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23746100000007

第7章

吴起一上任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赏罚措施。他让人在南门外设置了一根测量日影的标杆,然后在全城张贴告示:如果谁能将南门外的标杆拔掉,就让谁担任长大夫。百姓看到后,竟没有人相信,一天过去了也没有人去碰那根标杆。

最后,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地说:“我试一试,即使得不到奖励,也没有什么损失。”说罢,他前往南门拔掉了标杆,然后去拜见吴起。吴起亲自出面接见了他,并让他做了长大夫。

当时,秦国有个小亭子临近魏国,魏国边境上的百姓常常受到亭中秦军的骚扰,但是为了这么一个小亭,又不值得专门征兵。吴起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北门外放了一辆车,然后下令说:“有谁能将此车推到南门外者,赐之于良田房宅。”

百姓们都想:“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车在那里放了好久也没人去推。后来终于有人将车推到了南门外,吴起果然赏给了他良田房宅。

接着,吴起又下令说:“明日攻打边境的那个小亭,谁先登上小亭,官至国大夫,并赏赐良田房宅。”

第二天,人们争相攻亭,顷刻间便把小亭占领了。

吴起十分重视赏罚,魏武侯曾经问吴起道:“严刑明罚,足以胜乎?”

吴起答道:“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所恃也。”

武侯又问:“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吴起又答道:“对有功的人进行奖励,对无功的人进行激励,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

魏武侯按照吴起的办法奖励了有功之士,对作奸犯科者统统进行了惩罚。三年后,秦国入侵河西,魏军个个奋勇争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还有一次,吴起率军与秦交战,还未下达进攻的命令,一位勇士就冲入了秦军,斩获了对方首领。吴起虽爱惜此将,但为了严明军纪,忍痛把那位勇士斩了。全军上下纷纷劝诫说:“此勇士,不可斩。”

吴起说:“他虽然是英勇无敌之将,但不能听从军令,必须斩之。”

全军上下为之肃然。

其实,罚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将帅之所以严格赏罚,为的是加强对士卒的教化,使其能明白赏罚规章。

天子犯法,与民同罪。虽然这只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历史上很少被得以实施,但他树立了一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商鞅决心变法从而惩罚太子之师的行为,就是这种理念的真实体现。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正式开始。当时,商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对故有的旧制度产生了冲击。为了提高秦军的战斗力,商鞅否定了世卿世禄制,建立了新的军功爵制度。

新法规定:凡事没有为国家建立军功的旧贵族,不能列入宗室贵族的属籍,不得继续享受贵族特权,不得无功受禄;还规定重赏有功的将士,军功大小,不再按出身,而是按照在战场上斩杀敌人的数量来评定,官爵也按军功大小授予。

商鞅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劳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建立了一套新的军功爵制。军功爵位共有二十级,最低的一级为“公士”,最高一级为“彻侯”。根据爵位高低授予种种封建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衣服、车马等。

商鞅的改革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改革初始就遭到了很多方面的反对,但商鞅一心为改革,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与反对派进行了一场不懈地斗争。

当时的太子有两个老师,一个叫公子虔,一个叫公孙贾,这两个人都是贵族,商鞅的变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不禁使两人对商鞅耿耿于怀。他们天天在太子面前说商鞅的坏话,诬陷说商鞅大权在握,正在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太子相信了他们的话,感到自己国君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于是,在两个老师的怂恿下,太子在秦孝公面前狠狠地告了商鞅一状。秦孝公对商鞅很是信任,他对太子的这种攻击新法的行为很是恼怒,遂把他训斥了一顿,然后交给商鞅依法处治。

商鞅为难的想到:太子犯法,按法律应当腰斩。可是,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上。哪里有臣下治皇上之罪的道理呢?可是,这次如果不处理,那么谁都会来攻击新法,非但朝廷的威信会一落千丈,新法也有夭折的危险。这是个树立威信的好机会,况且如果王子犯法不予追究的话,那还谈什么变法呢?

