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23334500000030

第30章

话说古代印度无忧王太子有个后母,生性****。他见太子长得漂亮,就想和他勾搭。谁知太子为人正直,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母恼羞成怒,就设计把太子放逐到旦叉始罗国。不久,又假传王令,挖去了太子的双眼。无忧王得知后大怒,把保护太子的辅臣僚佐及他们的家族全部放逐到雪山以北的荒凉山谷中居住。这群人为寻找更好的住地,顺着水草渐渐来到于阗的西界。那时于阗还没有人居住,他们就推选部众中的头目为王,在这里定居生活。恰在这个时候,东方一个国家的皇太子因罪被流放到于阗东界,他手下的人把他拥上了王位。过了许多年,双方没有发生过接触。有次因为打猎,双方在荒凉的沼泽中相遇,他们互相打听对方的来历。他们都要以主人自居,争执不休,竟要动武。有人劝道:“何必这么急呢?用打猎的人马决一雌雄,施展不出军队的威力。应该各自回去整顿自己的部队,约定时间,再来交战。”

于是双方各自返回居地,操练兵马,激励士气。到了约定的时间,双方交锋,西方的国王兵败被杀,东方的国王乘胜招抚那些失散的人众,把首都迁到于阗地方的中间地带,筹划建立城郭。国王发愁没有适合筑城的泥土,就向各处张贴告示,想了解这里的地形特点。这时有个抹着黑灰的异教徒背着一个盛满了水的大葫芦,来到国王面前,说:“我了解这里的地形特点。”说着就把葫芦里的水倒在地上。水弯弯曲曲地流动起来,环绕成一个大圈,来回循环。此刻异教徒突然不知去向。人们顺着水的痕迹,筑成了城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终于建起了一座城,这就是于阗国的都城。

国王到了晚年时仍没有儿子。为了不至于断宗绝代,他便到本国保护神毗沙门天神庙去祈祷,乞求赐给后代。他的祈祷果然感动了毗沙门天王,只见毗沙门天王的额头裂开了一条缝,一个胖小子蹦了出来。国王捧着天赐的孩子回到宫中,国人都来庆贺。谁知这个婴孩不吃人奶,国王担心孩子养不活,又到神庙中祈求育养之法。这时,神像前面的地忽然鼓了起来,形状就像妇女的乳房,这个婴孩看见,就上前吸吮。就这样靠着地上的乳房,孩子逐渐长大了。他的智慧和勇敢超过了先人,国内风范教化传播开来。太子因吃地乳长大,故名地乳,国家也以地乳为名。地乳在梵文中读音作瞿萨旦那,故于阗也称瞿萨旦那。另有古籍记载的传说称地乳本为阿育王太子,阿育王怕他夺位,将其弃之野外。太子靠地乳得活,被毗沙门天王交中国王者收养。地乳长大后率中国一万人来于阗,与阿育王逐臣耶舍之众共建于阗国,地乳十九岁时即位为第一代国王,此时佛涅槃已二百三十四年。还有一种说法,说由旦叉始罗国被放逐到雪山北的人是无忧王太子,是他率人“养牧逐水草,至此建都”。

历史久远了,传说肯定就多。对古事如何传说是一回事,但和阗的人文却是十足的东西合璧。迟自汉代起,和阗的文字便是汉文与波罗密文、佉卢文并用,汉人与塞种人杂居。早在洪荒时代,亚洲大陆上就形成了一条以和阗为中心的“玉石之路”,这条路还一直延伸到西非。商周时代中原地区的王宫中就有了和阗玉,周穆天子驾八骏、登昆仑、食玉英、与西王母唱欢于西极的记载,为和阗留下了一个美妙的传说。原先中原人富者穿丝绸,穷人穿麻纱,是没有棉布的;棉花从非洲传入亚洲,循的是自西而东的路线;传入中国境内,和阗率先有了棉花种植,被称为“陆地棉”,以后渐往东传,中原人才有了棉布衣服穿。因为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要地段,古于阗国曾是东西方物产的集散之地。

古于阗国是中国境内最早把佛教奉为国教的城邦国,自魏晋时起,中原的信士高僧们就纷纷到于阗国求取佛经;唐代高僧陈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曾在于阗国都居住了一年多,并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对于阗国进行了记述。长期统治古于阗国的是一个姓”尉迟“的家族。尉迟家族的成员也曾在中原叱咤风云,除了姓尉迟的武将以外,还有隋唐时期轰动中国画坛的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父子。尉迟父子将印度的绘画方法带到中原,结合中国画的传统技巧,创立了“凹凸画法”,开了一代画风,成为影响中国画艺术的四大流派之一。因他们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他们被大唐朝廷封为郡公。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中,于阗国在朝廷危难时刻倾全国兵力开赴内地救主平叛,为唐朝的中兴做出了重大贡献。唐代时,尉迟家族改姓“李”,一直延续到宋末被喀喇汗王朝所灭。

