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郭台铭与富士康
23690800000006

第6章 创业:“四千年前注定的成功”(3)

2004年9月,台湾经济高层人员何美(王月)在鸿海土城研发中心动土典礼上说,她终于了解鸿海为什么叫“FOXCONN”了,因为鸿海做的许多产品,别人都不知道,而且布局很深、策略灵活,像狐狸一样。郭台铭听后会心一笑,频频点头。

郭台铭自己的解读是:“富士则康,聚才乃壮。”这是2004年郭台铭写的一幅春联,并以此与刚进富士康的大学生们共勉。

而一般人则把“富士康”解读为“财富”的创造者和强有力的竞争者。

富士康为招募大学生而印发的宣传材料上写道:“掀起你的盖头,揭开富士康的神秘面纱。秩序与效率的创造者,财富与梦想的耕耘者,快乐与健康的拥有者。他们,为全球6C产业领跑,为21世纪中国科技业筑梦,他们期待与您同步成长。”

当然,“FOXCONN”品牌的确立,开始是为了直接进行国际营销。当时鸿海对外采取的是两阶段的营销策略:第一阶段,先和当地的专业厂商结合,以对方的服务网及品牌进入市场,待FOXCONN产品的质量受到当地使用者肯定之后,便进入第二阶段,以自创的品牌营销。为此,“FOXCONN”不但在美国注册,还同时在其他21个国家注册,这也是鸿海国际化的第一步,并首度成立美国办事处,加强美国市场销售网络及掌握信息。

小企业要想开拓国际市场、创造国际品牌,困难很大,风险也很大。因此,郭台铭鼓励自己说:“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时,一定要有执着、冒险、犯难的精神!”郭台铭还说:“如果能在台湾开车,就能到全世界开车。”

1985年创立“FOXCONN”品牌之后,郭台铭第一次前往美国,并且顺利争取到美国电信客户的订单。鸿海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进军大陆建厂

1996年,可以看做是富士康近十年来高速成长的起点。这一年的6月6日,富士康深圳龙华工业园建成使用。从此,龙华成为富士康全球运作的大本营。

富士康进入大陆是1988年,在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开办了百十来人的工厂,工厂名叫“富士康海洋精密电脑插件厂”,建立了进军内地的桥头堡。

现在的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占据了大半个城区,在深圳名气很大。富士康的员工到市区的餐厅吃饭,只要亮出富士康的工牌,就能得到最大的打折优惠,老板还会亲自出面张罗服务。前些年,如果进出深圳关口忘了带身份证,一般的人会罚款400元,而如果自报家门:“我是富士康的”,关口的武警就扬扬手让过去了。

但是,刚进入内地的时候,富士康太小,也没有什么名气。现在富士康的员工都感觉很牛,而当时的郭台铭却神气不起来。有一件小事曾让富士康的高层至今耿耿于怀。深圳福永有一个码头,有一次,郭台铭坐船从码头上岸,天正下着雨,司机想把车开到码头门前,但站在门口的公安却不让靠近,并与司机争执起来,而且动手动脚,态度蛮横。大个子的郭台铭上去劝解,并亮出自己的身份,但公安并不理会,仍然动粗,郭台铭也挨了一脚。找他们的领导理论,对方也不予理睬,态度很不好。对这件事,郭台铭非常气愤,一直写信反映到北京,直到最后当事人被做处分才算。

郭台铭进入大陆,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他当时看清楚了内地的优势,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和布局。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人的基本工资已超过每月2500元人民币,而内地的作业员则是每月500元人民币,两者相差约5倍左右。特别是在台湾有钱也请不到人,而内地工厂的门外,随时可见打工仔、打工妹排队找工作,而且这些人年轻,眼明手快。

另一个问题是,20世纪80~90年代经济起飞、台湾土地价格节节上扬。反观内地土地广大,要多少有多少,就怕没人利用。各地政府为积极招商,除了提供服务,为厂商铺路整地,优惠政策从“二免三减半”放宽至“五免五减半”,也就是前五年不用交税,后五年的税只要一半,而且如果厂商继续投资,还可以继续享受优惠,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建设开发热火朝天。

