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23324700000022

第22章 打动人的第八准则:让别人获得自重感(1)

打动人的第八准则:让别人获得自重感。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不要吝惜你的感谢,因为它代表着你对他人的认可,这在交往中是很重要的。

赢得别人的“芳心”

让别人获得自重感,永远使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

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让别人获得自重感,能够帮我们赢得别人的“芳心”,这种方法你几乎可以每天都运用它。

有一次,我开车到法国内陆去旅行,途中迷失了方向,于是,我不得不停下老旧的福特汽车,向一群农人请教,究竟走哪条路才能到达下一个市镇。

没想到,我简单而友好的一问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穿着木鞋的农人们,很少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他们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是有钱人。而我开的这部老旧的福特汽车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个稀奇物,因为在他们当地,汽车很少。如果看到一个美国人开着汽车到法国旅行,那他必定就是百万富翁了,或者也可能就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亲戚。

但让这些农人们高兴的是,他们却知道一些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我虽然比他们有钱,但我还得毕恭毕敬地向他们请教到下一个市镇该走哪条路。这就使他们觉得自己非常重要。所以,几个农人立刻七嘴八舌地为我指起路来。有一个农人为这稀有的机会兴奋得不得了,他命令所有的人都不要讲话,由他来介绍该走哪条路——他要独自享受为一名美国人指示方向的快乐。

在人类的行为中,有一条绝对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能够遵守它,就会万事顺心。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守这条法则,我们就会得到无数的朋友,获得永久的快乐。可是,如果我们违反了这条法则,就会遭受无数的困难和挫折。这条准则就是“让别人获得自重感,永远使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

我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之处,就在于自重感的有无,人类渴望受到重视的欲望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产生。杜威教授说过:“人类天性中最急切的欲求和渴望就是自重。”这也正如詹姆斯博士所说的:“人类天性中最深层次的本质,就是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千百年来,哲学家一直在思考人类关系的定律,思考了数千年,终于引证出了一条定律。这条定律并不是新鲜的,它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波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甚至耶路撒冷和古印度等地方,我们的祖先就在宣扬这种观念,这就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如果你希望周围的人赞同你,希望别人重视你,首先你就要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当拿破仑的妻子发现她和丈夫在一起常常会产生不快时,她大概就已经进入了“世上最聪明的女人”之列了。不快的原因很简单。她发现,当她每次向丈夫提出要求时,丈夫都会立刻拒绝她。于是,她便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是不是生活中还有一些别的女人。

最后,她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那就是每次她和丈夫在一起时,丈夫总是站着,而她自己总是坐着。于是她改变了方式:当她去找丈夫谈心时,她便让丈夫坐着,自己则站着。这样,丈夫有了自重感,他的表情也平静和缓了许多,他再也不拒绝她的要求了。

也许你会说:“随时随地让他人获得自重感,这我可以做到,可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我又能从他那里获得什么呢?”哦,不!如果我们一心只想着被回报,那我们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们不应该让自己如此狭隘。不是吗?

我喜欢时不时给他人一个赞美,试想一下,如果杰克戴了一个不同于往常的小领带夹来上班,而我恰好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我会说:“哦,杰克,你今天戴的领带夹真是小巧别致。”他听到这句话会怎样呢?当然了,他一定会高兴地感谢你,因为你的称赞使他认识到,你在关注他,这给他带来了自己被重视的感觉,他当然会有一整天的好心情。

我夸奖了他,让他有了一种幸福的感觉。可他却对我难以回报,这种滋味可真的是美妙极了,你仍然可以在回忆中细细品尝它,这可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

那么,就让我们遵守这条人类关系的定律,随时随地实践它,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位X光机器制造商想把他的设备卖给布鲁克林一家最大的医院。当时,那所医院正在扩建,医院领导决心成立一所全美国最好的X光科。几乎所有的X光机器制造商都听说了这个消息,纷纷来到这所大医院商谈合作的事情。一位大夫负责X光科,他不得不整天面对X光机器推销员的包围,这些推销员们只知道一味地歌颂、赞美自己的机器设备。

然而,这其中的一位制造商却懂得如何对付人性的弱点,如何打动别人,他的方法非常巧妙。他是怎样做的呢?

