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3326200000011

第11章 好口才给你添魅力(4)

(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把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的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氏;贵庚:问人年龄;贵恙: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嫒):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用于商家欢迎顾客。

(11)其他敬辞。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恭候:用于等待对方;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华诞:称对方的生日;海涵:用于请人原谅。

3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或女性在场的情况下,雅语常常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语言。雅语的使用并不是机械的、固定的。恰当地使用雅语,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将中国古代常用的雅语列举如下:

(1)感谢类。得人帮助说“谢谢”;接受教益说“领教”;谢人爱意说“错爱”;受人夸奖说“过奖”;接受好意说“领情”。

(2)请求类。麻烦别人说“打扰”;客人入座说“请坐”;希望照顾说“关照”;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赴约说“赏光”;请人协助说“费心”;言行不妥说“对不起”;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

(3)问候类。与人见面说“您好”;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送人远行说“平安”;慰问他人说“辛苦”;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时间没见说“久违”;问候教师说“教祺”;致意编辑说“编安”。

(4)称呼类。称人夫妇说“伉俪”;尊称老师说“恩师”;称人学生说“高足”;称人女儿说“千金”;自己住家说“寒舍”。

(5)询问类。向人询问说“请问”;向人提问说“请教”;问人住址说“府上”;老人年龄问“高寿”;女士年龄问“芳龄”;平辈年龄问“贵庚”。

(6)其他类。迎接客人说“欢迎”;未及迎接说“失迎”;身体不适说“欠安”;送礼给人说“笑纳”;对方来信说“惠书”;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

在演讲台上舞出你的风采——演讲礼仪

演讲时总的礼仪要求是:不卑不亢,雍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失身份。听众对演讲者傲慢无礼的态度、轻佻随便的作风最为反感。因此,演讲必须注意礼仪规范。具体而言,演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注意演讲前的礼仪

演讲正式开始之前,演讲者应该自然地面对听众站好,向听众行举手礼、注目礼或微微鞠一躬,然后以亲切的目光环视一下听众,以示招呼,并借以镇场。

2注意自己的发音

演讲时发音的方向应该沿着嘴部的水平线稍微向上,注意声音的力度、发音的规范、语音的正确、音色的考究,并且注意克服以下不雅观的演讲语言:无意义的杂音、鼻音;语调矫揉造作;过多方言、外来语;不堪入耳的粗语;习惯性赘语,如“这就是说”“反正”等;夸大其词的语言;吞吞吐吐的语言。

3正确使用目光语言

要做一个成功的演讲家,不仅要在知识、思维、表达、举止上下工夫,还要重视目光语言的运用,借助目光语言增强演讲的效果。

正确运用目光语言,并不是说要死死地盯住听众不放,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除了运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正视听众外,还应该适当运用以下几种目光语言。

(1)扫视法。扫视法是用目光迅速环顾全场,照顾到每一位听众,让每一个人都觉得你在看着他。这样做容易使听众集中精力,沉浸在演讲所营造的氛围中,与演讲者达成一种默契。

(2)直视局部法。如果长时间只使用扫视的方法,会使演讲者本人感到疲劳,而且不容易表现出爆发的情感。采用直视局部法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所谓直视局部法,是指演讲者的眼光可以停留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的脸上,好像专为他们讲演似的,而实际上从台下听众的角度看,更大范围内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演讲者的目光,从而不由自主地与之相呼应。当然,这种方法免不了会忽视一些人,因此在演讲过程中,这种方法应该与扫视法穿插交替使用,这样才能增强演讲的效果。

(3)与听众的互动。在演讲过程中,如果有听众不专心听,还可以暂时停下来,给予他们一点制止性的眼神;对于想发问但欲言又止的听众,应投以鼓励赞许的目光,给他们勇气,让他们大胆地提问题,这样可以使气氛活跃起来。总之,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要善于察言观色,捕捉听众的神情变化,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在必要时插入一些话,这既能稳定场内情况,又能体现出演讲者的机敏和应变能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演讲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手势

手势在演讲中的作用既特殊又重要,所以很多成功的演讲家都非常重视手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手势动作要符合演讲的内容,符合演讲者的身份、职业和年龄。演讲中常见的手势有如下几种:

(1)食指直伸,其余手指内屈,这是用在涉及某个话题、对象和物件,提醒听众注意时用的。

(2)手指向上,与耳朵约成45°角,拇指力张,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微屈呈现自然状态,表示欢欣、请求、许诺或谦逊。

(3)手的姿势开始呈现精神抓据状态(即穿针引线或握笔写字的常规姿势),然后五指分开向外展开,呈现一个五指分开又绷直的手掌,这是干脆、有力、大方的手势,可以强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

(4)手掌附于前额,与脸部表情配合,表现痛苦、慎思或自责自省的状态,是自叙性演讲常用的。

(5)双掌合抱、高举是祈祷、感激的示意,两肘举起,则是激愤、悲戚、怨恨情感的自然流露。

(6)手心向上,胳膊微曲,手掌稍向前伸,主要表示要挟、请求、欢迎、坦白、许诺、赞赏等意思。

(7)手心向下,胳膊微曲,手掌稍向前伸,主要表示神秘、压抑、否认、回绝、反对、不快等意思。

(8)紧握拳头,或高举或挥动,或直锤或斜击,一般表示演讲者的愤怒、决断、警告等强烈情感。

5注意对听众的称呼

演讲中对听众的称呼有泛称和类称两种,泛称是具有较大的广泛性,能普遍使用的称呼,如“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等;类称是指具体适用于某一类别的称呼,如“领导们”“同学们”“战友们”等。使用泛称还是类称应灵活掌握。

6注意演讲的礼仪禁忌

除了注意上述礼仪之外,演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种禁忌:

(1)手和头部动作不宜太多、太碎。

(2)不宜走动过多,不可一步三晃,扭捏作态。

(3)不要弯腰驼背,不要双手撑着讲坛或插入衣兜里。

(4)不能靠在桌子或椅子上。

7注意演讲结束时的礼仪

走下讲台时,演讲者应该向听众点头示意或稍鞠一躬,然后含笑退场,如果遇到听众鼓掌,则应该表示感谢并面向听众敬礼,态度要真诚、谦逊。切忌过于激动、匆忙、扬扬得意或羞怯、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