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和开斋节是******的传统节日。
******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10来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活动也异常多彩。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玛舞。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信仰******教的民族另一个重大节日是“肉孜节”,也叫“开斋节”,在古尔邦节前的70天。开斋节前的一个月内,信教群众实行斋戒。当见到新月升起来的时候宣布开斋,人们以极高的热情庆祝开斋节的到来。
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春节是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禾草喷绿的时候,时间在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春分节开始,到清明节结束,称为“诺鲁孜”。从时间和景色上看,这个“春节”更贴合“春天的节日”这个名称。
诺鲁孜节是踏青的节日,人们要走出家门,到野外遛达遛达。一群平常说得来的朋友相约在一起,抱着乐器、提着用餐布包着的吃食,走出家门,走出城镇,走到野外的草地里,找个地方围个圈坐下,铺开餐布,摆好美味佳肴,弹起了乐器,大家放声唱起歌来。有人会趁着唱歌的间隙,动情地朗诵着自己新写的诗。除了歌舞享誉天下以外,维吾尔族还是一个诗的民族,大家爱写诗、爱听诗,每次聚会都少不了有人自告奋勇地朗诵自己新写的诗。《诺鲁孜节之歌》没有直接倾诉情思,它是诺鲁孜节的时候作为开场曲来唱的,歌中唱道:
没有度过严冬的百灵
就不知道春天的珍贵,
没有受过苦难的情人
就不知道爱情的可贵。
虽然没有诺鲁孜冬天依然过去,
但是有了诺鲁孜春天就更加美丽。
小伙子和姑娘们最喜欢诺鲁孜的来临,
他们在小河边歪戴花帽,
耳朵上插着红玫瑰。
就连穷苦的人都要放开喉咙唱歌,
就像一只老母鸡刚刚孵出了一窝小鸡。
喜欢有事没事就欢聚一堂的维吾尔人,有了诺鲁孜这么一个绝好的聚会由头,自然不会放过。他们还要在家里举办“奥图鲁希”(聚会),邀请朋友们到家里来热闹一番。在诺鲁孜节的家庭聚会上往往会有这样一个节目:大家给圈子里最有表演天赋的一位朋友反穿上白羊皮大衣,脸上用棉花粘出雪白的眉毛和胡子,把他打扮成寒冬老人。寒冬老人边舞边唱,他大多唱一些幽默歌曲,或者即兴编一些当面揭短的歌词唱出来。
寒冬老人的表演在引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会招来众怒,大家一哄而上,冲上去扒下寒冬老人的大衣,撕下他的“棉花胡子”,给他套上单衣。有人会大声说:“冬天走了,诺鲁孜来了,祝愿春天带给我们幸福!”
大家会一起高声附和,聚会又在欢歌笑语中继续下去。
塔吉克族的诺鲁孜节称为“肖贡巴哈尔”。这一天,大家推举一位长者作“肖贡”,大意是春天的使者,由肖贡带领着大家,四处探亲访友,向所有人祝贺春天的到来。
哈密诺鲁孜节也叫“阔克麦西热甫”,就是“青苗麦西热甫”之意。哈密维吾尔族农民的祭青苗仪式是发展与保留得最完整、最富文化气息的诺鲁孜庆典活动。
还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村里品德高尚、家境富裕的人家就用麦粒育出一盘青苗。在春分节这天,村民们请出这盘青苗,载歌载舞、牵着肥羊在村街上巡游,庆祝春天的到来。青苗传递到另一家,这一家的主人郑重地迎接青苗,精心侍养;村里德高望重者向主人与前来送青苗的村民祝福,大家唱歌跳舞祝贺。
清明节这天,大家选出一位清纯漂亮的女孩当春姑娘。大家将柳条抽去枝骨做成柳叶冠戴在春姑娘头上,同样戴着柳叶冠的小男孩抬着春姑娘向人们祝福,人们向春姑娘献上杏花和桃花。大家围坐在柳园之中举行歌舞娱乐活动。
