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三天读懂管理学
23750300000013

第13章 管理要人性化(1)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性为基础,挖掘员工的最大潜能。对员工要尊重,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些都属于人性化管理的范畴。人性化管理这门管理哲学,要求管理者对人性有所了解,以人性为基本属性进行管理。

管理过程中多点人情味,可以让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大幅提高。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若想让企业在竞争中无往不胜,首先应该想方设法地俘获员工的心灵。

实行人性化管理,需要管理者摆正企业与员工的位置。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员工当人看。管理者疏于对员工的关心和理解,就使管理工作失去了平等意识,最终导致整个企业丧失了凝聚力。所以,不能不把员工当回事,管理者要以平等意识为核心,给员工以必要的尊重。

不要鞭打自己的员工

不要以为手拿皮鞭,就能够让下属听话。记住:用皮鞭是抽打不出士气的,那只会使士气更加低落;用情感激励士气,将会使士气大为高涨。人是情感的动物,善于向下属进行感情投资,有时比物质奖励更能赢取人心,它能有效地凝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这是推动企业加速前进的强大动力。

几乎所有成功的领导都善于说服,而说服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一个好榜样,能够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给人以鼓舞、教育和鞭策,能激起人们效仿和学习的愿望,能丰富人的感情、端正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为。企业管理者也是这样,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总是能够很好地利用那些成功的事例来说服自己的下属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组织行为学家赫伦认为,人人都有一种互相攀比的心理,所以当一位员工看到另一位跟自己在各方面都差不多的员工,因为做了某事而受到表彰或晋升时,他就会动力十足地去效仿那位员工——这也正是优秀员工的榜样作用所在。特别是在那些需要员工每天都时刻关注自己的业绩的企业当中,优秀员工的榜样作用尤为明显。

可以说,在任何组织和企业中,模范员工都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员工本身通常都具有极强的能力,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超出常人的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员工能够在自己周围形成一种浓厚的气氛,可以不断促使身边的员工自动自发地努力工作。所以从这种角度上说,模范员工对任何组织和企业都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案例

拿破仑非常善于运用情感激励官兵土气。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发现一名哨兵斜倚着树根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哨兵,却拿起枪替他站岗约半个小时。哨兵从沉睡中惊醒,认出了正在替他放哨的司令官,十分惶恐和绝望,跪倒在他的面前。

拿破仑却和蔼地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可要小心。”

点评

众所周知,哨兵在岗位上睡觉,是要以军纪论处的,但拿破仑对长途跋涉、疲惫不堪而偶尔失职的哨兵却没有那样做,而是从情感出发,批评哨兵,这就使得官兵从内心拥护他、爱戴他,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命令。

用微笑换取黄金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微笑。它虽然没有声音,却能够从内心深处打动别人。同时,微笑也是人际关系中最好的“润滑剂”,它无须作任何解释,就能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就像世界着名成功学家卡耐基说的一样:“笑容就像太阳一样,能够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并给他们带来温暖。”

有些管理者一直没能领悟微笑的含义。在他们看来,做领导就应该严肃起来,这样才能有威严,下属才会言听计从,如果经常微笑就表示自己没有威严,下属们也就跟着“飘飘然”了。其实,企业管理固然离不开严肃,但微笑也是同样重要的。我们不能不分场合地随时保持严肃,当然也不能处处展现微笑。应该微笑的时候就不要吝惜自己的笑容,它不会影响到我们所谓的“威严”,反而会逐渐增加领导自身的魅力。

也有些管理者甚至采取极端的态度,他们认为,对待员工不但要严肃一点,而且要达到让他们恐惧的程度,恐惧就代表着服从。这种观点比上一个错得更加离谱,出于惧怕而服从,就好比心理扭曲的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的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样的服从,非但无法给领导者增添威严,反而会折损一个管理者的形象。假如下属对上司有了恐惧心理,肯定不敢给上司提意见,甚至处处躲着上司,管理者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下去。

案例

美国有位着名的企业家名叫吉姆·丹尼尔,他把濒临破产的企业用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回来。当时这家公司已经严重亏损,高层派丹尼尔任总经理,在他的管理下,公司很快扭亏为盈。丹尼尔的办法很简单,他把“一张笑脸”作为公司的标志,包括公司使用的信笺和信封上都印上了一个乐呵呵的笑脸。另外,在工厂里到处贴着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脸上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

他经常面带微笑地行走于各大车间,用自己的管理方法执行上级的命令。结果,员工们被他的乐观情绪打动,整个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竟然提高了80%!公司的大客户接踵而至,不到5年时间就还清了所有欠款,并且获得了丰厚的盈利。

点评

时常面带微笑,会让别人感受到你的魅力,有了这种魅力才能让你更加自信。有了自信,人们才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扛起肩上的重任。

微笑是简单的,也是不易的。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面带笑容只需要用到面部的13块肌肉,而眉头紧锁则要动用47块面部肌肉;说它不易,是因为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不是装出来的,它需要你拥有宽阔的胸襟。

因此,学会微笑,应该成为企业领导者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一堂必修课。

记住员工的名字

任何企业都想让自己的队伍发展壮大,但假如大到一定程度,你可能在大街上偶遇自己的员工都不认得,或者是记不起他的名字,对员工而言你却一直是他心目中响当当的大人物。一个企业小有小的优势,大有大的难处。公司发展的太大太快,领导者就很难照顾周全,在做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上的瓶颈。

要防止领导者感染“大企业病”,就要在管理实践中注意关键的几点:不能盲目地为了做大而做大,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为;要做好做大之后挑战高难度管理工作的准备。即便真的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万万不可忘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员工充分的关怀和照顾。他们一直为你效犬马之劳,把你当作自己的靠山,怎么可以在功成名就后把他们踩在脚下、视而不见呢?

