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云龙舞
23742800000036

第36章 天福山的好儿女王夕岐(1)

写作过程和人生过程中一样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和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做好应对的准备吧。

原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写王夕岐的思想准备,也不认识这位同志,不但不认识连听说也没听说过,是李国贤反复强调要我好好写写王夕岐。之后,我才在厂志中找到王夕岐的名字,原来他曾是云龙集团的副总经理。

李国贤告诉我,王夕岐是个大能人,什么事也难不倒他,在绣品厂创业初期,他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是绣品厂的功臣人物啊!

于是,我开始关注王夕岐。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绣品厂这个企业的特点,绣品的技艺和产品是从农村手工艺品中发源和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它的身上就流淌着农村的血脉。后来在规模愈来愈大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城里厂内工人承担不了全部加工生产任务,于是,弥补这一劳动力不足的责任就落在广大农村绣工身上,而农村绣工干这件事情又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特别是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劳动力资源,所以绣品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农村。当然开辟农村根据地这一举措并非是李国贤创造,她的了不起在于她后来的创业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工作实际的需要,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块,把这项工作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地推向了新的境界,取得了更大更好的效益。

那么家纺产业为什么从农村脱出来又离不开农村呢?因为家纺产业是从民间手工艺发展起来的,它的源头在农村,根在农村,农村是它的后方,是它的基础,是它的依托。就像当年我们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一样,需要开辟广阔的农村根据地,需要拥有自己的大后防。家纺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发展初期,完全是人海战术。农村不但有广阔的土地空间,而且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个个心灵手巧,飞针走线,描龙绘凤是她们拿手好戏。绣花,对她们来说,就象干农活一样熟练,而城市工厂则由于受招工指标的限制就不能够随心所欲了。所以这一产业要发展就绝对离不开农村的支持,主要是解决劳动力问题,具体是绣工问题。

实际上,早在1981年之前,也就是说绣品厂还是刺绣厂的一个车间的时候,农村乡点也称在农村加工点就已经存在,不但刺绣厂有,绣花厂、服装厂也都有。那时候,刺绣厂乡下有加工点22处,拥有农村绣工2839人。1981年,绣品厂从刺绣厂分离出来后,这部分乡下绣工就自然而然地划归了绣品厂管理了。1981年底,绣品厂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新增农村绣工318人,其中新增石羊口、院夼两处加工点,乡点总数达到24处,为了便于管理,1982年6月,将天福山公社8处乡点合并为天福山分点,8月成立了大水泊分点,9月成立了侯家南厫分点,10月成立了嶅山分点,11月成立了口子分点。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天福山这片土地。天福山这片土地真是一片正义和奉献的土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日寇铁蹄蹂躏胶东大地,胶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是天福山这片土地掩护、隐藏了一群民族精英,为他们在这片偏僻的乡土上酝酿、组织发动天福山起义创造了条件,成就了革命的宏图大业。几十年后,又是天福山这片土地,为以绣品厂为主体的文登家纺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支持,创造了条件。在这里我们要永远感谢天福山这片土地。

绣品厂的辉煌历史离不开广阔的农村土地和千千万万农村绣工的支持。同时,绣品又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反哺了农村和农民,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国贤在带领职工发展企业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一产业的崛起与发展,使技术开发成果广泛造福于社会,产出巨大的社会效益。1982年首创“云龙绣”之后,她曾背着行李,亲自带着15名技术人员长期深入当地乡间,走村串巷,挨家挨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网点建设,先后培养了10万绣工,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力开创了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并不遗余力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培养扶持了一批能人和大户,使云龙绣品成为文登工艺家纺业的“黄埔军校”“职业学校”。目前,文登市的工艺家纺企业已达3000多家,从业人员13万人,其中80%以上的家纺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加工人员是云龙集团培养出来的。全市工艺家纺业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使文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鲁绣之乡,2004年年初又赢得了“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称号。

其实,从中受益的不单是文登人。1988年底,山东省内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的几封农民来信,促使李国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云龙绣”的社会加工基地向省内西部相对贫困地区延伸。1989年春节,当人们合家团圆的时候,李国贤却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一去就是一个月。这期间她深入到偏僻农村,几乎跑遍了大半个山东省,通过反复考察,先后在临沂、蒙阴、泰安、安丘、高密、泗水、荷泽等30多个地区建立100多个加工基地,发展外地绣工10万余人,使“云龙绣”成为一个“社会产业”。

在李国贤一系列的布局之中,都离不开一个熟悉的身影——王夕岐。王夕岐先生正是生长在天福山这片土地上,并在天福山这片土地上为文登绣品厂开拓“农村根据地”做出突出贡献的功臣人物。

2014年3月27日上午,我在云龙集团六楼会议室,第一次采访了王夕岐先生。

王夕岐先生已经69岁,个子不高,身体微胖,两眼炯炯有神,说话干脆利落,与李国贤一样都是语速快的风格。我单刀直入,让他说出他的故事。王夕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以速记的速度飞快地记录着,光听到我眼前的笔记本不停地翻着页码,我们俩交谈的时间,李国贤深沉静静地望着我飞动的笔,她大概在想作家手中的笔与绣工手中的绣花针有没有着某种联系。王夕岐还很幽默,偶尔来两句调侃的话,引逗得我和李国贤捧腹大笑。这使我对王夕岐刮目相看。

王夕岐出生于天福山公社后北风口村,关于天福山的好多村名我都很费解,为什么起那样的村名,比如王夕岐的家乡后北风口,相邻的还有前北风口村,还有南仓、中仓、北仓等,这个问题留得以后去探讨吧。王夕岐的童年与李国贤、王殿太有些相似,都是自小就失去父亲,这不知是那个年代较为普遍的家庭悲剧,还是成功人士必不可缺的人生背景。王夕岐就较早地受到了失去父亲的泪水浸泡,这种浸泡对他来说是一种正能量,因为泪水泡出了他的坚强执着。王夕岐自小就显露出自己的卓越和不凡,他聪慧、机灵、勤劳、好学,从一个好孩子成为一名好学生,念完初中后回到村里务农,在村里很快显出他的与众不同,除了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以外,他还为村里办黑板报,组织文艺节目,渐渐展示出他的才华品格,由此引起了村干部的注意,经常安排他在村里干一些出头露面的事情。

真正引起王夕岐人生转变的是当上放货员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