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53

第153章 新闻表现论(16)

6.2.2新闻之大美

谁把新闻排除在文学之外?

2008年,我曾撰写《新闻之大美——从新疆经济报品味新闻审美的三重境界》一文,提出了新闻审美的“三重境界”观点。(张雷《新闻之大美——从新疆经济报品味新闻审美的三重境界》,《新疆经济报》,2008年12月11日)

按照当代的文学体裁划分,新闻是被排除在文学大门之外的。

尽管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学位是文学学士,尽管很多出色的记者后来成为作家,尽管文学与新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文学与新闻的阵营是壁垒分明的。作家眼里,瞧不起“也是以文为生”的记者。

报告文学是一个特例,似乎被承认了文学的身份,但事实上,报告文学面对着更多的尴尬:被文学和新闻双重质疑。

那么,到底是谁把新闻排除在文学之外了?

首先是新闻工作者;再就是新闻本身;还有就是各种新闻媒介。

三者对新闻的理解与体验,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三者一起用残缺的新闻认知,把自己封闭了起来,禁锢了起来。

任何一种事物,如果它走向了自我的“凝结”与“封闭”,那么不论其如何完美,它都会走向僵死。新闻也一样,它首先是一种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是有生命的。尤其生活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的场域之中,生活在新陈代谢加速的社会土壤中,不重新认识自己、打破自己,不汲取新的养分、新的元素,那么,就是在温床上等待死亡。

学术界也不乏对新闻美学的研究,但是,理论上的剖析离新闻运行、生长的天地太远,难免有隔靴搔痒的弊端,更谈不上救治与唤醒。

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也有人潜心于新闻美学的研究与创新,但是,这种研究和创新,也常常被淹没在现实的空气当中,漂浮在急功近利的哗众取宠当中,很少能够坚持下去。

纵观全国的新闻媒介,《新疆经济报》是极少的讲究新闻之美、研究新闻之美、倡导新闻之美、孕育新闻之美的媒介之一。而且,这张深处偏远西域的报纸,靠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一步步使其自身得窥“新闻大美”之风景,步入新闻大美之“殿堂”。

仅以2008年11月29日一份《新疆经济报》的“西域风”特刊为切入口,借助《新疆经济报》营造的新闻审美之场域,我们才有了这样的机会,一步步进入新闻之大美的三重境界。同时,我们的思想游走着,开始一场关于新闻与美的思考体验。

新闻审美的第一重境界:新闻的外在之美

新闻之大美的第一重境界,是外在之美。包含了读者与新闻相见的第一眼所见——形体之美、个性之美、语言之美、色彩之美。新闻进入这一重境界,才能让读者一见钟情、心旌摇动,才能让读者在没有开始阅读之前有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才能让一场读者与新闻的“约会”开始,才能不至于让读者望而无趣,掉头而去。

新闻的形体之美,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而最高境界,应该是“健美”。对读者来说,新闻的个头大小不是最重要的,但小个头的枯瘦与大块头的臃肿,都难以让人产生好感。2008年11月29日的《新疆经济报》,一版最强势的新闻是改革开放30年“天山南北看亮点”的主题报道,大标题为《庭州大地显现盛世气象》,并配专论《庭州巨变的核心是开放》。这组“大个头”的新闻,显示出一种健美的形体之美:它俊秀挺拔、血肉饱满;它神采奕奕、落落大方;它不胖不瘦、骨骼清晰,让人一见而生好感。

在形体健美的基础上,个性鲜明、风格突出的新闻,更容易打动读者。事实上,打动人的是千姿百态的浪花,而不是波澜不惊的死水。传统新闻的写作模式,尤其是不思创新、照搬“三段式”的新闻,常常“阉割”了新闻的个性,千篇一律。《庭州大地显现盛世气象》与《庭州巨变的核心是开放》两篇新闻,显示出大气磅礴、泼墨挥洒的风格,很容易在第一眼就打动读者。

在开始读一篇新闻之前,读者能否通过第一眼就感受到新闻的语言之美呢?答案是肯定的。一篇语言清新流畅、荡气回肠的新闻,其文字也会以一种酣畅的韵律跳跃在平面之上。面对一版上这两篇新闻,先不必细读,一眼从头扫到尾,强烈的节奏感已然令人怦然心动了。

