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23750800000011

第11章 世界上古卷(10)

趣味链接 恺撒与埃及艳后的故事

罗马内战时,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此时“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又译为克娄巴特拉)正在争夺王位,她为了获得恺撒的支持,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恺撒房门前。恺撒被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勇气和美貌深深打动,便帮助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成为埃及实际的统治者。当恺撒因战事返回罗马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恺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公元前45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往罗马,备受殊荣。不料恺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克丽奥佩特拉七世黯然离开了罗马。

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

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罗马陷入了混乱。恺撒的部将安东尼联合骑兵长官雷必达,力图控制政局。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来到罗马,借助恺撒的声望,迅速升到罗马权力的顶层,威胁到了安东尼的地位。公元前43年,两人之间发生战争,安东尼被打败,逃往山北高卢和雷必达会合。

恺撒派内部纷争,使元老院地位得以增强。刺杀恺撒的阴谋者在东方行省纠集大量兵力,伺机反扑。在这种情况下,屋大维与安东尼、雷必达互相谅解,在波伦尼亚会盟,史称后三头政治同盟。之后,三人率军进军罗马,大肆屠杀政敌,没收财产。大约有三百名元老和二千名骑士被杀。

罗马共和派被打败后,安东尼因为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而去了埃及。屋大维返回罗马,没收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土地分给老兵,引起意大利居民的强烈不满。安东尼之妻福尔维娅和安东尼之弟鲁基乌斯乘机占领罗马,但很快即被屋大维打败。屋大维还趁安东尼派在高卢的副将去世之际,控制了高卢。公元前40年,安东尼返回意大利,险些重开内战,后经调解才避免发生冲突。安东尼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屋大维娅为妻,以联姻巩固同盟。

绥克斯都·庞培占据西西里、撒丁尼亚和科西嘉,派出海军干扰地中海商路,切断罗马的粮食供应。公元前36年,屋大维联合雷必达进攻西西里,在纳乌洛卡附近的海战中大败庞培,庞培逃往小亚,被安东尼处死。战后,雷必达接收了庞培的部分军队,企图独占西西里,但其军队不愿再战,经屋大维引诱纷纷倒戈。屋大维剥夺了雷必达职权,只给他大祭司长之职。从此雷必达结束了政治生涯,三头也就只剩两头了。

公元前33年,安东尼遗弃屋大维娅,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结婚。他宣布恺撒里昂(恺撒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所生之子)为恺撒合法儿子,称作“诸王之王”;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诸王之女王”;并将罗马的征服地赠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这在罗马激起普遍的不满和愤怒,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宣战,并剥夺了安东尼一切职权。在随后的战争中,安东尼被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自杀而死,埃及也被并入罗马版图。

公元前29年,屋大维凯旋罗马。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赠给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趣味链接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拉丁文Augustus的中译,意为“神圣的”、“高贵的”。这个称号和古代宗教有关,据说语源为“权威”(auctoritas)和“视者”(augur)。在当时人的宗教信仰中,这个称号意味着持有者拥有超越人的权威,且任何章程皆不能对其地位性质定义。一般奥古斯都最常用来指称第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屋大维,但也同样可以用作为罗马皇帝的头衔。

屋大维的元首制——罗马从共和国走向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接受元老院授予他的“奥古斯都”称号,正式开始了元首制的统治方式。

屋大维的“元首制”是一种独特的君主****制度。在他统治时期,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权力机构如保民官、执政官等依然存在,而且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屋大维的权力或多或少地受到限制。但是,崇高的威望使屋大维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各种官职之上,独揽国家大权。特别是他掌握着军队的领导权,保证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最高决定权。所以,就本质而言,屋大维建立的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

对屋大维****统治威胁最大的是元老院,因此屋大维从多个方面对元老院进行改组,使之听命于自己。内政方面,屋大维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极力提高元老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削弱其实际权限。外交方面,屋大维争取到拥有以个人名义同外国签订条约的特权。从此之后,屋大维可以绕过元老院直接向别的国家宣战或者订立条约,元老院的外交权丧失殆尽。行省方面,高卢、西班牙和叙利亚三个最富饶的地区由元首直接统治,埃及是元首的私产,剩下的行省由元老院任命卸任执政官治理。财政方面,元老院名义上掌管国库,但是国库的主要来源是行省的税收,而行省的长官大部分是屋大维的部将。而且,各行省也常常入不敷出,国库处于亏空状态,因此元老院的财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司法方面,元首可以直接制定和颁布法律,各级司法官员也都唯元首之命是从。

军队是元首制的重要支柱。屋大维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以其作为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的工具。军队分为近卫军和常备军。近卫军设置9个大队,每个大队1000人,拱卫罗马和意大利。常备军由军团和辅助部队组成,每个军团有5500名步兵和120名骑兵。士兵主要是从罗马公民中招募,辅助部队约有15万人,来自行省居民和依附部落。常备军驻扎在边疆地区,既可以守卫疆土,又可以防止他们干预内政。

