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23746100000042

第42章

形势解第六十四

[原文]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夫虑事定物,辨明礼义,人之所长而猱猿之所短也。缘高出险,猱猿之所长,而人之所短也。以猱猿之所长责人,故其令废而责不塞。故曰:“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揉猿饮焉。”

明主之举事也,任圣人之虑,用众人之力而不自与焉,故事成而福生。乱主自智也,而不因圣人之虑,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力,专用己而不听正谏。故事败而祸生。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以上摘自《管子》第二十“形势解第六十四”

[译文]

英明的君主授官任事时,用人之所长,而不用人所短。所以办事没有不成的,功没有不立的。昏乱的君主则不懂得万物都各有所长和所短,而一律求全责备。考定事物,辨明礼义,本来是人类的所长而猿猴的短处;爬高走险,则是猿猴的所长而人类的短处。如果用猿猴的所长来要求人类,那么政令就会失效而责任不能履行。所以说:“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而猱猿饮焉。”

英明的君主在办事时,集中哲圣的智慧,凭借众人的力量,而不用自己去办,所以能事成而得福。昏乱的君主却自恃聪明,不依从圣哲的谋略。刚愎自用,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一意孤行,不听正确的劝告,所以事败而生祸。所以说:“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实例应用与分析]

用人之所长、避其之所短

“《管子》第二十”的上文部分中,管子对于统治者授官任事之时如何正确对待臣下的长处与短处做出了指点,“英明的君主授官任事时,用人之所长,而不用人所短。所以办事没有不成的,功没有不立的”。

因为世间万物都各有长和短,“考定事物,辨明礼义,本来是人类的所长而猿猴的短处;爬高走险,则是猿猴的所长而人类的短处”,所以说“如果用猿猴的所长来要求人类,那么政令就会失效而责任不能履行,”所以说,在用人之时要慎重而正确地对待其长处与短处,这是成事的必要前提。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用人之所长,避其之所短”。

是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再糟糕的人也有特有的长处。对于优秀的人,如果错用他的短处去办事,那么结果是必败的;换了糟糕的人,如果用他的长处去办事,那么也会成功的。这就是“用人之所长,避其之所短”的奥妙所在。

关于用人扬长避短、适才而用的思想,我们古代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对此有过论述。

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士鲁连子就曾对孟尝君说:“善于攀援树木的猿猴,倘若置于水中,则不如鱼鳖;日行千里的骐骥要论历险乘危,还赶不上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而劫齐桓公,迫其归鲁侵地,一军不能当,但让他去乡下种地,那肯定不如农夫。因此,倘若弃其所长而用其所短,即便是尧那样的圣贤,也会有所不及的啊!”

在用人适才上,三国时的孙策就做的很好。

史载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善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孙策用人很注重适才而用,他聘请了张昭、张纮,又请来了周瑜,再千方百计说服太史慈来到他的门下效力。接着,他又把吕蒙、吕范、朱然、周泰、陈武等人招来,并把他们安排到了最恰当的职位上。

由于孙策能够适才用人,他的部下人人各尽其职、尽忠职守。而在他弥留之际,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更体现了他适才用人的高超技巧。

孙策去世前几日,召张昭等人及弟孙权来到床前,孙策说:“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子布等幸善相吾第。”然后取出印绶给孙权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而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孙策又对其母说:“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今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

孙策母哭着说:“你弟弟年幼,恐不能任大事,那该怎么办呢?”

孙策答:“弟弟之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说完,孙策又叫来其他诸弟对他们说:“吾死之后,汝等共辅仲谋。宗族中敢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

孙策托政于诸臣,把他长期观察了解的孙权选为国君,又给他钦点了诸位辅臣,这是极有意义的举动,也是他适才之明的最直接体现。而孙策在用人上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不管在哪个层次上,都能做到适才而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发挥出人才的整体效应,使每个人的才能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尤其重视高层次人才的任用,对自己认定的人才,他坚持使其职能相称,并对其大力扶植。

