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郭台铭与富士康
23690800000058

第58章 领袖:独裁为公(2)

每一个成功者都经历过不为人知的艰辛。当被问及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时,郭台铭感言,今天的成功大多是靠运气,但同时走逆境绝不气馁也是如今能够叱风云的关键原因之一。

郭台铭说,今天所有的成绩都是自己尽力去完成的,但每次做完事情等待结果时,他都会祷告上苍:“老天啊,我已经尽力了,现在就看你了。”他深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工作就是重复。每个人所面临的挑战虽不一样,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当遇到困难时,要如何对待困难。“我会告诉自己:要有自信,打败你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他还常常告诫自己:“人啊,当他自以为成功的时候,就是所谓达到巅峰的时候,那第二天早上醒来,下一步必定是下坡。”

顺境人人有,只有快慢之分、人的区别在于逆境。郭台铭坦言自己是经历了很多失败才累积出的经验。面对如今创业的年轻人,他无法教授其如何避免失败,但却可以给大家一个信心:“当你失败的时候绝不要气馁,绝不要倒下,因为失败的经验是你下一步成功必须具备的智慧。所有的创业家一定要学着面对失败,不要倒下,因为那是对自己最好的历练机会。”

2003年,富士康在龙华举行运动会,其中有一项用圈圈套奖品的游戏。郭台铭率领着一群干部走过,突然停下来,开始玩起套圈圈游戏。一开始,郭台铭用了十个圈圈都没有套到,因为奖品——瓷器表面很滑、于是,他又买了十个圈圈,还是没套上。最后用三十个圈圈,才套上奖品。

郭台铭说,只有具备勇往向前的决心,才能完成目标,“你们这些主管,也要有套圈圈的精神!”他强调主管们也要有亲自下去打仗的决心,站在第一线和员工并肩作战。“有困难才有机会,有挑战才有创新。”

好学总裁

打开每一期《鸿桥》,第一篇基本上都是郭台铭的讲话。质量、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等,郭台铭的讲话涉及内容广泛,而且生动深刻,有理论、有实际、有细节,还非常幽默。

从创业开始的职工培训,郭台铭都是老师,直到现在,差不多每一年的新干班开学,大学生入厂第一堂课,郭台铭都会去讲话。

《鸿桥》曾发表过一篇《听总裁讲课》的文章,实际上那不是一次正式的讲课,而一次非常随便的质量讨论会,郭台铭正好路过,对大家的话题很感兴趣,就讲起了自己的观点,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让员工们惊奇的是,郭台铭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讲非常具体、专业的技术细节。富士康这么多产品,对每一个产品的技术细节都这么了解,即使是技术工程师也难以做到。

每次坐飞机,郭台铭除了在座位上稍微闭闭眼,大多数时间是在读书看资料,坐飞机的时间成了他读书学习的时间。郭台铭坐飞机的时间很多,积累起来,学习的时间就不少。

郭台铭的学历是中专毕业,后来日积月累,学会了英语和日语。

1997年,郭台铭对公司干部演讲《21世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第一条: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宏观知识。“对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我们只要求他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精通,但对领导干部来讲,仅有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宏观常识,包括对各种学科的了解和对技术潮流的掌握以及对市场脉博的把握,绝不能出现搞连接器的不懂机壳,搞生产的可以不懂品管等等情况,这种干部都是有缺陷的。现代的技术发展特别是资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比如说,当我们对微处理器386、486或奔腾Pro刚刚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又得去认识奔腾Pro MMX。即使是电脑周边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也有很快的升级换代,更不用说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了。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技术演进的脚步,才能立于不败。”

郭台铭认为,掌握潮流,充实知识,就要求领导干部有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实践的兴趣。许多干部,由于担任着经营管理的任务,往往不易安排学习的时间,这是实情。但这不能成为借口。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就看你是否想办法。而且必须挤出时间学习,这是客观的要求,因为不学习,就不能掌握未来。“当然,光靠自我的学习,读读报纸、看看电视还不够,训练机构或相关功能单位,积极举办一些训练班,聘请有关人士进行讲习或发表情报,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握产品、技术和市场,从而赢得先机。”

回馈社会

2007年3月10日,富士康在深圳龙华举行的以“慈善·迎春·幸福”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上,郭台铭现场捐资3000万元人民币投入慈善事业。

其中1000万元为全国百万名儿童在其就读小学6年间送上3亿册电子语音图书,用富士康慈善之心点燃百万智慧之灯、400万元用于救助河南商丘、湖北襄樊、山东菏泽、湖南怀化等4座城市的重病特困员工家庭、600万元用于启动“托起明天的太阳工程”,资助全国10所高校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的大学生、100万元分别用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所富士康希望小学和河源紫金县希望小学的建设、200万元新建贵州希望小学、100万元资助深圳“阳光妈妈”工程、100万元捐赠给深圳福利中心、此外,还为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的“微笑工程”和地贫儿的“燃料卡”行动分别捐款200万元和300万元。

