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57

第157章 新闻表现论(20)

虚拟世界作为时空演化的第四种形态,实质上是对近30年来出现的一类与虚拟现实直接相关的一类新事物的描述和界定。它意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信、虚拟技术以及丰富的想像力将光、电、色、能、数位与信息集于一体,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日常生活类比缩合,构建的一个与“自我”紧密结合的新天地。它是对虚拟现实、网路世界和信息集合体等新实体的综合。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信息、电脑、传媒网络、电子运动以及作为创造主体和操纵主体的人本身。它有其存在方式——赛博空间和赛博时间以及决定这种时空最紧密组合的逻辑形式。它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人的虚构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制作技术和辨证方法。它还有现实社会中庞大的人群——在线者、虚拟人和网络社群。他们常常是作为“隐形人”利用网络通信和传媒共同组建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旅游或日常生活的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或网络社区与波普尔的“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有着质的区别。它突出展示了人的主体性、超现实性、虚拟性、想像力、构造力、实践性,以及对现实社会中国家、种族、肤色、性别、党政团体以及高低贵贱的超越性。这是“以个新的集体间离空间”,其中“人与空间形态分离”,“外部体验与内部体验割裂开来”。

“世界4”既标示人类社会、人类认识、人类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标示宇宙进化在地球上构建出一个新世界。其革命性作用将势不可挡地占有和渗进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转变自我和肉身长期以来的被动角色,摆脱自然时空日益对拥挤的人类的束缚和限制。特别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制造的一片片光怪陆离的现象和“实体”,意味着由赛博空间、赛博时间、虚拟城市、类比现实、无边界国家、电子人、电子狗、电子玩具、电子游戏、硅人、万维网、电脑荧屏等各类人造物、虚拟物构成的一个多姿多彩的神奇世界,必将人类带进一个结束数千年文明史的新时代。

以网络世界为基础的“第四世界”,已经改写了人类生活世界的格局。新技术条件下的民间新闻,使民间新闻传播者走出了狭小的私人空间,使民间新闻不再是简单的私人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活动。狭小范围的新闻传收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真正的符合新闻本性的传收,新闻本身是社会性的信息,公共性的信息。今天的民间新闻,其传播方式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点对点互动模式的单一性,走向了点对点和点对面共同的、融合的互动模式。

“自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一大特征。自媒体传播者具备了类组织化的特点,从而使民间新闻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具有大众化媒介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也就具有产生类大众化媒介新闻传播的功能;模式转换或者多元化,使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表现方式,使主体间有了更多的、效率更高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方式。

民间新闻传播者开始超越私人化的传播角色,正在转变成为社会化、公共化的传播角色;普通人作为私人和作为公民的角色在新的传播时代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身份统一时代;更能引起人们兴奋的是,普通大众在信息传播领域身份公共化机会的增多,也为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新闻图景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塑造的图景时,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为塑造新闻图景担当社会责任。

在“第四世界”的世界图景之下,职业新闻人的“话语霸权”将被消解。职业新闻人“靠特权生存”正在成为一个被不断打破的梦幻。新时代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巨浪排空。职业新闻人如何面对这历史的大潮?传统的新闻媒介如何应对这历史的大潮?

6.3.2新闻创新永无止境

新是什么?

新就是成长,新就是变化,新就是扬弃,新就是涌现。

新闻是什么?

新闻就是发现,就是探索,就是反思,就是追问。

新闻创新是什么?

新闻创新就是以发现、探索、追问、反思为武器,认知、表现和传播这个世界的成长、变化、扬弃和涌现。

新闻永远关心这个世界的“变”和“动”,不论是显著的、还是细微的“变”和“动”。

在自媒体时代,认知、表现和传播显著的、表面的“变”和“动”已经成为公众可以做到的事情,职业新闻人更要关注细微的“变”和“动”,深层的“变”和“动”,隐性的“变”和“动”。

新闻人呈现给公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新闻人能呈现给公众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海量信息和动感世界的浪潮之中,消解公众的迷茫和焦虑——这是时代对新闻人提出的崭新命题。承担这一使命的前提,是新闻人首先走出迷茫和焦虑。这要求新闻人首先以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探索新闻领域的新知识、新思想,重构自己的世界图景。

多年来,正是在这种独立思考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推动之下,我从未停止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关于新闻的一切。我总是在对自己和同行们所做的一切刨根问底。在这种刨根问底的思考中,我渐渐发现自己对现有新闻理论的不满越来越深。很多被认为是“颠覆不灭”、“无可置疑”的理论,对我来说却越发值得怀疑。它们太陈旧、太固守、太拒绝改变,甚至在对我的新闻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产生强大的阻力。

这导致我在7年的职业新闻记者生涯中,总是在寻求一种让我的心变得“明亮起来”的东西。为此,我大量阅读科学和哲学的著作,如饥似渴地吸收一切可以接触到的知识和思想。我内心的不满越来越深重,乃至终于有一天我决绝地离开了我工作了5年的《燕赵晚报》,离开了我青梅竹马的妻子和不满2岁的女儿,踏上了寻找我的新闻理想的流浪。从内陆的石家庄到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市,我跳槽到了正在酝酿“都市党报”改革的《中山日报》,加入到了一场新闻改革之中。在改革中我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我再一次选择了离开,来到了中国最西北的新疆。

当时,对很多人来说,这一举动是不可思议的。一直到两年之后的今天,还有人在不断问我:“你什么时候离开新疆?”我的回答是:“等我弄懂了新疆,弄懂了新闻。”新疆,这片自古多元文化交融的高地,是我苦苦寻找的新闻理想开花的地方。吸引我来到新疆的,有二个直接因素:第一个是“草原文化学之父”、我的精神导师孟驰北先生,他已经是85岁高龄;第二个是《新疆经济报》,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不断颠覆着中国传统新闻思想和观念的报纸。