最后,商鞅决定执行法令,但考虑到太子身为国君的继承人,毕竟事关重大,不能使其负法律责任。他下令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处以杖刑,公孙贾黥面,以示天下。后来,公子虔又一次犯法,商鞅毫不留情地割掉了他的鼻子,百姓为之大悦。

就这样,新法在秦国得到普遍推行,人人遵纪守法,甚至连妇女和孩子都在说商鞅的变法。

商鞅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一是因为他不畏困难、不怕权贵的精神,二就是因为他赏罚分明,广得人心。

一代名相诸葛亮是个很精通于赏罚之道的智者,他起用“败军之将”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派马谡统军北伐曹魏。在街亭一战中,马谡布兵失误,导致蜀军大败。马谡弃军而逃,而副将王平却镇定自若,率领余众在山下坚持奋战。魏将见主将马谡败逃,而副将却在山头擂鼓,怀疑有伏兵,不敢追击蜀军。王平率部队且战且退,最终安全地返回大营。

为整顿军纪,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并自贬三级以示惩戒,而对王平则大加奖赏,以表彰他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之功。这时有人不解的问诸葛亮说:“败军之将,有何战功可言?”

诸葛亮说:“败军之将,革职斩首,罪有应得,而王平身为败军之副将,战前力主良谋,后又面对危局,力避损失,化险为夷,全军而退,升赏亦当。”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诸葛亮决定从此重用王平,升他为讨寇将军,封亭侯。王平感激诸葛亮知遇之恩,统领蜀军屡次北伐,调度有方,曾多次大败魏军,成为蜀汉的一位名将。

赏罚分明则上下臣服,上下臣服则天下安定,统治者惟有实行赏罚公正的奖惩制度,才能得到军队和百姓的拥护。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

权修第三

[原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以上摘自《管子》第一“权修第三”

[译文]

一年的计划,最好是养育五谷;十年的计划,最好是养育树木;终身的计划,最好是养育人才。一种一收为养育五谷,一种十收为养育树木,一种百收则为养育人才。我如果注重养育人才,那就会收到神奇的效果,办事有如神助,只有成就王业的人才懂得这个道理。

[实例应用与分析]

人才为本事半功倍

“《管子》第一”中的上文部分表述了管子对人才的重视,“一种一收为养育五谷,一种十收为养育树木,一种百收则为养育人才。我如果注重养育人才,那就会收到神奇的效果”,说明了人才的重要和神奇。

“办事有如神助,只有成就王业的人才懂得这个道理”,则说明要想成就王业,就必须仰仗人才,有了人才办事才能收到神效。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人才为本事半功倍”。

管子说的对,“十年的计划,最好是养育树木;终身的计划,最好是养育人才。一种一收为养育五谷,一种十收为养育树木,一种百收则为养育人才”,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好的人才必是无法成事的,可以说,人才是成事的必要前提。

并且,如果以人才为本,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获得意想不到的大成功。

善于发现人才者事业顺,善于使用人才者事业成。曾国藩的用人求才,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而他取得的成就则是对他如此苦心孤诣的最好回报。

曾国藩之求才,可谓什么手段都用,他或是结以交情,或是待之以诚,或是感动其心。他每到一处即广为问询,遍寻当地人才,他的幕僚中王必达、程鸿诏、陈艾等人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

甚至在与捻军作战时,曾国藩还不忘招揽人才,他的“告示”中列有“询访英贤”一条,曰:“淮徐一路自古多英杰之士,山左中州亦为伟人所萃。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呈明,察酌录用。如有荐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保奖。借一方之人才,平一方之寇乱,生民或有苏息之日。”

薛福成看到告示后,进入幕府,成为曾国藩进行洋务运动的得力助手。曾国藩与人谈话、通信,总是殷勤地询问其地是否有人才,一旦发现,他便会千方百计的将此人调到自己身边,他幕府中有许多人都是通过别人推荐而来的。

为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免因自己一时失言或处事不妥而失去人才,曾国藩力克用人唯亲之弊,同时他还自强自励、刻刻自省。

毛鸿宾当上湖南巡抚以后,曾向声望日著的曾国藩请教湘政。曾国藩在回信中把物色人才放在首位,他说:“湖南近年兵勇散布各省,颇有人才渊薮之称。方今四方多难,纲纪紊乱,将欲维持成法,似仍须引用正人,随事纳之准绳,庶不泥于例,而又不悖于理。湘中统将,多宜力于外省,本境反有乏才之叹。不特阁下用此为虑,鄙人亦增内顾之忧。兵可以磨炼而成,欲求将才之辈出,不能为未雨之绸缪。”

