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23745900000045

第45章 成事智慧学孙子(24)

蒋干戴上头巾悄悄地出帐,唤了随从,出了辕门。一路上,东吴军士都不加以阻挡。蒋干顺利地回到曹营中。

曹操问他:“事情办得如何?”

蒋干说:“虽然未能说服周瑜,却给丞相打听到一件大事。”

屏退左右后,蒋干取出书信,将探察到张、蔡二人暗中勾结东吴一事说与曹操。曹操大怒,立即命人将张、蔡二人推出斩首,片刻间,刀下头落。

后曹操醒悟过来时,却已是追悔莫及,大声说:“我中计了!”

原来,张、蔡二人与东吴的来往书信,纯粹是周瑜伪造的,意在使用“反间计”,借曹操之手除去魏军中熟悉水性的两位大将,从而使自己保住了水战的优势,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结]

周瑜巧用“反间计”,令曹操的阵营自乱阵脚,内部猜疑,斩杀了两名熟悉水性的大将,这就等于是自剪羽翼、自毁臂膀。这样一来,东吴军就尽占水战的优势,而曹军明显处于劣势了。这也是“食于敌”的一种妙用,削弱了对手,也就等于是为自身增添了胜算。

蔡泽“吓走”名相范雎

蔡泽是战国时期燕国人,他极富才华,又胸怀大志,不甘于平庸,于是到处游说求官,诸侯国去过不少,但都没有受到重视,难得的是,他没有灰心。

有人劝蔡泽不要再东奔西跑、自讨没趣,他的家人也劝他不如安守清贫,莫再招人耻笑,自取其辱。

蔡泽拒不听劝,他这样说:“成功哪有很容易就到手的?经历一些失败也是难免的,这是上天在考验我。我若半途而废,岂不辜负了上天的美意?求取富贵,我是志在必得!”

人们笑他鬼迷心窍,还有人讽他白日做梦,蔡泽都不以为意,坚持出游求官。

在赵国时,他被赶出去。再至韩国、魏国,路上遇见盗贼,把他所带的锅碗食具也抢走了。这时,又有人劝他回转,蔡泽仍然不肯,坚定地说:“大利焉能轻取?和他日富贵荣华相比,我今日的这点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后来,蔡泽听说秦相范雎因推荐郑安平、王稽做官而背上了罪名,处境很是不妙,便直奔秦国而来。

到了秦国,蔡泽故意放出风声说:燕人蔡泽,才华无人能及,此次来秦,乃是为夺范雎的相位,且有必胜的把握。

范雎听闻此事,便派人把蔡泽找来,当面质问说:“听说你要夺我的相位,可有此事?”

蔡泽昂然笑道:“正是!”

范雎阴声说:“我自信百家学说无所不通,却不知你有何本事,口出狂言?”

蔡泽道:“智慧有穷尽的时候,皇上的宠信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所以,我敢断言,大人的相印,不久就要交于我的手中了。”

范雎察觉出蔡泽远非常人,态度有缓,说:“愿闻高见。”

蔡泽侃侃而谈道:“人人都想谋取高官厚利,而不受灾祸,这是人之本性,大人也应该是这样吧。大人于秦国有功,披肝沥胆,才得以身居相位,使得人人钦敬。大人以此为荣,而视我夺你相位为害,却不知我之所为,乃是解大人于危难之中的啊。”

范雎愈加糊涂,问道:“你竟说要解我危难,你有根据吗?”

蔡泽不慌不忙,再道:“你高居相位,已达人臣之极,所谓物极必反,日到中天就要下移,此乃自然之律。商鞅、吴起、文种皆功高过你,其下场却无一善终。时下,你的俸禄地位和富有家私又超过此三人,且不以为戒,不知退让,你的将来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你的冤仇已报,功名利禄皆得到,意愿已一一实现,再贪恋权位,就只能反受其害了。翠鸟、天鹅、犀牛、大象,它们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不安全,它们之所以死掉,是因为贪图诱饵的缘故。苏秦、智伯聪明多智,不是不能避免耻辱和死亡,是因为贪求利益而不知止步的结果。

“而大人因错荐了郑安平、王稽,虽然未被治罪,但秦王还像从前一样信任大人吗?大人还能像从前一样坦然吗?想必,也会为前途担忧吧?不如激流勇退,将相印转交于我,大人既可以全身而退,又能因推荐我而博得‘让贤’之美名。如此,我登上相位后,怎能不厚待大人呢?可以说,此乃万全之策呀!”

