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54

第154章 新闻表现论(17)

接受美学著名理论家罗伯特·姚斯提出来了“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等概念。“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期待。这种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而“视野融合”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的融合,从而实现受众对作品真正的接受和理解,也就是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交流。因此,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当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考虑到当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使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虽然强调的是读者,但最终的解决还是落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关键是文学创作技巧的把握。

参照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概念,在新闻故事化报道中,记者也应充分考虑新闻文本与受众期待视野的融合。现代人对新闻信息的了解,对新闻作品的阅读期待,都是十分急切的,这里的“阅读期待”是对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的借用和改造。新闻“阅读期待”是受众对新闻作品的期待、等待,希望从新闻作品中获得所需要的新闻信息和精神满足。新闻读者的阅读期待反过来又会促进新闻文本的制作,新闻故事化报道正是这种受众新闻阅读期待与新闻作品不断融合的范式。具体来说,新闻故事化报道必须契合受众的生活经历、情感态度和语言审美。

文章进一步对接受美学“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故事化报道进行了探讨。

接受美学“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创始人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了“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伊瑟尔说:“一篇故事不可能被叙述得完整无缺面面俱到。的确,一篇故事正是由于必要的省略才获得其精妙之处。”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中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在接受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动力性”,吸引读者参与到文本叙述的事件中去,为读者提供理解和阐释的自由。读者或通过赋予作品文本中的不确定性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空白,恢复并生发作品中被省略的意义,或通过想像,在头脑中创造出一种现实中不存在的图像。

在接受美学“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的参照下,新闻故事性报道在呈现真实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也会有意隐含一些不确定性,留下一些空白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具体化事实,一边通过想像填充其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按接受美学的观点,在新闻故事化报道中有意制造“不确定性”和“空白”,有时比明确表达更具时空广延性和艺术韵味,蕴涵着巨大的容量待受众挖掘。这种“空白”,主要可从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来制造。

故事化报道的美学基础

曾敏在《接受美学与新闻故事化报道》一文中,结合接受美学“召唤结构”观照下的新闻故事化报道,进一步对传统新闻表现方式与故事化报道作了美学分析。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阅读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不全是自发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文本“召唤结构”。文学作品的文本应该适当地制造一些“空白”与“不确定性”。这种“空白”与“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召唤结构”,是一种吸引和激发读者兴趣和想像来完成文本的一种动力结构机制,通过悬念的设置、表达的含蓄、结构的空白或中断等来实现。

新闻故事化报道也运用了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写作策略。新闻故事化报道主要运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悬念的使用,在于把新闻事件中最新奇和最精彩的内容进行提示或暗示,却不立即予以回答,在读者心中留下疑团,激起他们追根溯源的阅读期待。有的在开头设置一个带有悬念的导语,巧妙地写出最精彩、最动人、最有吸引力的新闻事实,或在情节的高潮处戛然而止,有意造成故事线索的突然中断,或者通篇就是不停地设悬释悬,即伊瑟尔所称的“召唤式结构”。受众对这种中断或空白有着本能的好奇,或依据自己经验和想像来进行填充,或期待有新的文本来接续。

新闻故事化报道散见于各种形式的报道中,并无一个固定的模式可循,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本文只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借用了“期待视野”、“视野融合”、“不确定性和空白”和“召唤结构”等理论对新闻故事化报道进行观照。在接受美学深广的艺术理论殿堂里,还蕴藏着许多对新闻故事化报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资料,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

刘一鸣在《新闻接受活动的美学维度研究》一文中认为,新闻接受活动与美的内在联系,即新闻接受的美学本质,是从新闻出现之日起就客观存在的。因而,从这一角度把新闻接受丰富的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刘一鸣《新闻接受活动的美学维度研究》,《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中)

文章总结的“三点启示”,可以作为新闻审美维度的参照:

一是参照接受美学的读者观,新闻传播存在着双主体:传播者和接受者。这一看法主要是基于新闻传播接受者所发挥的作用。

接受者是新闻传播信息流动的目的地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最初产生的动因之一。所以,传播者和接受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若再换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则接受者的位置更加重要。因为接受者还是积极的新闻信息寻求者和信源反馈者,任何高水平的新闻传播者都要考虑到接受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但在很长时间内,对接受者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只是较多地认为他们是供传播者鼓动、教育的被动受信体,传媒常从传播者立场上单方面要求接受者在新闻传播中应持的态度,从而造成接受者对新闻传播或传媒的一些“逆反”心理。研究接受者是一门学问,它包括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接受者心理规律的探索、接受者的审美教育等。

二是相对文学来说,新闻的接受有自己的美学特点。

首先,文学作品接受主要表现为一种审美过程,因此在接受的过程中想像等接受方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新闻主要是提供信息,因此它的接受要实在得多,明确得多。其次,文学的接受者总是某个较为固定的群体,那些试图取悦于各个层面的接受者的文学总是因为通俗而被排斥在文学的大雅之堂之外,而新闻恰恰与此相反,每一张报纸、每一家电台、电视台总是尽最大可能地争取每一个层面的接受者。正是新闻的这一接受特点,决定了新闻的生产方式、销售方式乃至组织方式。再次,虽然说文学的接受群体是一个较为固定的群体,但事实上,每个文学作品的接受群体其实是难以实证的,而新闻的接受者,具体到每一篇文章的接受者都是比较明确的,都是可以实证的,而且西方新闻业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实证方式。这也就是说,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新闻,比研究文学更为方便。

