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23341100000011

第11章 怎样交朋友(2)

茯茶被认为是热性的,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新疆南部人的青睐。用“公水”煮茯茶,按理说已经够热性了,这里的人还嫌不够,他们又发明了一种叫“恰依多拉”的药茶,与茯茶一起煮着喝。

“恰依”是茶叶的意思,“多拉”就是药。药茶用黑胡椒、白胡椒、荜拨、大茴香等十多种药材用香料配制而成,由药臼捣成粉末状,在茶水烧开后撮少许放入滚茶中制成药茶,与茶水一起饮用。其味药香浓郁,醇厚可口,当地汉人把它称为药茶或者五香药茶。在新疆南部的绿洲里,只要是喝茶,喝的必定是这种五香药茶。热茶里如果加些冰糖就更美味。药茶的原料都是热性的,它的直接作用是温胃润脾、理肠气化淤积,长期饮用能造就一个健康皮实的消化系统,年龄大了也腰不弯腿不软。绿洲中的长寿老人很多,一个个皓发银须、仙风道骨,从小喝五香药茶是他们长寿的秘诀之一。

味道最正宗、保健作用最好的是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配制的药茶,据说在其外包装上公布的十二味药用香料之外,还有几种传统秘剂是行业机密,不泄露的。在新疆南部绿洲中的大部分城市里,都可以见到卖调味香料和草药的小店或摊位,店主都是一些看起来有学问的老人。当地人有了不大不小的毛病,会到这些小店里对店主说出他的症状,店主就用安着长红柳棍把子的饭勺,从身前的若干个布袋子里舀出一些植物的果实或干皮、断枝倒入大药臼里,用长把的铁杵捣成粉末,用桑皮纸包起来交给顾客。不用多加嘱咐,顾客知道这是特意配制的茶药,是拿回家去煮茶喝的。至于疗效,任何人都可以放心,那些小病小灾过个三五天就一定会好的。这东西惟一的负作用就是令人爱上五香药茶。

清凉的葡萄饮料却焖熟了一只鸽子

******教是禁止教徒喝酒的。

教规禁酒,但不禁自然发酵的牛羊奶、马奶、鲜葡萄汁。新疆南部的绿洲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葡萄,有的人家还有规模不小的葡萄园。当地人将新鲜葡萄放入大木盆里捣烂,用纱布滤去皮核等渣滓,将纯汁盛入瓦罐中,放入酵头,盖好罐口,焖一个多星期,就制成了一种饮料,散发着醇厚的酒香,喝起来酸甜适口,让人浑身生出说不出来的舒服。可是这玩意喝多了也是醉人的,而且一醉就不容易醒,要过三四天才能从仙境中掉落回来。《古兰经》中有一段经文说道:用麝香封口的醇醪,要献给最尊贵的人喝。在《古兰经》原文中,“醇醪”一词为阿拉伯语“穆赛来斯”,今日阿克苏的阿瓦提一带民间仍将用鲜葡萄汁制作的饮料称为穆赛来斯,和田人则把这种饮料称为“麦扎甫”。

最奇妙的是在麦扎甫里面焖家鸽。

绿洲里的维吾尔人喜欢养鸽子,欣赏鸽子的飞翔,吃鸽子肉,用幼鸽或鸽子蛋治病。

维吾尔小孩子都十分活泼,如果大人们发现自己的哪个孩子突然变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他们往往会设法找来一只刚长出乳毛、脚还没有从窝里落到地上的小鸽子,让孩子脱光衣服趴在炕上,把小鸽子宰了,将鸽子血滴在孩子的脊背上,用手抹匀;并迅速地将小鸽子的乳毛揪下来粘在抹过血的地方,这样待那血干了以后就不会结壳脱落。孩子好好睡上一觉,又会像以前一样地活泼了。

维吾尔人认为鸽子是热性的,而且阳火很旺,鸽子肉是大补,他们很爱吃鸽子肉。有一种吃法很特别:

将一只鸽子宰杀并收拾干净放进瓦罐浸入麦扎甫中,两三天以后,就会看见罐里的麦扎甫沸腾起来,那只鸽子在麦扎甫中上下翻滚,其状如在开水锅里煮肉一般。但是把手指插进麦扎甫中试探,却发现那液体依然是凉的。就这样沸腾过一个来星期以后,把那只鸽子捞出来,稍一用力,肉就被撕了下来,放进嘴里,那清凉的鸽子肉就如煮熟煮透了一般酥滑软烂,其味美妙异常。吃着鸽子肉,同时喝着罐里的麦扎甫,不但是其乐无穷的享受,对身体也是一次高质量的滋补;这种滋补不会令人上火,它会让人在一段时间内感到自己精力旺盛,一股子劲在身体里冲撞。

在阿克苏的阿瓦提一带,民间有往穆赛来斯里掺鸽子血的讲究,意思大约与广东人喝蛇血酒差不多。

在绿洲里喝酒要当心自己把自己灌醉

新疆南部的人现在也喝酒,只在特殊的时间和场合忌酒,因为酒这东西任何一个民族都很难断然拒绝它。

当然不是所有的当地人都开了戒,教职人员和宗教意识比较浓厚的人就从不沾酒。

维吾尔人在过去喝麦扎甫和穆赛来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俗。

与汉族人先喝酒后吃饭相反,维吾尔人在开喝以前,先要吃一顿饭,如可口的拉面,或者馄饨、羊肉汤泡馕等等。一般是一小份,吃个半饱即可。撤下饭碗,就端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菜肴,有烤全羊、烤肉串、大块羊肉、烤鸡卤鸡、卤鸡蛋、烤鸽卤鸽,还有凉拌胡萝卜丝、凉拌圆葱等凉拌菜。凉拌圆葱是用圆葱、甜椒和西红柿佐以精盐、香油拌成的,不但味美,还有保健作用。圆葱被公认为具有软化血管、降血脂、营养心脏的作用,西红柿与甜椒是含维生素最高的蔬菜。当地人给凉拌圆葱起了个汉语名称,叫“狼菜”,就是“凉菜”。这个菜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风靡全新疆,乌鲁木齐的大饭店酒楼里也都少不了这道菜。不过乌鲁木齐人不叫它“狼菜”,而是叫它“老虎菜”,大约是因为它色彩斑斓的缘故。

摆好菜肴,就要开始喝酒了。主人是不倒酒的,他会细心地选择一个大家都服气的人来掌管酒瓶。掌酒人打开酒瓶,先倒出一杯,举杯碰一碰酒瓶,提高声音向大家说一句“那么,就嚯唏!”大家就会一起响亮地说:“嚯唏!”掌酒人一仰脖把那杯酒喝了下去。正式的喝酒就这样开始了。

“嚯唏”是喝酒的必用词,大体上与“干”、“干杯”差不多,但含义比干杯更宽泛一些,含有“请”、“我也很高兴”一类的意思。“嚯唏”与再见是一个词,只是重音关系不一样。说再见的时候,重音在“嚯”上,“唏”是轻声;而用于喝酒的时候,正相反,“唏”要发声响亮。

开了场,掌酒人就拿来一只精致的小盘,把两只相同规格的酒杯放在小盘上,往杯里倒满酒,递向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以恭敬的姿态从小盘上取下一杯酒;掌酒人再把小盘递向另一位客人。两位得到酒的客人相互注视,说一句简短的致词,离得近的话就碰一碰杯,离得远的话就示意一下,说一声“嚯唏”,在大家的“嚯唏”声中,同时把杯中的酒喝下。然后要恭恭敬敬地把空酒杯放回掌酒人递过来的小盘里。

掌酒人接回酒杯,再往杯里倒上酒,他就用这个小盘和那两个酒杯,给所有的客人递酒。

到了适当的时候,掌酒人会改换递酒的方式。他把小盘送给对方,让对方端着那个小盘自己找一个对家,但小盘里的两杯酒中有一杯必须由端小盘的人喝。

等大家喝到了兴头,就会有人主动要朗诵诗了,或者要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拿着酒杯的两个人也会相互逗引着说些令大家发笑的话,一般是主动方说上句,被动方迅速接续下一句,语言要风趣幽默、出人意料。维吾尔人崇尚幽默,认为幽默感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必备的品质。如果一个人缺乏幽默感或者开不起玩笑,那么他就被人们看不起,他就成了一个徘徊在大家生活圈之外的人。

练过一阵嘴上工夫以后,不知谁挑了个头又开始唱歌。在座的人里如果有唱得好的,大家就听他唱,如果水平都差不多,大家就一起唱。维吾尔族民歌极为丰富,创作歌曲也层出不穷,歌曲的内容90%以上是情歌。