实践证明,孙策任用孙权及钦定辅政大臣之举是极其高明的,这一决断,为东吴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适才用人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同样一个人,用其长处就是一个巨人,用其短处就是一个矮子。高明的君主都明白这一点,宋太祖赵匡胤成功使用败军之将陈承昭的事例就很经典。

陈承昭本是南唐的将领,官至南唐保义节度使,在南唐时期可谓是地位显赫。当时,赵匡胤率领后周的先锋部队攻克泗州后,继续一路东下,与陈承昭统率的军队在淮河展开了决战。赵匡胤足智多谋,指挥得当,而陈承昭作战无能,最后被赵匡胤生擒。陈承昭从此身败名裂,他在后周谋得一个右监门卫将军的小官,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显赫。

宋国初建,赵匡胤大力兴修水利,开漕运以通四方。然而他手下有勇士三千,谋者八百,却没有一人精通治水之术。于是赵匡胤四处求贤纳才,物色治水能人。此时,赵匡胤听人说陈承昭对水很有研究,便派他去督治惠民河,以通汴京南部的漕运。陈承昭欣然赴任,他察看了水势,见惠民河水太小,即便疏通也未必能够可以通航。

于是,他遍寻水源来补惠民河之水。他通过勘察地形发现郑地地形较高,而郑地西部的河流至郑地后都改向东南流去,如想让这些水流向东北,必须加以疏导。他让民夫将郑地西部的闵水和阔水引至惠民河,使惠民河水量大增,水贯连汴京,南历陈州等地直入淮河,由此沟通了京城与江淮的漕运。

赵匡胤见陈承昭确实是位治水之才,于是在国家的治水之事上重用陈承昭,在疏通了惠民河以后,赵匡胤又命陈承昭前去疏通五丈河。

五丈河与惠民河的相同之处是水少,不同之处是五丈河中淤泥甚多,不利舟行。因此,五丈河除需注水外还得挖泥,无论从工程量上还是从疏通难度上都较惠民河有所加大。

经过勘察,陈承昭发现在汴京的东面,荥阳虽有汴河水东流,但还有京水、索河两条河白白直接流入了黄河。他遂上书赵匡胤,说京、索二水都可以引来注入五丈河,赵匡胤很快批奏。陈承昭于是带人自荥阳向东开渠百余里至汴京,将京、索二水东引入汴京城西,架流过汴河,向东注入五丈河。从此,五丈河水量充足,陈承昭又将水东北流向济州大运河,东北漕运由此开通。

后来,赵匡胤欲平南唐,却顾忌江南水军的威力。此时,陈承昭建议赵匡胤建立一支能打水仗的水师。赵匡胤大喜,命陈承昭亲办此事。陈承昭在京城朱明门外凿挖水池,引惠民河之水灌入大池中,在此操练水军。不久后,宋国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南唐很快得以平定。

接着,陈承昭又为宋国成功的治理好了黄河水,两岸百姓对他歌功颂德,陈承昭也越来越得到赵匡胤的器重。

陈承昭在带兵上虽是庸才,在治水方面可谓天才,明智的赵匡胤正是发现了他这一特长,对这个败兵之将没有加以全盘否定,而是巧妙地用其所长,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可见,对人之所长,如果能充分使用,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取人之所长是一种用人的艺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把这种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对部下能够扬长避短外,他还能充分借鉴、使用敌人身上的优点,在这方面,成吉思汗可谓独树一帜、常人难及。

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中,成吉思汗都能够变劣势为优势,除了他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外,善于借用敌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成吉思汗对各国的工匠很感兴趣,每次战后,工匠他是一个都不杀,而是把他们带到大漠,让他们从事生产。这是因为当时蒙古生产技术落后,工匠很是稀缺。他让工匠们建造了无数的兵工厂,生产作战武器。

他把被俘的工匠组成一支工匠队,他们各司其职,有的搞建筑、有的制作工具、有的训练技术兵……后人说,这是古代军事史上最庞大的一支独立兵种。

充分使用工匠,保证了蒙古军在武器装备上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有抛石机、连发弩、火焰喷射器,还把汉人的火药术加以改进,制成了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在后来的攻城战中,火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火药术也在那时传到了欧洲。

