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生创业狂
2348400000016

第16章 马克扎克伯格:一路向前(8)

扎克伯格与莫斯科维茨将自己在弗罗里达的公司权益转让给了新公司,这样一来,萨瓦林注册的那家公司便成为一个空壳。在新公司:扎克伯格占股51%,萨瓦林占股344%,莫斯科维茨持股比例上升到681%,肖恩•帕克为647%。所不同的是,萨瓦林的股权只是普通股据《Facebook效应》一书披露:爱德华•萨瓦林的股权属于普通股,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肖恩•帕克的股权则属于结构性防稀释的优先股。后来,经过几轮融资,爱德华•萨瓦林的股份被严重稀释,不足10%。萨瓦林一怒之下将扎克伯格告上法庭。最终,爱德华•萨瓦林得到一大笔财富,同时作为联合创始人被写入公司历史,并获得了7%的股份。。

作为联合创始人,萨瓦林对Facebook重组一事毫不知晓。他事后对此大发雷霆,径直冻结了佛罗里达公司的账户。当时Facebook正值关键时刻,萨瓦林切断公司财源导致运营濒临停滞,几乎相当于毁灭性的打击。扎克伯格不得不自掏腰包,两人之间的裂隙加深了。

相比萨瓦林,扎克伯格与肖恩•帕克更加亲近。这不仅出于个人喜好,或者帕克比萨瓦林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本质不同。萨瓦林自始至终都把Facebook当做一门生意,他在骨子里是一名精打细算的商人,盘算中从前期投资中获得收益,这样的人,可以共富贵,难同患难,一旦形势转恶,就可能甩手走人;肖恩•帕克则不同,某种程度上,他对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执着不输于扎克伯克,他吃过投资人的亏,懂得什么对一家成长中的小公司更重要。

帕克与萨瓦林的根本区别在于眼光远近,在这方面,扎克伯格与他的观点相一致。出于对公司远期利益考虑,以及规避风险的本能,在帕克与萨瓦林之间,扎克伯格其实已做出选择。

理性看待初始股

2004年夏天,由于学生放暑假,Facebook用户增长量有所放缓,但仍增长到20万。扎克伯格预见到秋季开学后将爆发新一轮增长,他无法估算增长幅度,但直觉告诉他,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暑假结束后,扎克伯格与莫斯科维茨留在了加州帕洛阿尔托,其他人则回到哈佛校园继续未竟的学业。两年前,18岁的扎克伯格曾经拒绝了微软的200万美金和高薪工作,入读哈佛计算机系;而此时,为了Facebook的未来,扎克伯格果断放弃了哈佛指日可待的学业。

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全美各地大学纷纷要求加入Facebook,一些狂热的学生甚至直接到帕洛阿尔托的总部去请愿。在业务扩张的压力下,Facebook服务器已不堪重负,扎克伯格一筹莫展。掌控财政大权的萨瓦林拒绝解冻账户,扎克伯格不得不继续垫钱。他还从父母那里借来6万美元,用以维护服务器,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如果不增加服务器,Facebook有可能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