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新疆
23341200000022

第22章 阿肯与长调的草原盛会

哈萨克族属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类型。歌伴着草原人出生,歌又送草原人归于永恒,使其一生与歌为伴。可以说,歌是哈萨克族的第二语言,凡是可以用话语表达的意思和情绪,都可以用歌来表达;凡是话语无法表达的意思和情绪,也都能用歌透彻而准确地唱出来。只要大家聚在一起,就会弹着冬布拉唱起歌来。

哈萨克族中有一些人歌唱得特别好,他们在各处聚会都会受到热情邀请,被称为“阿肯”。不能把阿肯简单地理解成民间歌手,他们应当是哲人、诗人、艺术家。阿肯们相聚举行的演唱会叫“阿肯弹唱大会”,是草原上最高水平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盛会。

阿肯弹唱会最常见的节目就是阿肯们的对唱“阿依特斯”。

阿依特斯具有比赛性质,常常能分出个胜负高下,这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敢于与别人对唱的往往不是等闲之辈,于是乎对唱双方你来我往,难分难解,从艳阳高照唱到黄昏,又从夜幕降临唱到月朗星稀,把游牧民听说过的、没听过的、想听到的、难以想象的都唱个遍。歌唱者唱得过瘾,听者听得入迷。“阿依特斯”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在没有收音机、电视机和报纸的过去,是一次文化大餐、精神大餐、知识教育的大餐。这也是“阿依特斯”与一般民歌相区别的地方:它的文化容量更大,传播的信息更多,抒发的情绪更丰富细腻,形式更自由奔放。

在阿肯弹唱中还有一种形式叫做“铁尔麦”。铁尔麦意为“撷取精华”、“精选”、“集粹”,是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或其它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演唱的一种“劝喻歌”。铁尔麦的内容是传播生活哲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劝诫,对不良言行进行讥讽和批判,传播各种有益的知识(比如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理念(比如进步发展的理念等等)。为了使铁尔麦演唱更加多彩,也需要调动诙谐和幽默的手法,但是不唱低俗的段子,也不特意演唱滑稽小品,而是用富于智慧的比兴和讽刺手法。

蒙古族的民歌分长调和短调两大系列。长调歌曲声调悠扬深沉,长于表达缠绵的情绪和深邃的情感与思想,有着极其浓郁的草原气息。2005年10月,经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联合申报,长调歌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长调歌曲一般较长,据说曾给王爷府唱歌的长调大师那木佳,在一次骑马远行时,80千米的路上不停地唱,唱的却只是3首长调歌,而且没有重复,唱得荡气回肠。

短调民歌轻快活泼,可以即兴填词,多表现日常生活的情景与感受,往往与舞蹈相配。但是无论长调和短调,从歌词内容上可以划分为情歌、生活歌、历史题材歌、劳动歌、颂神歌几类。

草原游牧民族几千年以来孤独地面对着草原、戈壁、荒山和多变的苍天。当他们感到有许多情感需要宣泄的时候,就会对着无边的旷野放声而唱,于是练就了一副天生的好歌喉。蒙古人几乎人人都是歌唱家,人人都能把歌唱得荡气回肠。

蒙古人的歌从大自然中来,充满了大自然律动的神韵。在遇到春旱的时候,春草返青晚,牲畜没草吃,偏偏这时候又是母畜产羔的季节。有的母畜为了自己活命,会拒绝给小羔喂奶。在这时候,蒙古族妇女们便对着母骆驼、母羊唱起了长调,劝说母畜们承担起苦难,负起哺育儿女的责任。这叫《劝奶歌》,专家们把它列入“劳动歌”类别中。母畜们听着《劝奶歌》,不知不觉间眼里滚出了泪水,默默地叉开后腿,让小羔们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