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23750400000021

第21章 学点与上司相处的哲学(2)

很多员工在工作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当有好几个领导的时候,你究竟应该听谁的呢?但是不管最后你选择听谁的,都不能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选择,因为那将会使你失去自己做人的准则,并且也是不忠于领导的表现,就很难在工作上取得成绩。

为老板献计献策,而非做决定

王彦聪明能干,个性也很开朗,进公司不久就受到领导的赞赏,大家都说她是今年最有望晋升的员工之一。某次,公司接了一个新的调研项目,需要有一个人出来负责,也许是想借此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王彦就自告奋勇地接了这个项目。经理同时也表示,王彦虽然进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工作上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交给王彦负责自己也放心。受到领导如此的夸赞,王彦很是开心。刚好这天大伙要去邻省的城市做谈判,考虑到人多,挤公车肯定是不行的,打的吧,又不合算,还是包车比较好。主意定下来后,王彦并没有立即去做,因为她知道还是要向领导汇报一下比较妥当。于是,王彦来到经理的办公室,向经理说明了此行的计划,最后还补充说了一句:“所以,我决定还是包车比较好。”结果竟然遭到了经理的反对,“我觉得还是坐长途吧。”王彦很是惊讶,不知道经理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其实问题就出在王彦的那句话上——我决定还是包车比较好。既然都已经决定了,还来向我汇报做什么呢?领导毕竟是领导,他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威严。员工向他提出意见,当然是精神可贵,但是如果在上级面前说“我决定怎样怎样”就是犯了禁忌了。经理自然也是知道,包车最合算,但是王彦的说法显然让经理失了威严——竟然让一个员工为自己做了决定。

因此,这就启示我们,在上级面前,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时刻谨记要给领导保留颜面,尽量维护他的威严,用建议的形式或者是请求的形式向领导说出自己的看法,比如王彦可以这样说:“我个人觉得包车比较合算,但是经理您的经验比较丰富,您可以帮我做个决定吗?”当经理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是会从实际的效果考虑,这个建议如果是可行的,经理绝对不会不同意。

不要越过你的上级打报告

温迪所在的部门新接了一个项目,但是至今没找到合适的人来负责,温迪曾向主管提过,但是主管考虑再三,犹豫不决。温迪此时已经将项目的实施方案想好了,只可惜部门主管一直不给他机会。于是他就越过自己的主管,直接向总经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保证让他来负责这个项目一定是没问题的。经理听了温迪的建议觉得也很不错,于是就找来主管,要求主管不要再考虑了,直接让温迪担任了项目负责人。

温迪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损伤了部门主管的颜面,其实温迪本该和主管一起探讨、商量对策,利用这个时候给主管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但是过于心急的温迪在这方面就很缺乏经验,致使主管从此对他心存不满,项目完成后不久,主管就借机将温迪辞退了。

在公司里打越级报告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会被打回原级处理,这样的话,不但收不到你预期的效果,还会使你和上司的关系恶化,他认为你不尊重他,他也就没必要对你仁义。即使暂时不炒你的鱿鱼,日后也很难再委你重任了。身为下属,你要清楚地知道,你的上司不喜欢打越级报告的家伙。

公司的组织结构都是逐级上报的,多数员工都有自己的直属上司和顶头上司,越级报告就意味着想要越过直属上司,这种做法实在很不明智。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想法必须要打越级报告,那就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以公司的利益为重,还是以个人的利益为要,清楚了这一点,想必你也就有最好的决定了。

不要在同事的面前议论你的上司

小岑几年前在部队当文书的时候,因为聪明能干,很多干部都比较喜欢她,再加上她为人爽朗,大家也都愿意和她谈心,有的时候甚至会交给她一些私事让她帮忙处理。她所在连的一个连长就很器重她,不开心或有什么难以做决定的事都会向她倾吐。当时连队里有几十名女兵,有些女兵为了进入军校或入党都不惜一切代价讨好连长,连长对这些很是烦心。而小岑听说后感到很新鲜。某次,一个很要好的姐妹和她谈天时就聊到了这些事,于是心直口快的小岑就把连长对她说的话给姐妹说了。结果,这个姐妹为了上军校,就把小岑对她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向连长汇报了。不久之后,这个姐妹如愿以偿地被连长推荐上了军校,而小岑却在一次莫名其妙的谈话之后,离开了部队。

在工作中听到有同事在议论领导的时候,首先你可以以善意的姿态规劝他们,再者就是应该尽量不参与其中。如果你是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就不会害怕受到同事们的嘲弄和孤立。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当你追随主流,以为和大伙议论议论上司,表达表达相同的观点就能搞好同事间的关系,那就是得不偿失,因为你所说的话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传到领导的耳朵里。那些拿你的话来邀功受赏的人,就是想布下陷阱等你自投罗网。

因此,如果想在工作中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搞好与上司之间的关系,想要搞好与上司间的关系,那就不要随便和同事一起议论你的上司,以免惹祸上身。