在大家热热闹闹庆祝春天到来的时候,一部分人要到水渠边,将那盘青苗撒进渠水里,再来到田边,象征性地往田里撒一些麦种。而一群主妇们则在树林中架起大锅为大家煮春节饭。春节饭是用麦、玉米、青稞等煮成的五谷八宝饭,盛在馕上让大家一起吃,以此祈求和祝愿当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初雪节是一个奇特有趣的节日。新疆南部气温高、空气干燥,绿洲中平均年降水量只有30多毫米,夏天很少下雨,所以新疆南部的人大都没有雨具,因为基本上用不着那玩意。冬天的时候也极少下雪,好不容易下一场雪,大家都很兴奋。而北疆则雨雪丰富,每年的第一场雪飘下,总给人以浪漫的感觉。
维吾尔族人喜欢鲜艳的颜色,比如红、黄、蓝三原色的搭配,也喜欢舒适的绿色和赏心悦目的白色。他们认为洁白的雪是纯洁和浪漫的象征,因此在第一场雪降下的时候,他们要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初雪带来的美好和欢乐。
初雪节的节日内容是固定的,那就是一种叫做“投雪笺”的活动。
投雪笺,维吾尔语叫做“卡尔勒克”。第一场雪一下,就会有几个人凑到一起,商量着给他们的一位朋友写一封联名信,信中首先要以白雪的降临为由,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幸福,然后要求收信者以初雪节的习惯承办一次聚会。
信是用诗或类似于诗的韵文写成的。其中的一个雪笺是这样写的:
在瑞雪降下的时候我们送上了这封信,
如果是在下雨的时候我们会送去绣花的绸巾。
看到这封信你就知道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用快乐使冬天也变得繁花似锦。
接下来,用一般的书面语言写道:请于某某时间举办一个聚会,聚会上应当有歌有舞并有姑娘们参加等等。然后又继续用诗体语言写道:
祝愿你没丢失聪明和机警,
当场抓住送信人毫不留情;
染黑他的眉毛涂红他的脸,
就算我们输了而你则得胜。
如果你让送信人回到家中,
就请你立即履行以上约定;
在那个欢乐聚会到来之日,
你要在大门前把我们相迎。
假如你仍然那么慷慨心诚,
宰一只肥绵羊把心意表明;
假如你刚好手头不太宽裕,
餐布上可以只放一头圆葱。
最后一句话并不是一种变相的威胁,这是一句诚恳的话。投雪笺的活动不是为了敲别人竹杠,而是为了把沉郁的冬天变得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和希望。因此并不让对方为难,允许他量力而行。到了聚会的时候,哪怕只有馕和茶水,大家也不会有怨言,聚会仍然会充满了欢乐。
雪笺写好以后,这几个朋友就从他们中间选定一个合适的人把这封信送到收信人家里去。送信人要机智敏捷,万一在放信的时候被对方发现了能脱身而逃。
送信人要想出一个到收信人家里去的借口,这个借口不能是恶作剧的,不能引起对方怀疑。送信人靠着这个借口到了收信人家里,在言谈之中趁对方不注意,将雪笺放在对方一时看不见的地方,就赶快借故告辞。如果到了门外,收信人仍然浑然无知,送信人会大喊一声:“卡尔勒克开特待(雪笺来了)!”之后撒开腿、骑上马、蹬上车或者开动摩托就跑。
初雪节是个大家熟知的民俗活动,所以每年第一场雪一降,人人都很警觉,到家来的客人不管是谁,一举一动都被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送信人想把雪笺留下,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常常是刚刚把雪笺投下就被收信人当场逮个正着。有时候收信人预先布下了圈套,在送信人往家里逃跑的路上,中了收信人设下的埋伏,被当街逮住。
但是也总有一些机智敏捷的送信人成功地投下了雪笺;那么收信人就认真地去筹办那个约定的聚会了。
投雪笺看起来像是个大孩子们玩的游戏,但都是在成人中间进行,而且充满着喜剧色彩,这正是维吾尔族人民族性格的一个写照。
“那达慕”是蒙语“游玩”的意思,蒙古族人的那达慕大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全民族性的民俗节日。传统的那达慕节在每年的农历6月4日举行,据说这个节日的起源与成吉思汗有关。
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之后,为了让西征的子弟们放松一下身心,下令在西域举行游艺大会。后代人以此为先例,每年举行大型的射箭赛马比赛,后来内容不断完善,增加了摔跤、下棋、说书、歌舞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那达慕大会又增加了放映电影、文艺演出、商品展销等内容。
