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37

第137章 新闻价值论(31)

其实,新闻评论应该叫作“评论性新闻”。评论是其形式和外表,而其内质则是“新闻”。它本身也是一种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新闻评论本身就是新闻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更加个性化、主观化、思想化、深刻化了。它所揭示的真实程度,更加理性化、逻辑化、背景化。新闻评论代表的是评论者对新事物的深层认知,即达到了思考的层次。它更能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价值、本质。新闻评论给受众和社会提供一种认知新事物的视角、参照。

这本《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是站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视角上把握新闻的。在认知论的参照系中,新闻被还原到了“认知与实践”的哲学层面。而信息论,则是对新闻在系统论框架下的还原,信息、组分、结构、演化是系统论中的范畴。系统论是认识的“下属”科学理论之中的一种。相对于认知论,它就成了一种用较低层次范畴还原事物的方法。新闻、文学、历史、科学、哲学,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形式。从认知的角度认识新闻,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到的最高的抽象层次。

王怡《新闻评论的新闻价值》一文对新闻评论的“表层价值”“内层价值”“深层价值”进行了剖析,在新闻评论的定性上,提出了突破性的观点。王怡认为,新闻评论的表层价值在于“感知事态信息”。新闻文本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告事”,新闻评论亦是如此。(王怡《新闻评论的新闻价值》,《新闻大学》,2006年总87期)

我们将接受主体获取事态信息视为其从新闻评论中获取的最基本需求,即表层的新闻价值。感知事态信息是接受主体从一篇新闻评论中获得其他方面价值的必经途径。接受主体只有通过表层新闻价值才能进一步触及领略到其内层价值和深层价值。

新闻评论的内层价值在于“体验情态信息”。如果说感知事态信息达到了接受主体“知事”的目的,那么新闻评论的内层新闻价值可以称之为满足了“知情”的需求,这是一个体验新闻评论文本情态信息的过程,“即不仅理解传播内容记叙了什么,而且能够体会、理解内容所表现的感情、情绪、情味等”。

新闻评论的深层价值在于“理解意态信息”。新闻评论通过事态信息,传递出情态信息,同时还蕴涵着意态信息。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应该是这三重信息的统一体。通过事态信息的感知、情态信息的体验,接受主体可能会在评论中获得更深一层的价值——对意态信息的理解和转化。

出色的新闻评论,应该让接受主体从新闻评论的事态信息、情态信息中,读出暗含的观点和思想,体悟出看不见的意图和道理,即“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透过新闻事实体验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道’——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篇文章表面看是在剖析新闻评论的新闻价值,而其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揭示新闻评论的新闻本质。长期以来,新闻评论是被排斥在新闻文体之外的——评论是评论,新闻是新闻,两者泾渭分明,井水不应该犯河水——新闻评论这个概念,本身就有否定其新闻本质的意思。我认为,新闻评论更准确的概念表达应该是“评论性新闻”。新闻是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而优秀的新闻评论,本身就是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的重要形式。

在今天这个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期,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职业新闻人在传递信息、报道事件方面的优势已经被打破。作为职业新闻人,向知识型、思想型转型,已经成为急迫的命题。

一种建构主义哲学的新闻实践

发表在2010年8月6日新疆经济报“道德生活版”上的《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这篇新闻,是一篇具有探索性、开创性意义的新闻作品。它不仅是对传统新闻写作的一种颠覆和创造,同时也对传统客观主义新闻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甚至对传统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昭示着,在3G时代、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新疆经济报的新闻写作正在向着一个崭新的层次进化和跃迁——从文学的视阈来看,它无疑是采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法,从哲学的视阈来看,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建构主义哲学的新闻实践。

《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一文,表现的是发生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一片茫茫碱滩上的一个集中化“养猪群落”所发生的人间巨变和新的生活方式,作品在表现这里正在发生着的新事物的同时,建构起了一个活生生的“道德理想国”,深刻而且鲜活地将笔触探察进人的内心世界的嬗变。

在记者的体验与建构之下,这个新事物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情感世界的新、奇、异被立体、多维地刻画出来,闪耀着一种个性化、思想化、文学化的耀眼光彩。在记者的体验与建构之下,这个新事物的复杂性、独特性、新奇性、参照性得到了充分揭示。新闻探索新事物深层内质、揭示新事物深层奥秘的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新闻原本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我们所要认知、表现和传播的新事物,不仅包括新近发生的事件,还包括新思想、新观念、新发现、新感受、新体验、新问题、新活法、新状态、新动向……“新”和“变”是这个时代的第一特征。而且,这个时代的“新”和“变”,空前地复杂和微妙。“风起于青萍之末”,“春江水暖鸭先知”,新闻对新的感觉,必须比一般人要敏感。

人类在认知之路上走过了几百万年的历程。在这条曲折艰辛的漫漫征途上,已经发展出了一门专门的“认知科学”。“认知科学”是20世纪世界科学标志性的新兴研究门类,它作为探究人脑或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西方近半个世纪有关客观性的众多探索中,最具独创性、科学基础最为雄厚的,是艾什比以后的控制论学者。他们博采百家之言形成了所谓“建构主义”哲学。

