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23341100000008

第8章 真实的塔克拉玛干(3)

这种情景距现在太遥远了,且不去管他。但是现在沙漠中的老鼠有着比人要高超得多的适应能力和变异本领。

沙漠中有一种跳鼠,个头与沙土鼠差不多大小,后肢发达,尾巴细长,尾巴尖上有一个小绒球,遇到紧急情况,这小东西觉得用四条腿跑空气阻力太大,便两条后腿一并,跳将起来,像澳洲的袋鼠一般跳跃着前进,那条长着小绒球的尾巴就起到了舵的作用。跳鼠像个棕色的小精灵,动作十分迅速,影子一闪,就跑过平阔的沙地,消失在红柳丛或沙丘的后面。

沙漠中的蜥蜴仅靠吸吮沙洞里的潮气就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蜥蜴个头不大,约十几厘米长,住在红柳丛和芦苇丛根部的洞里。有个别蜥蜴却能长得很大,足有50厘米长短,身上布满彩色的疙瘩,给人以恐怖感。

1975年夏天,一辆军车回拉练地点,车上有个姓马的战士和十来个来自友邻部队的军人,职务最高的是一位排长。当这辆军车取近路行驶到一片沙石滩上的时候,发现车前方伏着4条怪物,各有3米多长,猛一看像是鳄鱼,它们张着大嘴向汽车吼叫。汽车被迫停了下来,那些20来岁的小伙子们好奇地下了车想到跟前去看个究竟。可是当他们接近那几个怪物的时候,怪物们不但不跑,反而大张着嘴,露着尖利的牙齿,向着军人们爬了过来。有的士兵叫那位排长赶快开枪打死那些怪物,因为只有排长带着一支五六式冲锋枪。排长却说按部队的纪律,没有上级的命令不得擅自开枪,再说,那些怪物说不准是受国家保护的。排长命令这些士兵分成两组,都挥动帽子、腰带大喊大叫,舞胳膊跳腿地虚张声势,互相掩护着分次往后撤。汽车驾驶员也在轰油门、打喇叭进行配合。汽车改道离开了这里。

一路上,大家都在议论这事。有的说那些怪物是大蜥蜴;有的说蜥蜴不会长那么大,应该是鳄鱼;有的说鳄鱼生活在潮湿多水的热带而不会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有的想起来,那几个怪物的身上,从鼻梁到尾巴尖都长着锯齿状的竖鳞,像是远古时代的恐龙;有的说那不是锯齿状的竖鳞,而是一些大疙瘩。

后来就再没有听人说起过这件事。

关于在沙漠戈壁中遇到巨大蜥蜴状怪物的事,在清代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中有一个记载:俞金鳌提督说,有一次他夜里经过一片戈壁沙滩,忽然看到一个怪物,像人又不像人,身高将近一丈,向他窜扑而来。他急忙取出弓箭,射中了那怪物的胸口,那怪物扑倒在地,旋即又爬起扑过来,他又射了几箭,才把那个怪物射趴下。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个大蜥蜴。那个蜥蜴竟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科学画报》上曾刊登过一位西方未来学家的文章,内容是预测三千万年后地球上的状况:三千万年后,地球经历过几次巨大的灾难以后,几乎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灭绝了,而只有蜥蜴类动物存活着,并经过长期的进化成为一种新型的智慧生物。

对于在优越的生存环境中生存的人来说,这些话未免太不着边际。但是如果人们到了沙漠的深处,在被描述成生命禁区的地方看到活得那么兴旺的老鼠和蜥蜴,脑海里大约也会蹦出类似的不着边际的想法来。

大漠中的奇异鸟类

鸟类是地球上最自由的物种,它们凭着飞翔的本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能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能够在沙漠深处生活、把大漠当作自己家园的鸟是不多的。

在大沙漠边缘和大漠中的人工绿洲里,有成片的沙枣树林。有一种特殊的鸟就专爱活跃在沙枣林间,当地人称这种鸟为“沙枣鸟”。

沙枣是沙漠地区的常见树种,耐干旱耐盐碱,树叶梭子状,叶长三五厘米,叶面灰绿色,背面长满白色绒毛,按所结实的大小,可分为大沙枣树和小沙枣树。大沙枣树的枣果有人的手指肚般大小,有红、白、黄、四棱等品种,小沙枣有大沙枣的一半大小,品种比较单一。沙枣果肉呈干粉状,耐贮存。大沙枣味甜,稍带酸涩,果肉厚,可以作为人的副食,缺食的时候还可以做为主食;夏天,把沙枣熬成汤,用纱布过滤掉渣滓,就制成了一种甜中带酸的清凉饮料。小沙枣味略偏酸涩,且肉薄,是饲喂羊、牛、驴的好饲料。沙枣树是沙漠环境中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在大漠中也有许多野生的沙枣林。沙枣树在每年五月开花,花香极其浓郁,甚至能使人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蜜蜂以沙枣花为蜜源酿成的沙枣蜜,是蜂蜜中的上品。

