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23747400000026

第26章 心态豁达,方可胸怀天下(3)

第二天,正逢曾国藩接到上谕升官职,南京的文武官员都来贺喜。曾国藩在督署设宴招待,趁着这个机会,他把干爹拉了出来,说干爹执意回乡,想送个礼物给干爹,请那些文武大臣们在他的那把折扇上题字。直到整个扇面上题满了字,他才把折扇恭恭敬敬地用红布包起,送给干爹。

干爹收到折扇老大不高兴,嘟囔道:“一个两指宽的条子都不肯写,在这上面写再多的字也不领情。”夫人听到后,仔细问明白事情的原委,高兴地告诉干爹:“这可比您要的那个条子更宝贵呀!拿回去后,不论打官司也好,办别的什么事也好,任他多大的官,见到此扇都会有灵验。千万不要把它丢了,随身带着,就能逢凶化吉呢!”

曾国藩的干爹回到家里后,手拿折扇大摇大摆地走进衡阳府的公堂。在那个年代,带着扇子进入公堂是蔑视公堂的做法。知府大怒,让一个衙役从他手中把扇子夺了过去。那知府翻来覆去地看那把折扇,然后宣布退堂。

后来,那知府将曾国藩的干爹接到了府中,将那把折扇恭恭敬敬地送还给了他,并且热情地款待了他,那件官司自然也赢了。

曾国藩在亲情和公务面前,采取了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来处理,既照顾了亲情,又维护了公务,还给当地的知府留下了余地,他自己也摆脱了干涉地方公事的嫌疑。这就是曾国藩厉害之处,也是他在官场中几十年不倒的一个原因。

凡事都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能做得太绝。如果曾国藩不给衡阳知府留面子,直接出面干涉,指责他的不是之处,既让那个知府难以下台,也让自己多结下一个仇人,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会染上干涉地方事务之嫌,很有可能会招来政敌的借题发挥。所以,一个人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多考虑,考虑周详之后再作决定,话不能说得太死,事不能做得太绝,这样才能进退自如。

5.卸掉时间俗物,自在享受人生

崇俭约以养廉。昔年州县佐杂在省当差,并无薪水银两。今则月支数十金,而犹嫌其少。此所谓不知足也。欲学廉介,必先知足。观于各处难民,遍地饿莩,则吾人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殓哉?不特当廉于取利,并当廉于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可挽回矣。

——引自《挺经》

欲望的沟壑是永远也填不平的,而吾生有涯,何苦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没有穷尽的权沟欲壑之中。人们都说精卫填海的志向高远,我却想笑它的不自量力。你的欲望少一分,你即超脱一分。你超脱一分,你的苦恼就减一分。原本苦短的人生,也可以充满欢乐。

曾国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恰好应了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治矣”。可惜的是如曾国藩一般清廉忠贞的臣子太少。作为臣子的人,都有自己的算计。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外乎是为了享受万贯家财之乐,美姬美妾萦绕之乐。而曾国藩无论身处贫困的农家还是华美的庭院,都从来不敢忘记“勤俭持家、居安思危”这八个字。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就非常勤俭而且深谙理财之道。湘军的军饷大多都是他自己筹集的,个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明白。每一笔军饷,他都亲自落帐入库,支出是有严格的手续的。他位居重臣之时,更是将勤俭摆在了关乎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不仅以身作则,还时常教育别人。

曾国藩身为将相,平日生活,每餐却只以一盘青菜佐饭。在他逡巡扬州一带时,见盐商以各种珍馐为其接风洗尘,他在礼貌地吃了几口之后,就再也无法动筷了,转身对身边的官员说:“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政务上,他更是尽心抓住每一秒,唯恐光阴流逝,一去不返。他的勤劳,自其身后留下的日记诗文,就可见一斑。

他时常教导子女:“家中的男孩子必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女孩子不要太懒惰,应当早日学习烧菜煮饭。家里有书、有蔬菜、有鱼、有猪,可以显示一个家庭的生气;少睡觉、多做事,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生气。勤快,就是生动之气;节俭,就是收敛之气。一个家庭能做到既勤且俭,那就绝对不可能不兴旺发达。”他不愿意见自己的子孙后代,因为家业兴盛而开始骄奢淫逸,继而家道中落、四处流浪,最后饿死于途中,所以他多次教导他们要意识到“勤俭”的重要性。他的弟弟曾国荃因家中人口增多,于是自作主张花费三千两建造了一间新屋,此事被曾国藩知道后很是生气,他写信责怪弟弟说新屋落成之后,搬进去容易,搬出来难,我此生绝不住新屋。他自己更是从来不在乎家室是否华丽,衣着是否光鲜。他的一生就是在清廉诚信之中度过的,秉持着“勤俭节约、居安思危”这八个大字,始终如一。

人最难的就是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脱缰的野马从来都不受心的控制。困于欲望之中的人,轻者贫困潦倒,重者将丧失人世间最可贵的生命。

拉尔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登山家,他曾经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地征服了多座高峰,这其中还包括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其实,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能登上乔戈里峰为第一目标。但是,几乎所有的登山好手来到海拔6500米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变得非常稀薄,几乎令人感到窒息。因此,对登山者来说,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独立征服8611米的乔戈里峰峰顶,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然而,拉尔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他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这一段历险的过程。拉尔夫说,在突破海拔6500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在攀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松懈意志,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地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会开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不得不接受失败。

拉尔夫说:“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要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因此,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保持身心安定、清净、祥和。身心清净,没有欲望和杂念的干扰,能量的消耗就会降到最低限度。

正是排除了欲念,拉尔夫才取得了成功,所以成功的人生也是这样。常言遭,知足常乐。唯有超脱诚实,不为欲念所累,才能坦荡自由地生活。你所强求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曾国藩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当官以清廉有信为本,不图安逸,不图虚名,崇尚勤俭。他认为这既是国和家的兴盛之道,更是令部属归心的要诀。现在看来,勤俭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并非人人都愿意做的事。只有清廉,才能在利益面前不伸手,有功劳才能想到下属。只有这样超然物外,不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才能卸掉尘世间的俗物,才能轻松自在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