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生创业狂
2348400000035

第35章 谢家华:35岁成为亿万富翁(7)

一旦创始人对公司不再留恋,就很少有谁能阻挡收购。1998年11月的一天,微软从竞标中胜出,以265亿美元收购“链接交换”。作为附加条件,三个创始人谢家华、衫杰和阿里至少继续留任一年,期间每人都将获得一笔额外收入,谢家华可以获得高达4000万美元的收入,但如果中途退出,不仅分文不得,还得倒赔800万美元。他心想,“坚持完12个月就可以了”。

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谢家华并不快乐。他不得不面对那些厌恶的人事斗争,这让他感到像是浪费生命。终于,经过深思熟虑,他放弃了那笔唾手可得的财富,选择追求自己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做出这个决定恐将十分困难;而对于谢家华来说,他已有了足够的钱来度过余生,不必为了4000万美元而“困在微软”,况且,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时间也是一种财富,多数人用这种不可见的财富兑换可见的金钱,而现在,谢家华到了全新境界——为了获得自由掌控的时间,甚至愿意放弃摆在眼前的财富。那么,他会用这些时间去做什么呢?

投资比创业更有风险

红杉资本在“链接交换”的300万美元投资为其带来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回报,同时让谢家华、衫杰、阿里以及“链接交换”的许多员工变为富人。这件事触动了谢家华,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一切有可能不会发生。这件事让他发现了资本高效升值的途径。现在,他成了有钱人,他希望组建一支风险基金,让已有资本再次增值。

此时,谢家华声望正值巅峰,“链接交换”的成功让人们有理由相信,把钱交给这个年轻人不会错。结果,他成功地从前“链接交换”员工那里募集到2700万美元。他把这支基金命名为“青蛙”。

接下来,谢家华与林君叡开始拜访不同的小公司。他们决定遵循“不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策略,将资本分散投资于创业型公司,为有潜力的公司提供种子基金,孵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将股份出售给大型风险投资基金。本着广撒网的想法,他们投资了许多公司和项目,甚至包括一部电影。

为了及时掌握公司发展状态,谢家华与林君叡每周都要和投资对象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处境并给出建议。这项工作占据了他们的很多时间,但必不可少。后来为了近距离地考察这些公司,谢家华在一栋大楼上组建了“青蛙创投孵化器”,然后将这些公司全部搬进来,为它们提供办公空间,并共同享用餐厅、健身房等设施,试图打造一个独立的世界。

谢家华并非“独行侠”,他对团队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在人生的多数时间,他总是希望和朋友们待在一起,分享成功和喜悦,“青蛙创投孵化器”满足了他这个愿望。这项事业如此激荡人心,以至于他们心甘情愿慷慨解囊。结果,在进行了27笔投资之后,青蛙基金资金即将告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