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3326200000013

第13章 掌握交际的尺度与分寸(2)

鞠躬礼既可以在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中使用,也可以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使用;既可以应用于社会,也可以应用于家庭。如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行鞠躬礼表示敬意;上台演讲、演员谢幕向观众行鞠躬礼。另外,鞠躬礼也适用于各大商厦和饭店宾馆向宾客表示欢迎和敬意。

2鞠躬礼的方式

(1)三鞠躬。又称最敬礼。其基本动作规范如下:行礼前先脱下帽子,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视受礼者;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于腹前;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然后恢复原样,如此反复三次。

(2)深鞠躬。也称一鞠躬,适用于社交、演讲、谢幕等场合。其基本动作与三鞠躬相同。其基本动作规范如下: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15°~20°,随即恢复原态,只做一次。

(3)社交、商务鞠躬礼。其基本动作规范如下: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面向受礼者,距离约为两三步远;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一般是60°,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时口中说“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问候语。

3鞠躬礼的要领

(1)行鞠躬礼时要面对受礼者,双脚应该并拢,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适用于15°礼)或脚前1米处(适用于30°礼)。男性双手应放于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应合起放于身体前面。

(2)行鞠躬礼时要做到腰伸直,脚跟靠拢,双脚尖微微分开,目视受礼者,然后以腰部为轴,上身向前弯曲。

(3)行鞠躬礼时,弯腰速度应该适中,随后抬头直腰,动作应该轻而缓慢,这样才能令人感觉舒服。

4鞠躬时应注意的问题

(1)行鞠躬礼时,如果戴着帽子,应先将帽子摘下,因为戴帽子鞠躬既不礼貌,也容易滑落,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

(2)行鞠躬礼时,目光应该朝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切忌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看对方,这样做既不雅观,也不礼貌。

(3)行完鞠躬礼起身时,双目应该有礼貌地注视对方。如果目光立即转移到别的地方,会让人觉得你的行礼缺乏诚意。

(4)行鞠躬礼时,嘴里不能嚼着东西或叼着香烟。

(5)上台领奖时,应该先向授奖者鞠躬表示谢意,再接受奖品,然后转身向全体参会者鞠躬表示敬意。

抱拳拱手传情谊——拱手礼仪

拱手礼,又称抱拳礼、作揖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是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拱手礼源于周代以前,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微弯曲,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古人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人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由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当一方行拱手礼时,受礼者应当以同样的礼节还礼,以示友好。

1行礼方法

(1)拱手礼的基本动作要领是右手半握拳,然后用左手掌包握在右拳上,两臂屈肘抬至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并说出你的问候语。

(2)行拱手礼时要求双腿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放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微微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

2适用场合

我国古人创造的拱手礼动作与西方人的握手动作,二者在原始含义上基本是一致的。有所不同的是,拱手礼还有与对方“保持距离”的意义,因而这一礼仪形式在社会意义上具有封闭性的内涵。拱手礼至今在武术界、长者之间以及一些民族风格比较浓郁的场合,依然还在使用。有时候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或气氛比较融洽的场合,如民间见面、朋友约会、双方告别、春节团拜、宴会、晚会等场合,拱手表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3注意要点

(1)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为阴,尚右。也就是男子应该用左手握右手,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这叫做“吉拜”,女子则恰恰相反;如果是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称为“凶拜”,女子则恰好相反。

(2)拜年时,最好不要在着装和行礼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时最好行鞠躬礼,而不要行拱手礼,否则会让人觉得很别扭。

(3)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合不宜使用拱手礼。

打招呼那点事儿——寒暄礼仪

所谓寒暄,就是人们在碰面的时候彼此所打的招呼。寒暄的主要作用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别人表示自己的敬意,或是借以向对方表示乐于与之结交之意。因此,在和他人见面之际,如果懂得使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能为双方进一步的交流或合作,做好良好的铺垫。反之,如果寒暄语使用不当,或在本该与对方寒暄时一言不发,则是非常无礼的表现。因此,寒暄需要注意一定的礼仪规范。

(1)当你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如果你只是向他点点头,或只是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对方深谈,不愿与对方结交。

(2)如果与熟人相遇,也应当跟对方寒暄一两句。如果对对方视而不见,不理不睬,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不懂礼貌、没有修养。

(3)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点的说法是:“久仰”“幸会”。如果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等。

(4)如果是跟熟人寒暄,用语不妨自然一些、亲切一些、具体一些,比如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说:“你气色真不错”“你的发型真棒”“你的儿子真可爱”“今天的风真大”“你上班去啊”等。

(5)寒暄语应当避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比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另一个则回敬说:“岂敢,岂敢!”弄得像演古装戏一样,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让人作呕。

(6)寒暄语应当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能敷衍了事地打哈哈,也不能用来戏弄对方。比如“瞧你那模样”“嗨,你又长膘了”等,都不适宜用作寒暄语。

(7)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作为寒暄语。比如,一见面就问对方:“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或者“现在还吃不吃药啊”等,这些可能令对方反感的话题都不适宜作为寒暄用语。