新闻审美的第二重境界:新闻的内在之美

对一幅画来说,形式之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它的意境之美。

对一个人来说,外形之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在之美。

对一篇新闻来说,当它的外形之美打动了读者之后,能否征服读者,还要靠它的思想内涵。新闻是对现实的反映,同时,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影像,它不仅要反映事物的表层存在与运行,还要深入事物的意义层面。不仅反映事物的存在,还要反映事物的深层本质。

一个人的内在之美,一般表现在其思辨之美、人性之美、活性之美等方面。新闻也是如此。多年以来,《新疆经济报》在“主观新闻”的探索上不遗余力,对新闻的内在之美的追求,十几年如一日,已然成为一种“必需”。

翻开2008年11月29日的《新疆经济报》,从一版的专论《庭州巨变的核心是开放》,到三版的“社会心态透视”《评“安逸和消闲是人之常情”》,再到五版的“编者按”和“编辑感言”……思辨之美跃然纸上。这张报纸“思想者”的姿态自然呈现,不仅思考大的区域发展经验,也在思考社会现象的本质与内涵,这种思考,一直穿透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这种思辨之美,使得《新疆经济报》的新闻有思想,有内涵,有权威,有智慧……

一个悲天悯人、心怀他人,关注别人命运与幸福的人,其人性之美,本身就散发出可亲、可敬、可爱的魅力。一篇新闻的内在之美,同样也会表现在它的人性之美上。《80后女孩微微的婚姻生活》《小保安翁建新的大幸福》《丈夫引领她走出婆媳之争》《游牧者的归途》……在2008年11月29日这期的《新疆经济报》上,这些新闻无不表现出浓浓的人性之美。读者在阅读这些新闻的过程中,感受着各种人的命运与幸福,无形中进入了一个跌宕起伏、直指人心的精神家园,他们从中感受着生活的气息、爱的幸福。这种美,是新闻之大美的又一层面。

一个内心充满希望、乐观、豁达的人,会让靠近他的人感觉到活力与信心。一篇充满了生命活性的新闻,同样会让人感受到力量与鼓舞。新闻的活性之美,不是靠口号与呼喊所能表达的,它要靠流淌在作者心中的激情来浸润。没有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没有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没有对美好事物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激情是不可能产生的。《庭州大地显现盛世气象》《他们接受了时代的重塑》《游牧者的归途》《告别塔里木河移居新世界》……这些新闻与其说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不如说是记者内心的咏叹。

新闻审美的第三重境界:新闻的意境之美

意境,一般意义上是文学和艺术的专美之词,更是诗、画、戏剧、园林的灵魂。新闻之所以被文学拒之门外,与新闻把意境的营造拒之门外不无关系。新闻之大美到了极致,同样可以创造出动人心旌的审美意境。意境之美,是新闻之大美所追求的第三重境界。

爱一个人,最美好的境界是灵与肉的交融。对一个真正爱新闻的人来说,最高的境界是物与我的交融。一篇优美流畅的新闻同样是一个鲜活生命,它的骨血中交融了事物、世界、还有我个人的存在。场域之美、交融之美、生生不息之美,同样应该是新闻作品应该追求的境界。

深度阅读新闻速写《庭州大地显现盛世气象》,特稿《游牧者的归途》,图像新疆《告别塔里木河移居新世界》,细细品味“新闻文学”版上的《人生如茶》《当两个诗人相遇的时候》《乌鲁木齐之冬》,进入“新疆人文地理”版上的《断层上的人工大湖》《车窗外的戈壁》……读者会被带进一个美的场域,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大千世界、人与别人的心灵的交融,体验到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美的体验,难道不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吗?

