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控制力
23749100000022

第22章 让人跟随并不难,赢得人心有手段(3)

其实,对方迟到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堵车,或是遇见其他急事等不可控的因素所造成的;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习惯性地迟到或故意迟到。可是,他们见到你时,内心的状态却是不同的。

前者内心是不愿意迟到的,但因为某些事而耽搁,见面后大多是心怀愧疚,也会主动解释迟到的原因,以期得到谅解。

习惯性迟到的人大多是我们所熟悉的人,他们会轻描淡写地遮掩自己迟到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你是不会因此而生气的。

最可恨的是故意迟到的人,因为他们迟到能显示自己高贵的身份或是有意如此,给你一个下马威。你是可以看出来的,如果你恼火,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就有可能把麻烦惹上身。

不妨看一则小故事:

某设计公司最近接手了一项利润颇丰的业务,小王是这家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这项业务的设计。可是,对方对小王的设计方案提出各种建议,改了又改,迟迟不见定稿。

小王厌倦了与对方电话沟通,便携设计师约对方面谈。令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的项目负责人在约定时间出去应酬了。两个小时后,那位负责人才姗姗来迟,小王的怒火已经烧到脑门了,可还是忍了下来。

展开讨论后,当对方又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还需要再改时,小王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这纯粹是找茬……”

这个项目最终搁置了,对方找到公司的总部投诉了小王,最后小王被迫辞职,离开了公司。

假设小王把满腔的怒火转化为满脸的微笑,也许结局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但他却以一种最糟糕的方式解决问题。

故意迟到的人,他的行为确实很过分,但如果你能心胸宽广、不计前嫌,笑脸相迎,对方看到你的笑脸,他会对自己的行为心生歉意,也就不会为难你了。

对于学生的迟到,教育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罚站、罚钱、罚背书、罚跑步、罚打扫卫生、罚写检查等等。其实这些处罚方式很难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如看到迟到的学生匆匆赶来,不需多言,只需微笑着说:“快请坐吧!”这种方式能够让迟到的学生体会到老师那份浓浓的关爱之意,正因为他体会到老师的真诚,才会萌发出内心的感动,进而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下就能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学会律己。

看一则小故事:

赢旬是一家机电产品制造厂的维修员,他每次修完机器都要去找公司负责人签字,才算完成整个流程。这次当他去找负责人时,发现人家正在接一个电话,让他稍等片刻。可是那人打完这个电话后,立刻拿出手机,于是赢旬只好继续等着了。

半个小时后,负责人似乎还没有放下电话的意思,她和她男友正聊得火热。最让赢旬生气的是,她偶尔还用余光扫了他几眼,虽然赢旬内心有很多的不满,表面上依然客客气气地点点头回应她。

又过了半个小时,那位负责人终于打完了她自己的私人电话。赢旬立马向她汇报了自己的情况。负责人爽快地接过了他的单子,为赢旬完成这个签单流程。

这种情况下,耐心地等上一个小时,表面上不露一丝一毫的抱怨,还始终保持着耐心的微笑。假如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征服这个让你等待的人。

每当迟到的人走到你面前时,一般会说“对不起”、“抱歉”等等来表达迟到的歉意。而你笑着说一句“你来了,真好。”此类的话会让对方看到你的大度和谅解,从而感激你的宽容。

当与恋人、朋友、同事或客户见面时,对方即使迟到很久,见面后,你对对方也要面带笑意。对方会因我们的宽容而产生歉疚感,你也就因此获得了一个赢得人心的机会。

第六节 作对之人多互动,冰释前嫌

不论人们怎样仇视我,只要他们肯给我一个略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们征服,跟他们化敌为友。——亚伯拉罕·林肯

我们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上,总是无法避免遇到与你作对的人,此种情况不妨与他多加来往,凡事找他商量,就能够化解你们之间的隔阂,甚至化敌为友,成为你人生的助力。

不妨看几则故事:

故事一: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年轻的时候,曾把所有的积蓄全部投资到一家印刷厂里。他渴望得到为议会印文件的机会,可是议会中有一位既能干又有背景的议员却不喜欢富兰克林,还经常在公开场合斥骂他,自然也不会轻易支持富兰克林得到这个机会。

