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23320800000006

第6章 管理者的心术—领导做人方与圆(5)

“你想跟我辩解什么?”李副总沉着脸说,“业绩下滑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说明你们部门工作没做到位,你这个领头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小孙还想解释什么,但看到李副总的脸上挂了一层霜,便咽了回去。

“我告诉你,在我这里,销售就是战绩,战绩不理想是没有理由的。”李副总提高嗓门喊道,“业绩下滑,就要想方法补上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

小孙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他不明白,这是大家公认的和蔼可亲、讲道理的李总吗?谁也不能保证业绩永远都呈增长趋势啊?今天的李总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

小孙被李总训斥的事在公司里不胫而走,很多区域代表听在耳里、美在心里。有人就开始说起风凉话,有人散布谣言说小孙以前的销售业绩有水分,他找亲戚朋友帮他完成了任务量;有人说小孙想取代销售总监,而销售总监感到危机后,就给副总提了意见,副总这才给他点颜色看看,治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处境陷入了危机,小孙留在办公司里也只能遭到他人的白眼。于是,他便有了出差一个月的打算,想出去躲一段时间。

小孙来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后,想到李副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那句话就觉得很不是滋味。他决心再拼搏一把,做出更好的业绩,让李副总看一下自己的实力,也堵住那些唯恐天下不乱者的嘴。

当天,小孙就制订出计划,组织人力搞策划、做促销,当员工回家休息后,他就连夜加班统计,并列出第二天的计划。这样忙了一个月,结果当月创下了翻两番的骄人业绩。

小孙得胜归来,想用傲人的成绩封住李副总的嘴。结果,他刚回到公司,就看到办公桌上有一张销售总监任命书。

原来,销售总监已经向公司高层提出了辞职,公司高层已经决定让小孙担任销售总监一职。但是,为了让销售部门其他业绩好的销售经理心服口服,副总就瞒着小孙对他故意挑刺,刺激他再创佳绩。

李副总代表公司高层宣读对小孙的任命时,说出了任命理由:“小孙的业绩和人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在半年内,带领其部门的销售代表连续创了几个最佳业绩。后来,我瞒着小孙,对其工作挑刺,但是他却没有抱怨,没有因此而委靡不振,而是将委屈化作创造业绩翻两番的动力,所以,公司高层完成了对他在业绩和心态上的双重考核。现在,我宣布……”

“原来,李总的表里不一,是为了激励我进步啊。”小孙心想,“这招还真好用,要是当初直接任命了我,我岂不要骄傲?现在虽然受了一点委屈,但是业绩翻了两番,其他销售经理现在哪个不服我啊。”

小孙初来乍到就做出了骄人的业绩,虽然公司高层能够给予其一纸任命,封堵住其他销售经理的嘴,但是,这样强制地任命,难免有些人会口服心不服,给小孙将来的管理工作添置障碍。李副总考虑到这一点,就在对待小孙的态度上“表里不一”,对他鸡蛋里挑骨头,激发他创造更佳的业绩。小孙忍受了其他销售经理的冷眼,承受住来自李副总的压力,带领下属把业绩翻两番,结果用成绩封堵了是非之人的嘴,也为公司高层对自己的考验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李副总为了让小孙站住脚,对他的一番良苦用心也启示着领导者,在职场上,有时为了激励下属,可以故意变换态度,下属因为捉摸不透领导的心思,只得更加用心、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以求得到领导的重新审视和赏识,这样一来,就激发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当然,对于这种方法,领导们要有把握度,对于那些心理积极的阳光人群可以用“表里不一”的激励方法,如果遇到性格内向的下属,就要慎之又慎了。

在职场上,领导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有些人表面上恭敬有加,背后却是另一副嘴脸;有些人表面上施行一套,背后却施行另一套。当领导关心下属时,其他人却认为领导是虚情假意,根本是在收买人心;当领导工作敬业,其他人却认为他意在表现,功利心太强。在职场中行走,遇到表里不一的人或事实属正常,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领导也能表里不一地去管理和牵制表里不一的下属,使他们能为自己所用,也能收到一番良好的效果。

能“忍”更要会“忍”

作为领导者,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只有能“忍”而且会“忍”,才会被更多下属更长久地追随。我们都熟悉的越王勾践,是能忍的典型,也是因“忍”而成就大事的领导之一;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成就了他日后的出人头地。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忍辱方可负重,领导者要学会忍耐的功夫。成大事者志在天下,必须忍别人所不能忍,并保持快乐和坚持下去的勇气,才能够拥有自己的天地。