对一个新闻人来说,要创造新闻的意境之美,只有建立在创造一个心有大美之体验的自己的基础上。这样的新闻人,必须是一个乐观者,是一个对美好事物感觉敏锐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人,一个不断更新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活性的人,一个能感受到宇宙万物、一切生灵呼吸与心跳的人……他在创造美的同时欣赏美,他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

“我们在此是为了要见证创造,并且要鼓动它,我们在此是为了要注意一切、让一切都受到注意……我们在此是为了要知觉到周遭的美丽和力量。并且要赞美和我们同在的人们。我们见证我们的世代和时代,我们眼看着时令变迁。否则,创造就是在空荡荡的剧院里上演……”诗人安妮·狄德拉的感言,值得我们去细细咀嚼,慢慢领会……

6.2.3用美打动人

长期以来,美是被排除在新闻之外的。“审美自闭症”、“审美贫血症”和“审美恐惧症”,这是传统新闻理论的三大病症。在传统新闻理论的话语体系中,“美”成了与“真”不共戴天的敌人。这种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了突破。

新闻审美从“接受美学”起步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理论迅速发展。我国对新闻美学理论的研究虽不如其他学科深入,但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在1981年,《新闻研究》杂志发表的题为《研究新闻应重视与其他科学的关系》一文中,作者张达就提出“新闻美学”一词,主张开展对新闻美学的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年轻一代的新闻学研究者,借鉴现代信息论美学的科学方法,重新审视新闻写作,提出了新闻审美信息理论。接着,以新闻审美信息为视角的新闻美学研究,扩大到新闻摄影、报纸版面、视听新闻等领域。

新闻美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中的美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这是一门起步较晚但却非常值得重视的新兴学科。在论文研究方面,不断有文章探讨新闻美学的特征、分类、本质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功能。如,何舟的《新闻特写形式美初探》、时统宇的《试论新闻写作中的审美信息的作用》、危明华的《新闻美学断想》、杨秀国的《关于建立新闻美学的构想》、徐培汀的《新闻美学是一门新闻学的新学科》等。其中,邱海理的《新闻美学》这本书把新闻评价由一般“好”的层次提高到“美”的高度,是一本全面阐释新闻作品美的书。尔后,新华出版社于1999年3月出版了杨健的《新闻审美》,该书从新闻实践出发,探讨新闻审美的规律,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审美价值,推动新闻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当20世纪帷幕即将缓缓落下的时候,季水河教授的新著《新闻美学》以耕耘、开拓的姿态问世,并以实在的研究成果为实践美学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为实践美学开辟了方法与学理上的新境界。

近几年来,随着学者对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重视,人们在新闻传播研究方面的兴趣和重点也在转移,逐渐从作者和文本转向读者,转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过程。同时,随着接受者本位论和接受分析理论的出现,人们在新闻学研究方面的焦点也逐渐由新闻传播主体转移到新闻接受主体上来,新闻接受过程随之成为关注点。而目前,新闻美学的研究与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我国,新闻接受的美学问题可以说是一块尚待开发并应深入研究的领域。

曾敏《接受美学与新闻故事化报道》一文,对“接受美学受众观对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参照”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领域的传播模式存在着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的转变,传播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新闻报道形式的改变,新闻故事化报道正是这种改变的产物。(曾敏《接受美学与新闻故事化报道》,《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下)

文章指出,接受美学文学理论挑战的宣言是“读者——接受”模式,主要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认为读者是文本得以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作者,即作品都要经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过程,方能实现其意义和价值,读者的积极能动性,在与文本的交流互动中得以体现。按照接受美学的受众观,新闻作品创作出来,只有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新闻价值。受众不仅是新闻信息流动的目的地,也是新闻作品产生的动力之一。受众甚至处于比传者更高的位置。因而,任何高水平的新闻传者,都要考虑到受众的需要。而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兴起,正是这种受众中心论的体现。这一论断是深刻的:“故事化报道”不是新闻记者的任意创造,而是记者与受众深层互动的结果。

随着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对新闻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从新闻报道获得新闻信息,而是进一步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生动、形象,除了满足信息获知欲望,还能获得审美愉悦和阅读快感。如何满足受众的双层需求呢?在新闻同质化竞争的现实情况下,必须从新闻的写作技巧上另辟蹊径,而运用故事化的手法报道新闻,则是一条重要而新颖的途径。

文章认为,之所以“故事的形式”成为新闻的表现手法,是因为它符合公众的需求。新闻故事化就是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让人觉得放松、有趣。因为,故事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新闻故事化正好契合了人们的接受喜好,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新闻故事化报道实现了“读者——文本”之间的良性互动。

文章还对接受美学“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概念观照下的新闻故事化报道作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