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郭台铭与富士康
23690800000008

第8章 模具:制造业之母(1)

48小时开一副手机模具!一旦诺基亚提出手机设计方案,48小时后,富士康的样机就可以摆到诺基亚公司主管的办公桌上。

制造业的人理解48小时开模的意义。因为一般情况下开一副模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48小时开模,而且这个时间还在缩短,这就是富士康的竞争力所在。

称霸全球PC代工市场的诀窍

郭台铭创业之初,是做塑料零件出口的,接下来又做电视机的旋钮,这些零件都需要做模具,然后才能生产。当然,他绝不会满足于做这些低档货,但要做高档产品,首先就是模具要好,而当时,受制约的就是模具。因为台湾“黑手”模具师傅师徒传承的小作坊制作,全靠手工和经验,不但技术上难以提高,而且速度很慢。因此,郭台铭有了一点积蓄之后,首先投资的就是模具厂,并且是在抵御住房地产和贸易屯积的高利诱惑的情况下这么做的。

有5年的时间,郭台铭在产品上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一直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但是到了第5年,他的模具人才能技术大大提高,已经能担当大任了当个人电脑业务兴起的时候,他果断地选择了电脑连接器这个产品。因为,他认为已经掌握了50%左右的技术,实际上大部分是模具技术。

当然,当时郭台铭的模具能力也可以去做手表、照相机、化妆盒等造型奇特或非常精密的产品,但是他选择连接器看到的就是其以后的延伸能力。

随着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连接器也日益精进,迫使郭台铭不断地提高模具开发能力,从而让富士康保持在连接器领域的绝对优势。2001年下半年,台湾和日本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Socket478连接器,与富士康抢市场,价格一上来就比富士康低出很多。而富士康凭借其质量优势,并不降价,而市场牢固。当时,富士康有关负责人卢松青自信地表示:与Socket370比较,Socket478绝对是另一个层级,若台湾同业连Socket370的品质都无法克服,遑论Socket478。事实上,富士康的连接器由于接脚是球状设计可适应未来处理器时脉达到2GHz以上的需求,被主机板产业的研发人员认为,稳定性确实较其他厂好得多。

依靠强大的模具开发能力,富士康提升的是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向上延伸,富士康逐步囊括机壳、电路板、内存、光驱、电源器、中央处理器等关键零部件的连接器生产。在“复合式”、“模块化”、“光电”、“高频”、“表面直接黏着”的趋势下,富士康的连接器成为电脑小、轻、薄、短、强的利器,特别是连接器大大提升了将各类元器件“模块化”、“系统化”的能力。在美国,开发一项结构模块,需要16个星期,而富士康只需要6个星期。在这种趋势之下,富士康的连接器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整合能力,将电脑制造整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富士康称霸全球PC代工市场的诀窍。这种整合能力体现的是速度、效率、成本和品质。你要有迅速上市、先进、低成本、高品质的电脑,就得找富士康代工生产。

模具业绝非夕阳产业

郭台铭可以说逢会就讲模具。有一次开会,他打开纯净水瓶盖喝水,一下子就把话题转到模具上了。

“过去开这个纯净水瓶盖时,十次有三次都打不开,这是什么问题?模具不够精密。我从这瓶水想到中国的工业水平。我有一次带鸿准公司的徐牧基副总到瑞士参观一家公司的冲压厂,他们公司的模子是做可口可乐易拉罐拉环的,它一边要送料,一边要打下来,打成易拉罐那个勾环,1分钟打1800个。铁片和铜条进去,出来就变成易拉罐那个勾环了。我在大陆开易拉罐,十个有二三个会断;在台湾十个大概有一个会断;但在美国开可口可乐易拉罐,拉环很少会断,这就是工业水准。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不要看它有多少枪炮,要看它的工业水准,而工业水准又要看它的模具水平,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跟模具水平的高低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一次,大陆高层领导到富士康参观,谈及富士康到苏格兰设模具工厂的事时,郭台铭说:“西方国家在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在抽鸦片。而英国人把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赚到的钱运到东印度公司,或投资到北美,盖了多所大学,修了很多铁路。从明朝中叶往后,一直到清末民初,中国的国力每况愈下,这就是历史。现在,我们到苏格兰设厂,而且是模具工厂,输出工业,这是历史的转变。”