唐开成五年,原生活于漠北草原色楞格河与额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汗国,因战争和饥疫,被迫分三支西迁。其中最大一支十五部由汗室贵族庞特勤率领,向西进入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七河地区,逐步取代了早于他们到此、又同是操突厥语的葛逻禄人和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样磨人在中亚的割据,建立了长达三百七十一年之久的喀喇汗王朝。建国五十三年的时候,中亚阿姆河以南信奉******教的萨曼尼王朝,对当时还是异教徒政权并还弱小的喀喇汗王朝发动军事进攻,攻占了喀喇汗王朝副汗奥古恰克的首都怛逻斯城,俘虏了王妃。奥古恰克被迫迁都喀什噶尔。不久,萨曼尼王朝发生内讧,国王的弟弟纳斯尔发动政变未遂,逃亡到喀什噶尔避难。纳斯尔秘密地向奥古恰克的侄子沙土克宣传******教,使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皈依了******教。沙土克在纳斯尔的指导下秘密发展教徒,待到势力雄厚、羽翼丰满的时候,便杀死了把他抚养成人的叔父奥古恰克,于公元915年夺取了喀喇汗王朝的王位,自号苏里唐·沙土克·波格拉汗。登上王位后,他宣布以教治政,并奉行一手拿剑、一手拿《古兰经》的武力传教政策,开始东征西讨,扩张******教势力。在中亚******教国家的帮助下,喀喇汗王朝统一了王朝内部,相继征服了天山以南的各个城邦国家,与发誓决不放弃自己的佛教信仰的于阗国进行了长达九十年的惨烈血战,最后于公元1006年消灭了李氏大宝于阗国,此后和阗成为信仰******教的回鹘人的聚居地之一,语言则由印欧语系的和阗塞语变为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回鹘语。安宁祥和的佛国于阗永远地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政权更迭、教派纷争、外来颠覆和形形色色的“圣战”。

奕山是见过乾隆皇帝的。但是乾隆年以来和阗所发生的事,奕山却懒得知道。

乾隆皇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以后,清政府从伊犁解救出了白山派和卓首领阿合买提的两个儿子大和卓波罗尼都和小和卓霍集占。但是大小和卓随即发动了叛乱,向他们的解放者举起了屠刀。小和卓霍集占向和阗派驻了军队。乾隆二十三年(1755),清政府派兵平叛。这年九月,兆惠将军率军攻克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城,向叶尔羌进发,同时派人先行招抚和阗六城。和阗城伯克及维吾尔民众闻讯积极响应,将霍集占派驻和阗的官兵“攻击奔市”,并出迎三日,将清军代表接入城内。和阗所属哈喇哈什、玉龙喀什、塔克、齐尔拉、克拉底雅等五城伯克,一闻此讯,相继降清。和阗伯克阿什默特、阿布都哈里克等,把和阗六城伯克职名及境内户口、粮食、牲畜数量,向清廷作了呈报。

和阗六城被招抚后,霍集占岳父萨哩克曾诱胁额里齐(和阗镇)、哈喇哈什等城伯克作乱,被发现后逃脱。第二年(公元1759年)年初,霍集占反扑,派军围攻和阗城,齐凌扎布等率和阗维吾尔族人民一千余人,坚守城池三个月,打退了叛军的进攻。三月,兆惠派马步兵千名沿和阗河穿越大漠急行赴援和阗。清军侦知叛军集结于哈喇哈什城附近博罗齐地方,乘雾急驰,进迫叛军营垒,奋勇冲突,叛军大溃,清军追杀数十里。这一仗击毙叛军首领阿布都海里克与和集雅斯二人。克拉底雅、塔克等城维吾尔人民闻官兵将至,立刻竞相擒获叛军头目献于清军马下。和阗收复后,乾隆皇帝大为高兴,曾赋《和阗贼遁诗以志事》一首,诗云:

传檄曾闻定六城,狂且怒臂致加兵。

力单三堡重反复,计守十旬实勇诚。

产玉河边遁敌骑,采花沙上识王旌。

古称羊侃斯为盛,何吝嘉勤爵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