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新疆
23341200000035

第35章 土崖上的民居和中国最大的清真寺

喀什最古老的居民区是建在一片土崖之上的。这片土崖是地质年代沉积在那里的黄土,以后又成了古河道的岸崖,在这片岸崖之下是从喀什城中心流过的吐曼河。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居民区被称为“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好像一个巨大的泥土搭建的城堡,似乎有人将土块随意地搭垒起来,一座座房屋相互簇拥,按现代流行的城市规划来理解,“高台民居”显得那么凌乱、仓促,然而这正是古城的韵律,充满着人间的温馨和文化气息。“高台民居”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450多人,全都是维吾尔族。

1000多年前,这里是喀喇汗王朝的中心,据说此地虽然地处高危之处,但因为有九眼泉而成为“真主恩赐的宝地”。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宅院不断扩建,寸土寸金,有些人在修二楼时,将楼延伸出去在空中寻找扩展的空间,跨过小街小巷搭建到对面,这种颇具创造性的建筑形式逐渐被推广开来,以至楼接楼,屋连屋,最后横空搭建为过街楼,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像立在小巷内的炮楼或是碉堡的悬空楼。然而在这样貌似没有章法的建筑布局中,人们的生活却井然有序、静谧而安详。

从“高台民居”走出来,就是艾提尕尔广场。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市中心,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扎尔后裔在此建起一座小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后经重修扩建,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进门后即为宽大的寺内广场,与寺内广场相连的为宏大的礼拜寺和讲经堂,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是中国******式建筑的经典之作。

艾提尕尔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舞的场所。每年古尔邦节大聚礼的时候,清真寺内和寺外广场上会聚集十几万人,乐师们在礼拜寺大门顶上吹起苏奈依(唢呐),敲起纳格拉(铁壳鼓),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男青年会跳起“萨玛”舞,场面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