内地的土地和机会,为郭台铭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成为富士康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布局。

1988年,还只有少数台商到大陆探路,郭台铭就是其中之一。1992年,******南巡,在深圳发表“南巡讲话”。大陆整个经济开放日趋积极,拓宽吸引外资的步伐,包括宝成集团、台达电集团等台湾有名的公司都开始到大陆投资。

1993年,郭台铭加快在深圳的布局。当时土城的一些台湾自行车厂也来到深圳龙华,上下游企业集体在龙华买下大片土地。郭台铭也看中了紧靠深圳市区的龙华,当时,那里是一片荒野,野草长得比人还高。郭台铭站在一个高处,振臂一挥,对当地的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土地我全要了。”

划完红线,就开始建厂,紧接着赶工生产出货。1996年,富士康开始向龙华搬迁,以后每年都有新厂房建成,一直到今天,富士康已经在龙华建成1400多亩土地的工业园区,并且还在不断地买地,还在建设。

进军大陆建厂,成为富士康最重要的转折,威震世界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就这样在大陆诞生了。

成功上市

1991年,鸿海股票在台湾上市,是鸿海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不过鸿海的上市也是一波三折。

上市的前两年,鸿海的资本额已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FOXCONN还连获外销大奖。施振荣在鸿海的上市说明书中说:“几乎台湾主要的个人计算机厂商都采用其产品,鸿海公司在过去数年的发展,对台湾计算机工业的成长环境,以及包括宏本身的成长过程,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我们需要这种工业在台湾生根茁壮。”

但是崛起的鸿海准备公开上市时,还是受到了不少黑函攻击,投诉其海外投资公司的问题。当时鸿海为了投资先进技术,在美国设立公司,有人怀疑鸿海在美国投资的公司,是“假华侨,真避税”。虽然郭台铭迅速把海外的股权全数买回避嫌,但由于有些股权在美国人手中,所以还是晚了一个月才上市。

最后的上市审查投票结果是七票对六票,鸿海以一票之差过关,非常惊险。1991年6月18日,当时台湾第一大、亚洲第六大的连接器公司——鸿海以每股约合11元人民币的价格挂牌上市。

公司上市,鸿海不仅获得了市场资金的注入,也推动鸿海走向全球市场。鸿海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争取国际一流公司的订单,最最重要的,是鸿海告别了过去买机器、买厂房的年代,有了股票,鸿海可以真正开始“买人才”,吸引更多工程师,展开接下来15年的发展。

鸿海上市之前,郭台铭曾信誓旦旦地说:“有了钱,我要去买德国的模具,买日本的精密陶瓷。”但上市后,他更多地是吸引人才。

上市,融得大量资金,也让鸿海度过了一次危机。鸿海上市时,正值海湾战争石油禁运,台股大幅震荡,许多公司都撑不下去,也可以想见鸿海上市前三年的大幅度投资,会带来多少经营负担。如果上市没有成功,后果将难以想象。

股票上市,对鸿海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甚至是决定命运的一举。如果不能上市,不但可能做不大,而且生存也会成为大问题。以致后来,那些在竞争中纷纷败下阵来的企业,一直耿耿于怀:“要是当初鸿海上市没有成功就好了,因为鸿海很可能会倒掉,要是没有鸿海,大家的生意就会很好做了。”

其实,鸿海上市是一种必然,由郭台铭通盘操作的上市,别人是挡不住的,今年不上,明年也会上。

富士康走过的30多年,前15年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并不为人关注。上市后又过了5年,鸿海终于发力,直冲云霄。

《史记》记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富士康近10年的表现,正可谓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毅力、傻劲和智慧

为什么鸿海能够成功?它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者有什么可借鉴之处?郭台铭自己也有一些告诫。

有一次郭台铭带台湾模具公会到新加坡参加亚洲模协大会,新加坡劳工部长请吃饭,向郭台铭问起台湾中小企业为什么会这么强?为什么新加坡的中小企业都辅助不起来?郭台铭说:“因为新加坡政府太好了。这就好像一个小孩,一岁的时候就要吃奶,三岁以后除吃奶外还要吃维生素,一切的生长过程都由父母照顾保护,没有机会受到刮风下雨的锻炼。新加坡的工业好像机场旁的两排大树,都是从马来西亚深山里运来移植的,没有向下扎根。新加坡没有台风,没有地震,要不然那两排树早就倒了。”

