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23750400000016

第16章 解读人心的心理工具(3)

穿出来的性格

小江和小吴在同一家公司上班,闲时便喜欢在一起聊聊公司里的事情,当然这种聊天还带有一种探讨性质,因为小江比较内向,与同事的关系不尽如人意。这时候,他就会习惯性地找小吴帮忙,小吴也热情,两人一来二往便熟络了起来。这天,小江又来找小吴了,谈起了公司最近新来的同事,这位同事坐在他的旁边,却从来不和他说话,但是也不会不搭理主动和他搭话的人。“就是那个总是喜欢穿着一身宽松衣服的人吧?那些衣服我总觉得是又肥又大,蛮奇怪的。”小吴似乎也早就注意到了。“是啊,是啊。”小江点头。“其实,我已经感觉到了,他是因为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去接近人,但是只要你肯主动接近他,时间一长,和你熟悉起来,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小江果然这么做了,每天早上他都会先说一句“早上好”,和他主动搭话,下班时也会主动邀请他和自己一起走,而每次那位新同事也会很热情地做出回应,时间一长,没想到两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其实只要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搞好关系也就不是难事了。故事里的小江是因为摸不透对方的性格,才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而面对就坐在自己身边的同事,也不能不理不睬。而小吴给小江的建议,就是根据新同事的穿衣风格得来的:喜欢穿宽大衣服的人一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类人内向,不容易主动接近他人,朋友不多,但是一旦熟悉起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此,小吴觉得他并不是不喜欢小江,而是不愿主动,所以就建议小江先主动一点,不料还真的挺管用。这就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妨看看对方的穿衣风格,通过穿衣打扮来了解其个性,把握更多的人际信息,这样才能清楚该怎样对待这一类人,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穿衣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个性的展现。

1.喜欢穿简单朴素衣服的人,性格稳重、沉着,为人也比较随和真诚,只要别人以诚相待,他绝对会以相同的方式予以回应。这类人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都属于踏实好学型,并且善于客观、理智地看待事情。

2.喜欢穿华丽衣服的人,虚荣心比较强,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多注重华美的外表,与这类人搞好关系,就需要多多对他身上的服饰表达赞美之情,同时还要适当为他创造一些自我显摆的机会,最好不要和他有金钱上的纠缠,否则,关系破裂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3.喜欢穿相同款式衣服的人,性格大胆直率,是非爱憎分明,有自信心,因此行事也比较果断,不会拖泥带水,但是有时候也会自信过头,给人傲慢清高的感觉。

4.喜欢穿淡色衣服的人,一般生性活泼好动,开朗健谈,乐于结交朋友;而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性格则比较稳重,沉默寡言者居多。

5.喜欢穿短袖的人,性格随和、亲切,追求创新,但自主意识较强,往往会以一己好恶来评判一切;喜欢穿长袖的人,性格就比较保守,不喜欢创新,虽然不喜欢冒险,但是却有着较高的人生定位,往往追名逐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差,他们往往注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

从喂养的宠物看对方的脾性

公司年末聚餐的时候,曾海涛因为堵车晚到了十几分钟,最后坐在李立的旁边,但是由于两个人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平时也不来往,所以当大家都在闲谈的时候,他俩倒觉得有些尴尬了。还是李立先开口说话了:“嘿,酒量怎么样!”半试探半询问地说了一句,曾海涛笑笑,“还没怎么醉过,应该还可以,哈哈!”“上回我喝醉了,回家后,我妻子没管我,我家小蜜倒过来安慰我了。哈哈……”李立接着曾海涛的话说。但是,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即就引来了曾海涛奇怪的眼光,“小蜜?”曾海涛惊异地问。“嗨,我养的猫,从和妻子结婚那年就一直跟着我,一晃都五年了……”李立似乎在感慨些什么。“猫?我也喜欢猫,家里以前养过一只,但我不懂照顾她,结果没过多久她就消失了,到现在,我都不敢再养猫。”曾海涛心想,早点认识他就好了。“这猫啊,像女人,要哄,所以她就成了我的小蜜。”李立像是在打趣。后来回家,曾海涛便从老家领了一只小猫回来,以后也经常去问李立一些养猫的细节问题,两人从此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逐渐了解以后,他们都在彼此身上发现了很多相似之处。后来,李立开玩笑说:“小蜜成了咱俩的红娘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猫是一种需要尊重与关爱的动物,一般喜欢猫的人在性格上是比较会尊重人的,在人际中,他们都有一种与之保持联系的愿望,懂得相敬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所以,一个人与猫相处的模式往往就是他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写照。但实际上,那些不养猫的人并不一定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更喜欢的宠物,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不妨考虑从对方所饲养的宠物那里,透视他的脾性。如果要问起喂养宠物的原因,其实并不单单是“做伴”那么简单。心理学家根据研究证明,从喂养的宠物是可以透视一个人的性格的。大多数的人往往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选择一种与自己有类似性格的宠物,比如那些性格孤僻、特立独行的人喜欢养猫;性情开朗热情、活泼好动的人喜欢养狗;喜欢追求刺激的人喜欢养蛇等。同时心理学家还证实,饲养宠物其实有几种心理类型:

