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生创业狂
2348400000033

第33章 谢家华:35岁成为亿万富翁(5)

他们为这个程序取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网络链接交换”,即“链接交换”公司雏形。

程序完成后,他们发邮件给了一些小网站,向它们介绍“网络链接交换”,并希望它们可以免费试用,多数网站很热情地接受邀请。于是,就像预想的那样,这些网站上开始出现对方的自动广告,一段时间后,各家网站点击率迅速上升。关于“网络链接交换”的消息传开了。

这一次,谢家华和衫杰没有急着赚钱,他们决定先把公司的规模提升上去。随着名声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网站到他们的系统注册。两个人通宵达旦地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空余时间,不是忙着维护系统,就是忙着回复客户邮件。他们忙得晕头转向,却沉浸其中,不亦乐乎。

5个月后的一天,谢家华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专程从纽约赶来的客户,邀请他和衫杰共进晚餐。

这个叫蓝尼的商人对谢家华和衫杰手头的事业似乎早已摸透,相比在“链接交换”系统做广告,他对直接收购更感兴趣,并当场提出一个自以为颇具诱惑力的价码:100万美元。

两个年轻人没有立即答复,他们怀着忐忑而兴奋的心情度过了随后几天。要知道,“链接交换”才成立不到半年,眼前就出现了一个百万美元的收购机会,对任何一个欠缺资金的创业者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然而,谢家华和衫杰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馅饼”冲昏头脑。他们认为事业才刚开始,潜力尚未被完全开发,未来的商业价值一定比现在大,以区区100万美元卖出去显然不够明智。作为拒绝的理由,他们将价格提高到200万美元,被蓝尼拒绝了出自谢家华自传《三双鞋:美捷步总裁谢家华自述》,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10年版。。

这笔不了了之的收购坚定了谢家华和衫杰的创业信心,随后,他们全力投身“链接交换”公司。

为了应付日益扩张的业务,他们不得不招聘人手。通过朋友推荐,一个名叫阿里的工程师成了第三个成员。三人聚在旧金山租赁办公室,然后分头行动,邀请各自的朋友加入,团队迅速成长起来。

拒绝2000万收购的底气

1996年年底,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这个年轻人安排了一次会面,表达了收购意向,出价2000万美元。

听到这个数字,谢家华第一反应就是震惊,庆幸“5个月之前没有把公司卖掉”。短短五个月时间,公司价值上涨了20倍!2000万美元显然具有足够的诱惑力,谢家华、衫杰和阿里花了好些天才镇静下来。

在卖与不卖之间举棋不定之际,谢家华将想做的事情列了一个表格。他发现多数事物,凭借目前财力能够消费得起,如果卖掉“链接交换”公司,并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而由于“太热衷经营发展自己的事业了”,卖掉“链接交换”公司之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重新创办一家公司。但是卖掉这个自己喜欢的公司,然后再用那笔钱创办一个新公司的做法似乎有点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