郭台铭说,台湾中小企业要成长,一定要先有个磨炼的环境。第一,政府效率一定很差,没有辅导,只有找麻烦;第二,没有金融资源,只有退票坐牢;第三,政府把所有资源都用来照顾大企业、国营企业;第四,护照在海外没有用。

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小企业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壮大?郭台铭讲了三点:毅力、傻劲和智慧。对此,《数位时代》杂志的张殿文先生对郭台铭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毅力:经营企业,许多外在环境因素变化得太快太大,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和能力要应付日常各种变化,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中小企业所能够控制的资源相当有限,幕僚群也有限,本身的基础相当薄弱,因此,面对外界信息与经济情况的变化,经营者必须随时有能力去应付、接受这些突如其来的冲击,所以郭台铭认为“创业者”一定要具备坚强的毅力。

傻劲:郭台铭说:“一个工厂,既然已经投资下去了,就算是花一生的精力去经营,也未必能保证经营得好或经营成功,更不是说公司经营者做到什么时候,或是公司的技术达到什么水平就算完成,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明而不断改进和成长的。所以,我敢说,一家公司一辈子是改善不完的,经营者必须有继续经营的执着观念。”

智慧:一定要智慧,而不是只有聪明。郭台铭将“聪明”和“智慧”细分,“聪明”是比“智慧”小的一项,每个人都有“聪明”,但不一定有智慧。

聪明是说一个人做事情的反应很敏捷、很快,也具备相当程度的掌控力,而“智慧”则是指具有正确分析判断问题的一种“能力”,做应该做的事。可是所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又是另一回事。所以,一个创业者要具备能够正确分析事理的智慧。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雄心勃勃的郭台铭,能按捺自己20年,这正是他的大志向、大胸怀、大气魄之处。

郭台铭认为,做企业就像练武功,要从扎马步、站木桩开始打基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日苦练。练功还要找个僻静的地方,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闭目打坐。只有练上多年,才能练成一身功夫行走江湖。练武不仅要吃苦,更要耐得住寂寞,磨炼心志。如果心不平静,总想出去试试身手,是非吃亏不可的。

台湾的中小企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比大陆早了30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台湾的背景是岛内未全面发展重工业,而以出口导向为发展策略,生产流程则以加工装配为主。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是: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佳,处理困难的韧性强;充分运用人际网络关系,满足资金需求及情报汇集;精于把握机会、分散风险;弹性及有机式组织;冒险犯难,勇于开拓市场。这些特点与大陆中小企业有不少相同之处。

台湾中小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土地成本上涨,贷款融资极为困难,研发能力薄弱。

台湾《数位时代》杂志张殿文先生研究鸿海生存成长之道,认为其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

策略一:努力加上意志力,投入所有资源,不是大的成功就是大的失败。具体的做法,就是不断地投资设备。

策略二:创造性地模仿,攻击竞争者最薄弱之处。具体做法,以低价多样产品取代进口产品。

策略三:寻找避免被挑战的位置,确保产业生态位置。产品选择从电视机旋钮改做电视游戏机电脑配件。策略四:设定价格,创造效用,为顾客增加更多的价值,改变产品或市场性格。具体的做法,发展模具技术,确定重点客户。

反观大陆中小企业的发展坎坷颇多,这种坎坷主要来自定性不够,往往急躁冒进、急功近利。主要表现是:在发展战略上,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实力不够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多元化;在竞争策略上,往往重视抓机会抓机遇,而不愿在产品和管理上下笨工夫;在经营环节上,重规模生产,轻品牌塑造;在营销环节上,高度迷恋广告战和频繁地进行价格战;在资源配置上,以终端取胜,把宝全部押在市场销售上;在研发环节上,舍不得投入,以致缺乏核心技术等等。最终因为一个决策失误导致企业失败,或者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