的表现,我就知道他是真挚地在关心我、尊重我,而且他一定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因为你对别人的了解和赞美,使你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更加优秀。

赞美不用付出代价和本钱,也不用冒风险,而且极易使一个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得到满足。

当别人有了很好的表现时,一定希望得到你的赞美,虽然他们有可能在表面上显得毫不在意,但是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选择了沉默,他一定会有一种挫败感,并且对你心生怨恨和不满情绪:“这个人怎么这样呢?心胸狭窄,是不是对别人的成就心有嫉妒呢?”

赞美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隔阂。

在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不能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穿了一件新衣服,你第一次碰到时,可以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赞扬他:

“这件衬衣很配你啊。”

“颜色很不错,你很会选嘛。”

……

新的服饰、新的发型、新的背包,都可以直接套用以上的赞美词,但只能在第一次见面时说,否则就有虚伪的嫌疑。

当然,除了这些,同事的表现也是可以赞扬的。如某个计划顺利实施,出差归来,你都可以恭贺他们,如:

“你真棒,难怪老板经常表扬你。”

“你得好好给我们传授一下你成功的经验。”

……

赞美,就像是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生活的同时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优点和推动彼此的关系良好地发展。虽说赞美是一件好事,但它绝不是一件易事,赞美别人时如果不会审时度势,不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就算你是真诚的,也会把好事变成了坏事。所以,在你开口赞美别人之前一定要掌握以下几个小技巧:

1.赞美要因人而异

人的素质程度不同,年龄也有长幼之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地赞美更能收到好的效果。老年人总是希望别人不忘记他年轻时的业绩与雄风,同他们交谈时,可以多称赞他引以为傲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微夸张地赞扬他的创新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个实例来证明他的确是前程无量;对于经商的人,可以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国家干部,可以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千万不能虚夸。

2.赞美要情真意切

虽然所有人都爱听赞美的话,但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可以引起对方好感的只有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如果你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觉得莫名其妙,还会认为你是一个油嘴滑舌、诡诈虚伪的小人。比如,当你见到一位长相丑陋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太漂亮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说的是虚伪至极的违心之言。但是如果你把赞美的方向定在她的服饰、谈吐和举止上,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开心地接受。真诚地赞美不但会使别人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3.翔实具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经常有卓越的成就,所以,赞美应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细微的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越详细具体,说明你对对方越关注,对他的优点和成绩越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的技术非常专业”或者“你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等空泛飘渺的话语,不但会引起对方的猜度,甚至还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4.合乎时宜

赞美的效果在于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当别人计划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时,开头的赞美可以激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中间的赞美有利于对方再接再厉地继续努力,结尾的赞美可以肯定他的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5.雪中送炭

俗语说:“患难风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才能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中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一两句赞美的话,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就有可能精神大振,大展宏图。所以,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除此之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每次见了面都是同样的话,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很在意别人身上存在的微不足道的优点,并会努力去满足他人的这种乐于受到赞美的心理需求;相反,领导者总是摆出官架子,以为只有威慑才能让别人屈服于他,不仅如此,他还专挑别人的毛病。长此以往,他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只会越来越差,身价骤降。

聪明的领导者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每个人都爱听赞美的话,大方一点,几句赞美的话就可以得到他人的好感和认可,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高大,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