元老和骑士是元首制的主要社会基础。元老是元老院的成员。屋大维规定,元老必须出身贵族、服满规定年限的兵役、具备100万塞斯退斯的财产资格。骑士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民主派,屋大维把骑士大量安插在军队之中,担任各种军职,甚至是舰队司令、近卫军长官这样的重要军职。骑士可以候选元老,元老之子在进入元老院前必须履行骑士职责。这样,元老和骑士同属于帝国统治阶级,共同支持元首制。

趣味链接 奥古斯都的妻子

奥古斯都的第一任妻子是斯克里波尼娅。斯克里波尼娅为屋大维生了一个女儿──朱莉娅。不久,他们离婚。公元前38年初,奥古斯都霸占贵族克劳狄耶斯·尼禄的美丽妻子──利维娅·德茹西拉。奥古斯都将利维娅的儿子泰玻瑞耶斯收为养子,强令泰玻瑞耶斯休掉原配妻子并与朱莉娅结婚。利维娅害死奥古斯都的许多可能的继承者,使泰玻瑞耶斯取得终身元首的职位。泰玻瑞耶斯就职后就放逐了朱莉娅。奥古斯都逝世的同年,朱莉娅在贫困的境况下被饿死。

罗马帝国的衰亡——奴隶制遭到历史潮流的裁汰

罗马帝国是个奴隶制国家,帝国的繁荣建立在剥削奴隶的基础上,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但是,帝国稳定后,对外战争基本停止,奴隶来源显着减少,奴隶价格日趋昂贵。而且没有了战争年代那种随遇而安的心理,奴隶对于自己的现状越来越不满,消极怠工、破坏工具、逃亡甚至杀死奴隶主和发生暴动的现象屡有发生。这样就使以奴隶为劳动力的农业成本上升,竞争不过行省运来的粮食,因此农业一片萧条。

奴隶制危机引发的农业萧条,继而引发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以及政治混乱,罗马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史称罗马3世纪危机。

危机之下,奴隶主阶层的生活却日益腐化。他们不仅建造豪华的宫殿、别墅,将大量土地围成花园和猎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且挥霍钱财,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寻欢作乐。没有土地的小农和饱受剥削的奴隶仇恨富人阶级,于是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起来。从4世纪中叶起,奴隶和隶农的起义不断,本已拮据的国家财政还要拿来镇压这些反抗,使国库更加空虚,国家财政处于崩溃中。

罗马3世纪危机表现在政治上是政治混乱和内忧外患。近卫军操控皇帝的选举,甚至在半年之内换了两个皇帝,皇帝经常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各行省纷纷推出自己的代理人,参与到皇位争夺战中。而且,中央政府陷于瘫痪状态,行省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状态。如高卢、日耳曼、不列颠和西班牙地区,拥有独立的军队和行政机关,自铸货币,完全脱离罗马存在了十五年之久。395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去世,他把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

4世纪下半叶,匈奴人向西迁徙,推动了日耳曼诸部落大迁徙的浪潮。西哥特人首先侵入到罗马境内,沿途奴隶、隶农和矿工纷纷加入。410年,西哥特人围困罗马城,城内起义的奴隶打开了城门。于是这座被誉为“永恒之城”的罗马城第一次陷落。此后的罗马成为了蛮族的天下,西罗马帝国皇帝成了日耳曼雇佣军的傀儡。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除了西罗马帝国皇帝,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东罗马帝国则继续存在了千年之久。

趣味链接 匈奴与西罗马、西哥特的战争

公元450年,匈奴单于阿提拉发动对西罗马的战争。重压之下,西罗马和西哥特联军在今天的巴黎市郊与匈奴军展开了决战。战斗打得非常惨烈,仅过了一天,双方战死者就达十五万人。最终,西哥特国王战死,余部也撤离战场。而匈奴也损失惨重,无力再进攻,只得退回莱茵河,重新积聚力量。公元452年,得到休整的匈奴帝国再次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攻入了意大利。但是阿提拉神秘猝死,匈奴帝国瞬间崩溃。西罗马躲过一劫,而匈奴人从此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

基督教的兴起——由反抗到顺从的蜕变过程

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摩西带领族人逃离埃及到“巴比伦之囚”,从波斯帝国奴役到亚历山大帝国征服,犹太民族一直处于被征服、被奴役的状态。到公元前63年,犹太人又被罗马人征服。犹太人国破家亡,被迫流落异乡。在苦难重重和复国无望的情况下,犹太人只有在宗教中求得一些精神安慰。于是在下层居民中便出现了一些秘密教派,原始基督教就是从这些秘密教派中逐渐形成的。

大约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了。基督教来源于犹太人古老的宗教——犹太教,所以从一开始就保留了犹太教的许多特点。它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论和救世主观念以及创世神话,同时接受犹太教的《圣经》,把它称之为《旧约》。但是,基督徒信仰的不是耶和华而是耶稣,因此被犹太教视为异端,遂将此派教徒逐出教门。于是基督教和犹太教分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教派。