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47

第147章 新闻表现论(10)

新闻叙事与新闻话语

中国文学,洋洋大观。中国文论,自成一体。但是,中国叙事学理论却一直重经验和体悟,没有走向理论的自觉。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从1996年开始,专门论述新闻叙事学的文章开始在国内出现。

1999年,学者吴炜华发表了《新闻摄影的叙事学分析》。2000年,范步淹在《新闻前哨》上发表了《新闻叙事学刍议》,认为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具普遍性、最具影响力的叙事。叙事学是探究新闻学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提出创建新闻叙事学的构想,并对新闻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但由于当时的理论界认为叙事学是研究虚构故事的理论,所以对范步淹提出的新闻叙事学建构的提议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003年,两本国外的新闻话语分析专著《作为话语的新闻》和《话语与社会变迁》被译介到国内,引起国内的叙事学热。也正是在这一年,新闻叙事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2003年何纯发表了《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一文,同年,黄挺在《军事记者》杂志上发表了《学好新闻叙事学》,并对新闻叙事学学科框架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叙事学和新闻学就像两个不同圆心的圆,沿着各自的轨迹运动,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相交部分,这便产生了化学反应。也就是两门学科打破了原有内在结构的链条,打乱理论层次,离散知识颗粒,使它们活跃起来,在这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新的基本理论层面。随着逻辑的延伸,在多学科的合力之下,原先各自比较稳定的因素就重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整体。

2003年以后,运用叙事学分析研究新闻理论和业务的论文日益增多,2003年尚世海发表了《叙事文体学视角下的新闻与文学》;2005年陈力丹、陈虹、何国平分别发表了《新闻叙事学·序》《试论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和《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叙事学分析》等文章。也在2005年,我国学者曾庆香以《新闻叙事学》命名的专著出版,完成了我国新闻叙事学建构的初创之功。2006年,何纯先生的《新闻叙事学》也付梓出版。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新闻叙事学的概念虽然已经被提了出来,但真正属于新闻叙事学的理论却没有多少,大部分学者是运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新闻学。新闻叙事学专著的出版是新闻叙事学学科建立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新闻叙事学的建构已经完成。学者们虽然发表了不少有关新闻叙事学的论文,但对新闻叙事学学科的建构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于什么是新闻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畴也存在着分歧。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还都需要对新闻叙事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对于新闻叙事学的定义,黄挺认为,新闻叙事学是研究新闻叙事的本质、属性、功能和形式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一切新闻叙事作品和新闻叙事行为,特别是承载一定信息的符号如何更好地表现传者的认知态度、意图;等等。

何纯在《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中所下定义为,新闻叙事学是把新闻叙事的规律、原理、方法及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齐爱军在《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中给出的定义是,新闻叙事学是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

新闻叙事的本质,学界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

新闻叙事不同于文学叙事,它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它的编码方式满足的是人类对新闻信息取舍和信息效益最大化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话语类型———新闻话语。

祝克懿《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一文指出,新闻语体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适应新闻交际领域、目的、任务等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祝克懿《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新闻语体一经形成,并得到媒体和受众的认可后,就会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稳定长效的功能。表现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就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语言运用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即在适合于传播信息的特定语境中,有规律地、反复地使用一系列的语音、词语、句式、修辞、语篇结构,不断强化它们在系统性上的相似特点和相近特点,形成一****体性的语言特征。

在系统内部,共体性特征有极强的约束力,在系统外部,共体性特征又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语体。语体既有稳定性,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新闻语体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静”与“动”的辩证统一。“静”表现为新闻语体功能的系统自足性,“动”表现为新闻语体功能适应大众传播的目的、具备信息传播迅捷、鲜活、新颖功效的变动性。

面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思维的日趋复杂,新闻语体依托现代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介,已经具备传播各种新信息的物质能力,可是还缺乏承载各种信息内容的完善的语言结构体系。换言之,四大媒体介质保证了新闻承载各种新信息的物质能力,而新闻语体自身的语言表达体系却还不能完全满足于言语交际日益发展所需的功能效应。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新闻大众传播的目的,新闻语体采取了跨越到其他语体功能域的言语行为,借用、吸收他体为我所用的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以丰富新闻语体的结构表达系统,拓展新闻语体传播的功能域。这种跨越往往是以不同语体功能域中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的交融作为实现手段,以体制的创新为目的。跨越领域大、时间长、程度深,往往会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体。新闻特写、新闻述评、杂文、调查报告、文学报告、文艺通讯、新闻速写、深度报道、口述实录等体裁无一不是语体功能域交融后产生的新兴文体。

从新闻语体发展的纵向角度来考察,新闻语体的形成历史,就是一部新闻语体为适应交际需求,主动自觉地拓展自体的功能域,与其他语体建立跨功能域的交融,以获取超常言语功能效应的历史。从新闻语体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的特性出发,文章考察了语体交融的必然性及其语体交融的基本类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口耳相传的口头新闻语体以新的形式、新的面貌迅猛冲击了以纸质为基础的书面新闻语体,凭籍书面语言口头化的传播形式和越来越丰富的谈话类节目重新在传播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了适应电子时代媒介形态变化带来的不同传播方式和不同传播目的,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必然会作出相应调整,因为媒体介质已经改变,物质形态已经更新。