草原上的人居住分散,聚一次不容易,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总要祭拜一下敖包。敖包就是草原上的石堆,据专家论证,蒙古族的祖先曾经是山林之子,以后走出大山走进无边的草原,他们无法带走山林,却带走了对山林的崇拜,祭敖包也就是祭山神的遗风。敖包分地界敖包、族群敖包、礼仪性敖包和神祗敖包四种,每个部族、群落、部落、小部落直至各氏族都有自己的敖包,甚至有的富户还有自己的家族敖包。
祭敖包早于那达慕的活动,那达慕大会是由“祭敖包节”发展而来,扩大成为草原上规模最为盛大、内容最为丰富多彩的节日。
塔吉克族的皮里克节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皮里克”直译成汉文是“灯芯”或“灯”,应译为“灯节”。但是此节所用之灯,并非通常概念中的灯,而是将浸油的棉花缠在干草棍上做成的油烛;其用途也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避邪祈福、追祭亡灵。
塔吉克族在接受******教以前曾长期信仰拜火教。拜火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原始宗教,它赞美、膜拜火,认为火是有灵魂的、是可以与之沟通的,通过某种仪式,火就可以为人驱除灾祸、带来幸福。万物有灵就是多神论,这是******教所坚决反对的。但是塔吉克族在接受了******教以后,对火的崇拜依旧,只是用******教的祈祷和诵经取代了原来的咒语,祭祀的时间也改成了******教历。
油烛节一共持续两天,第一天是“家里的皮里克”,第二天是“墓地皮里克”;时间在******教历的8月14、15两天。第一天夜晚来临后,人们将点燃的油烛插在一只盛满沙子的大盆中,家里人围坐四周,家长挨个点名,以确保家里人都在场;全家人对着油烛虔诚祈祷,以求消灾降福。祈祷仪式结束后大家分食节日食物。
第二天,邻里亲朋互相串门拜节,主人家会以点心招待。既然是节日就少不了歌舞娱乐,跳鹰舞和刁羊是常见的活动。
各家各户为夜间举行的“墓地皮里克”准备食物。下午日落时,大家聚在墓地上,点燃墓地油烛,一起怀念、赞美和祝福死去的亲人,并将食物祭献给他们。追祷仪式完毕,来同一个墓地上祭祷的人将带来的食物集中在一起,由德高望重者平均分配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墓地皮里克”结束后,家家户户屋顶上燃起火把油烛,孩子们在户外生起篝火尽情嬉戏玩闹,高原上处处篝火熊熊。
皮里克节也叫“巴罗克节”,这个节日在绿洲维吾尔族聚居区也有,但只过一天。
蒙古族的祖腊节也称燃灯节,是为纪念藏传佛教黄帽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圆寂而形成的节日。这个节日受到新疆蒙古族的格外重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民俗节日。
祖腊节在每年的农历10月25日举行,用点燃长明灯的方式向佛祖祈祷,求佛祖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节日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芨芨草棍缠上浸了酥油的棉花做成灯芯,要准备100根以上的灯芯,在自家门外东南方100步左右的地方用石头堆起一个祭台。节日那天的晚上,各户将油烛灯放到祭台上,从长辈起依次点燃油烛灯,向祭台叩头拜祭,按顺时针方向绕祭台三圈。因为祖腊节是以点燃油烛灯为特征,故这个节日的汉语称呼为“燃灯节”。届时草原之夜到处灯光闪烁,蔚为壮观。
祖腊节也被视为降生节,节日之后,所有的人都长了一岁,类似汉族人过了春节都长了一岁一样。
节日到来的时候,亲朋好友互相宴请,共度节日。平日里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难以相互往来的亲朋好友们,这时欢聚在一起,唱起短歌长调,讲述着古老或新鲜的故事,亲情洋溢,也是一个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