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051

第51章 新闻本质论(3)

新闻学者郝雨对西方的以上观点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指出,“他们的观点只能说是不够全面而已,却不应该简单地给他们扣上一顶唯心主义的帽子就彻底否定。其实,在他们的这些解释中还是有相当合理的成分的。比如关于‘新闻欲’问题,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在人的心理构成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精神的欲望,而求新求知也正是人的精神欲望的一种具体体现。再进一步说,求新与求知的欲望很大一部分就直接表现为‘新闻欲’。”(郝雨《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求新与求知”,这正是新闻的本质与核心价值,而且这一本质属性作为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在古今中外一切新闻之中。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之下进行。“新闻活动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一个具有基础性的理论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活动,而生产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劳动。人类在劳动中获得了技能,从火的使用,木器、弓箭的制作,到制陶术、冶铁、风箱、畜牧、耕种等等技能的获得;同时,也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字,以及后来的各种传播手段,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我们的祖先从蒙昧时代发展到野蛮时代,最后进入文明时代,走过了漫长的艰难的历程。这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新闻活动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在劳动中不断增加产品,创造新的经验,丰富着劳动技能。这种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除了依靠直接经验之外,还需要获得间接经验,即向别人学习经验,这就需要进行经验的相互传播,否则与世隔绝,互不交往,生产是难以得到发展的。”(何光先,《现代新闻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出版)

何光先出版于1988年的《现代新闻学》一书,在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揭示新闻的起源时,尽管还不可能将新闻的“认知性”提出来,但是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比如“人在劳动中获得了技能”,这必然是建立在对事物关系和规律的认知基础之上;“漫长的艰难的历程”,必然也离不开“认知世界和自己”的历程;“创造新的经验”和“向别人学习经验”,又怎么能离开“认知”!

到20世纪末的时候,我国新闻理论界对于新闻起源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刘建明先生1999年出版的《现代新闻理论》一书中提出:

“原始社会的史前状态,不在于自然界尚未开发,而在于人类对这种状态毫无所知或初知皮毛。但人类并没有固守头脑的混沌,而是对一知半解感到很不满足。要生存,就要探索,知晓他们不能理解的事物,对他人报告的消息有一种天生的关切感。知晓欲是先民获取消息的一种强烈欲望,产生了强大的认识冲动,传播消息成为人类最初、也是最主要的意识形式。”(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民族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在这里,更是进一步将人的新闻活动与认知世界的关系揭示了出来。

在探讨新闻本质的过程中,郝雨先生已经触及到了新闻的“认知”本质。他在2008年出版的《新闻学引论》一书中看到:“人类需要把自己已知的事件和信息传播给他人或者全社会,这是新闻产生的根本动力源。”(郝雨《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郝雨进一步指出:“从理论上讲,人类从一来到这个世界,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了解周围的环境,需要了解世界的变化,尤其需要了解为自己提供生存基本条件的食物链的状况……而人们要达到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就必须不断接受外界的信息,接受同类传播的信息。”

甚至,郝雨还看到:“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人类对信息的接受有时候还都是非功利和非实用的。现代人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关心国家大事,这种求知欲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求‘知道’而已……这种求‘知’许多时候只是求的一种纯粹的心理满足。”

“我认为,新闻的信息实质就是新闻人对现实中的最新事件和情况的有选择的抽象转化与编码。现实中的事件与事物本身并不是新闻。

所以,新闻在本质上是人的信息编码与加工的结果。客观事物如果没有经过信息化处理,没有进入传播的过程,是不能被称为新闻的。”(郝雨《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在这里,郝雨先生看到了“新闻”与“现实中的事件和事物”的关系,也看到了“新闻”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区别,但是,他并没有再向前一步,将新闻的“认知”本质抽象出来,而是用了一段阐述来表达他对“新闻本质问题”的理解:

“新闻从最根本的性质上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活动。尤其是人类历史有了工业生产条件以后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传播者为满足人们对于最新信息的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规则,把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事实,有选择地经过编码和处理,人工地和机器地转化为可流动的信息,并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媒介,向更广大的社会范围和受众进行传播的文化性活动。新闻最根本的特征首先在于信息质量的新鲜性和新奇性,并具有传播的社会空间上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快捷性。”(郝雨《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郝雨先生的这一阐述,不可谓不深刻而确切,他为我们描画出了一个新闻运行的“行为流程”,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新闻的定义就可以表述为:

“新闻就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

在这里,认知、表现和传播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它以整体性而存在,并建立在人和新事物的联系之上。

这个“新闻定义”,是我这本《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的核心,也是我的“信息时代新闻哲学”理论体系的“第一原理”。

新闻世界观的转向

我确信,“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这一新定义,将打破主客观世界、唯物唯心主义的对立,掀起一场新闻世界观转向的革命。

