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生创业狂
2348400000036

第36章 谢家华:35岁成为亿万富翁(8)

对投资者来说,资金是信心的来源,是投资的基础,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则将意味着风险。

2000年,在互联网泡沫冲击下,旧金山的创业环境一落千丈。由于没有后续投资,谢家华投资的一些公司倒闭了。到后来,只剩下一家公司。它曾九死一生,历经辗转,终于生存下来。10年后青蛙基金投资回报超58倍,成为表现最出色的基金之一,而这家公司就是最大的利润来源。

它,就是美捷步。1999年,它只是一个怀抱着“成为卖鞋的亚马逊”的梦想的小公司。

有生意,就意味着有活路

青蛙基金成立之初,谢家华在很短时间内投资了20多笔项目,动作迅速,以致青蛙基金一时间成为热点,许多创业者主动登门求助。一天,谢家华接到一个名叫尼克•斯威姆的创业者的电话,尼克说自己创建了一个名叫ShoeSite的网站,需要一笔钱将之发展成一家网上鞋店。

过去一段时间,谢家华听到过许多异想天开的想法,他认为这个点子糟糕透了,因为“没有人会放弃试穿而跑到网上买鞋子”。然而,接着往下听,他被一组数据打动了。尼克•斯威姆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盘托出:在美国,鞋业市场高达400亿规模,其中5%的份额是通过邮购完成的。

每年约有20亿美元的鞋子通过邮购卖出,这意味着未经试穿也能完成销售。联想到早年的徽章生意,谢家华认为网上鞋店的想法也许可行。慎重起见,他决定与尼克见面详谈。

尼克•斯威姆很早就注意到,为了买一双称心满意的鞋子,美国人不得不从一家商店走到另一家商店,一双一双地试穿。这通常会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最后也不见得能够买到合脚的鞋子。因此他想,既然亚马逊公司可以在网上卖书,为什么不能建一个买鞋的亚马逊呢?当时美国已经有了一些网上鞋店,但都不得其法。尼克决定亲自试试,他请人设计了这个名叫ShoeSite的网站,跑到鞋店去为鞋子拍照片,然后将照片放到网上。如果有人下订单,再跑到鞋店去买下鞋子邮寄给他们。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居然奏效了,陆续有人向他买鞋,每周订单量达到2000美元。

谢家华和林君叡还下不了决心。尼克•斯威姆的主意虽然不错,但很显然,他是这一行的门外汉。稳妥起见,他们跟他说,如果能够找到一些对鞋业有经验的人,可以考虑投资。

没过几天,尼克•斯威姆就从一家制鞋公司找到了合适的人。他叫弗雷德,在某大型鞋企摸爬滚打了8年,行业经验丰富,是个有激情、有想法的家伙。弗雷德一眼就看出尼克的经营过于低端,要能说服鞋厂“第三方供货”第三方物供货,也称第三方配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在此案中,第三方是指鞋业厂商,为美捷步的订单客户直接供货,美捷步只是在其中牵线搭桥。,也许可以成功。弗雷德表示如果有人投资,可以考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