范雎听后久坐无声,领悟后惊得汗如雨下。

最后,范雎对蔡泽说:“多谢先生教我,我愿向秦王荐你为相。”

于是,范雎便向秦昭王极力推荐蔡泽为相,自己则托病请辞。结果,范睢因及时隐退,得以保全自身而怡养天年,蔡泽也如愿成为秦相。

[总结]

可以说,范雎是被蔡泽给“吓走”的,吓走了范雎,蔡泽顺便为自己谋到了相位,这个办法可真够励害的。在这件事情上,蔡泽从各个角度来“帮助”范雎分析他所面临的不利处境,直听得范雎颤颤兢兢,汗如雨下。结果,就乖乖地让出了相位,并亲自举荐了蔡泽。

“三菱”击败“三井”成霸主

日本三菱公司和三井公司,都从事海上运输的公司。三菱公司的实力相对强大,而三井公司的实力相对弱小。

1860年春,日本三菱公司总裁弥太郎召集公司政务会议,他说:“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从现在起要采取新的措施,通过我们三菱公司海运的必须以银币交易,纸币正在大幅度贬值,用银币交易,就等于提高了运费。”

对此,三菱公司的谋事专家们纷纷表示支持。

三井公司沉不住气了。

三井公司经理室内,益田孝总经理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繁忙的海港码头,眉头紧皱。三井公司只有三艘轮船,对输送货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求助于三菱公司。为此每年付给三菱的运费就有70万元,现在三菱出台了只收银币的新措施,因此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益田孝决定去找从前他在大藏省工作时的上司涩泽荣一帮忙。涩泽荣一是日本第一银行的总裁,同时也是三井公司在东京设立的股票交易所的幕后操纵者,他决定以在东京成立帆船会社的方式来帮三井公司改变处境。

三菱公司总裁弥太郎得知益田孝与涩泽荣一联手后,立即找来自己的谋士团商量对策。

松田专务说,“涩泽荣一是益田孝的后台,要想打败益田孝,必先扳倒涩泽荣一。”

三菱公司总裁弥太郎十分赞同松田专务的主意,接下来就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对策。报界大亨大隈与弥太郎关系很好,行动对策就是通过大隈的报纸对涩泽荣一的财经政策和隐私家事进行攻击,同时也大肆中伤益田孝。这样一来,涩泽荣一的名誉、声望就跌落了,原本想参加益田孝筹办的新公司的商人们都产生了动摇。

接下来,三菱公司实施第二步计划,用重金、低利、低运费等手段,对于支持益田孝的船主、货主们进行诱惑,使他们脱离和反感益田孝。

后来,三井公司的“东京帆船会社”虽然成立了,但业务无法顺利开展,只好退回原位,还是用原来自己的三艘轮船来运货。

就这样,三菱公司击败了三井公司。到1877年底,三菱公司已经拥有61艘轮船,占当时全日本轮船总数的75%,成为日本海运的霸主。

[总结]

商场上,同样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三菱公司采用种种破坏的方式,阻断了三井公司的发展途径,还把对方的船主、货主都抢过来。这种“食于敌”结果是,三井公司只能原地踏步而无法壮大起来,三菱公司却发展成为海运霸主。

以虞待不虞者胜——准备充分胜算多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

[译文]

预见胜利有五种方法: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知道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够胜利;以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

《孙子兵法》 谋攻篇 第三

[评析]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没有充分的准备是不行的。打仗也是一样,准备的越是充分,胜算就越多。要是以充分的准备来攻打没有准备的一方,那么,几乎就是必胜无疑了。准备得充分,才能布署得严密,才能守得坚固而攻得有力。因此说,准备充分胜算多。

[实例]

隋文帝平陈国

高颍,字昭玄,爱读史书,有文武大略,明达世事。

杨坚迫使周静帝禅让,登基做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取得帝位后,任命高颍为尚书左仆射。

一天,隋文帝召来高颍,问道:“高爱卿,现在隋朝建立,该着手统一天下的大业才是,割据纷争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你说说,该如何平定陈国?”

高颍道:“陛下刚刚即位,现在我国国力还不算强盛,因此,只宜智取,不宜强攻。”

隋文帝听了,很有兴趣,问道:“依你说,该如何智取?”

高颍胸有成竹,侃侃而谈:“江北地寒,庄稼成熟得晚,因此粮食不是很充足。而江南土热,水稻早收,因此称为‘鱼米之乡’,存粮丰厚。这一点,对方明显占据优势,而我方明显处于劣势。

“我们谅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待他们到了收获的时节,我们便装做招兵买马,放出风去,说要攻打他们,他们必然会集合军队进行防卫,这样就使他们废弃了农时,错过收获的季节。等他们军队聚集起来,我们就解甲。如此反复几次,他们必定认为我们是老一套,这时我们真的招兵买马,他们也就不相信了。趁他们没有防备,我们挥师过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岂有不胜之理!”

