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的细节
23692700000016

第16章 中国·日本(7)

上海世博会举办前夕,我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加藤,你觉得中国应该通过上海世博会如何提高国家形象?”我回答说:“上海能平平安安办好就可以了,不要过多去考虑炫耀什么,这样国际社会反而不看好。”中国已经在走大国道路,是公认事实,不需要当事者多说。

从如何让民间克服“弱国心态”的问题意识说,“公关”很重要。中国百姓对未来抱有向心力和自信心绝对利大于弊,关键是怎么把握尺度。在大国崛起、转型、变革的过程中,普通,甚至应有的民族主义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变成扩张而自卑的弱国心态,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任何国家都必然经历这一过程。政府的良性宣传与媒体的理性回应能否使得民间认识到发展的本体何在,问题的根源何在,崛起的敌人何在,仍然有必要。这不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救亡”,应该是官民一体的“启蒙”。

摆脱“弱国心态”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任何崛起中的国家都曾经碰到过这个“问题”,但愿中国少走弯路。中国公民应该积极“向外看”,与外国公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只有两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抱着“从对方那儿能够学习到什么”的大国心态观察对方,反观自己,中国人才能真正避免来自海外的、没必要的“中国XX论”。

我不移民

2010年12月的圣诞节前夕,我经常打交道的凤凰网某个频道主编要我表达一个立场:你移民不移民?凤凰网要做有关“中国隐现第三波移民潮”的专题。

据悉,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后的移民“第三波”。同年6月******侨办宣布,中国海外侨胞的数量已超过4500万,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加拿大移民局的数据称,2009年加拿大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就占了1000名左右。以投资起步价40万加元计算,仅2009年,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2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座世博会中国馆。

看看凤凰网在专题里做的调查(6万人左右参加投票)。对于“假如条件允许,你会移民吗?”选择“会,国外发展条件优越”的人有86.5%;对于“促使你移民的原因是什么?”回答最多的是“寻求安全感”,有49.1%,“新的生活方式”有19.3%,“子女教育问题”有18.9%;对于“大批移民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7.7%的人回答“造成大量国内财富外流”;至于“中国如何面对精英移民”,62.7%的人认为“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改革”,28.5%的人认为“加强对人的重视”。

有的中国公民对国内制度条件等不满而选择移民本身归于个人的问题,只要是合法获得的权利,别人也好,政府也好,没有说三道四的资格,自己判断即可。

我只是稍微对最近中国公民,尤其着名影星从给自己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减少人生障碍的角度纷纷移民的现状表达点浅见。一个影星移民到海外,成为外国公民,在“祖国”从政治建设的角度拍摄《建国大业》时说,“我回到祖国了”,还说什么“祖国同胞”类的话。

抱歉,我听不懂。

您的祖国只有一个,您已经移民到海外了,中国不是您的祖国。对于彻底陷入功利主义,利用名气欺骗人民,从中还要侵占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市场,迎合13亿大众的明星们之言行,中国普通的、没有能力移民的老百姓也实在太宽容了吧。在我看来,功利移民的影星们的态度不诚实,对此一点都不表达质疑和愤怒,还从追星的角度欣然接受“祖国同胞”的犬儒主义者们更愚蠢。

我不移民。

坚决不移民,是因为爱国。

虽然我也认为,移民了也同样能够热爱你所出生的那个国土,为你所出生的那个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但还是觉得,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是不移民的。任何国家的公民或多或少对祖国的体制、社会、国民性等抱着不满和郁闷,天经地义。读者们肯定反驳说:“是因为日本护照方便,国内制度很健全,老百姓有人权!”

我不否认日本护照的方便和社会的人性化。我们拿它出国确实很便利,在那过日子确实可以产生安全感。但这不过是事情的一方面。我对日本有情感,它的长处和短处,失败与成功,新鲜和枯竭,我都努力去好好面对、接受,为它的长远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作为日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表白一下:我能爱的国家,只有一个。至于如何做好毛主席说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另外讨论。

研究东亚要靠美国吗?

2011年7月,我在日本参加了“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建立稳定繁荣的美国、日本、中国之间三边关系”的政策研讨会,有些感言想跟大家分享。

从美日中“三角”关系来看,中国和日本目前都看着美国这位“老大”谈双边合作。美国不仅是三角当中的老大,也是东亚和亚洲的,甚至是世界的“警察”。不管是哪个地区的什么国家,都要随时观察美国的言行和动态。对日本来说,有个“日美同盟”存在;对中国来说,与美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外政策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怎么看待中国,怎么对待中国。总之,中日在美国的面前都很“客气”。

虽然认为上述情况很正常,但我有一个疑问:研究东亚为什么非得去美国?无论是日本的东大还是中国的北大,许多渴望研究东亚国际关系的才子们毕业后毫不怀疑选择美国当作研究地点。

我不是说研究东亚去美国不好。既然美国对东亚的国际关系以及日中关系具有巨大影响力,去美国看一看,亲自了解在美国这一开放、自由的学术场所展开的亚洲讨论是什么样的,绝不是坏事。

不过,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的地区大国和有责任推动东亚发展的国家,有没有可能携手培养“精通东亚”的人才,而不是非得靠美国培养呢?难道东亚就缺乏有潜力的人才吗?难道东亚就没有先进的大学吗?难道东亚是对国际社会的发展无能为力、对其他国家地区根本不感兴趣的地区吗?