只要歌声一起,主人家就会把家里的乐器拿出来,自己弹奏或者交给一个技艺更高的客人弹奏。大部分维吾尔人家里都至少有一件乐器,最常见的乐器叫都它尔,是一种椭圆形共鸣箱、长琴杆的两弦弹拨乐器,声音浑厚柔美。不少汉族人把都它尔错称为“东不拉”,而东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乐器。

歌声乐声一起,就有人跳起了舞,大家不断地加入到跳舞者中去,酒宴就成了欢乐的盛会。

新疆南部的这种酒宴,当地人称为“奥图鲁希”,译成汉语是“坐一坐”的意思,意译过来则成了“喝酒的聚会”。

在新疆南部,如果当地人邀请你参加他们的“奥图鲁希”(而非官方安排),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把你当成朋友了。你如果不善酒道也没有关系,他们是不劝酒的,你尽管欣然去做客就是了。

但是在酒宴上,别人都喝酒,就你断然拒绝,作为贵客会很对不起主人的盛情,也会扫在座客人的面子。遇到这种情况你也不必为难,维吾尔人在敬酒礼仪上很有绅士风度。如果掌酒人把放着酒杯的小盘递到了你的面前,你应毫不犹豫地从小盘上接下一杯酒,并同时向掌酒人道声谢;你端着这杯酒向你的对家致意,并碰杯或高高地举起酒与坐在远处的对家遥碰,喊一声“嚯唏”,把酒杯放在嘴边,沾沾唇,最好少喝一点,然后向主人、掌酒人和对家解释一下你不能喝酒的理由,向主人和诸位朋友表示感谢和歉意,将这杯酒恭恭敬敬地递到你看中的一个人面前(但不应该是掌酒人),向他说一两句客气话,请他帮帮忙。那人会很乐意为你效劳,他会接过去一饮而尽,把空酒杯递还给你。你要一直恭敬地看着他把酒喝完,接过他递还过来的空酒杯,放回掌酒人的小盘上。这样做,大家会认为你已经喝了酒了。

当然,你谢绝喝酒的理由要能让大家接受;你最好别说“太累了”、“中午喝多了”、“我有病”等等,你的理由要富有智慧和幽默感。当地人在解释为什么不能喝酒的时候常常会用这样一些理由:“一喝酒我的脑子就要跑掉,那样的话我会记不住在座的各位尊贵的朋友的,可是我非常想把各位牢牢地记在我的脑子里”、“我小时候爷爷对我说,酒这东西呆在杯子里是水,到了肚子里就变成驴了,从我三岁被爷爷喂的那头驴踢过以后,我见到驴就躲得远远的”、“我有两个胃,一个是喝酒的,一个是喝茶的,出来以前,我老婆把我喝酒的那个胃藏起来了,我怎么找都没找着,所以今天只能喝茶”、“今天晚上某某某要来找我,他是一个像我爸爸一样年纪的人,在长辈面前我的嘴里不能有酒味”等等。

如果你有点酒量,你最好还是跟大家一样地喝,你表示了真诚,大家对你会更加敬重。如果你害怕喝得太猛要上头,你就不事声张地对掌酒人解释一句,请求他让你休息一圈或者两圈,或者在酒宴结束前尽量不给你倒酒,掌酒人会含蓄地向你点点头,在接下来给大家递那个小盘的时候,他就不动声色地绕过了你。

如果你想与某一位对喝一杯,也悄悄地对掌酒人说一声,他也会不动声色地为你和那一位递上小盘。但是不要要求与女士喝酒。

按传统,女性不能参加酒宴,但在接待外地来的客人,特别是汉族客人时就破例了。在酒宴上,大家都很尊重女士,只要女士表示不喝酒,他们会专门给女士倒一杯葡萄酒放在女士面前,喝与不喝、喝多喝少悉听尊便。但在酒宴结束之前,这杯葡萄酒应当喝完,不管是女士自己喝的还是请别人代劳的,倒进杯中的酒不应该浪费。如果某位女士说出了一个很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理由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连葡萄酒都不能喝,那么大家会说:“那就实在对不起你了,请吃肉、喝茶!”

新疆南部的人不划拳不劝酒,如果谁在这种场合喝多了,那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灌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