在新疆经济报任首席记者的两年,是我的人生之中最畅快淋漓的时期。我纵横于天山南北,完全将以往让我感到怀疑不满的那些所谓新闻理论和观念“抛在身后”,尽情地做我想做的一切探索和尝试。新疆这座新闻资源的超级富矿,简直是新闻人梦寐以求的天堂。而中国社会大转型所带来的一切巨变,都在这里活生生的现场直播着——它让我的新闻兴奋如燎原的野火,甚至让我对新闻思想的思考也变得激情燃烧,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舞台!我的新闻报道创新源源不断,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否定自己、超越昨天,每一篇报道都在尝试一种新的感觉,我的新闻理论思考也在这里达到了爆发期,不断推出关于新闻的新的认知和感悟,《新闻之大美》《新闻认知论》《新闻复杂论》……不断呈现于公众视野。这些新的理论在这里得到广泛的共鸣,孟驰北老师还有我越来越多新认识的朋友们,包括诗人王锋、文艺理论家雷茂奎、“漓泉神话”的创造者新燕公司老总田建华……不断给我以鼓励和启发,推着我不断向理论的高峰攀登。

“世界从本质上是发展的,没有一种事业、一种信条、一种规范可以万古长存。一切处于永恒的流动、变化、产生和灭亡之中。所谓辩证法的整个哲学体系无非是对这个伟大的、简单但又十分深刻的原理的表述而已。”当代哲学家金观涛先生的论断,是何等的深刻而透彻。他在《系统的哲学》一书中,还为我揭示了一个长期令我迷惑的问题:“我发现,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他们大多来不及思考就被卷到运动中去,现实发展得太快了,他们又不得不用理论来理解并指导现实。结果是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停留在原始状态。究竟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和正确,人们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发现这一点后,我决心一定要把最基本的东西搞清楚再往前走。如果基本东西不搞清楚,我宁可站在那里不走。”

金观涛先生在介绍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经历时,同样给我指出了一条我在苦苦寻找的道路:“当时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希望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用自己真正领悟的(而不是从老师和书本中半懂不懂地听来的)辩证法重新去考察人类文明史……要理解今后中国向何处去,一定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正是在这一指点的启发下,我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跋涉:我从科学史和哲学史开始,沿着人类认知世界和自己的漫漫长路,去发现和认识我们的先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的、揭示人和世界的奥秘的;我从东西方文明史、文化交流传播史当中,寻觅着人类知识和思想得以产生、传播的秘密;我钻进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论、博弈论、突变论等著作中,从这些新理论里,吸收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营养;我重新搜集当代最新的新闻史、新闻理论著作,重新审视新闻在人类认知之路上所走过的漫长历程;我搜寻着关于互联网时代,描述“第四世界”最新图景的著作和资料,从而更新着自己在这个充满变动和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金观涛先生的两段话,被我摘录下来,奉为座右铭。

“其实那些看来深奥莫测的科学和数学思路本身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正是我们从小养成的错误的思想方法,而这些错误的含糊的常识又经过具有不正确的哲学用思想的深刻作为理由进行加固,这往往使高明的思辨家在科学面前其蠢无比。”

“从来,人最值得自傲和最有力量的是他的思想,思想可以使我们以一种风驰电掣的速度追溯整个人类的历史,思想可以使每一个渺小的个人成为实践着的整个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什么比思想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已达到的成就更为激动人心和更美妙。”

新闻就是一项超越的活动,更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创新活动。

创新只有起点,创新只有过程,没有最终的结果。当你推陈出新,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之后,就要把它抛在身后了。如果抱着它沾沾自喜,那不仅是不清醒,简直就是愚蠢了。

新闻创新和其他创新有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在于新闻创新指向于多样性、多向性、多维性。新闻永远没有惟一的标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多样化。每个人都应去找自己的路子,每一天都应该有新的超越。

对新闻人来说,一切成见和怀旧都是可怕的。

对新闻人来说,永远没有“成”可守。

对新闻人来说,旧就是坟墓,重复就是慢性毒药。

如果你对这样永无休止的“求新”感到疲倦,那么,最明智的选择是主动告别这个行业。否则,你的命运只能是被无情地淘汰。

6.3.3新闻创新的三大任务

新闻创新永无止境。但是不等于新闻创新无章可循。

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

新的认知、新的表现、新的传播,是新闻创新的核心。

新闻创新,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图式。

新闻创新,必须不断提升我们的表现能力。

新闻创新,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传播方式。

新闻的本质是认知,新闻承担着认知世界的永恒使命。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性不断生成的世界,一个非线性的世界——“变”和“新”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

新闻的使命不仅包括认知世界的变和新,还在于表现和传播世界的变和新。新闻的认知图式、世界图景、认知参照必须在不断更新之中,以适应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穷尽这个世界的复杂的变和新。

信息文明时代,是新闻的成熟期。尤其在人类创造了网络这一集人类文明之大成的信息化平台之后,也就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无比复杂和庞大的巨系统。认识这个崭新的、复杂的、加速度发展演化的世界,就成为一项空前艰巨而伟大的使命。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思想不断诞生。新闻不仅更为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对世界认知、表现和传播的本质使命,更开始以自主的、自由的姿态,开始对不断演化的新闻思想进行反思。新闻从此进入了哲学思考的境界,进入了“新闻的自由哲学”阶段。在今天,新闻这一人类古老的认识方式,一旦与最新的现代化技术、理念、思想、哲学结合起来,必将涌现出更为光辉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