因此,管理者在招聘之前就应做好规划,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创造出与员工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用以防止人才的流失。对于基层领导,记住员工的名字是创建和谐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对员工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最终达到量才适用的目的。

案例

唐骏素有“打工皇帝”的美誉,他在微软公司只用了7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做到中国区的总裁,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后来转战盛大的他,持有价值数亿元的股票期权,平均一天的薪酬就以数十万计,成为企业界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成功之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为微软效力期间,唐骏的晋升机会得益于他拥有的好性格。在他眼里,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有一个好的性格,这样才能在和上司、下属、客户、同行沟通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当时,在他负责的部门里有1000多位员工,唐骏能准确地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甚至包括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现在他依然保持着这种作风,经常和公司的部下、同事一起吃饭、聊家常。

唐骏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和他细心关注每一位员工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点评

现在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在尝试走唐骏的路子,效仿他为人处世的好习惯。有些大公司还专门制定了“员工说事日”制度,每个月抽出一天时间,各项目部成员亲临一线和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员工也是渴望得到各级领导关心的,他们害怕被冷落或被误解。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和员工的关系,让这个队伍成为有凝聚力的集体,每个人都士气高昂,形成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顺畅的沟通是活力之源

企业要提高效益,离不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团队。这种活力有赖于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顺畅沟通。

要做到下情为上知、上意迅速下达,就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

企业内部的意见交流几乎每一天都在进行着,可能正是因为它太普遍,因而逐渐被管理者所忽略。从表面上看,好像他也一直在做沟通,但实际上并没有考虑方式方法,导致司空见惯的会议像走马观花一样,没有真正达到意见交流的目的,只是领导者单方面的“下达”而已。

这种状况在现代企业中并不少见,大部分的会议上都能见到管理者一个人滔滔不绝,一直到会议结束。这种管理者的长官意识太浓,不给下属发表意见的机会,让互相探讨的场合逐渐形式化。也有些管理者,在召开会议之前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只是临场发挥而已,把之前讲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这样又何谈交流呢?

要做到真正有效的沟通,必须先建立起适用于企业的沟通规则,也就是说,要把意见交流提上日程,定期召开会议。这样的会议最好每个月进行几次,有必要的话每周一次效果更好。在会议上要求与会领导放下自己的架子,彻底排除掉“位差”的观念,做到人人平等,允许大家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所有人提出的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得到表扬。

案例

早在10多年前,摩托罗拉中国分公司就已经推出了“沟通宣传周”活动,公司高层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沟通制度。他们规定所有员工可以直接向公司领导递交书面建议,参与公司的管理;任何人都可以对公司的大小事务进行评论、建议或者投诉;管理者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员工提出的问题作出答复,并在一周之内对相关问题的处理结果予以反馈;在相关媒介上及时地报道摩托罗拉的重大举措以及和员工生活相关的内容。另外,公司要求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召开与员工的沟通对话会,向广大员工介绍一年内本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展望公司将来的发展前景等。

摩托罗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进而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了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着每一位员工为摩托罗拉奉献出自己的才智。

点评

员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说到底,管理工作碰到的所有难题,都是因为没有做到有效的沟通所导致的。合理的沟通能够让员工的信念更加坚定,也可以把企业的目标渗透到组织每个成员的心中,将每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从而达到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

有倾听才会有沟通

人只有一张嘴巴,却有两只耳朵,这就意味着人们应该多听少讲。

在企业内部,倾听一直都是管理者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多数管理者追求一种“说到做到”的境界,但有的时候说得过多了,“说”反而会成为“做”的绊脚石。

因此,管理者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听”的艺术。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有所进步,想要更好地说出自己,先要耐心地倾听别人;自己的意见不够成熟的时候,不能轻率地发表出来,误导了别人,也就摧毁了自己;想让自己逐渐成熟起来,就应该多听、多做、少说。

当然也不能什么话都听,也许别人的意见本身就不够成熟,说出来的话也就成了无用的信息,这样的话听了也是白费功夫。当面指出其错误,难免打消了别人的积极性,就当作什么也没听见吧,让他们日后再逐渐领会。

当你意识到员工的意见的确比自己更有深度时,你就要多听少讲了。

由于文化程度或职业技能的不同,也许你的员工在某个领域比你懂的还要多,这时候你就要虚心一点,听完再做定夺。

案例

元朝有一位叫何澄的大画家,受《世说新语》中一个故事的影响,他画了一幅《陶母剪发图》。画上描绘着这样一个场景:陶侃是晋国一个贫困潦倒的青年,有一天,他的朋友千里迢迢地来拜访他,迫于没有钱置办酒席,陶侃的母亲无奈之下,只好剪掉了自己的头发拿去换钱。

何澄画完这幅画后非常得意,拿去给乡亲们看,不料刚走出家门就被年仅8岁的岳柱看出了漏洞。孩子说道:“你的画从表面上看画得是不错,但有个地方很多余。陶侃的家里不是很穷吗?为什么他母亲手上还戴着金手镯?把镯子卖掉也能换不少钱,为什么偏要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呢?这也太不合情理了。”

听完这些话,何澄自惭形秽,脸一下子红了起来。都说孩子的话是童言无忌,他根本不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时期名士的风度,而是通过自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去理解画里的意思。然而,正是这种理解才一针见血地刺中了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