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23737500000017

第17章 家庭中的万恶之源(1)

引言 公私之辩

公与私是人类文化史上使用最早、历史最长、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词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公,《辞海》中从词的本义和延伸方面列举了一百多项解释。如:公平公正;国家和集体的;公款公物;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买公卖;公事公务;公道;公德;公心;公益;等等。

广义上的私列举了30多项解释。如: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暗地里、私下;自私;私心;密秘而不合法;私了;私有,私利;私产;私房;私德;私见;等等。为了本文叙述方便;这里所说的公与私主要指狭义上的公与私。

狭义上的公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赋予和保护的国家、集体、人民的权益和义务。反之,违背和侵害公的定义内容的是私。公的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无不称道奉行公,但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而产生阶级剥削和压迫,使社会两级分化,黑暗丑恶,事实上根本谈不上社会的公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能够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类社会几千年来追求“天下为公”的梦想有了国家保障,也为我们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公提供了归宿。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外交、司法等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昭示着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它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国家的一切权力人民说了算,而不是少数人说了算。从而保障了人民的政治地位和权力的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保障了人民共同享有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平等权力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功能的体现。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确立公的定义的前提。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赋予和保护。赋予是重大的国家使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所规范的国家、集体、人民的各项权益和义务是国家使命,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赋予的同时必须保护。保护是对赋予的真诚和坚定。保护又是针对违背和侵害而言。一方面通过党和国家各级机关、群团组织进行疏导和调解予以保护;同时,实施法律保护,依法对违背侵害的行为予以惩处。没有保护,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公平正义。

国家、集体、人民的权益和义务。权益和义务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正义、相辅相称的两个方面。权益是公平的赋予;义务是无私的奉献。只有无私奉献履行义务,才会确保公平权益的赋予,二者不可偏废。惟有如此,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正义的本质素性。比如,国家享有独立完整的主权,掌握国有资源财产等权益的同时,必须履行保障公民的人权、义务教育等义务。否则,人民便不可能得到公平正义的权益。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企业等,在享有国家赋予和保护的经营权益的同时,必须履行照章纳税,遵纪守法、服从国家统一调控等义务,不然,就会违背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人民,可指国家的全体公民、部分公民、以及作为公民的个人。此外,不到合法公民年龄的儿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是人民的范畴。他们除了享有一般公民享有的权益外,还享有国家赋予和保护的特殊权益。作为公民,享有国家赋予和保护的权益,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住宅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权益。同时,必须承担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和服兵役、劳动、遵纪守法等义务。同时值得提醒和关注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相互权益和义务,子女对父母的瞻养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义务等,往往容易忽视或被血缘亲情所替代,是非常错误的。它同样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义务。如不履行和不正确履行这些义务,有关家庭成员就会失去应当享有的正当权益,同样违背和侵害社会的公平正义。

私的定义内容和公是完全对立的。私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赋予和保护的国家、集体、人民权益和义务的违背和侵害。这里所说的违背和侵害,是指以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主观故意。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行为;擅自在集体耕地建别墅和祖坟;企业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家庭成员遗弃瞻养的老人;虐待未成年子女;等等。都是以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违背和侵害国家、集体和人民权益和义务的行为。

私的存在主要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物质因素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制度;精神因素是人的欲望得不到抑制。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之所以仍然存在私,甚至有时会呈现私的泛滥态势,归根到底也是由这两个方面因素决定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物质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精神领域的私有观念、私有意识不但不会立即消逝,相反,还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并且它们还会对公有制的物质基础进行反作用,甚至会颠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反复强调过的、并被实践证明的真理。

改革开放以来,就物质因素即经济基础而言,由于改革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私营经济已占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40%以上。这固然对改革开放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它毕竟是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基础能否决定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论述。从现实社会实践的情况看,政权腐败久治不愈,社会堕落现象前所未有的滋生漫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民对公与私斗争的漠视和麻木等严重问题,难以排除私营经济基础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从存在决定意识的辩证统一观点来看,不断对外扩大开放的形势,不仅会吸取国家有益的东西,同时,剥削制度腐朽的东西也会有意无意侵入到国内。如果缺乏或丧失有力的防范和抵制,那么私的存在和泛滥是必然的。

综合公与私两个对立的概念,可得出以下结论:公的核心是人民的共同权益,强调个体和群体的有机统一;私的核心则是个体利益至上,为个体不惜牺牲人民的权益。公的特征是坚守公平公正的人性化原则;私的特征则是坚持弱肉强食的兽性化法则。公的存在前提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私的存在前提则是私有制的剥削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公的存在方式是强调克己奉公,权益和义务的统一;私的存在方式则是唯利是图,不讲奉献,只讲索取。

公与私是万万不可亵渎的两个概念。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分野。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归根到底是公与私的关系。因此,公与私是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总和,其矛盾斗争的状态和趋向,决定人类社会及家庭的命运。在纷纭繁杂的社会和家庭万千现象中,公象征真善美,私标注假恶丑;公彰显光明,私则意味着黑暗。

在明确公与私概念的基础上,本篇着力从多视角、深层次上去揭示和剖析私欲是家庭生活中的万恶之源,解读当今家庭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打破长期以来家庭成员存在的单纯以血缘亲情的自然属性维持家庭和睦,漠视和放弃遏制私欲,丧失抵御外部腐朽堕落现象诱惑、腐蚀的麻木状态。使家庭成员从现实家庭生活的诸多矛盾、困惑的迷茫中解脱出来,以全新的姿态和理念,牢牢把握住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的根本途径。

