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23741200000043

第43章 初识夏尔巴人

聂拉木县约有1000名夏尔巴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占西藏夏尔巴人口的三分之一,均居住在该县所辖的樟木镇。笔者作为烟台进藏干部, 有幸接触和了解到夏尔巴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夏尔巴人在尼泊尔为少数民族之一。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虽有3000左右个夏尔巴人,却不在中国56个民族之内。尼泊尔《新尼东》有这样的记载:“北部有谢尔帕人,他们有悠久的历史,曾多次与加德满都王国进行战争,直到公元1520年前后,臣服后并入尼泊尔国土。他们散居于中尼边境两侧……”

“谢尔帕”即“舍尔巴”,中国称“夏尔巴”。200多年前,他们发展到聂拉木县的樟木、立新、雪布岗和帮村,向北面发展到定日县绒辖地区,向东面发展到定结县陈塘地区。生活之地集中在日喀则地区西南部的3个县境内,均属于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区。它们山水相连,夏尔巴人之间有着血缘关系,来往比较密切。根据藏语,“夏尔巴人”即东方人,至于其族源来自东方哪里,众说不一,均无史料依据。不过,夏尔巴人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比较聪明,忠诚老实,讲究卫生和文明礼貌。相貌特征是,皮肤较白,眼睛微凹,鼻梁较高,个头一般,有些人头发不烫自然卷曲。女人则身材窈窕,显得温雅。夏尔巴人有自己的语言,跟藏语相似,却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藏文、汉语,也找不到历史资料,只有口传故事。夏尔巴人一般会说汉语、藏语、英语、尼泊尔语。我曾到过樟木、立新、帮村,所遇见的夏尔巴人竟都会说汉语,与他们交谈起来非常方便。樟木镇镇长两年前领我们到尼泊尔边城巴热比斯观光,他与尼泊尔人用英语、尼泊尔语讲话时,对答如流,使我们惊叹不已。夏尔巴人对烟台干部很有感情。县委姜必欣书记多次讲过:去年4月,他与刘文君副县长爬陡山,过森林,到了半山腰上的雪布岗村,全村的夏尔巴人纷纷从家里拿出米酒、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都想表表心意,说的话感人肺腑,那份欢迎欢送的炽热情感,令他今生难以忘怀。

夏尔巴人与汉族、藏族人相比,有许多异同点:主食大米、面粉,而不是糌粑;爱喝米酒、白酒、白兰地,也喝青稞酒;喜吃各种蔬菜,却不像西藏的农牧民基本不吃菜;吃熟肉,极少吃风干牛羊肉;穿藏族服装的有,但穿西服的也逐年增多;居住的是底层石砌、上层木构、屋顶盖木板的房子,却不是藏式民房;人去世之后,多为火葬,极少天葬;樟木镇虽然也有寺庙,却不是佛教,而是西藏极为少见的花教。即使这样,信教的人也极少。

夏尔巴人过去生活在深山老林,过的是近似于原始人的生活。西藏和平解放后,开通了中尼公路,将樟木镇辟为西藏唯一的通商口岸,夏尔巴人的生活才逐年好转。改革开放以来,夏尔巴人走出大山,借助口岸优势,投入商海大潮之中,有的把生意做到了临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少数人已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在尼泊尔人眼里,聂拉木县内的夏尔巴人似乎都很富有,所以到樟木镇打工、经商、寻找夫婿的很多。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把樟木镇建设成了西藏的“小香港”,也的确使这里的夏尔巴人过上了今非昔比的幸福生活。他们打心眼里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过去有关资料上讲,夏尔巴人抢婚和一夫多妻的现象较为普遍。询问樟木镇干部,回答说,过去的确在立新村和雪布岗村发生过抢婚事件。但这不等于夏尔巴人古老的抢婚性质,而是对父母之命的反抗,用既成事实逼迫父母放弃对青年男女自由婚配选择的干涉。此后,夏尔巴人认真学法守法,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已成为时尚,其父母只不过是参谋参谋罢了。至于一夫多妻,早已根绝。过去有的文章还说,夏尔巴女人最受压迫,那也是很早以前的事。我所见到的夏尔巴女人,思想解放,享有婚姻自由,既有经商的,又有从政的,还有务农的,与男人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樟木镇女党委副书记次典拉姆,不仅是县人大代表、县委委员,而且是西藏自治区********,成为西藏女中豪杰之一。

我曾问过樟木镇镇长:“你们夏尔巴人为什么不向国家申请批准为少数民族呢?”他答:“无论从世界上看还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看,总的趋势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我们西藏的夏尔巴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之一,如今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我们感到特别温暖,特别幸福,特别自豪,何必去申请为一个少数民族呢。”他的话,讲得真实而合乎情理。

(1997年《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