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新疆
23341200000021

第21章 古老的音乐宝典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的主要意思是“大型套曲”。在维吾尔族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和文化意义的词语,也可以把它看作维吾尔族民族文化心理的载体。当年叶尔羌汗国的音乐家喀迪尔·叶尔羌在诗中这样写道:“当我弹起心灵的琴,我的心底就是无际的乐园,那迷人的歌像百灵飞窜在麦西热甫乐曲中间。十二木卡姆套曲像是十二个月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田,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万众欢乐的源泉。”

“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以《十二木卡姆》为主干,还包括《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等多种地方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的代表作品,流传于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地区。《十二木卡姆》由12个大型套曲组成,每套木卡姆都有自己的名称和旋律风格,而且每套木卡姆都由“琼乃额曼”(系列叙咏歌曲、器乐曲、歌舞曲)、“达斯坦”(系列叙事歌曲、器乐曲)、“麦西热甫”(系列歌舞曲)3部分组成,各容纳乐曲或歌曲20~30首,完整地呈现一个木卡姆需要2个小时左右,演唱全套《十二木卡姆》需要24个小时。在过去,民间木卡姆艺术家常常彻夜不停如醉如痴地演奏和吟唱木卡姆,从一个黄昏唱到另一个黄昏。《十二木卡姆》的唱词中既有民间歌谣,也有中世纪古典文人的诗作,其内容既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也有对命运的感叹,以及人生哲理、乡间俚语、民间传说、曲折的故事。

凝聚维吾尔族劳动人民乐舞精华的木卡姆音乐,以它那丰富优美的旋律,深邃生动的唱词,载歌载舞的形式,世世代代熏陶着维吾尔族人民。在十二木卡姆中,流传比较广泛的多为歌颂和赞美爱情之歌,其间充满了热恋、忠贞、思念之情。如“我的心向往你的爱,请给我心灵爱的美酒。哪怕是给予我一小滴,喜悦会涌上我的心头。情人的爱镌刻在我心上,留下永久的花的芬芳,我无法摆脱爱的痛苦,只好用歌声来倾诉衷肠。”还有一些不乏诙谐幽默,如“你眉毛黑黑,你秀发飘飘,你思念我时,是否把眼泪掉?我是你的,不是你的是谁的?你要花钱我是钱币,你要使唤我是奴隶。”

《吐鲁番木卡姆》主要流传在东疆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与《十二木卡姆》不同的是,在一些《吐鲁番木卡姆》乐章中,可以见到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舞“纳孜库姆”表演;此外,用由苏乃依(唢呐)、纳格拉(铁壳鼓)构成的吹鼓乐队演奏全套木卡姆,也为吐鲁番地区所独有。

在《吐鲁番木卡姆》中,有这样一段:“天上的星光一闪一闪,那是簇拥着月亮的花瓣;乖巧可爱的黑眼睛,姑娘啊,你是恋人的心肝宝贝。我的这位情人你见过没有?她从上到下多么匀称妩媚;她亭亭玉立在花树间,那张小嘴像朵玫瑰花蕾。此刻我已来到你家门前,渴望见到你美丽的容颜;往来徘徊不愿离去,我已对你深深地迷恋。”

如果用玫瑰来形容十二木卡姆套曲所表现的史诗般的爱情,那么这首名为《且特克第三歌》的玫瑰花只能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朵中的一枝。

《哈密木卡姆》主要流传在地处新疆东大门的哈密市和伊吾县。哈密自古以来一直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要冲,因此在《哈密木卡姆》中,可以更多地看到维吾尔族传统乐舞和漠北草原乐舞、中原汉族乐舞的互相影响。《哈密木卡姆》的主奏乐器“哈密艾捷克”,在造型、演奏方法等方面都和中国古老的“胡琴”相接近。

《刀郎木卡姆》主要流传在“刀郎地区”,即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两岸,以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巴楚县和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为中心。《刀郎木卡姆》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刀郎人群体创造的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以高亢、奔放、苍劲、粗犷、真挚为特色,演奏乐器主要有卡龙琴、刀郎热瓦甫、刀郎艾捷克和数量众多的乃额曼其达普(小手鼓)。

《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于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