成吉思汗善于取别人之长,使几乎是当时最落后的民族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不得不称为一个奇迹。而成吉思汗的这种大智大勇也让后人津津乐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帝王要想尽可能地用才,就得容忍一些人身上的缺点,择其优点而用之,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各尽其才。

战国时期,卫侯征询大臣们的意见,请他们向自己推荐能够统率万军的将才。子思向卫侯推荐了苟变,子思说:“苟变这个人很有军事才干,可以让其担当重任。”

卫侯听后却摇了摇头说:“我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我听说他很爱占小便宜,我不能让这样的人为将。”

子思说:“圣明的君主用人,好比匠人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合抱之木虽死,但匠人绝不会把整棵大树都丢弃掉。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时,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衰。我国地稀兵少,经常遭到外人欺负,大王当务之急应该广纳贤才,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缺点就舍弃一位将才呢?”

卫侯想了想,觉得子思说的有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任用苟变为将。后来,苟变纵横疆场,为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历史上的一员名将。

卫侯善纳谏言,使他没有错过一员猛将,他用人之长,使国家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这种用人方法堪称良谋妙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君王对部下要求过于苛刻,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唐太宗在用人上就能够做到忍其弊而用其长。

有一次,唐太宗责备身为宰相的封德彝久不向自己举荐人才,封德彝辩解说:“我不是不留心,只是当今没有奇才。”

唐太宗马上反驳他说:“前代明君,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惜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人的品行才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一位大臣接着说:“人才之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取长补短,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若用短弃长,则天下全成可弃之士。”

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就是他扬长避短理论的实践。房玄龄、杜如晦的短处是不善于处理刑狱案件和烦琐小事,他们的长处是多谋善断。唐太宗于是任命二人为相,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而戴胄的短处是才学略浅,长处则是为人忠心耿耿、秉公办事,因此唐太宗任命他为大理寺少卿,而不让他担任学馆儒林之职,以避其所短。

果然,戴胄在职位上处事干练、勤勤恳恳,他在职期间,案无积压、日事日毕。而且他还敢于犯颜执法、不徇私情,并能大胆地纠正唐太宗量刑上的过失,这一点很受唐太宗的赏识。

唐太宗的适才而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时间,朝廷上下人人勤于政事,各自发挥所长,这就为唐朝走向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前文所述,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有时候,领导者抓住部下的缺点,采用一定的技巧加以“攻心”,这个人的优点就全部能为己所用了。诸葛亮“收服”关羽就是用了这种策略。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残军逃跑,诸葛亮分析形势:此时捉曹操虽易如反掌,但捉曹后怎么处置倒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杀之,则中原群龙无首,势必四分五裂,你争我夺,东吴便会乘机向北拓展疆域。一旦时机成熟,必会吞并刘备。如不杀,也已灭其主力,使其一时无力南侵,还能牵制孙吴。这样一来,刘备可以乘机占领荆州,进军巴蜀。所以,曹操还不能杀。

在人员的调配上,诸葛亮又考虑到:张飞坦率急躁,捉住曹操恨不得一刀把他杀死。赵云忠心耿耿,捉住曹操肯定也不会放走。而关羽义气如山,他曾受过曹操厚恩,依他的性格,捉住曹操后一定会再把他放走。关羽为人傲气太重,诸葛亮想趁此机会抓一次关羽的“小辫子”。

随后,诸葛亮便将张飞、赵云、刘丰和刘琦一一派出,惟对关羽未加分派任务。

关羽终于忍不住问道:“我历次征战,从不落后,这次大战,丞相唯用我,为何?”

诸葛亮说:“关将军莫急,我本想派你把守一个最重要的关口,但转念一想,想当初你身居曹营,曹操对你关照有加,这次他惨败后必走华容道,你若前去,我担心会捉而放之。”

关羽说:“丞相太多心了,我当初斩颜良、诛文丑、又解了他白马之围,早已报答了他的盛情。若再遇他,绝不放行。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放过了曹操,我愿按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