他并没有直接来找医院的大夫。他只是写了一封信给大夫,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的公司最近研制了一套新型的X光设备。这批设备的第一部分刚刚才运到我的办公室里来。因为它们并非十全十美,所以我想要改进它们。因此,我不得不诚挚地向您发出邀请——您是否能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来帮我们看看这套设备,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呢?我知道,这很冒昧,但是,如果您的意见将使这套设备得以改进,使它们对您的这一行业有更多的帮助,那将是所有患者的荣幸。我们也将深深感激您。我知道您非常忙,所以,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会在您指定的任何时间,派我的车子去接您。”

“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这位大夫后来在我的演讲班上讲述这件事,他说,“惊讶之余,我又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恭维。要知道,以前可从来没有任何一位X光制造商向我请教过这个问题。这让我觉得我自己很重要。于是,就在那个周末,我特意推掉了一个晚餐约会,为的就是去看看那套设备。结果呢?我愈是看得仔细,愈发觉自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它。最后,我很高兴地代表医院买下了那套设备,这完全出自我自己的主意,真的,这套设备太棒了,我有什么理由不把它订购下来呢?”

让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把一个刻薄的敌人变成了他一辈子的朋友。

当富兰克林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时,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了一个很小的印刷厂里。同时,他又想办法使自己当上了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因为这样,他就可以获得为议会印文件的工作,所以他会把那些文件拿到自己的印刷厂,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他当然不愿意辞去文书办事员的职务。可是,这时候不利的情形出现了,议会中有一位最有钱又最能干的议员非常不喜欢富兰克林,他不仅坚持要辞退他,还公开地斥骂他。

面对这个十分危险的情形,富兰克林并没有退缩,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来化解那位议员对他的仇恨,富兰克林决心使对方喜欢上他。他是怎样做的呢?给他的“敌人”一点点恩惠?不可以,那样做只会引起他的猜疑,让他更加轻视自己。

富兰克林是不会让自己陷入那样的窘境的,他采取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方法——他去请求他的“敌人”来帮他一个小忙。

什么小忙?富兰克林向他的“敌人”借10美元吗?当然不是!富兰克林所请求的,令他的“敌人”觉得非常高兴——因为这个请求触动了他的虚荣心,使他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这个请求,巧妙地表示出了富兰克林对对方渊博知识和成就的仰慕。

富兰克林这样叙述事情的经过:“我听说他的图书室里藏着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书,于是,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便笺,我告诉他,我非常想看一下那本稀奇的书,我恳求他能够把那本书借给我几天,好让我能仔细地阅读一遍。”

结果呢?“议员马上叫人把那本书给我送过来了。后来,大约一个星期后,我把那本书还给了他,并且附上了一封感谢信,表示我的诚意。

“于是,当我们再次在议会里相遇的时候,那位议员居然主动地跟我打了个招呼,要知道,他以前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他看起来对我非常有礼貌。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让别人获得自重感,能够帮我们赢得别人的“芳心”,这种方法你几乎可以每天都运用它。在与人交往时,你可以多使用一些诸如“给你添麻烦了”“请多费心”“对不起,可不可以……”之类的句子来减少与别人的冲突,因为这些礼貌的短语是我们平淡生活的润滑剂,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温暖、快乐,它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优良品质。

下面,我来讲一位康涅狄各州律师的故事,由于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姓名,我们暂且就用“R先生”来称呼他吧。

R先生来到我的演讲班没多久,就和他的太太驾着汽车去长岛拜访亲戚。他的太太特意把他留下来,好让他能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他孤独的老姑妈聊聊天,他太太则另外去拜访别的亲戚去了。

R先生想把他在演讲课上的所学做一次实地的应用,为将来写报告做准备,于是他便打算从这位老姑妈身上开始,训练自己这方面的技能。R先生朝屋子四周看了看,希望可以找出一些值得他赞赏的东西。