隋文帝听了十分高兴,连声叫好。

高颍又说:“另外,江南土薄,房屋多由竹茅建造,储存粮食物品一般不用地窖。我们秘密派人过江,趁风放火,烧毁他们的房屋和粮食。待他们灭火,修好房屋时,再放火烧,不出几年,就可以使他们的财物大量损失,缺乏打仗的实力。那时,我们以强击弱,岂有不胜之理?”

隋文帝采纳了高颍的战略,并任他元帅攻占了陈国,完成了天下统一的大业。高颍因功被封为“齐国公”。

隋文帝很是器重高颍,据说他常常坐在朝堂北面的一颗槐树下办公,后来有人要伐树,隋文帝便阻拦说,不要伐,这是齐国公常常呆的地方,要留着给后人看。

[总结]

要想打赢一场战争,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获胜,也往往是耗时耗力,大伤元气。谋略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巨大的成功。高颍的谋略,是在正式攻打陈国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不断的袭扰使陈国日渐疲弱,结果很容易就攻占了陈国。这就是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功效了。

叶赫那拉氏变身慈禧太后

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小名兰儿,她是安徽道台、满族人惠徵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从小就生得机灵,又长得如同仙女一般,还有圆润的嗓音,会唱南方江浙一带的小调,18岁便被选入宫中了。

最初,叶赫那拉氏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宫女。自从她入宫后,由于皇帝的妻妾很多,而自己地位很低,根本见不到皇帝。当然,她不甘心让自己的黄金岁月白白过去,便千方百计设法接近皇帝。

平日里,叶赫那拉氏很注意打听皇帝的爱好,并花重金买通太监,以便得见龙颜,得到出头之日。

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即位。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的各种矛盾进一步被激化,南方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仅广西一省就有二三十支起义队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些起义军不断讨伐清廷,直打得清军焦头烂额,刚刚即位的咸丰皇帝为此心神不宁。

后来,咸丰帝起用了汉族地主出身的曾国藩,由他创建湘军来镇压太平军,才扭转了局势,取得了一些胜利,成功地占领了湖北的武汉等地。消息一经传到京城,咸丰帝十分高兴,心神欣慰,设宴与众大臣庆贺。庆贺之余,咸丰帝率嫔妃们前往圆明园游玩。

咸丰帝与嫔妃们正游玩之际,忽然听到“桐荫深处”传来南方的曲调,很是委婉动听。

咸丰帝问身边的太监:“是谁在唱?”

太监答道:“是宫女兰儿。”

这一天,叶赫那拉氏在“桐荫深处”唱歌,就是太监因为拿了她的一份厚礼而特意安排的。如果不是受贿的太监引路,偌大一个圆明园,咸丰帝怎么可能如此凑巧在这愉快的时刻恰巧听到她的歌声呢。

咸丰帝正逢心情愉悦,听到这动人的歌声,似有听其喉知其貌的感觉,身不由己地朝“桐荫深处”走来。走至近前,果然见到一位丽质少女:她的身材长得恰到好处,真个是增之太高,减之太矮,亭亭玉立,无一不韵。那满头的青丝,格外润泽;一双眸子,明如黑玉。太监见皇帝看得两眼发直,心中暗笑,顺便请皇帝坐下来,向叶赫那拉氏喊道:“皇帝驾到,兰儿还不快快过来见礼!”

叶赫那拉氏闻言,即刻来到咸丰帝面前跪倒请安:“向万岁爷请安!”

这六字出口,似雏莺之声,清脆悦耳,咸丰帝非常爱听,忙让她站起来。接着,又让她唱了几曲。众人一见,知道皇帝不想走了,便一个个自觉地离去。

随后,咸丰帝便在叶赫那拉氏的服侍下,来到别宫里住了下来。一宵恩爱,叶赫那拉氏便被封为贵人。从此,她仗着色艺过人,再加上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甜言蜜语,竭尽全力地奉承,成为咸丰帝最为宠爱的女人。

过了几年,叶赫那拉氏为咸丰帝生了一个小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要知道,咸丰皇帝的嫔妃虽然众多,却没有一个能为他生出儿子来。当叶赫那拉氏一生出儿子,立即就“母以子贵”了,因此被封为懿妃。随后,又被封为懿贵妃,地位和身份仅在皇后之下。

咸丰帝死后,叶赫那拉氏的儿子同治皇帝即位,叶赫那拉氏垂帘听政。朝廷为叶赫那拉氏加徽号为“慈禧”,因此得称“慈禧太后”,因她住在西边的长寿宫,所以又称她为“西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