传统哲学将现实世界限于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唯物和唯心的二元对立中。尽管波普尔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一个“第三世界”,但是依然没有摆脱客观性的窠臼。而现代时空观,如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观,虽然扬弃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张时空可以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认为时间的脚步依赖于引力场的强度,接近中子星表面的时间流会变慢;空间会在引力场的作用下变得弯曲。但是,这种时空观依然沉陷于自然科学的泥沼,将时间和空间一如物质世界,仅看做一种客观存在,也没有能够将时空上升到哲学、人文科学和人的主观性与创造性活动的高度。这就导致了原本是人的认知对象的“客观世界”变成了人的主宰者。在客观主义的时代思潮统治之下,新闻也不可避免地被套上了“客观性”的桎梏。在很长时间里,新闻的“认知性”是一个无人敢碰的禁区。

直到20世纪90年代,《新疆经济报》惊世骇俗地打出了“主观新闻”的旗帜。

从那时候开始,我国正开始一场新的伟大的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经济领域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从思想文化到情感心灵,转型的影响无处不在。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都处于转型期。尤其在人的思想观念领域,旧的东西没有完全退去,新的东西没有完全树起,社会的复杂性空前提高。社会上的新事物如同雨后春笋,每时每刻在中国大地上萌生。如何认识、判断这些事物,人们为此感到普遍迷茫、困惑。人们拥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却还没有掌握认知自己和社会的利器。人们渴望得到启蒙,尤其是在理论认知上得到帮助。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新闻的认知本质的回归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疆经济报》的新闻改革,就是从此切入的——她清醒地看到:机关报之所以不太受读者欢迎,就因为它不太关心在变动中的读者的需求和兴趣,而掌握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办好报纸的前提;不断开拓新闻空间是办好报纸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表现人、塑造人、影响人是办好报纸的目的。这些具有纲领性判断的核心,其基础就是回归新闻的认知属性。

“为了丰富人的内宇宙”,这是《新疆经济报》新闻改革的核心、旗帜。它强调,人是由情(情感)、行(行为)、意(思想)混合组成的,“行”本身就具有复杂性,而且人最丰富的是“意”和“情”。《新疆经济报》十几年的新闻改革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现在报纸上的人,只有从情、行、意三方面统一才能对读者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新疆经济报》进一步提出了“新闻是直接塑造人、影响人的重要手段”,把通过新闻认知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明确的价值追求。

在“主观新闻”的旗帜下,《新疆经济报》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新闻认知时代:在信息报道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任何主观的东西渗入。但是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是写人的,是表现人的情、行、意的,行可以通过直接采访获得,意和情则要靠记者领悟、体会、感受,体会感受越深,领悟得就越多。

人的情和意许多时候是相通的,所谓体会就是记者用自己的意和情体验被采访对象的情和意,有时在稿件中可以直接抒发记者的情和意,以记者的情和意为跳板,让读者进入被采访对象的观念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引起读者和被采访对象的思想共振和精神共鸣。共鸣、共振才是我们追求的“以人为本的新闻效果”。

主观新闻不是臆想揣测,更不是有意编造,而是深切地体验和感悟——这才是主观新闻的实质,它与新闻认知属性的回归是同一个问题。

3.1.2新闻认知的维度

我们的“十一维”世界

新闻的本质是认知,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

新闻认知的水平,总是反映着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的人的总体认知水平。

人从原始世界一步步走来,人所认识的世界也总是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总是在随着人的活动空间、活动环境改变而变化。

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30年里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协和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实际上,他是在寻找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然而,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

当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个单一的理论,这就是“弦理论”或“超弦理论”。

那么,“超弦理论”到底是什么?理论物理专家用下列概念来定义、评论超弦理论:

超弦理论是现在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超弦理论认为弦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动激发态;超弦理论第一次将20世纪的两大基础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到一个数学上自洽的框架里;超弦理论有可能解决长期困扰物理学家的难题,如黑洞的本质和宇宙的起源;如果超弦理论为实验所证实,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物质结构、空间和时间的认识。

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像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这样的粒子,这些看起来像基本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合弦或闭弦),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给出这些不同的基本粒子。因此弦理论从一些非常基本和简单的单元就能得到宇宙的无穷变化和复杂性。在弦理论中,人们自然地可以得到规范对称性、超对称性和引力,而这些原理在原有的标准模型中,或者是强加进去的,或者是与量子理论相冲突的,而在弦理论中它们都自然地出现并协和地统一起来了,也是彼此需要、独一无二的。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观测到基本的弦。如果弦是真实的,那么由爱因斯坦开创的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完美结合就不再是遥遥无期的奢望了。

超弦理论认为,在每一个基本粒子内部,都有一根细细的线在振动,就像琴弦的振动一样,因此这根细细的线就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弦”。我们知道,不同的琴弦振动的模式不同,因此振动产生的音调也不同。同样,粒子内部的弦也有不同的振动模式,不过这种弦的振动不是产生音调,而是产生一个个粒子。换言之,每个基本粒子是由一根弦组成。

超弦理论认为,粒子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弦在空间运动;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

弦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以至于三维空间已经无法容纳它的运动轨迹,必须有高达十维的空间才能满足它的运动,就像人的运动复杂到无法在二维平面中完成,而必须在三维空间中完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