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新疆
23341200000037

第37章 乌鲁木齐: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是新疆多民族共同生活的聚集地,是展示新疆多元文化最大的窗口。

按目前流行的说法,“乌鲁木齐”是蒙古语“美丽的牧场”的意思。此意应当是13世纪以后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在乌鲁木齐一带游牧时候的名称。

乌鲁木齐市所在地,当年是乌鲁木齐河的河谷地带,近河处有一些沉积的黄土,有的地方古树参天、野草茂密。河谷以外的地方是青灰色的硬石戈壁。在久远的洪荒年代,有些平缓的地方沉积了一些黄土,上面长满野草或杂树,从中国西北部地区迁来的农民或者军队中被遣散的老兵们,就在这些荒地上开荒种地渐渐形成了一些小村落,诸如“高家庄”、“九家湾”、“八家户”一类。准噶尔部控制新疆的时候,在九家湾筑有土垒城堡。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3月,征讨准噶尔部的5000名清军把军营驻扎在九家湾土垒城堡,并在北面的一座土山头上修筑庙宇,因其墙覆红粉,故称“红庙”。纪晓岚曾这样描述:“乌鲁木齐旧城在今城北四五十里,已将近孤木地屯,厄鲁特人能道之,今地俗称红庙子……”由此可知“红庙子”是乌鲁木齐最早的汉语名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这个土垒之北,也就是乌鲁木齐老城所在地,修筑驻扎大量驻军的汉城,乾隆皇帝“赐以名嘉迪化”。在建立军政合一的伊犁将军府统辖新疆事务以后,迪化归甘肃省管辖。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迪化逐渐成为一个商业城市。

公元1884年,清朝军队在平定了阿古柏侵略战乱之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的治理,在新疆建立了省级行政机构,设在新疆的军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转到迪化,迪化遂成为省会。其城周扩展13里,在城里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衙署、庙宇和亭台楼阁,此后“繁华富庶、甲于关外”。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改称“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迅速扩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老城区以外有着广阔的戈壁荒滩,有充足的空间供城市迅速扩展,乌鲁木齐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并展现出她的现代美。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的枢纽,更是新疆多民族共同生活的聚居地,是展示新疆多元文化最大的窗口。乌鲁木齐市中心南侧的二道桥地区,是以维吾尔族文化为特色的商业街区,现在已成为定点旅游区。

在乌鲁木齐城南20多千米的地方,有一处“亚洲地理中心”的大型标志建筑群,是经过科研单位测定的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点,乌鲁木齐也因此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