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口才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3323900000015

第15章 先听后说,倾听者主导全局(2)

生活中,身份决定着一个人处事的“职权范围”,也决定着别人对他的态度。同一个人,因为身份的转变,使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他说话的分量也会随之改变,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一个学校的清洁工和两个村妇发生了口角,两个村妇追着她来到了学校大吵大闹,要领导评理。领导们懒得听她们的无理取闹,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后就离开了,任凭她们沸沸扬扬地吵着。

学校里一名教师在上课,实在容忍不下她们的嘈杂声,走过去说:“有事好好说嘛,在校园里吵闹影响多不好!”

“你是谁?”其中一个妇女横眉瞪眼,气势汹汹地反问道,“校长、主任都不管,关你什么事?”

她的意思很明白,你一个普通教师有什么资格管?言外之意就是,只有你当了校长或是主任才有资格管这事,我们只听领导的。什么身份说什么话,也就相应地管什么事,身份效应的普及率之高,可见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看身份听话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就如同办同一件事情:市长一定比县长说话有分量,容易执行;县长一定比镇长说话有分量;镇长肯定比村长说话有分量。因为有身份就有影响力,就有说服力,就有征服力。所以,一个人身份低微,所说的话也就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人贱言微”就是这个道理。

身份不同,说出话的分量自然也就不一样。虽然这不是真理,也存在一定的狭隘和偏颇,但是从它流传的广度来看,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语言背后的这层身份色彩,给说者的话语带来了足够的分量。因此,听话之前知晓对方的身份,才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理解语言信息。

眼光的高度,说话的深度

一个人眼光的高度,会决定他看一件事情的深度,也会决定他将来的作为和命运。

秦朝阳城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年轻时就很有志气。早年他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他对秦王朝无休无止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愤恨不平,就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眼光决定高度,唯有志向高远、心怀天下的人才能够有远大的抱负。因为他们站得高,所以看得远;因为看得远,所以说出的话也就很高深。陈胜的觉悟来源于长期受到压迫和剥削,因此产生了变革的思想。在听者看来,“穷人能够发迹”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是,英雄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敢于尝试。陈胜后来的揭竿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这正是源于他眼光高远,站的高度是别人无法企及的。那些当年嘲讽他的同伴们一辈只能浑浑噩噩地过着平庸的生活,无所作为。可见,眼光的高度对一个人说话的深度甚至未来的命运都有很大影响。

东汉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了很惊奇,觉得他小小年纪就身怀大志,但是感慨之余他奉劝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小就立志扫平天下的陈蕃记住了薛勤的劝告,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只有眼光长远,有所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这些人的高度是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如果脱离了说话者本身来理解这些话,那么无疑是很困难的。

对方的眼光有多高并不是看他说话的口气有多大。有些人喜欢口出狂言,但是对说出的话却无所行动、无所表示,那么这类人无疑是很可笑的。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秦国人都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他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尊卢沙说:“当心!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边关守吏不敢轻举妄动,就送他到朝廷上。大夫把他安置在客栈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远千里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

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于是只好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瑕也以宾客之礼接待他,像大夫那样地问他。尊卢沙更加恼怒,做出告别离去的样子。瑕怕得罪了楚王,急忙向楚王禀告了情况。

楚王催促尊卢沙进宫,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尊卢沙还没有来。后来等尊卢沙见到了楚王,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并召唤楚王到他身边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楚王您还能安枕而睡吗?”

楚王听罢非常惊恐,忙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哪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可以空口白说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过了3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但不久晋侯就率领各国诸侯的军队前来侵犯,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楚王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楚王你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割地,和晋国讲和。”楚王听了大怒,把尊卢沙关了3年,割掉鼻子后才放了他。

这种人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很多人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往往是想借助这种方法寻求富贵,尊卢沙就是其中一个。尊卢沙一路招摇撞骗、堂而皇之地走入殿堂并摇身一变成了君王的大卿,这主要归咎于一路上人们都没有追查他的真实学问,听信了他的狂言。这种人虽能说出有深度的话,但眼光并不高远。

眼光高远的人志向远大,会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一个口气不小的人说出来的都是搪塞之词,那么他无疑就是一位空想家。

倾听中的耐心和礼貌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时,曾经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那时,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校园里开出了几朵很大的玫瑰花,因为非常漂亮,所以每天都会吸引很多的学生前来围观。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时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采摘一朵玫瑰花,他心里很生气,“这种做法太自私了,玫瑰花是给大家欣赏的。”但是,他转念一想,这个小女孩是不是有什么原因才这么做的。他想知道这个小女孩的想法。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叫住了这个“调皮”的小女孩,慢步走到她的身边,耐心地询问小女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小女孩感觉很羞愧,她支支吾吾地回答苏霍姆林斯基说:“奶奶病得很重,她住进了医院。奶奶不相信校园里有这么大的玫瑰花,我采摘这些玫瑰花是想告诉奶奶,我说得没错。”耐心听完小女孩的回答后,苏霍姆林斯基立即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培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面对小女孩摘花的违纪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粗暴地批评制止,而是温和、耐心地询问原因。因为只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话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才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而做出后悔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正是这样做的,才从小女孩的回答中发现了一颗纯真的心灵、金子般的爱心。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话,常常打断别人的话,或者断章取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活里很多矛盾和问题就是因为这种没有耐心的行为所引发的。

有耐心才能求得“真经”,但除了耐心外,倾听还需要良好的修养和品性:你得有礼貌,以礼待人。只有这样,别人才愿意告诉你完整而正确的信息。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着快马赶路,很久都没有找到住处。忽然,他看到路边站着一位老农,他在马上远远地就高声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客栈还有多远?”