忠诚于自己的老板

孙星当初来面试的时候,只有高中的文凭,人长得也不出色,但是打字速度很快,老板就将她留下了。工作了一年,公司遇到了点麻烦,员工的工资也没有及时发出,一时间抱怨连天,公司即将倒闭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打包东西跳槽了。最后,剩下的人寥寥无几,孙星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天,孙星走进老板的办公室,问老板:“经理,您认为我们的公司倒闭了么?”老板有点惊讶地望着她,半天才说:“没有。”“既然没有,那我们就振作起来吧!现在的公司的确大不如从前,但是也并非是我们一家不是吗?我算过了,我们还有一个工程项目,只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公司就有机会好起来。”然后她将自己连夜做出来的文案递给老板。经过几天的考虑,老板终于决定让孙星负责这个项目。后来果然成功完成,公司也渐渐有了起色。几年之后,孙星做了副经理,又为老板完成了好几个大项目;再后来,公司逐渐发展成了股份制,老板成了董事长,孙星则做了总经理。

在孙星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忠诚的魅力,看见一个小小的员工成功的历程。如果她不忠于老板,或许公司就不会有今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总经理。忠诚于老板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前程。当然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忠诚也可以有很多种表现,比如你处处维护老板的权威,帮助老板做好下手,保守公司的秘密,只要你在公司一天就不做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做一行爱一行等。人与人之间,只有忠诚才会换来信任,信任不仅是你做人的魅力,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基石。

要读懂老板的潜台词

最近公司接手了一个项目企划案,老板就将这件案子交给了一向很有上进心的廖世凯。小廖也不负厚望,加班加点,很快就将企划案交上去了。因为这次下了很大的工夫,查阅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小廖对自己十分有信心。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小廖一到办公室就被老板叫去了。原来老板对这份企划案不是很满意,要求小廖再完善一点,但是小廖认为已经做得很全了,他几乎是查遍了所有该查的资料,如果还要完善,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小廖一时之间竟和老板争执起来,老板的脸沉了下来,大手一挥,只说了句:“你自己看着办吧!”一脸茫然的小廖只好退出了办公室,回去乖乖地将企划案重新做了一遍。第二天再拿给老板看时,终于获得了认可。

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老板最终并没有被小廖说服,而是以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小廖开始时与老板发生争执时并没有考虑到老板的心理状态。试想,一份不被看好的方案,无论你怎么解释自己已经多么努力了都没有用,老板看重的是结果。无休止地争论只会让老板发飙,严重时会直接开除你。小廖最终的做法是正确的,乖乖地离开,回去后照着老板的意思去修改、补充,假如实在觉得没有修改和补充的必要,那就等老板心平气和之后,选择恰当的机会和老板好好讨论。

其实很多老板都喜欢说“你自己看着办吧”,听者一定要读懂这句话里的含义,那并不是说你就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下马威,聪明的员工都会顺着老板的意思,回去后自己反省并摸索出一套符合老板口味的方案。

当然老板也并不是只有这么一句潜台词,比如很多领导还会说“我这个人嘛没什么爱好”,这个时候你可千万别以老板是在自谦而继续追问,这句话实际上是对问话者的一种间接拒绝,表明询问者在老板的心目中只是个很普通的员工,他没必要向你透露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老板对你上交的报告说了“我再想想”的话,那你一定不能等着老板想,因为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叫你再想想,老板之所以这样说是不想伤害员工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不要一味地讨好,上司也看好敢于对他说“不”的人

晓烨开始进这个公司的时候,还是一名小小的职员,而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升为如今的销售部主管了。大家起先都认为晓烨是因为长着一张漂亮的脸蛋儿得到上司的赏识的,但是只要是了解晓烨的人都知道,她靠的是一张敢于说“不”的嘴。

那是在晓烨刚进公司半年的时候,年度市场预测显示,本年度的苹果将会供大于求,这样的结果让众多商家纷纷叫苦,他们似乎已经很确信自己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晓烨站出来了,她坚决地对经理说“不”,并想出了在苹果上送祝福的绝招。公司当然也不想放弃这一线生机,于是就按照晓烨的想法,在还长在树上的苹果上贴上事前剪好的“福”“寿”“喜”等字样,因为被遮住的部分阳光无法直射,苹果上也就留下了字样的痕迹,这样原本很普通的苹果就变得与众不同了。结果,这一年公司不但没有亏损,还赚了一大笔钱。

很多关键的时刻,领导也需要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而不是不管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大家都一味地表示赞同。晓烨之所以得到老板的赏识,是因为她肯动脑筋,不会跟随大众的脚步走,敢于向老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最终为公司赢得了胜利。

身在职场,每个人都会揣摩领导的想法,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只要顺着领导的意思就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其实并不然。当某一个人和多数的人一样去极力讨好领导的时候,那么他必然会失去被信任的机会。因此,在领导举棋不定的时候,或者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他希望的是有人能够站出来,敢于逆着大众潮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成功赢得领导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