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23750400000027

第27章 别忘了和自己好好相处(1)

学会了怎样获得他人的喜欢,学会了如何与上司相处,也懂得了怎么样和同事相处,但是你自己呢?你知道该怎么和自己相处吗?重要的是你得养好自己的心,只有拥有了一份健康的心态,方能驰骋职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从自己开始的,优秀的工作表现也是从自己开始的,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下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如何在工作的重压下寻找平衡?如何去努力做一名绩效突出的员工?如何培养自己的员工精神?又怎样正确看待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怎样压住那颗浮躁的心?面临困境该不该坚持信念?如何为快节奏的生活解压?这些都是和自己相处必做的功课。

正确看待你的工作

美国职场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齐瓦勃的青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乡村里,因为家里并不富裕,因此半途辍学。到了15岁时就去山村做了马夫,但是这并没有淹没他那跃跃欲试的雄心。

三年之后,他终于有机会来到一个比较大的建筑工地上班,那是当时号称“钢铁大王”的卡内基的建筑工地。刚进公司的时候,齐瓦勃就竖起了一份坚定的信念,他要成为最优秀的员工。于是他就边打工边自学,从来不会像别的同事一样抱怨工作辛苦。

这天刚好经理到工地巡视检查,经过时看见大伙都在聊天,而只有齐瓦勃手里捧着书,经理走过去翻开他的书,又看看他旁边的笔记,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第二天经理就把齐瓦勃叫到了办公室,询问他现在在学些什么,齐瓦勃回答说:“我想公司现在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恰恰是有工作经验和熟练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您说对吗?”经理看着他点点头,后来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为技师,有人嘲讽他,他说:“我不光是为老板打工的,还是为自己,我要在有限的时间中为自己的梦想打工!”就这样齐瓦勃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位置,后来他还做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在以后的几年里,齐瓦勃又担任了建筑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厂长一职,几年之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并自信地说:“我什么时候想要占领这个市场就什么时候,因为我有既便宜又有质量的钢材。”

读了齐瓦勃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开始审视自己:我们是在为谁而工作呢?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起一个故事:某个建筑工地上有甲乙丙三个人正在工作,后来走过来一个人问:“你们在做什么?”甲回答说:“我在搬砖块。”乙接着说:“我在盖房子。”一边的丙则两眼放光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宏伟的教堂。”而三年后,甲和乙还在建筑工地上做着普通的工人,丙则成了有名的工程师。对待工作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在许多人的眼里,总是觉得自己是在为老板打工,于是抱着这样的工作信念,盲目地将工作的最终受益者认定是自己的老板。“完成任务就好了,何必要保质保量?工作又不是我的,我是在替老板打工。”有多少年轻人因此而吃了亏,甚至错失了很多原本可以改变命运的珍贵机会,有些人为什么终其一生都是碌碌无为的打工者呢?多数情况下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因此,不管你现在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在什么样的组织、单位里上班,担任什么样的工作职位,都必须聪明地意识到,你的工作是自己的,你是在为自己而工作,或许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或许是希望有一个和谐而温饱的家庭,也或许是为下一段历程打好基础,但是最终的你都应该确信:你的工作是自己的,你打工也是为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燃起工作的热情,充满动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积极汲取养分,实现不同人生阶段的价值。

戒除贪念,切勿错失良机

从前有一户有钱人家养了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一天傍晚,太太带着这只爱犬散步时,遇见了熟人,于是便攀谈起来,结果回头已不见自己的爱犬了。爱犬丢失了,这让这户人家上上下下很是伤心,于是先生就找到一家报社,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寻狗启示,并在旁边附了一张爱犬的照片,还注明谁要是送还爱犬,酬金1万元。