建构主义综合了认识论、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大量成果,并自称为是古往今来第一次由不同学科各种专家组成的哲学学派。建构主义哲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描述都和观察者有关。原则上是不可以将客体从观察中独立出来后再对客体进行一种和观察者无关的纯客观描述,即观察者的建构积极参与了认知过程。因此任何一种存在,只要它是具体的、确定的,那么有关它的规定性和描述必定依赖于观察者的认知结构和观察者与被观察事物的关系。

建构主义者有一句名言:把客观性放到括号里!建构主义企图超越了原先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考察客观性问题。

Von Foerster在强调神经系统无可辩驳的闭合性时曾论证道:实际上神经系统从不接受那些它未曾准备接受或未曾计算过的外界输入。也就是说,一切输入都是它自己的输出。它和“由输入界定输出的系统行为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正是神经网络的封闭性,使得建构主义可以推出客观存在不能离开观察者建构的哲学结论。

按照建构主义者的推演,纯客观是不存在的,人对一切的认识都包含了人的建构和发明。

这一认识对新闻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对于新闻来说,“局外人”、“第三方”的身份并不能保证对获得真实的认知,相反,新闻主体必须是在一种与新闻对象的关系建构中,才有可能获得关于新闻对象的认识。这种关系建构到什么层次、什么水平,决定着新闻真实性所能达到的水平!换句话说,新闻主体对新闻对象的世界进入越深,关系越是密切,他对新闻对象的认知和把握才能更为深入!所谓“三贴近”、“深入生活”、“深入时代”、“深入群众”等原则,其认识论基础恰在于此!

《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一文告诉我们:新闻采访其本质是新闻本体与新闻对象建立起一种主动性的“认知结构”!就是与新闻对象的“耦合”!“排除记者的存在”,是一个被常识坚持的谬论。“不偏不倚”的原则不仅无法在记者“置身事外”的条件下实现真实的认知,反而是阻碍新闻真实的!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新事物是在世界万事万物变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质、异质、奇质,它是新闻认知的对象,也是新闻表现和传播的对象。世界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认知的复杂性,这一切构成了新闻复杂性的基础,这个世界不仅复杂,而且微妙。复杂到难以穷尽,微妙到无以复加。

对新闻来说,复杂是一个永恒的属性。面对复杂性,研究复杂性,发现新事物,表现和传播新事物,这也是职业新闻人永远面临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今天显得尤为严峻——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演化,改革开放和社会大转型,使得中国社会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国情空前复杂,生活空前复杂、交往空前复杂、情感空前复杂,整个世界“复杂巨系统”的特征越来越以几何级数增长。

复杂性的理论问题,这就是进入“黑箱”中的可能性的问题,这要求考虑组织的复杂性和逻辑的复杂性。在这里,困难不仅存在于关于对象的概念的更新,也存在于主体亦即科学的观察者认识论观点的颠倒。《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一文,不仅为我们打开了一条进入新事物“黑箱”的路径,也为我们重新认识认知主体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照。

主体和客体是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的一种反思层面的理论的自觉。它是在反思的意义上成立的,我有关于我的自我意识,我才把我同世界结为一种“关系”。所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以主体的“逻辑的先在”为前提的。如果我们把主客关系诉诸人同世界的关系,就又能展开很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我等。而在这些关系当中,又可以概括为四种基本关系:第一种是实践的关系,在实践的关系之中,还蕴含着三种基本关系,即认知的关系、价值的关系和审美的关系!

《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一文,在建构新事物的同时,把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巧妙地穿插进来,把主体的自我意识,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塑造、自我超越和自我反思等形式,来形成关于生活“意义”的自我理解。这种理解不是旁观式的,而是以强烈的体验和感觉为媒介,体验自我对是非、荣辱、祸福、进退、生死的感受,又会强化自我存在的感觉。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会使人发现真实的自我,并进而去塑造理想的自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这个有着浓郁“道德理想国”意味的新事物丰满起来。

认识世界,也是探索和发现世界的过程。一部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历史。实践,是人类自觉的主体性活动。人类一切的实践活动,无不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世界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这一切交错纠结,动态演化,构成了复杂性世界的汪洋大海。

人类就如航行在汪洋大海上的旅客,而站在船头瞭望前路的,则是人类社会这艘大船上的那些认知精英们。有人评价说“新闻记者是时代船头的瞭望者”,是对记者的无上褒奖,但是,如果这句话后面再加上“之一”两个字,可能就更为确切了。《米东区的一座道德乐园》一文,同时又是一场对复杂事物的深入探索与思考,思想性是这篇新闻的鲜明特征。

在人类的认知之路上,探索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和价值。所有的花朵都会凋落,所有的果实终归要回到泥土之中,化作滋养新生命的营养。没有任何一种果实可以让人一劳永逸。也没有一种真理可以包治百病,解决子孙万世的所有问题。一代一代的后人,如果真正领会了先辈精神的本质,那么就应该去寻找和探索自己的道路,认知和创造自己时代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