1.自恋心理。即宠物是其部分人格的反映,这些人把宠物当成自己一样来对待。

2.理想化的照料者。这类心理通常在孩子身上出现比较多,当自身缺乏关心与照料,他会将宠物当成自己,而自己便是一个照料者,他怎样对待宠物,其实就是他内心渴望被照料的方式。

3.情感压抑的表达。心理学家证实,很多人都有两面性格,即心理学上的“隐形性格”,而当面临压抑又无处释放的时候,喂养一种具有自己隐形性格的宠物便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从读书种类看对方思想情操

有一次,霍夫曼接受了一位咨询者,咨询者是这样说的:“我工作已经三年,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但是我很想有自己的事业,本来想从小职员做起,慢慢往上升,可是我的表现似乎总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最近我很烦闷,不知道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霍夫曼博士没等他把话说下去,就说:“你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吗?”那人摇摇头。“刚刚看了看你的基本资料,兴趣爱好一栏,你写的是读书,那么,请告诉我你喜欢读什么书呢?”“兵书。”那人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脱口而出。“很好,那我建议你现在就辞职吧。”后来那个人果真辞职了,两年后,他开了一家自己的投资公司,并且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商海经理。

美国纽约有一家名叫“希尔塞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机构,博士霍夫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人阅读的书和他的性格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知道咨询者的读书爱好后,根据其所喜好图书的类型,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性格特征,以及该从事的职业领域。喜欢读兵书的人,擅长研究谋略,能够随机应变,他们中间不乏政治卓越者、学识渊博者、商人、军人等。而事实也证明了霍夫曼博士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就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一个人喜欢阅读的书籍来判断他的性格特征;同时,你如果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性格,还可以通过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来加以培养。霍夫曼博士根据研究总结得出一些可以看出一个人什么性格的例子:

1.喜欢阅读言情小说的人,感情丰富,多感性,生活中态度积极乐观,相信自己的直觉,即使是遇到挫折,也能很快走出阴霾,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2.在推理侦探类小说上比较沉迷的人,善于解答疑难,爱动脑筋,喜欢接受挑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他们都乐于面对,并积极寻求方法解决。

3.爱好武侠小说的人,个性鲜明,爱憎界限明显,常常有远大的梦想和抱负,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生活。

4.经常阅读恐怖小说的人,多喜欢冒险,不甘于平淡无奇的生活,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类人或许对当前的生活感到压抑,希望在书籍中寻求些许的刺激,暂时抛弃忧愁与苦闷。

5.常常在传记类书籍中徜徉的人,为人思想成熟,凡事深思熟虑之后才会付诸实践,有雄心壮志,同时也敢于尝试并踏实肯干,因此很容易取得一番成就。

6.对新闻报纸杂志等感兴趣的人,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7.总是喜欢沉醉于诗歌中的人,往往对生活充满热情,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性格上追求简单纯美,向往人性最初的真善美,不喜欢纷繁复杂、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8.如果女性对女性读物比较热衷,那么她是比较有进取精神的人,工作上严谨认真,生活上一丝不苟。

9.对财经类书籍颇为关注的人,往往希望表现自己,个性要强,善竞争,男性一般都会有较强的事业心。

10.还有些人喜欢阅读《圣经》之类的书籍,这样的人通常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会踏实进取,诚实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