(8)在商务活动中,为了统一规范,也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简单地以一句“您好”或“忙吗”作为寒暄语,简单而得体。

(9)问候语具有鲜明的民俗性和地域性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如果你回答:“还没吃呢。”意思就有些不对劲了。如果用这句话去向南方人或外国人寒暄,常会被对方误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等,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称呼是把双刃剑——称呼礼仪

所谓称呼,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使用的称谓和呼语,用以指代某人或引起某人注意,是表达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汉语里的称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用什么称谓称呼人,往往反映了说话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上下、亲疏、厚薄等关系,体现了说话者对被称呼者敬卑、爱憎、谦骄、热冷等复杂的情感态度。称谓用得是否恰当,既可以体现出说话者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也能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成果。称呼对了,会使对方感到很高兴;称呼错了,则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称呼不能随便乱用,而应当注意一定的礼仪规范。

1称呼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称呼别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要采用常规性称呼。所谓常规性称呼,就是人们平时约定俗成的较为规范的称呼。

(2)要区分具体场合。场合不同,采用的称呼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合理;工作上的称呼则要求庄重、正式、规范。

(3)要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由于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称呼也会有千差万别。因此,必须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称呼也要做到入乡随俗。

(4)要尊重个人习惯。即称呼别人时,要以被称呼者的个人喜好和习惯为基础。比如,某人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职务,就不要用生活上的称谓来称呼他。

2常规性称呼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际场合,常规性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务性称呼。就是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称呼对方,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一般是在职务前加上被称呼者的姓氏,如王局长、李经理、韩厂长、刘主任等。也可以在职务前加上被称呼者的姓名,它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如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活动等。

(2)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的人,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在工作中应当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也可以在职称前加上被称呼者的姓氏,如张总工程师、赵会计师等,还可以在职称前加上被称呼者的姓名,这种称呼也是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学术性称呼。这与职称性不完全一样,这类称呼实际上是表示被称呼者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如何。

(4)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以按行业进行称呼,主要适用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如教师、医生、会计、律师,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被称呼者的姓氏,如李老师、王医生、张律师等。

(5)泛尊称。它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在较广泛的社交面中都可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称呼。一般而言,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及其他情况(如职务、职称、行业)时,可以采用泛尊称。称呼时,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先生则对未婚男士和已婚男士都适用。

(6)其他。有时候,还有其他一些称呼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采用。比如,你在称呼比你年长的人时,可以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爱称,如叔叔、阿姨等。你这样称呼对方,并不意味着对方就一定是你的亲叔叔、亲阿姨,而只是表示一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3称呼的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应该避免以下几种禁忌:

(1)无称呼。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没个称呼就没头没脑地跟人家搭讪、说话。这种做法要么令人不满,要么会引起误会,所以应该力戒。

(2)错误的称呼。所谓错误的称呼,无非是误读或误会。误读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则应该谦虚地向对方请教一下。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者的年龄、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进行了错误的判断。比如,把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如果对方是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呼她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3)不通行的称呼。有一些称呼是具有一定地域性限制的,比如,北京人喜欢称人为师傅,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在南方人听来,师傅就等于出家人,伙计就是打工者;中国人喜欢把配偶称为爱人,但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却是第三者的意思。

(4)庸俗的称呼。有些称呼只适合在非正式场合中使用,却不适宜在正式场合中出现。比如,兄弟、哥们儿等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未免显得有些低俗,不够档次。

(5)称呼外号。对于和自己关系一般的人,不要擅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6)替代性称呼。就是非常规的代替正规性称呼的称呼。比如医院里的护士喊床号十一床、服务行业称呼顾客几号、下一个等,这其实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7)易引起误会的称呼。由于习俗、关系、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容易引起误会的称呼应当慎重使用。比如,中国大陆的人,非常传统的一个称呼就是同志,但在海外一些地方,包括港澳地区,同志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同性恋,所以当你到港澳地区游玩时,千万不要称呼别人为同志。

(8)语音禁忌。在官场或职场,应该注意上司的姓氏与职务的语音搭配,如赶上姓傅、姓戴、姓贾的一把手,你叫对方“傅厅长”“戴局长”“贾处长”,对方肯定会不高兴,因为外人一听,误以为他是副职或临时代办的。所以,最好略去其姓氏,直称其官衔“厅长”“局长”“处长”就可以了。

在职场上,还流行称呼女性为“某姐”,如“张姐”“李姐”“徐姐”之类。但对姓姚的女同事,就不适宜用此类称谓,因为“姚姐”很可能变成“窑姐”了!

此外,在中国官场上还比较流行简称,按照一般原则,称呼时是以姓氏加职务称谓的第一个字,如“李厅(长)”“孙局(长)”“钱处(长)”“李科(长)”“孔所(长)”“陈院(长)”等。假如碰到姓氏谐音难题,如“季院”(妓院)“史科”(屎坑儿)等,你就应该适时做一些变通,改用全称,避免引起对方的误会和不快。

让客人享受宾至如归的温馨——待客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