纸质媒介将口耳相传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文字表达形式,电子媒介又将纸质转化为声音、文字、图片、音像、图像综合运用的多媒体。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自然会切合电子媒介综合运用时,对语言形式的功能需求,交融为一个整体。从信息传播效应看,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交融,又是随受众对接收信息的多感官生理制激的需求而发生。

口耳相传,信息是在“听”这一单通道中进行的;文字传媒,信息是在“视”这一单通道中进行的;而广播、电视、网络的信息传播却是在“听”、“视”、“触”的多通道中交互进行的。“听”,增强了传播的现场感、真实感,激发了受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视”、“触”缩短了人类交往的距离,包括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自然,受众多感官交互作用的主观需求,音像兼备的客观传播语境都要求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交融调整,以满足语音、文字、图片、音像、图像多媒体传播的功能效应。

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发展,实质上反映了语言运用方式的发展。语言运用方式不同,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效果也不同。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行为是接受传播者发出的符号化了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读解并作出反馈。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受众对传播者发出的所有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着一种认知选择的倾向性。

对新的信息、形象化的信息、有风格特色的信息等刺激强烈的表现形式总是会特别注意。比如,近期新闻媒体中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政治文明、道德文明、期权化、非公经济、入股社保、零产量、造车运动、个税、起征点、农民工、网恋、版主、音频信息、数字电视、背投……

这些新词语更容易引起受众的选择性注意。

新闻文体的交融创新

新闻文体初创时期,文体类型是模糊的,语体特征也是不明显的。随着新闻文体逐渐从古典文学中脱离出来,吸收西方新闻写作的特点,独立为新闻特有的文体后,各种体裁才拥有了属于自己,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些结构特征。

由于读者对新闻不仅仅满足于了解信息、了解舆论导向的倾向性,还需要在阅读的同时获得美感享受和相关知识的补充,所以干巴巴的叙述,描写,简单生硬浅显的说理辩驳,表现手法简单、平实、直观的报纸新闻文体无法直面市场的严重挑战。为了找回读者,占领市场,充分发挥报纸的宣传鼓动作用,新闻文体敞开胸怀,吸收了古典文学中的优良传统,接纳了与新闻学邻近学科的优质元素,改革新闻的写作模式,在“五四”前后,逐渐形成了一批文体交融的新品种。

到20世纪30年代时,原有的体裁不断改进完善,体裁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发展成熟为今天仍然运用的一大批常规品种。据李良荣研究,交融品种主要有下列五种:

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交融;

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交融;

调查报告——新闻、历史、政论的交融;

杂文——新闻评论与文学的交融;

报告文学——新闻、文学、评论的交融。(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闻文体发展,基本上是在30年代以前发展出来的类型基础上有一些小的增补或小的变体。**********中的大字报,恐怕是杂文发展出来的最大的、畸形的一种变体。其他如仿照文学的“微型小说”而来的“微型调查”,采用摄影、电视拍摄表现手法而来的“新闻特写”及下位类型:“本报专访”、“本报特写”、“文艺通讯”;“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口述实录”、“新闻速写”、“新闻述评”、“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它们都是文体交叉渗透融合,文体特征增删后发展出来的新兴文体。

回顾新闻语体的生成历史,新闻语体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的新闻文体由于摹仿古典文学作品,成了一种“四不像”的文体。当新闻文体接受西方新闻写作的影响,从“四不像”样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了新闻文体的独立品质后,人们又发现完全按照新闻文体的写作规则来操作,新闻作品又难免存在简单枯燥、缺乏生动形象性等不足的品性。于是,新闻写作再度向文学靠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体形成之时,新闻写作向文学的靠拢,是一种生存困境条件下的依赖。而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闻语体自觉地向文学靠拢,则是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找回读者,拓展报刊新闻市场的努力。而且国内国外莫不如此。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新闻学”,结合新闻的采编手法与文学(主要是小说)的表现手法来报道真人真事,就使作品兼具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有时候,为了表现一种独特的感受,渲染一种气氛,“新新闻学”还不惜冲击新闻安身立命的根基———真实性,对细节大胆进行虚构。尽管如此“新新闻学”的写作仍然可视为力图突破新闻规范写作的约束,将新闻性与文学性有机统一起来的一次成功尝试。

毫无疑问,正是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的亲密接触使两种语体发生了水乳交融的融合,发展出新闻特写、报告文学、文艺通讯、新闻速写、杂文等新兴文体。当然,这种融合归根到底还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因为新闻语言传递的要义要到达广大受众,要为受众所理解接受,除了要符合事实的真实性,以理服人外,还要以形象打动人。也就是说,为了追求信息传播的形象性、有效性,新闻写作求助于文艺语体,吸收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要素,采用文学表现手法来写作消息,使消息报道的语言不仅仅有客观理性的叙述,还增加了生动形象、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描绘抒情;通讯写作中综合运用了文学的形象表现手法,使得通讯的语言异彩纷呈,为受众喜闻乐见,好的通讯因此被誉为“报纸的明珠”。

新闻特写借用了文学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手法,对只采用叙述手法的消息报道进行了革新。因为“特写”是从电影艺术中借来的术语,取其呈现放大了的近影,以获取强调突出的感知效应之意。新闻特写通过细节的描写来使事件或人物的特征被局部放大,以突出某种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不仅如此,特写还能无形中拉近传播内容与受众的距离,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亲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