老人随口说道:“无礼!”年轻人却以为这位老农告诉他是“五里”,于是策马飞奔,向前驰去。

结果,一连跑了十多里地仍不见人烟,他恨恨地想:“这老头真可恶!”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间,他醒悟过来,“莫非他说我‘无礼’?”于是他调转马头,往回赶去。

再次见到那位老农,他还在路边耕耘。这次年轻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连忙翻身下马,亲切地叫了一声“老人家”。还没等他发问,老人就说:“你已经错过了客栈,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住一宿。”

有礼有节可以求得“真经”,人人都喜欢谦逊、懂礼貌的人。在倾听的时候,要掌握正确而完整的信息,礼貌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性和道德的标准。如果你所听取的信息是非常有价值、有分量的,你就应该用最起码的尊重表达你的谢意,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也就不能指望别人会对你倾囊相授了。

在生活中这种无礼的行为也确实处处存在,很多人也许有着执著求知的毅力,能吃苦,却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时常有人听不得别人的“絮叨”,直接让别人说出他想知道的结果,一副很不客气的样子;也有人觉得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要求,于是出言不逊,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这些没有礼貌的行为最终会使自己受害,因为想要别人以礼相待,告诉你想知道的信息,你首先就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听话的艺术确实是一门多方面的修行,不仅需要你能听,还需要你会听。没有耐心和礼貌的人是无法得到完整的信息的。

兼听则明

在日常生活中,领导都会遇到两个下属之间闹矛盾的事情,领导要调节两人之间的矛盾就要弄清楚矛盾的根源。这个时候,领导就要站在中间的立场上,对两人之间的矛盾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领导偏听了下属的话,不但解决不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还会加剧矛盾。聪明的领导在解决矛盾的时候,会多听听原因,多了解一些情况,这样能更好地解决下属之间的矛盾。

一般来说,领导在遇到下属之间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最好分别了解情况,避免对立双方碰面,以致激化冲突。如果发现是误会,最好让对立双方碰面,当面阐述理由,以便使双方有机会互相沟通信息,双方在互相理解之后,误会就会消失。

一个公司的供销部门因为误了交货期而受到客户的指责,于是供销部门的负责人埋怨生产部门的效率低。而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的人员抱怨供销部门签订的合同中交货期过短,要求过于苛刻,两部门就此问题发生争执。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认为不应该只听生产部门的理由,也不应该只听销售部门的理由,因为双方都有问题。他知道只有在充分听取了两个部门的意见后,才能把双方的矛盾解决。于是领导让冲突双方了解对方的处境,他跟生产部门的人说:“交货期之所以苛刻是因为存在市场竞争,如果不能在短期内交货,就无法揽到这笔生意,就会放走客户。如果不能按时交货,企业将丧失信誉,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领导也对供销部门的人说:“生产部门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是因为原料供应不上或经常停电等原因所致。”

在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和对方的处境后,双方都会明白,单纯指责对方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相互配合、密切协助才能解决问题。于是,供销部门在强调准时交货的同时,也努力保证原料的供应,而生产部门也会体谅销售部门的难处,保证完成任务。事实上,当双方均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时,其心中的怒气就完全化解了。

领导要让下属学会用交换双方位置的方法看问题,这种方法是解决矛盾的灵丹妙药。

一个推销员去会计室取款,嫌会计动作太慢而恶语伤人。会计一怒之下拒不付款,于是两个人便吵了起来,闹到了领导那里。这件事情表面看起来是推销员错在前,因为他不应该恶语伤人,但是,细细琢磨一下,如果不是因为他心里着急,又看见会计慢悠悠的样子,也不会生气。所以,领导在听了两人吵架的原因后,先对推销员说:“如果你是会计,对方用这种粗鲁的态度对待你,你有什么感想?”然后又问会计:“如果你是推销员,着急等着拿钱去付给客户,看到会计动作慢吞吞的,你生气不生气?”这样一问,双方就相互谅解了对方,并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领导在处理下属之间的冲突时,最忌讳的就是只听一面之词,武断仲裁。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冤案”出现,留下后遗症。即使偏听之后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未被听取意见的一方也会心怀不平,认为领导偏袒对方,这种不满很容易造成感情冲突。在对立情绪影响下,即便是合理的裁决,他也不会心服。所以,一个高明的领导在处理下属的冲突时,不要急于表态,要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