答案希望是“不”。许多人相信,21世纪的东亚将实现某种奇迹,21世纪是东亚的世纪。

我还在北大读书期间,有一次早稻田大学的几名教授访问国际关系学院并举行座谈会,某位教授提议:在有意愿和需求共同培养精通东亚业务的国家之间能否建立一条“学术研究链”,核心想法是“作为亚洲的国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的人才,要自己培养”。

早稻田大学的教授的想法应该是,早稻田和北大能否成为推进这项目的领跑者?有许多项目可以探讨,比如,在几所大学里建立办事处,保持紧密联系,定期组织研讨会,共同出版学术刊物,举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换项目,学者之间经常互访,建立访问教授制度,参加政府之间的高端对话或首脑会议,提出建言,与媒体合作向本国公民介绍他国大学生观点等。

坚信,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地区共同建立“东亚学术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东亚意识”或“东亚主义”,能够促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但作为地区大国,中国和日本的合作与友谊必不可少。不过有一点是要注意的,与各国政府谈“怎么实现东亚共同体”,即这条链,必须是开放性的。

他山之石,毕竟欧美的学术体系比东亚更加先进,凭什么不学习他们呢?东亚为了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发展,不仅需要走出去,还得引进来。我们欢迎美国、俄罗斯、欧洲、澳洲、印度等国家参与东亚讨论,并从中积极引进人才、制度、智慧,但地点必须在东亚。

作为地区大国负责任的公民,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培养东亚意识,这是左右我们未来的,我们自己的问题。

春天与英文

日本人普遍持有一种说法:“读书的秋天”和“运动的秋天”,意思是秋天是最适合人们读书或运动的季节。日本人似乎也最喜欢秋天,因为它不热不冷,“正好”,过日子过得很舒服,就使劲儿看书、跑步。

我在北大度过留学生活的六年多时间里,有一个切身的感悟——春天是大家从宿舍跑出来读书的季节。在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学生坐在椅子上看书或在未名湖畔练习英文的场面。对于北大学子来说,“读书的春天”也许是最搭配的。至于是否“跑步的春天”,我比较怀疑。

来到中国以后,我也坚持跑步,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与炎热的夏天、冷冻的冬天相比,春天明显是最不好跑的,因为,有个“柳絮”这一麻烦的对手。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春天,毕竟是4月出生,北京的春天不长,我也尽量去欣赏它、珍惜它。

2009年4月28日(这是我生日)早上,我买了包子和豆浆,走到校园里的静园坐着吃。忽然间听到有一位女生准备英文报告的声音。她发音很有力度,我扮演听众角色,感觉到她的认真和刻苦。我和她打个招呼,表明自己身份,我们开始用英文交流。她以很灿烂的表情说,“我每天早上来到这里练英文,毕业后想出国读书”。

北大学生对英文水平的追求是令人惊讶、钦佩的。许多学生有意向出国读书,像这位女生从无法发出大声、四人一屋的宿舍跑出来练口语的学生非常多。

那种场面在日本恐怕接触不到。我几乎没有看过日本大学生在校园里发出声音、练习英文的景象,我也问了正在日本上学的几个朋友,他们说也没看过。我猜测,如果一个人在外面自言自语,周围人可能会觉得“此人疯了”。为什么日本的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这么不一样呢?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客观原因,大部分日本大学生不住在学生宿舍,而在外面租房子,等于有私人空间,因此,没有必要走到外面说英文。其次是民族原因,日本人有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扮演内向,服从秩序的习惯,因此,在大家眼里,无论如何,在外面大声说英文是违背公民道德的。最后是主观原因,日本大学生没有中国大学生那么强烈的渴望好好掌握英文,因此,根本没有在外面练英文的意识。

我最关注第三个方面,毕竟是主观因素,可变性最大。中国学生对英文的渴求很令人感到新鲜,日本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他们的态度。

他山之石,换位思考

2009年2月的某一天,我参加了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教育电视台等共同推出的大型教育谈论节目《问教》,主题为“金融危机下的专业选择”。主持人是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我是本节目特约评论员。我始终关注中国的教育。既然是“人治”相当浓厚的社会,它最终只好“以人为本,靠人发展”。

他山之石。

央视主持人、北大名师孙东东教授提出的观点很令人启发:“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中高水平的高中生应该去名牌学校,有利于毕业后就业,专业与就业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低水平的学生要看好专业,千万不能选择虚的、纯理论的,比如国际贸易,要选实在的、操作性强的”;“机械、道路工程、医学,还有文史哲专业会火爆,有需求;计算机应用、新闻,还有法律专业会陷入低迷”。行业上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一个专业能否火爆。机械工程不用说了,国家要扩大内需,投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文史哲有些意外,但它们本来就需求少,供应也不多,就“对口”了。

换位思考。

我留下了两点疑问。从日本高中生的动态看,文科最好的一般去东大法学部,理科最好的一般去东大医学部。它们分数界限明显最高,尤其后者,那是秀才们的天堂。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最容易就业,社会对他们普遍抱着“信任”。法律和医学在日本社会的地位最高,律师和医生很受大众的尊重和关怀。这点,在我看来,与中国截然不同。北大医学部的分数比北大其他学科低几十分,法律专业的也不好就业。

另外,日本的大学几乎没有设置新闻专业,媒体却是最受欢迎的行业之一,待遇也不错,干十年差不多年薪能达到100万人民币以上。媒体人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业者的学科背景就应该多样化。它是技术性、操作性强的行业,实在的能力远比空虚的理论重要得多。这也许是大学不设置新闻专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