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舍身崖
23739900000001

第1章 序:为霞尚满天(1)

张君嘉

在我的印象中,王老师是一位忠厚长者,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名师,一位渊博的学者,一位多才的作家。

就是这样一位令我高山仰止的前辈,前几天居然要我给他即将出版的小说集作序。我对王老师的这个要求毫无思想准备,使我诚惶诚恐。无论是资历还是学识,我岂敢对他的作品评头论足!那岂不要贻笑大方!我恳求王老师,千万免我此役,另请高明。但王老师说,他一不求名人,二不找高官,就找了解他爱读他的作品并能读懂的人作序,即便是他的学生也可,并言之凿凿地举出一些让学生作序的大学者的事实为证。

王老师找人作序的标准,应该说我是庶几近之的,既然他说到这里,我也就不好意思再推辞,只好应承下来。从内心来讲,我对王老师如此信任我,还是非常高兴的,他的信任,使我从十分恐慌而变得有了自信心。于是乎,我开始阅读文稿和起草这篇文字。

说起来我并不是王老师的学生。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正是****时期,我只能在我的家乡读高中,平度一中这样的名校,我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可喜的是,****结束,中学教育走上正轨,作为百年老校的平度一中,开始面向全县招生。我的二弟、三弟相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中,有幸成为王老师的学生。特别是我的三弟不但是王老师的学生,而且与王老师的儿子是高中的同窗挚友,亲如兄弟。我三弟在美国读完了博士学位,每次回国探亲,必去看望王老师。但我一直为不能成为王老师的学生而感到遗憾。

我与王老师面对面的接触,是在1993年。当时我在平度市公安局任副局长(当年八月任政委)。局长高臣辉同志与我研究队伍建设时,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民警的违法违纪与民警的文化程度和知识积累是成反比的。越是文化低、知识少的民警越是容易违纪。我们形成共识后,立即召开党委会,做出了在全局组织民警学文化的决定。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挑选了4名全市最好的高中语文老师,作为我们的任课教师,其中就有王明章老师。以前我三弟已在我面前说过王老师多次,我一听王老师要来十分高兴。

我们的文化学习班开学后,王老师给我们讲现代汉语。记得学习班共举办了6期,每期两个月,有300多名民警参加了脱产学习。可惜我当时主管业务,一天到晚忙在案子上,未能听王老师上课。但有几次学习班结业,我去讲过话。学习期间,我经常同几位老师交流,阅读学员的习作,有时也同老师一块吃饭。当时同王老师一起聊天,他那渊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使我仰慕不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后我做了平度市公安局局长,工作太忙,同王老师见面的机会就少了。2000年我因为异地交流,调城阳区任区公安分局局长,离开了家乡,王老师也已退休,有关王老师的消息也只有我三弟能告诉我一些了。

我是从去年开始,在网上与王老师又有了密切接触。2008年,城阳公安分局搞公安文化建设,为了给民警起引导带头作用,我开始在电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也学写一些散文和旧体诗。随着与众多博友交流的增多,认识了许多文学爱好者。有一天在博友的博客里,无意间,看到了王老师的名字。我喜出望外的进入王老师的博客,一下子发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其中有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诗歌、文学评论等,而且水平很高。这样我便同王老师成了密切的博友。王老师那睿智的思想、飞扬的文采、严谨的文字、渊博的学识使我感佩不已。透过他的文笔,我看到了一个堪为师表的长者,一副嫉恶如仇、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古道热肠。他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读,王老师也经常登陆我的博客,对我的一些诗词作品给予鼓励,有时也提一些非常好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

由于成了真正的博友,我也经常对王老师的文章谈一些自己的意见。为此,王老师视我为知音,直到令我为他的作品集作序。

我有点不自量力的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一刻也不敢怠慢。书稿发过来以后,我立即用了一个整天的时间,在电脑前,认真的阅读了一遍。其实,这些作品,我大部分早已读过。为了写序,又做了认真的阅读。