曾国藩对人才的广泛搜罗和耐心陶铸,是他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李鸿章就曾称赞他道:“持己之学,陶铸群伦。雍培浸灌,为国得人。知人之鉴,并世无伦。万众一心,贯虹食昂。终奠九士,踣此狂丑。”

人才就是财富,多么英明的帝王都不是完美的,他们都需要在贤才的辅佐下才能把国家治理的更好。不重视人才的培养,最终必会一事无成。

人才一直是历代帝王争相挖掘的财宝,国家有了人才,方可法纲完善、秩序井然,在他们的辅佐下,君主往往更容易推行一系列的仁政,国家也就容易走上大治。

唐太宗擅长用人,人人皆知,他广开才路、任用贤能,缔造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在他手下,既有隋炀帝的旧臣,也有起义军的首领,甚至有先太子建成的谋臣,但只要是贤能,他都予以重用。

一代名相魏征在李世民继位之前,就曾是太子建成的谋臣。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时,魏征深感他是建成的威胁,曾多次劝建成废除秦王,并亲自参与了杀害李世民的密谋。后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杀死了李建成,夺取了皇位。很多人认为此时魏征必死无疑,而李世民却看重魏征的卓识与才能,不但未加害于他,反而封他为谏议大夫,不久又提为他宰相。

长孙无忌是皇后的哥哥,外戚掌权历来是让皇上顾虑的,所以皇后和无忌都要求避嫌,再三请求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衔。但李世民不允许,他坚持任命无忌为宰相,并对他说:“长孙无忌文武兼备,我选拔的是人才,不是妻舅。”

无忌深受感动,他勤勤恳恳扶持李世民,政绩卓著,堪称一代贤相。

唐太宗以人才为本、不计前嫌、不拘一格,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人才得到挖掘和使用。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唐朝能够在他的统治下走向振兴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历史上许多君王深知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为了得到人才,他们宁愿放下架子,不惜用厚礼去相邀名士,甚至亲自登门相请。国家有如此求贤若渴的君王,何谈不能兴盛呢!

商是夏王朝的一个属国,夏王桀荒淫无道,大失民心,而商王成汤广施仁义、礼贤下士,他听说伊尹是个贤能之士,就派人带着厚礼前去相请。伊尹每日躬耕劳作、潜心读书,对做官之事毫无兴趣,他婉言谢绝道:“我只是一个农夫,自耕自食,不懂国家大事,请大王另谋良臣吧。”

成汤对此并不灰心,他又派使者带更多的礼物前去相请。伊尹这次感到有些惶恐,但仍然推托道:“我只是一个庄稼汉,没有一点功劳,怎么能无故收受商王的礼物呢?”

成汤碰了两次壁,仍旧不灰心,他坚信只要有诚意,就一定能打动伊尹。于是,他带着更珍贵的礼品亲自去请伊尹。

伊尹早就听说成汤宽厚仁爱,礼贤下士,现在看到他屈尊前来,不禁深受感动,他决定助成汤一臂之力。

成汤任命伊尹为相,伊尹帮成汤发展农业,屯集粮草,铸造兵器,加紧操练兵马。

公元前711年,成汤联合各诸侯,兴师讨伐夏王桀。夏王桀被俘,夏朝随之灭亡。各路诸侯推举成汤为天子,建立了商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了得到心仪的人才,就该放下帝王的架子,用诚心去感动对方,只有这样,那些贤才智士才会真心地前来归附,这往往是成就大业的前提条件。

人才是君王的左膀右臂,没有人才,一个国家就谈不上繁荣昌盛。为了获取人才,历史上有些君主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由于他们的诚意,各种人才都愿意为他们效力,商王武丁就是位爱才敬才之人。

继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这就是傅说。而他的伯乐就是商王武丁。

商王武丁继位后三年不理朝政,他将国家大事委任给手下的大臣处理,而他则趁机观察国内的局势,并四处寻访贤士。他发现奴隶傅说颇有才能,想任他为相,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是傅说出身卑微,启用他必会招来非议,于是,武丁想出了一条妙计。

一天晚上,武丁入睡后,突然大笑不止,手下人以为他在梦中笑醒,连忙向他道贺。武丁微笑着说:“商朝振兴有望了!刚才我梦见先王商汤给我推荐了一个大贤人,名叫傅说,你们赶紧去把他给我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