R先生问老姑妈:“您的这栋房子建造于1890年,是吗?它使我想起了我出生时的那栋老房子——它们同样非常美丽,建筑质量也很高。可惜,现在的人都不讲究这些了。”

“是啊,正是那年造的。你说得太好了。”老姑妈表示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讲究住好看的房子了,他们讲究的只是生活的便利,他们只需要一所小公寓和一台电冰箱,再有一部汽车可以带他们四处去兜风闲逛而已。”

“这可是一栋理想的房子,因为它是用爱建造成的。”老姑妈怀着美好的心情,陷入了回忆之中,她的声音轻柔又带着一丝颤抖,“在建造这所房子之前,我和我的丈夫已梦想了很多年。你知道吗?我们没有请一个建筑师,这所房子完全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然后,老姑妈领着R先生去各个房间参观。当看到老姑妈用一生的时间收藏的她所珍爱的各种珍品时——像法式床椅、古老的英国茶具、波斯披肩、意大利油画和一幅曾经挂在法国封建时代宫廷里的丝帷等,R先生对每件收藏都真诚地加以赞美。

参观完房间后,老姑妈又带R先生来到了车库,里面放着一辆几乎是全新的别克高级汽车。老姑妈轻轻地对R先生说:“孩子,这部汽车是我丈夫在他去世前不久买的——自从他离开我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坐过这部车了——既然你那么懂得欣赏我这里美丽的东西,我就要把这部汽车送给你!”

“哦,不,不,姑妈。”R先生听到这些话,感到太意外了,他婉言辞谢说:“姑妈,我很感激你的好意,可是这太意外了,我怎么能接受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我真的不能接受。我自己已经有了一辆汽车,况且你有那么多更亲近的亲戚,我相信他们也肯定会喜欢这部汽车的。”

“亲戚?哦,不!”老姑妈提高了嗓音,说:“是的,我是有很多更亲的亲戚,可是,他们都希望我尽早地离开这个世界,好不给他们添麻烦,我死了他们不就可以得到这部汽车了吗?不,他们永远都别想得到。”

R先生又说:“那,如果你不愿意送给他们,还可以把这部汽车卖掉呢。”

老姑妈叫了起来:“卖掉它?!你以为我会卖掉这部汽车?你以为我会忍心看着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驾着我丈夫最喜爱的汽车行驶在大街小巷吗?我是绝对不会卖掉它的,因为这是我丈夫特地为我买的,我做梦也不会想把它卖掉,我更愿意把它交给你,因为你是个懂得如何去欣赏一件美丽东西的人!”

R先生想再次拒绝,然而最后他不得不接受了老姑妈的赠予,因为他不想刺伤老姑妈的感情,他的拒绝只会让老姑妈更伤心。

一句真诚的赞美真的会有这么大的效力吗?是的,因为它让别人获得了从他人那里无法得到的自重感,引起了别人感情的强烈共鸣,这个威力是很大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这位老姑妈孤单一个人,住在一所大房子里,她时日无多,每天面对着满屋子精致、珍贵的摆设,所有的快乐只剩下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深切怀念——她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能够跟她有共同的感受,真心地听她聊一聊她过去那段金色的年华,她的青春回忆,她的美好爱情,她和爱人建造了这栋孕育着爱的房子,并且从世界各地搜集了很多珍宝来加以装饰……这位风烛残年的老姑妈只是想能获得一点人间的温暖、一点出于真心的赞美,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她。于是当她发现有人能真心懂得欣赏这些美丽的东西时,她便毫不吝惜地送给了他。

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如果你想要赢得别人的“芳心”就不要把赞美、礼貌、尊重等这些美好的品德隐藏起来,随时随地把它们拿出来送给别人。请记住,永远尊重别人,使别人获得自重感,因为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运用赞美他人的黄金法则,可以先从家庭开始。

与其把赞美藏在心里,不如敞开胸怀,把赞美像鲜花一样送给他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和同事都能像施科瓦所说的那样“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没有人愿意听到虚假的谄媚,没有人不希望获得周围人的认同,我们大家都希望获得真诚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