人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时时都顺心,即使你是一名领导者,也是一样。工作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与“不顺心”,总会有阻碍你前行的种种障碍,总会有上司的不理解和不公平待遇,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也许是如火山般爆发,也许是如积雪般消融和退却……当一个领导遇到“不公平”时,应该不忘自身的目标和责任,坚持下去,这是作为一个好领导必备的情商,也是一名好领导的“基本功”。

忍耐,不仅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更需要对将来正确判断,对未来充满希望。忍耐是在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时用压力给自己动力的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战略,是需要经过不断修炼方可成功的一种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应该拥有的人生智慧。

当然,领导对于工作中的各种“忍”,不是毫无原则的容忍和退步,更不是时时忍气吞声,而是经过权衡利弊之后的明智之举。只有能“忍”而且会“忍”的领导,才会在工作中赢得大家的敬佩。

北宋名将曹玮,有一次率军与吐蕃军队作战,初战告胜,敌军溃逃。曹玮故意命令士兵驱赶着缴获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队后面。

许多将士不理解曹玮的用意,甚至有部下抱怨道:“牛羊用处不大,又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如将它们扔下,以便我们能安全、快速地赶回营地。”曹玮不但不接受这一建议,而且也不作任何解释,只是不断派人去侦察吐蕃军队的动静。

吐蕃军队狼狈逃窜了几十里后,有探子向吐蕃统帅报告说:“曹玮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队乱哄哄的不成队形。”统帅得知这一军情后,认为是天赐良机,便掉头追赶过来,准备袭击曹玮的部队。

曹玮得到这一情报,故意让队伍走得更慢。等到达一个有利的地形时,便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当吐蕃军队赶到时,曹玮派人传话给吐蕃统帅说:“你们远道赶来,一定很累吧?我们不想趁别人劳累时占便宜,请你让兵马好好休息,过一会儿再决战。”吐蕃将士正苦于跑得太累,很乐意地接受了曹玮的建议。

等吐蕃军队歇了一会儿,曹玮又派人对其统帅说:“现在你们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阵打一仗啦!”于是双方列队开战,只一个回合,宋军便将吐蕃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等到战争胜利后,曹玮才告诉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杀回马枪而消耗体力,这一去一来的毕竟有百里之遥啊!我若下令与远道杀回来的吐蕃军队立刻交战,他们会挟奔袭而来的一股锐气拼死一战,双方胜负难定。只有让他们在长途行军疲劳后稍微休息,腿脚麻痹、锐气尽失后再开战,才能一举将其消灭。”

部下忙竖起大拇指说:“将军真乃运筹帷幄的神人。”

初战胜利后,曹玮却带着牲口凯旋,自然惹得部下不满。当敌军转头奔袭时,曹玮却不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用了缓兵之计,最后在敌军麻痹的时候,打败了敌军。对于曹玮虚虚实实的用兵策略,有不少将士滋生不满,但曹玮为了打一场漂亮仗,硬是隐忍了下来,结果一举歼灭敌军。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审时度势,做出准确的判断,还要学会隐忍,对那些悟性不高的下属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当时间检验了领导者的判断正确时,就会赢得昔日不满的下属的信服,而且领导者也能因会审时度势,受到上级的重用。

不要渴望绝对的公平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一个“公平理论”,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同他人相比较,如果觉得不合理,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从而导致心理不平衡。

职场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但是职场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有特权的上司。大家都希望能在公平的原则下做事,所有的升职和奖励都以业绩和能力为基础,希望上司在对待下属的时候,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在职场上,工作却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公平。职场奖罚权握在上司手上,他们可能会凭自己的主观喜好和个人情感来决定下属的升迁进出。

小董在一家报社工作,好不容易爬到编辑部主任的位置,本想在任职上过过官隐,却总有忙不完的活儿。小董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拿到的薪水却不比普通编辑高出多少,小董心想,我没什么后台,这就是我的命吧。

有一次,小董拿着稿子经过广告部主任办公室时,门虚掩着,他看见王主任跷起二郎腿,边品茶边看报,工作十分悠闲。小董心想,王主任一定是累了,偶尔休息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没想到,下班后,小董再次经过王主任办公室时,看见他还在品茶,清闲地看着报纸。

于是,小董有心地观察了王主任一个星期,他发现,王主任几乎每天如此。于是。小董在心里就很不平,凭什么我累死累活地为单位创收益,他却天天看报品茶,挣的工资还与我齐平。想不明白的小董便找主编评理,主编笑着说:“小董,你只看到了他风光的一面,他吃苦的时候,你却没看到。想当初,我们单位效益不好,王主任硬是带着自己的下属每天跑业务,最后才使现在的报纸扭亏为盈。如今,他的客户资源固定了,我们报纸的广告供不应求,所以……”

“我明白了,主编。”小董面红耳赤,不住地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