郭台铭多年来一再强调:模具业绝非夕阳产业,而且还有大好的未来,模具是工业之母,是工业的基础,小至民生工业,大到信息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都跟模具息息相关。模具的未来等待着富士康员工去开拓。

对于富士康的专业模具公司鸿准公司,郭台铭则关怀有加,常常亲临现场鼓励:“鸿准是集团的一个核心技术单位,模具技术的发展大有可为。你们不但要将自己的发展跟集团发展结合起来,更要跟中国的工业发展结合起来。鸿准的模具水准很好,可是还要努力。发展工业需要一段历史,中国人要奋起直追不是没有希望,我们正在追赶,但并不代表我们现在已经超过了人家。全世界工业水准最强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也是模具最强的。所以,鸿准的同仁们:你们将来要走的路非常长,非常远,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条路绝对是正确的!”

为了学习、赶超日本和德国的模具技术,富士康每年都派出大量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高层人员更是利用一切机会在国外考察和了解信息。公司还派出不少员工到国外半工半读,一边在名校学理论,一边到国外的模具工厂打工实习。学习他们的现场管理,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

推动建立模具行业协会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它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因此,模具成为先进国家核心技术,不向外界转让,更有严密的保密措施。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日本把一些模具制造转移到了中国,但是几乎全部都是独资,外界难以了解里面的情况,成为一些秘密工厂。

模具科技要靠自力更生,并且要团结起来——在20世纪80年代初,郭台铭就是这样认识的,并从最初就积极推动台湾模具行业公会的成立和运作。

当时,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模具工业,已经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具制造系统”来制造精密模具,有效控制质量,也能整合技术人员的经验,产品设计快、改变更快,开发时间缩短。

郭台铭开始奔走在企业和政府经济部门之间。他对同行大声呼吁:“模具业不能继续依赖大量劳力、凭个人经验来生产。在讲求高质量、低成本的时代,若不再突破现有瓶颈,将很难继续生存。”

在经济部门下属机构的办公室里,郭台铭说:“模具是工业的重要基础,台湾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团结起来,将很难找到新的自主力量。”

但是直到1990年,模具公会才正式成立。郭台铭马上就拟定了“培育专业人才”、“建立质量检验与保证”、“收集市场及技术信息”、“建立销售秩序以防止恶性竞争”等四大项目。同时,郭台铭还给公会下达了四个任务:第一,公会要能自给自足;第二,会员数要增长;第三,有自己的办公室;第四,建立认证制度。

“模具公会要辅导厂商赚钱,但自己都不会赚钱,这说得过去吗?”郭台铭认为公会不但要有超然的地位,也要有赚钱的本领。最初,公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各会员单位交的年费,但只有两三百家加入,每家的年费不到500元人民币。

郭台铭为公会使出的第一招是“服务会员”。当时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工人奇缺,郭台铭看准了厂商最需要的“服务”就是外劳配额,所以就以公会名义向政府申请外劳名额,供会员来申请。过去申请外劳的名额,中介机构一般会大捞一把,公会却把机会开放、让大家都有机会,依规模大小来申请外劳,如此一来,急需人的厂商就都加入了公会,一家一年交1000元人民币。一下子就有八千家加入公会,等于就是800万人民币。就是这一笔钱,也让台湾模具公会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郭台铭以模具公会奠定了台湾模具业的盟主地位,得以名正言顺地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种技术交流。

快、稳、准、变、新、悍

1999年3月,郭台铭就对富士康模具提出了如下要求:

鸿准公司要清楚卖的是一个多方位的模具工程资源服务,要生产硬体和软体两部份。硬体是目前正在运作的,如鸿准CONN事业处生产的精密连接器模具、冲压、塑胶模具、自动机及大型模具等。在软体方面,我们也有很大优势。有很多的同仁可以根据客户的意思设计制造出实际的产品。扩大到生产,除了构想3D的写生描述之外,还包括出售产品的主力机构的绘图、冲塑件的3D、2D的实体绘图及尺寸的标注、模流分析的报告、塑件模具结构图、塑冲件模具、零件电极图及2D、3D的CAM刀具的路径。而这些软体的出售,不需要任何的物流,通过网络及电子邮件,两岸可同时进行远距离交货及远距离遥控加工。这是科技时代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