王老师这本书共收入了10篇小说,4个短篇,6个中篇。每篇后面都标着写作时间,从所标时间看,王老师开始小说创作时间很晚,最先写成的短篇《童年小友》是2004年11月,那时王老师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一些评论王老师作品的文章说:“王老师年近七十岁开始写小说,起步很晚,起点却很高,这是个奇迹。”我细读王老师这些小说,很有同感。这10篇作品虽是他近年来刚涉足小说创作的首批作品,却看不出刚起步时通常要有的那种步履蹒跚与稚嫩,这些小说无论是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结构布局、细节描写,还是气氛营造、语言运用等诸多方面,都看不出有什么稚气,没有新手学写的痕迹,相反,看到的是一种成熟和老到。并且,这些小说还初步显示出了他自己的风格。王老师的小说风格从容淡定,清澈明朗,不追求晦涩深奥,也不用时髦前卫句式和词藻,有点类似汪曾琪的风格。同王老师交谈时,他说这也正是他的美学追求。

王老师说我能读懂他的作品,这也正是他找我写序的原因。其实他的作品像一泓秋水,清澈见底,没有故弄玄虚弄出的那种神秘,是不难读懂的。王老师所说的“读懂”是指平易中包涵的那种深刻,那种深深的意蕴。

首先,我认为王老师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作家,他的小说是很有思想的作品。

一位作家,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可,必须告诉读者一些能引起思考和共鸣的东西。使读者在阅读中受到启迪。王老师这10篇小说,没有无病呻吟之作,也不写卿卿我我的小情小调,更找不到时下充斥文学杂志和文学网站的那种媚俗和给读者提供刺激的内容。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贯穿着王老师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确实问题不少。当今文坛上,对社会不满者大有人在。捶足顿胸者有之,骂天怨地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王老师没有这些“愤青”情绪,而是不动声色的以他塑造的人物和设置的情节来告诉世人一些实实在在的道理。

就说篇幅最小的《赵匡胤打鸟》吧,这个小短篇写皇帝赵匡胤在打鸟时,有一位大臣来汇报工作,赵皇帝因扫了他的兴而大发雷霆,一斧柄捣掉了两颗门牙,差点使这位大臣丢了性命。但当这位大臣提到史官会将此事记到史书上时,赵皇帝恍然醒悟,当即对大臣好言安抚,而且采纳了大臣的意见,并对大臣予以褒奖。王老师看是在讲皇帝,实际上是对当前官员权力得不到监督而产生腐败的思考。一个封建皇帝,可谓权力至高无上,无人能够监督,却独怕史官的秉笔直书。而当今的官员又有几人能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地态度去敬畏历史、忌惮舆论从而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呢?

在《舍身崖》这篇小说中,从主人公那刺心锥肺的的悲剧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所发生的那些不可思议的荒唐事情。山村一老实农民只是因为家中盖了个大门楼,便被划上富农,为此这个家庭的两代人付出了无比沉重的代价。这种事情,各地农村都发生过。我的姥娘家,解放前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家,靠省吃俭用,置了几亩土地,土改时稀里糊涂的被划成了富农。结果不但自己的后代遭了殃,连我这个外甥也差点连高中都上不了。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弟兄几个也就永无出头之日了。《舍身崖》讲述的故事,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小说中写赵玉叶舍弃生命的纵身一跳,是无数芸芸众生的小人物的人生悲剧的集中体现。今天看来,这些事情是如此让人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里,却实实在在的在发生着。

民生永远是当政者最重要的问题。而让人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是最重要的民生。读《穿衣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几十年穿衣服的变化中感受和见证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六、七十年代,吃不饱穿不暖,那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大批人被饿死的情况。解决吃穿问题,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大目标。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只有到了改革开放,才真正得到解决。小说中所写的“我”和民众穿衣的变化,在告诉人们,吃饭和穿衣问题解决不好,将会毁掉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更不用说是执政者的政权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问题很多,但不发展问题会更多,甚至会亡党亡国。在这篇小说里,王老师是在用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看似浅显实则非常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