这则消息占了报纸的大半个版面,足以见得主人对这只爱犬的重视。启示登出之后,便络绎不绝地有人来送狗,但都不是主人要寻找的那只。后来太太想:好歹也是一只纯正的名犬,或许是人家觉得酬金太少了,不愿送还呢?先生觉得有道理,便又将酬金涨到2万元。这天傍晚一个乞丐在无意间看到了这则消息,心里一动,便立即跑回自己居住的窑洞,看看这只前两天在公园的躺椅上捡到的小狗,并对照着报纸上的照片一看,果然没错,正是这只。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兴致勃勃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酬金。但是经过报摊的时候,乞丐又发现了那则消息,发现酬金已经涨到了3万元。乞丐心想:要是再过几天,说不定酬金会涨到一个可观的数字呢!最后他抱着小狗回去,继续将它拴在窑洞里。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酬金也正如乞丐所愿,已经涨了好几万。乞丐一心想着要钱,却忽视了那只被他粗鲁地拴在角落里的小狗,那么阴暗潮湿的环境,也没有营养的食物,更没有主人悉心的照料。又过了一天,酬金已经涨到了令全镇居民惊讶的数字了,在街边乞讨的乞丐终于决定要把小狗送还给主人了。于是急匆匆地跑回去领小狗,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狗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乞丐瘫坐在地——小狗的死也将他的发财梦一同带走了。

生活中常常祸福相倚,一切变幻莫测,时机可遇而不可求,一旦出现就要好好把握,一定不要有过分的贪念,否则只会白白错过,最终扼腕叹息。故事里的乞丐本来可以获得那丰厚的酬金,从此改变生活处境,因为这只小狗给他带来了转运的机会,但是因为贪念太重,不知足而终与机遇失之交臂。

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友人送了他一件高级睡袍,丹尼斯非常喜欢,几乎天天都会穿在身上,但是他渐渐开始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简陋粗俗,于是他把家里所有看不顺眼的东西都扔掉换成新的。可是他似乎还是开心不起来。在偶然的一次脱下睡袍的时候,他居然觉得空前的轻松。最后丹尼斯不得不承认,原来自己一直是在被一件睡袍左右着。其实人的欲望就像是这件睡袍,永远无法找到满足的终点,似乎对比之下,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最好的搭配,殊不知,这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才一直无法填满欲望的坑。这就启示我们,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保持一颗知足的心,乐在当下,不要被永无止境的贪念所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每一个有利于你的时机。在公司里,如果你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么你因此而将错过的就不仅仅是升迁的好机会,还会是你的工作。

把工作当成你一生的事业

高晨宇大学没读完就随小叔去了广东打工,当时进厂时凭借的也就是一纸高中文凭。在那段为仓库管理员打杂的岁月里,高晨宇表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当时管理员常常让他帮忙缝补帆布,于是高晨宇就学着母亲的模样,认真地做起来,后来管理员还时常打趣说:“你还别说,那高晨宇做起缝补的活儿来,还真有点味儿。”有一天晚上,忽然刮起了大风,接着暴雨倾盆而下,听见外面哗啦啦的声音,高晨宇一个骨碌翻起来,不顾小叔的阻拦拿起手电筒就冲进了狂风暴雨中。身后的小叔直骂高晨宇是个傻瓜,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只见高晨宇跑到露天仓库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地查看了一遍储货堆,并且把不牢固的被风掀起的帆布拉紧。这个时候,公司经理也刚好来到了这里,看见在大雨中俨然变成了落汤鸡的高晨宇,不由对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小伙子顿生好感。事后仓库的货物完好无损,经理决定给高晨宇加薪,并在大会上提出要给他一个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高晨宇笑笑:“我只是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而已。谢谢经理!”事后也并没有把经理的话放在心上,哪知第二天经理就将高晨宇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对他说:“我决定调你到另一个公司去做经理。”

到任后的高晨宇一直都尊奉着“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把公司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原则,几年之后,高晨宇就升职为公司总裁,而当初一起来广东工作的小叔却还依旧在原来的地方打工。