2010年12月

第十节 从《长恨歌》说起

《长恨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长达120句的诗作中,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结尾以“此恨绵绵无绝期”一句,回应了《长恨歌》主题。那么,《长恨歌》究竟恨什么,为什么长恨,诗人不是直接叙述出来的。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的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为此,有必要了解《长恨歌》所讴歌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杨玉环原本是寿王爱妃。这里所说的爱妃,也就是恩爱夫妻。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封建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夫为妻纲”、“男尊女婢”、“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真正通过恋爱达到相识、相知,进而结为恩爱夫妻的是极为少见的。那么,杨玉环是如何成为寿王爱妃的呢?用人们习惯的话说,是机遇,是缘分。

大唐开元二十元年(公元七三四年)正月十六日,开元皇帝李隆基带着百官以及皇族中主要人员、侍从、卫兵等两万五千人,依贯例由京都长安到东都洛阳巡视。跟随皇帝巡视的长安监察御史杨慎名与杨玉环的养父(叔父)属同族,以兄弟相称。当时,杨玄璬是河南省的一个七品级的地方小官。但他的祖父曾是隋朝皇帝的吏部尚书。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家教严格,恪守规矩。杨玉环这年17岁,她生于成都,其父杨玄琰也是七品官阶。杨玄琰去世后,过继给叔父杨玄璬,随叔父到了洛阳。

杨玉环天生丽质,明眸皓齿,亭亭秀发,楚楚动人;她性格开朗、喜欢音乐、舞蹈,好动,爱玩,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玩意样样感兴趣。不过由于家教严格,这大概就是对诗中“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诠释。杨慎名夫妇在和杨玄璬的交往中发现了天生丽质的杨玉环,用了非常的口气称赞玉环的美。尔后,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矫美很快在皇宫贵族中传开了。当年的七月,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与李隆基堂妹长宁公主的儿子杨洄在洛阳举行场面盛大的婚礼,杨玉环受到特别邀请:在婚礼中伴公主,作嫔从。她是八名伴从公主的闺秀之一,其他七人都是皇家国戚,豪门之女。但是在入宫迎公主的时候,她的姿色,她的风华,立刻把七位闺秀压倒了。一日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在注意的人群中,有一个特别关注的人,这就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第十八个儿子,被封为寿王的李瑁。当年寿王李瑁18岁,有好风仪,比较谨慎,谦和自然,看上去很成熟,没有王的架子,他已到了择妃的年纪。一见到玉环,就孕生了爱慕心,便私下托一母同生的姐姐咸宜公主为他安排单独和玉环见面。在咸宜公主府邸按排的游宴中,两人一见钟情,谈吐自然和谐,相亲相爱,完全抛弃了各自的身份。玉环见到寿王后行大礼,寿王婉言拒绝;在和玉环的交谈中,从未以王自居,而是称自己的名字“瑁”。交谈中玉环偶有失言,李瑁能轻松默契的为玉环解开失言之窘。像这样经过了半年多的恋爱后,于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皇帝为李瑁举行了盛大的册妃仪式,册杨玉环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正月十六日,宫廷宣布了婚期,三月下旬杨玉环作了新娘,正式成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在婚后的日子里,寿王除了入宫和指定的事务外,放弃了各种交游活动,时时和妻子在一起,他们有多种共同的嗜好,只要在一起,就会忘却一切外事。在婚后5年多的时间中,李瑁是18个皇子中惟一没有立侧妃的王子。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寿王妃生下了儿子,皇帝李隆基笑着说:“又添孙子了,我有生之年看到百孙,当无问题。”随取笔给孙子取名“僾”。开元二十四年十月,皇帝率百官及皇族人员、侍从、卫兵离开东都洛阳返回长安。开元二十六年初,寿王妃玉环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又是男孩,皇帝赐名“伓”。

玄宗皇帝夺媳为妻。可惜可叹的是,李瑁和玉环一对恩爱夫妻,一个和和美美的小家庭,被自己的亲生父皇拆散了,捣毁了,夺走了杨玉环,儿媳成为皇帝的贵妃。这究竟是为什么,玉环又是怎么从李瑁身边被父皇夺走的,《长恨歌》中没有直接的叙说。但是,“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也深重的暗示着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悲剧的必然。试想,一个是思倾国之貌的皇帝,一个是天生丽质,有着倾国之貌、且有恩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的儿媳,“一朝选在君王侧”谈何容易。所以,“难自弃”一句委婉含蓄地寓意皇帝夺媳为妻的经过。这个经过,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恩威并用。大体经历了以下步骤:

缘于隐情,网开一面。开元二十五年十月,玄宗皇帝率百官赴骊山泡温泉期间,寿王妃独自一人着长裤在山间骑马,不小心闯入了皇帝的住所骊阳宫的区域。作为王妃,独自一人在山间骑马,与封建体制是不合的;着长裤在宫外风流与封建体制是不符的;擅自闯入了皇帝的住所,理应治罪。但是,皇帝李隆基不但没有追究、问罪,反而传诏让玉环见他。玉环拜见皇帝和陪同的武惠妃后请罪,皇帝则命儿媳近前些,细细地看着玉环。玉环十分侷促,皇帝却盈盈地笑着对身旁的武惠妃说:“我在西苑第一次见你时,你也独自一人骑着马,哦,你说的不错,她有些像当时的你。”玉环解释不小心闯入骊阳宫的经过,皇帝却一边得意地欣赏着穿了紧身衣、束腰、着了长裤,身材妖娆,面颊白里透红,有着活活波波青春气的媳妇,一边随口说:“不妨,一家人,在骊阳宫走走,又何妨。”并邀媳妇入室、赐座、赐酒,共进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