沙枣鸟的体形优美,如黄鹂和夜莺,叫声清脆洪亮。这种鸟以沙枣为食,当它们把有枣核的粪便一起排到湿地上以后,就等于为沙枣树播种,野生沙枣林的繁殖和成林大都是沙枣鸟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结果。

沙漠中有一种沙鸽,与家鸽差不多大小,以捕食沙生植物的种子和小蜥蜴为食,偶见一双一对地依偎在沙丘顶上做“天下只有你和我”状。沙鸽的脚上有蹼,但不是像水鸟那样的全蹼,而是在爪趾之间有肉膜连为半蹼。这显然是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而使身体变异的结果,脚上的半蹼可以使它们的脚不陷入沙中。沙鸽善跑不善飞,沙地上经常留下它们一溜溜长长的爪印。

与沙漠为伴的人说,沙鸽的肉火性非常大,人吃了沙鸽的肉会浑身燥热得发疯,阳气旺盛的人是不能吃沙鸽肉的。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有一种叫声十分清脆悦耳的鸟,是百灵鸟家族的一种,比麻雀大、比斑鸠小,羽毛上布满麻斑。这种鸟不善于营巢,喜欢把老鼠洞当作自己的窝。老鼠善于打洞,红柳丛下、芦草根部、碱壳下面到处有老鼠打的洞。沙漠百灵就找一个老鼠洞住了下来,而老鼠也很大度,不但默认了这个殖民者入侵的合法性,还与这个异类相安无事、和睦相处。生物学上把这个叫做共生现象。老鼠为沙漠百灵提供了栖身之所,沙漠百灵帮助老鼠寻找食物,并以它们的空中优势为老鼠提供安全预警服务。到了冬天,鸟和鼠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倒像是一对虽然长像不同但心心相印的恋人。

《山海经》中有一段叫做“鸟鼠同穴山”,曰:“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其描述的该山方位是西方,距离是一万七千二百里;《山海经》是以陕西、河南一带做为中心的,从方位与距离上看,所述应该是发生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事。

达里雅布依人的婚礼要举行三天以上

达里雅布依人是隐居在克里雅河下游沙漠深处的一个维吾尔族群落。

达里雅布依人在以前就一直拒绝走出大漠。他们认为他们的家乡是真主赐给的最好的土地,离开了家乡就会失去一切。

每天早上,羊出了圈以后,达里雅布依人就没有多少事可干了,就开始听收音机。自从有了半导体收音机以后,每个人都有一架这种可以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的收音机,从早到晚地开着,不管里面在说什么唱什么,只要是有声音就行,哪怕是噪音。

达里雅布依人因为从不走出大漠,而外面的人又不愿意进来,这就迫使他们在现有的族群中缔结婚姻。按维吾尔族的传统,凡是吃过同一个女人的奶的男女,不得结婚。但是达里雅布依每一家都相距很远,一家的孩子是不可能吃得上另一家女人的奶的,所以他们的家庭之间就可以相互通婚了。200年的内部通婚,造成了普遍的近亲结婚,亲缘最近的到了堂兄妹结婚。因此,现在的达里雅布依人相互之间全是亲戚关系。

也许是自然选择和大漠深处的严酷环境锤炼的结果,达里雅布依人虽然近亲结婚,但他们中的怪胎、智力障碍、先天性残疾、遗传缺陷者却很少,身体素质和智力状况基本正常。

为了有充足的放牧空间,户与户之间都相隔着很远的距离,从最南头的某亲戚家到最北端的某亲戚家串门,骑着驴要走二十多天。尽管如此遥远,走亲戚仍是达里雅布依人最热衷的活动。

令他们达到最高兴奋点的事,是婚礼。

因为大家都是亲戚,哪个小伙子该与哪个姑娘成婚,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婚事就在串亲戚中商定了。男女双方的婚期定下来以后,要提前二十天到一个月把消息发布出去,以便让所有的亲戚都能得到消息、都能来参加婚礼。不过,关于婚礼的消息总是传得最快的。第一家把消息传给了第二家,这一家人就像自己要结婚一样地兴奋,立即把消息传给了第三家第四家。就像水面上的波纹一样,婚礼的消息迅速就传遍了整个达里雅布依。于是人们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准备行装,焦急地等待着该上路的时间。许多家庭这时候都进入了一个家庭关系紧张而微妙的时期,因为家里不得不留下几个人维持家政,人人都想去参加婚礼,就像城里的官员们都想出趟国一样。在这种时候,难免就会有些明争暗斗或者伤心痛哭以及心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