叔侄二人一同来打工,可以说起点都是一样的,环境也是一样的,高晨宇顺利做成了总裁,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小叔却待在原地不动。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两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视工作为自己的事业,认真负责;而另一个却觉得自己只是在帮别人打工,敷衍了事。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可以把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那么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人类的弱点总是很容易就显现出来,比如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逃避现实,倦怠懒散等,假如不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那么这些弱点就很容易显现出来,成为你前进的障碍。而只有那些把当前的工作当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瞄准重心,摆正心态,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激情。这样,即使是在工作中遭遇不快与压力,也能很好的调整过来,才不至于轻易将自己丢进疲惫的深渊。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也说:“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不要只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员工,而应该要学会努力去适应,把公司当成自己开的一样。事业生涯除了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业。”

为自己培养良好的职场习惯

季绵阳对好友抱怨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透这里的一切了!”好友见季绵阳这么义愤填膺,建议道:“我很赞成你!这个破公司有什么了不起,不给点颜色瞧瞧我看不行!但是你现在离开并不是好时机。”季绵阳一脸疑问,“这怎么说?”好友回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你的离开对公司并没有什么损失。我劝你趁现在拼命去拉一些客户,走的时候也带着这些客户走,你的离开才会让公司遭受损失,让那些现在不重视你的人扼腕叹息。”季绵阳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不再想着如何怨恨公司的事,而是努力拉了一大批业务上的忠诚客户,为公司赢得了很高的效益。季绵阳在这段时间里也慢慢喜欢上了全身心投入工作时的充实感,并且坚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证明实力的一天。

一段时间以后,当好友再见到季绵阳时,问:“现在就是很好的时机,你不打算走吗?”季绵阳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很感谢你当初给我的建议,总经理前几天找我谈过话了,准备下个月给我破格升职。所以,暂时就不打算跳槽了。”好友听后会心一笑,“祝贺你!”

在工作中只有肯努力付出,让老板见到你的业绩,才能得到重视,才不会让你心生怨恨,这就需要你能够在工作中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敬业、忠诚、专一、充满动力等,否则,是很难做出成绩来的。

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说是山上住着一对父子,每天都会赶牛下山去卖柴,老父亲比较有走山路的经验,所以每次总是老父亲在前面驾车,儿子在后面帮父亲看路,每每到该拐弯处,儿子总会提醒父亲说:“爹,该转弯啦!”但是有一次,老父亲病倒了,儿子就自己驾着车子下山了。遇到拐弯的地方,牛始终都不听使唤,儿子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包括用青菜引诱。最后,儿子环顾四周,确定没人后便俯在牛的耳边说:“爹,该转弯啦!”牛一听便立即转了弯。

开始时只也觉有点滑稽,但是细细想来,道理很明显,牛尚且懂得在工作中养成“习惯”,那么人呢?工作中,当你日复一日培养了好习惯,并且越积累越多,那么你距离成功就不再遥远了,这些良好的习惯自然会成就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学会善待你内心的压力

美国科学家摩德尔丝曾经用两只小老鼠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只小白鼠和一只小灰鼠一同放在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中,而将小白鼠身体里的压力基因毫无保留地抽了出来。没有了压力的小白鼠从一开始就显得很兴奋,仿佛对眼前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地爬上爬下,它除了很害怕自己所处的场所被忽然而至的大风刮得东倒西歪等一些东西外,其余的时间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据摩德尔丝的统计数据显示,小白鼠仅仅使用了1天的时间,就大摇大摆地把仿真自然环境近500平方米的空间观察完毕了。而小灰鼠由于身体内压力的作用在走路和觅食时总是显得小心翼翼,处处谨小慎微,它将整个仿真自然环境看完整整花了4天的时间。后来,那只小白鼠爬上一个13米高的假山,在试图通过一个小石块时从高空跌落下来摔死了;小灰鼠最高只爬上了一个2米高的吊篮,并在那个仿真的自然空间里连续生活了10多天,看样子它已经习惯了这个没有任何侵袭与噪声干扰的环境了。摩德尔丝说,它似乎已经开始准备为自己储存过冬的食粮了,正是因为这些压力才使得它在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鲜活地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