3月17日,富士康在山西太原举行慈善晚会,同样捐款3100万元人民币。

其中向浮山县仁彰村小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向晋城市政府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向太原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向山西省残联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

据统计,从1988年富士康在大陆设厂开始,共向中国大陆捐款慈善事业7亿元人民币,其中郭台铭个人捐款超过2.5亿元人民币。

在郭台铭的倡导下,台湾较大的企业集团都至少设立了三四个基金会,如富邦集团就有3个基金会,每年投入10亿元新台币左右的基金,其中在台北市推行的“自立计划”,主要是帮助低收入者寻找工作机会。基金会保证,只要一年内低收入者可以将一定数额的收入存入银行,基金会就奖励同等金额,一直到他们不再是低收入者为止。

回馈社会,是郭台铭倡导的富士康感恩文化的重要内容。他经常讲,为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社会,感谢朋友。

富士康在山西太原、晋城和山东烟台等地投资建设大型基地,就是抱着一种感恩之心。因为他的父亲是山西晋城人,而他的母亲是山东烟台人。除了深圳和昆山的基地,烟台和太原基地的规模紧随其后。而郭台铭对山西的捐款也是最多的,超过了2.5亿元人民币。

铁汉柔情

在商场上,郭台铭是一个霸气硬汉,但却也时时显露出绵绵柔情。一年中经历丧妻、小弟郭台成罹患癌症等打击,在股东会上,郭台铭除了慷慨激昂地讲述事业宏愿,也有了会谈起感情。

例如,郭台铭回忆起在3月11日晚,妻子逝世周年的前一晚,他想到墓园为妻子献花,但因为土地纠纷,墓园被砌了一道墙阻隔出入,最后郭台铭带着手电筒,与儿子和女儿翻墙进入墓园祭拜,“我就是要去送这花。”郭台铭掏出手帕哽咽地说。小弟郭台成的病情,也让这位企业强人难得离开了工作岗位。“我现在有1/3的时间都在忙我弟弟的事情。”他透露,“因为我弟弟的事情,有几个购并案子摆在我桌上,我还在思考,不过我们下半年一定会有动作,所以将来我们成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并购。”

也不是所有事情的阴影,都灰蒙蒙地笼罩着郭台铭,例如他最近当了爷爷,这件乐事甚至让郭台铭在企业经营上也有所体悟。在股东会上,郭台铭开宗明义地表示当前“科技的鸿海”,未来将朝“多元产业整合发展的鸿海”前进,他强调各事业单位“均衡地成长”的重要。“我们不会只有单一的产品线,或是只依赖单一客户,像这种公司长期的成长都有危机。”郭台铭说,就跟小孩子的成长一样,“你看那个小手很可爱,虽然他小,但他成长是一起的成长,不会今天只有手的成长,明天只有头的成长”。

在商界,郭台铭与妻子林淑如有一段爱情佳话。

年轻时,郭台铭家境清贫,毕业于“中国海专”,林淑如则家境富裕,父亲经营喉糖工厂,她自己则毕业于台北医学院药学系。两人在三重纽约化学制药厂相识,担任他们结婚介绍人的退休厂长陆先生说:“有一年暑假,郭台铭的爸爸要他来我这里实习,帮忙写账、送文件,林淑如白天在品保部当化验员,晚上上课。台铭字写得很漂亮,人也勤快,当时我还纳闷他怎么老去品保部,原来是要追淑如。后来台铭常陪淑如回台北上课,暑假结束后,还常看到他送淑如上班。”

由于两人出身、学历都差一截,林家一度反对他们交往,但当时同事都撮合他们,经过一番努力,有情人终成眷属。郭台铭创业时,岳父曾经借给郭台铭70万元新台币渡过难关,而林淑如更是咬紧牙关,即使没钱买奶粉,就算给儿子喝米汤,也不愿对郭台铭说,以免给他增添烦恼。

公司老员工说:“老大是老虎,夫人是小白兔,大家聊天时她要是插嘴,只要老大一个眼色,她立刻静默。”林淑如可谓给足了郭台铭面子,但更重要的,她是十足的贤内助。有一次,有个记者因采访稿不合郭台铭的意而被臭骂了一顿,几天后,他在公开场合碰到林淑如,林淑如贴心地对他说:“我先生脾气不好,不好意思。”就这样,林淑如常常在郭台铭骂过人后私下安抚。其实,这个传统在郭台铭创业初期已形成,当时在公司里,夫妻两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每当郭台铭与同仁发生冲突或责骂下属时,林淑如就扮演救火员,一方面安慰同事,一方面安抚郭台铭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