面对此种情况,富兰克林决心改变的现状,使对方喜欢上自己。听说那位议员的图书室有一本很奇特而稀有的书,富兰克林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表达了他对那本书的推崇,希望能一睹为快,请求对方将那本书借他读几天。那位议员很快将那本书借给了富兰克林,还写了一封回信表达善意。

之后,两人在议会里再次相遇,那位议员居然向富兰克林打招呼,并且极为有礼。自此以后,两人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故事二:

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曾经发现过一名“敌人”,那人竟让整个苹果的软件系统全面瘫痪。据乔布斯了解,这名“敌人”名叫尼古拉斯·阿莱格拉,此人九岁开始自学编程代码,“黑”过好几家知名网站。他与很多年轻人一样很喜欢玩游戏。

有一天,阿莱格拉发现自己无法将苹果手机里的视频游戏保存到电脑上,于是,他就开始寻找苹果源代码的漏洞,并成功地开发出破解代码。他开发出的代码可以让苹果手机用户随意安装软件,而他的这种行为并不受苹果公司欢迎。乔布斯对此毫无办法,便向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做网络开发分析师的一位好友求助,而这位曾在2007年首次尝试破解苹果手机但没有成功的分析师说:“这位阿莱格拉,在成就上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我认为至少近几年不会有人超过他。”

乔布斯终于对这位“敌人”屈服了,他带着接班人库克找到阿莱格拉,并与之谈论事业、人生。最后乔布斯提出建议,邀请他进入苹果公司上班,他真挚热情的话语打动了阿莱格拉,使其答应乔布斯不再“调皮捣蛋”,并利用业余时间进入苹果公司实习,等到毕业后正式入职工作。此时,乔布斯心头这块大石头才算安然落地。

故事三:

小语自嫁到婆家后,婆婆对她的态度总是横眉冷眼,使她处处小心、步步谨慎。她逮着老公一直追问,老公支支吾吾地说出了原因,原来她不是婆婆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一天早晨,阳光灿烂,婆婆昨晚看了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于是要儿子出门带伞,而他却嫌累赘,就是不带,因此母子二人产生了争执。作为儿媳妇的小语坚决站在了婆婆那一边:“妈说得对,带伞有备无患嘛!”老公诧异地看着小语,小语眨了眨眼睛,而婆婆看到她的支持则笑逐颜开。

早已想清楚的小语,看到成效,立马再接再厉。她想只要是不涉及原则性的小事情,尽量顺着婆婆的意思,试图让婆婆与她的关系更加融洽。小语充分迎合婆婆的口味,不仅给婆婆买她喜欢的东西,还给婆婆做肩部按摩。几年后,小语与婆婆的感情与日俱增,婆婆再也不挑剔她的不是了,一家人终于其乐融融地相处。

故事四:

在一家建筑公司里,一个年轻工程师与一个年长的老工头搭档工作。这位老工头很有威望,自认为经验比这个年轻工程师丰富得多,因此看不起这个年轻工程师,慢慢地由不满变成敌视,处处与这个年轻工程师为难,让年轻的工程师做事十分的吃力。

之后,年轻工程师设计出了一份工作计划,希望能尽快提高工作效率。而那位老工头接到这份计划后随手一丢便气冲冲地跑到项目经理那里,反对这项计划,理由是这个年轻工程师从没进过机器车间,所以他的这项计划完全行不通。项目经理也是非常头痛,将这份工作计划暂时搁置了。

年轻工程师听到这消息一阵难过,他明白老工头之所以与他处处作对,必然有很大的误会。对方以为他是个目中无人的家伙,才处处与他为难。想到这里,年轻工程师下决心要征服这个老工头。

于是,年轻工程师晚上冒着寒冷的大风,带着那份计划书去拜访老工头。老工头正在吃饭,与妻子说着话,见到年轻工程师,他感到很奇怪。

年轻工程师让他继续吃饭,并表明来意,说自己遇到一个难题,希望老工头能给予帮助。老工头匆匆吃完,连忙招呼这位意想不到的来客,态度也和蔼了不少。

坐定后,两人直接进入了主题,对那项工作计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番对话后,两人都发现了对方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最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天,老工头亲自把那份计划书送到项目经理那里,表示自己赞成这份计划,也赞扬了那位年轻工程师。

这几则故事告诉我们:为了消除对手的误会,要尽量与他交朋友,在合作中与其冰释前嫌。所以,对待那些与自己作对的人,要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