三是接受美学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这也许是它称之为“美学”的特征之一。

参照接受美学的审美接受与交流特征,新闻功能亦即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就是沟通与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比喻性地把新闻事业称之为“耳目”、“喉舌”,称之为“桥梁”、“纽带”。新闻事业本来就是出于沟通情况、互相联系的需要而诞生、存在和发展的,失去了沟通与联系的作用,新闻事业也就不复存在。新闻事业通过新闻与意见的传播,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广泛的联系与交流。而这种联系与交流,也就具体派生出多种特殊用途,如引导舆论、开展宣传、传播知识、提供信息、娱乐生活、进行监督等等。这当中,同样既有创造,又有愉悦、净化;既有给予、提问,又有获得、回答。然而,多样化的功能不能指望由某一张报纸、某一家广播电台或某一家电视台来完成。诚然,各新闻传媒都应努力扩大、丰富自己的传播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接受者的需要。但是,最终解决要靠新闻事业的多样化,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的种类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正像大自然具有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一样,新闻事业也应是色彩斑斓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品种齐全、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多样,既有统一意志,又具各自特色的新闻事业大系统。

文章还指出,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中外学术界也有许多批评。同所有的形而上的理论一样,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角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将接受者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把新闻接受研究提升为新闻学下一门独立的子学科。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这门学科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新闻传播学与新闻接受学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门完整的现代新闻学。

新闻认知中的美学体验

许鑫在《新闻传播中人性美的塑造》一文中指出,新闻活动也是一项审美活动。众多新闻作品本身就是既按新闻规律又按美的规律进行“塑造”的。因此,媒体追求新闻价值的同时,要弘扬真实的人性美,把具有崇高人格的题材作为传播的重点。(许鑫《新闻传播中人性美的塑造》,《青年记者》,2008年4月中)

体现人性美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人性美是新闻传播的立足点。人性美,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传播中的人性美即一切以受众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感诉求展开。记者抓住人性的内容做文章,弘扬人间真善美,鞭挞社会假恶丑,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在传播中体现人性美呢?文章提出:

一要在传播中注重“以受众为本”的信息的吸纳。以人为中心的本地新闻,普通人的故事以及新闻怎样影响普通人生活的解释性报道;生活方式新闻,比如健康、健美、医药、家居、时尚和旅游;有关全球视野以及政府运作方式的特写报道;少一些事故、灾难的图片和报道;与电影、电视和气象有关的报道尽量简短;经济、商业和个人理财方面的报道,尤其需要提供建议和评论;科技、环境主题的报道;少一些司法、犯罪的报道,并尽量用本地视角去报道;各类体育赛事的报道和评论。

二要在制作过程中要选取恰当的审美报道角度。事物总是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才能看到不同的侧面,有的角度看到的可能是好的一面,有的角度看到的可能是不好的一面,有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多一些,有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深一些,我们要选取恰当的审美报道角度,从这个角度所观察到的新闻事件是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有助于人们带着新的发现和思维方式去研究问题。

三要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当前媒体竞争中的失序、失范问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发行量、收视率带来的新闻产品低俗化现象、假新闻泛滥成灾现象、新闻娱乐无度现象、炒作之风盛行现象、“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等社会文化责任感的丧失。一些媒体人受着利益驱动,丢弃了应有的“文化立场”、“岗位责任”和法律观念。媒体及传媒人职业行为扭曲的背后,是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缺失。在市场法则和新闻专业理念冲突的情况下,必须高扬新闻职业道德精神,以对抗市场力量的侵袭。综观世界各国职业道德规范,具体条文虽有不同,但总体框架和要求大体类似,大都以为公众服务作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

任江在《新闻采访中的审美历程》一文中指出,在我们的世界里,审美活动无处不在。人们总在有意无意之间,通过主观的心理活动去发现客观的美,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而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对新闻事实、新闻人物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了解、判断的过程,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同样渗透着审美过程。一个好的新闻作品不仅有新闻价值,更有厚重的审美价值,能充分地体现人情的美、人性的美,任何一个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不可能脱离审美而生成的。(任江《新闻采访中的审美历程》,《新疆经济报》,2009年5月21日5版)

从新闻采访的线路图来看,新闻采访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审美过程重合的,说新闻采访过程是审美过程一点也不为过。新闻记者的采访需要经历判断、概括、提升等诸多过程,审美的过程则贯穿着感觉、感受、感动、感悟等一系列渐进过程,采访过程和审美过程都是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优秀的新闻记者能将采访过程和审美过程水乳交融,自由地在采访和审美之间出入而不露痕迹,因为,他们的采访过程就是审美过程,不存在孰先孰后,不存在孰优孰劣,两者相辅相成,合二为一。

新闻采访大多是从陌生开始的。在完全陌生、毫不知情的状态下,接触一个新闻事件或者人物,或者通过他人介绍,或者经过查阅资料,多多少少地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新闻记者便开始亲身探寻,去正面接触事件或人物了。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尚没有经过充分采访,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作出判断,因此,侧面了解,甚至是感官层面上的感觉、感受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状况一直会持续到采访活动的最初阶段,于是,在不知不觉中,采访和审美同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