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新疆
23341200000031

第31章 叫板“天下第一名山”

按常识,“天下第一名山”应当是五岳之首的泰山,但本书作者不以为然。你问小学生“你都知道哪些山?”除了当地的山以外他恐怕也说不出什么山,很难说到泰山。但他们却大多知道火焰山,因为他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

这种情况往上推一代、两代,大多是在幼儿时期和小学三年级之前就接触了《西游记》故事,知道了火焰山,而到了小学五年级或初中学地理课以后才知道三山五岳和泰山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故事中的内容要比课本里的知识记得更牢。如果承认我的这个逻辑,从流传的广度(也就是影响力)上讲,“天下第一名山”不是泰山而是火焰山——所谓“名山”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相当多的人知道这座山。

因为距乌鲁木齐较近,到新疆旅游的人,出了乌鲁木齐往往就会直奔吐鲁番而去。游吐鲁番不能不游火焰山。出吐鲁番城往东行不远,公路的北边就有一道红色的山体横亘于广阔的青色戈壁之上,犹如燃烧于天地之间的熊熊火焰,这就是火焰山。它的山体像烧红的颜色和蒸腾的火焰,其上寸草不生,成为中国西部一大奇观。若把火焰山的照片稍加处理,就能“制造”出一张火星景色照片来。

生活在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人,是西域高昌回鹘的后裔。在他们中间还流传着另一种关于火焰山的传说——“哈拉和卓斩恶龙”。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巨龙经常从天山的深处窜出来,摧毁绿洲里的树木和庄稼、吞噬人员和牛羊。巨龙口喷烈火、吼声如雷,所到之处玉石俱焚、尸横遍野,居住在吐鲁番绿洲中的人饱受其害。这时候,哈拉和卓来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哈拉和卓挥剑将恶龙砍为7截。死去的恶龙变成了火焰山,哈拉和卓砍下的7剑变成了火焰山的7条山沟,其中有3条最为著名:西边的葡萄沟、东边的吐峪沟、中间的木头沟。

火焰山全长98千米,南北宽9千米,山体平均高度约为500米,海拔最高处为812米。它是古老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和目的地,隐藏在火焰山葡萄沟中的农耕文明、木头沟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和吐峪沟中的古代多元文化交汇的秘密,不但令人着迷,还像蕴积的泉水,不断滋润着现代的文化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